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章 小人物也有剛烈的一面

聽完老人的講的故事以後,夏天道謝以後就趕緊坐車返回酒店。

上網查了一下老人說的那個故事,還真有這樣的一件真事。

夏天突然明白了,怪不得昨天晚上下高速時看到這個縣的名字總感覺有點熟悉,可是他很確定一定沒有來過這個縣。

現在想起來了,這跟前世的一個事情重合了,都是一件事情,只不過以前的時候並沒有太關注這個地名而已。

夏天叫上司機,吃了點東西以後就趕緊往廬州趕了,經過一下午的賓士,晚上的時候總算趕到了晴瑤娛樂。

高旭利正在焦急地等待夏天的到來。

“小天,你電話裡面說已經想到好辦法了?來快說說,是什麼樣的辦法?”

“高哥,你容我緩緩,趕了幾百公里的路,實在有點累,我先喝口水,緩一緩勁兒。”

“哎呀,不好意思,是我太心急了,來這是我剛倒的水,水溫正合適,喝點。”

夏天咕咚咕咚連喝了大杯水才放下杯子,然後坐在沙發上揉著肚子。

過了十來分鐘,夏天去到電腦旁邊,開始埋頭啪啪敲起鍵盤來。

高旭利好奇地過去看了看,是五線譜,應該是新歌曲,這新歌曲可能就是夏天說的好辦法。

一直忙活了快半個小時,才停止了打字的動作,檢查了兩遍沒有問題,夏天把東西列印出來兩份,一份給到了高旭利。

然後夏天開始講起來事情的原委來。

高旭利聽完夏天講的故事,又看了看歌詞,高旭利直接興奮地跳了起來,然後走到夏天面前說道:“小天兒,你真得太牛了,你簡直就是文曲星下凡啊。”

高旭利這麼興奮也是有原因的,按照夏天的說法來搞的話,這次肯定完勝,並且還能有比較大的收穫呢。

壓在心頭好多天的石頭終於有搬開的希望了,肯定會非常激動的。

這次的新歌曲夏天打算拍攝一部MV,場地需要高旭利去安排,包括需配合的演員、群演等。

第二天的時候,夏天和高旭利就開始發動所有資源以最快的速度把相關人員和場地都安排到位。

人多力量大,高旭利找了三家實力不錯的娛樂公司一起幫忙,只用了2天時間就把場地、演員全部找好了。

甚至包括MV的主角也找到了,夏天看了看,相當滿意。

夏天跟導演以及主要幾名演員對了一下劇本,眾人用了半天時間就都練習好了,當天下午就開拍。

拍攝的時間用了兩天時間,涉及到的人員有點多,還有一些原因是夏天要求的比較嚴格,有瑕疵的地方一律重拍,所以用的時間長了一點。

後臺剪輯的同時,夏天也開始準備本次反擊的文案工作,特別是這個背景故事的文字材料,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力爭做到最好。

這一天所有的東西都辦好了,明天開始發歌,這天下午,夏天把準備的材料都輸入到了微博裡面,檢查了兩遍沒有問題以後就點傳送了。

很多在瀏覽微博的人突然接到系統提醒,說是夏天更新了微博,看到的人都第一時間點了進去。

只見夏天在微博裡面寫的內容有點多,一螢幕還看不完。

“在前些天出去轉了轉,無意間在贛省一個小縣城裡面聽到了一個無比感人的故事,文章後面附有我當時拍攝的照片。

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縣城從民國開始一直到新華國成立,一直是一位警察,他一生都生活在這座不大的城市裡面。

我見到他的過程還是比較傳奇的,當是我坐公交車。。。。 。。

這位老人給我講了一下背後這座叫慶園的故事。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隨著侵略者槍聲響起,全國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

此時尚未受到戰火波及的安遠縣城內一片祥和,戲院的戲臺上仍咿咿呀呀的唱著悲歡離合《桃花扇》,你方唱罷我登場,只是不知這戲裡戲外唱的是誰的悲歡誰的離合。

裴晏之,便是這戲院的角兒,方寸戲臺上,只見他水袖柔婉、崑腔曼妙,在一眾叫好聲中,生生演活了那敢愛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

然家國破碎,山河飄零,孰能倖免。不久,戰火便綿延到此,侵略者包圍住縣城,並來到戲院要求給他們單獨演一場,以慰問所有侵略士兵,並指名裴晏之出場,若是膽敢拒絕,便燒了整個戲院乃至縣城,所有人亦難逃一死。

裴晏之笑了笑,沒有拒絕,轉身坐到妝臺前,描起了眉目。

是夜,小縣城內一片寂靜,映襯著戲院裡燈火通明,侵略者都坐在戲臺下,喝著酒吃著肉,放肆談笑。鑼鼓敲響,戲幕拉開,好戲開場。

戲院內所有人都準備完畢,隨著聲聲鑼鼓敲響,裴晏之登臺演繹著《桃花扇》中的李香君,這是一位敢愛敢恨的人。

這時臺上,裴晏之扮演的李香君正深情地唱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那歌聲,如同清泉般流淌在每個人的心間,卻又帶著無法言喻的悲憤敢愛敢恨的人,隨著現場氣氛的渲染,侵略者大部分擁擠在劇院中也聽的入迷,戲院外雖沒有往日的喧鬧,但卻多了分寧靜。

隨著鼓聲愈發急切,唱腔也愈發激昂,臺下的日軍似乎也被這悲壯的氛圍所震懾。

然而,就在此刻,臺上的李香君突然大喊一聲:“點火!”

原來,裴晏之早已在戲樓中佈滿了易燃之物,只待一聲令下,便化作熊熊烈火。

火勢迅速蔓延,門窗早已被堵得嚴嚴實實,整座戲樓在鼓聲震天之時,已成了一片火海。

臺下亂作一團,而臺上,裴晏之與戲子們卻歌聲不止。

他們謹記祖訓:“嗓一開,必唱完;樓已塌,戲未終。”

在這亂世之中,他們如同浮萍一般漂泊無依,但心中那份對國家的熱愛與堅守卻從未改變。

在面對家國遭遇危難的時候,在戰亂年代、地位極其低微的戲子們,卻從未丟失家國情懷。

裴晏之是千萬個戲子裡的一員,而他代表的是戲子也有情、戲子也有義。

國家正史上並沒有記載這件事情,可是當地的縣誌上卻詳細記錄著整個過程,當地的老百姓心中始終記著這份救命之恩。

後來我也明白了為什麼那些老人喜歡去那裡坐著,可能他們在守護,也可能是在懷念,也可能是他們只有在那裡才有安全感吧。

小人物也有他剛烈的一面,也有辦大事的能力,這位地位低微的伶人用自已的血譜寫了一首壯烈的詩篇。

我根據這個故事創作了一首歌曲並拍攝了MV,明天上線,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