大家都把儀表以及帶的東西收拾了一下,已經可以看到前方正在等他們的人群了。
由於本次慰問的主題是鄉村小學,因此這次的目的地都在大山裡面,沒有在鄉鎮上,程姐下車跟對方對接了一下,然後其他人大部分都走了,有三個當地的基層官員隨著程姐上車了。
在當地人的指引下大巴車繼續往前走,出了鄉鎮所在地沒有多遠,路就更難走了,路都不是柏油路了,是石子鋪設的路,並且道路還比較狹窄。
車走得很慢,還好的是路上幾乎沒有什麼車輛,因此走得還比較順利。
又經過20分鐘,司機說前面的路已經無法走了,剩下的路程只能靠大家步行了。
所有人把本次帶的東西都拿了下來,大巴車去鄉鎮上等待大家完事後再過來接大家。
由於這次給孩子們還帶了一些書籍、玩具、生活物資等東西,每個人分一點就開始往前走了。
夏天山路也走過,但是這次的山路讓他深受震撼。
以前去山裡面都是去的景區,那裡的道路都是專門進行平整、修葺過的,相對來說比較好走多了。
眼前的場景讓夏天想起魯迅的一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此時腳下的路都不能稱之為路了,路的寬度只能容三個人並排透過,路上全是土路,兩邊就是野草,甚至有的時候路沒了,因為前面是一個小溪和路交叉了。
大家都踩在小溪裡面本地人放得石頭上面緩慢透過,先過去的人放下東西又往回走,接正在過小溪的其他人。
大家把手裡面的物品透過人傳人的方式運送到了小溪對面,然後人再繼續往前走。
如果這是景區的話,夏天會感覺這裡風景是真美,山清水秀,空氣非常新鮮,感覺都有點醉氧了,但是可惜這是當地人經常進出的道路,不自覺心裡感覺有點悲傷。
雖然還沒有到達目的地,但是夏天已經能想象到當地的一部分畫面了,前幾年甘孜的畫面又重現在了腦海裡面,兩個地方是如此的相似。
“小天,累不累,是不是沒有走過這麼難走的路?”
“程姐,還好,以前去過甘孜,那裡和這裡有點像,但是又有所不同。
讓您見笑了,我這人就是有點多愁善感。”
“多愁善感在你身上不是貶義詞,反而是褒義詞,人貴在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我在你身上也看到了這樣的品質。
由於種種原因,我們還沒有辦法把祖國各地的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大部分山區都沒有資金來照顧,特別是修路這一塊兒,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也需要一點點來。”
“程姐,我明白您的意思,也理解政府的難處,我個人就是想盡一份自已的綿薄之力,可能沒有辦法從本質上改善他們的生活,但是能治治標也可以。”
“有這份心就行,盡力而為,無愧於心就好。”
經過一個小時的行走,終於來到了本次目的的第一站,這個小學建在一個相對平緩的山坡上,路上的時候聽他們說,這個學校負責周圍七八個山村的義務教學任務。
說是學校,其實就是一個大的院子,院牆都是土木結構的,院牆的高度只到成人的胸口,學校的門是用樹木切割成三公分的木板做成的。
學校的校領導已經在門口等著他們的到來了,程姐和當地陪同人員和校領導簡單寒暄了一下,然後就引領著本次的慰問人員開始進到學校。
夏天看了看,學校面積不大,也就一畝多地的樣子,地上都是平整過的土路,房子有三棟,一棟大一點的是教室,兩個小一點的一個是廚房,一個是老師辦公的地方。
教室也都是黃土和樹木混合結構的,教室上的玻璃有的已經破碎了,可能是沒有經費,一直沒有修復或者更換新的。
廚房和老師辦公的地方連玻璃都沒有,光禿禿的幾個木棍豎立著。
可能教室的小朋友聽到外面說話的聲音了,有一些離窗戶近的小朋友趁著老師不注意,偷偷往外看,夏天看到他們的時候,有一些小朋友趕緊收回了目光,這個動作讓他想起了自已小時候上學時的生活,這樣的情形自已也幹過。
“我們學校一共有五個年級,每個年級也就十幾個孩子,他都是周圍山村裡面的孩子,由於離村子比較遠,我們學校負責這些孩子的午飯,免費的。
經費是鄉政府撥一部分,各地愛心人士捐獻一部分,教材是咱們新華書店免費提供的,前些年有一部分希望工程的捐款給到了我們,才有了現在的教室,以前的時候都是半露天的純木質結構。”
正好此時同學們也都下課了,校長帶著眾人進教室參觀,在教室的角落裡面放了兩個手工做的木架,上面放了一些書籍,夏天拿起來看了看,上面的蓋章是團委的,還有新華書店的,這些應該是他們捐獻的課外讀物。
一看這些書就知道,已經放在這裡好長一段時間了,書被翻的已經很毛了,但是整體保養的非常好,一看就是大家在看書的時候都非常愛護它們。
老師是一位個子不高的女士,大約30多歲,她和本地人的長相很像,應該是本地人,可能出去上完學又回來教學的人。
對於這類人夏天是非常佩服的,她們走出去看到了外界的繁華,還能捨得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到封閉的山村裡面教學,這類人非常值得敬佩。
在場的學生大部分都顯得有點營養不良,穿著比較破但是相對整潔,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非常純潔,讓人看到以後不自覺都會產生一種慚愧心理。
由於到這裡的時候就已經十點多了,他們就沒有繼續往下一個學校走,打算在這裡陪同學吃頓飯,交流一下,來的時候他們自已帶的有食物,就是需要藉助一下他們的廚房燒點熱水。
眾人把這次帶給這個學校的禮物都給到了學校老師,讓他們分給對應的學生,那些學習資料都放到了書架上,供所有同學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