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章 為了誰

晚上的時候大家在指揮部又碰到了,首長幫忙互相介紹了一下,對方沒想到滿身泥水的人竟然是夏天。

“夏同學你好,很高興認識你。”那位女記者主動上前問好道。

“常韻常記者您好,我也很高興認識您,沒想到您一位女士會親臨第一線進行採訪,佩服,佩服。”

“作為一位戰士,是不分男女的,他們能來一線救援,我也可以的,你這可是有點性別歧視的意思。”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非常敬佩您而已。

對了,正好我有個想法需要您的幫助,不知道這會兒您是否有時間?”

“你也別一口一個“您,您”的了,我比你大不了幾歲,你就叫我常記者吧或者直接稱呼名字也可以的。

有什麼我能幫忙你請直說,我可是非常喜歡的歌曲,算是你的半個歌迷呢。”

“是這樣,你也知道我就是在歌曲創作上有一點天賦,這幾天看著現場的人民子弟兵英勇無畏、堅強不屈地為洪水做抗爭,突然來了靈感,想為他們作一首歌曲。

歌曲馬上就創作好了,但是需要你們手裡面採訪的錄影做背景畫面,這樣在宣傳的時候效果會更好。

同時需要藉助一下你們的宣傳渠道,希望影片製作好以後能儘快釋出出去,讓廣大人民看到我們子弟兵這種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讓更多的人透過各種途徑參與到這次的抗災過程中。”

“我能看看你創作了一部分的歌曲嗎?”

夏天把已經寫了一大半兒的譜子遞給常韻,讓她看看也可以安她的心。

常韻看了看,歌曲名字和歌詞都非常好,她看完以後就透過指揮部的電話請示了一下她的主管領導,對方初步表示同意,等影片和歌曲錄製好以後他們再看看,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以安排釋出。

夏天聽到以後非常高興,畢竟如果就靠自已的力量,肯定是無法保證在兩天內釋出出去的,有常韻的幫忙就不一樣了。

他們約定明天中午到宜城市政府大樓匯合,夏天連夜返回了宜城市。

夏天請高旭利幫忙找了一家宜城市的錄音室,用了半個晚上的時間把歌曲進行了錄製,第二天一早到市政大樓門口等常韻他們。

中午見面以後夏天把錄好的歌曲給到常韻她們,後續事宜就不是太擅長的了,夏天就又去了救災前線。

第三天中午開始,各大省份的衛影片道開始播放常韻他們剪輯的影片,背景音樂是夏天創作並演唱的歌曲。

畫面裡面是救災現場的場面,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滔滔洪水,看著洪水的氣勢隔著螢幕都讓人膽寒。

接著是子弟兵們開往救災前線時首長開動員會的場景,鏡頭滑過每一個稚嫩的臉龐,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堅定之情的面容,前方是刀山火海都嚇不到他們。

緊接著是子弟兵們冒著大雨在背沙袋打木樁,封堵那些已經開始有滲漏的河堤,每個人身上都是泥水,其中還有他們休息時的場景,他們裹著雨衣在河堤下面手裡面拿著食物,嘴裡面還有沒有嚥下去的食物都睡著了。

透過鏡頭可以看到這些人員都累壞了,吃著飯都睡著了,這得累到什麼程度才能在這種情況下睡著啊,觀眾們看著這幕畫面都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特別是聽著夏天演唱的背景音樂,無數人都破防了。

這首歌曲名字叫《為了誰》(鄒友開作詞,孟慶雲作曲,祖海原唱)

泥巴裹滿褲腿 汗水溼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誰 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為了誰 為了秋的收穫

為了春回大雁歸

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

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戰友你何時回

你是誰 為了誰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

誰最美 誰最累

我的鄉親 我的戰友

我的兄弟姐妹

。。。

歌曲它真摯悠揚的旋律,唱出了軍人在和平年代的奉獻精神與使命意識,也唱出了全國人民對人民子弟兵的感激和那軍民團結的魚水深情。

影片裡面還有一些畫面是大家送別因抗洪而犧牲的戰友的情景,那一個個冰冷的名字代表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鄉親們得到了救助安全了,而他們這些十八九歲的小夥子卻永遠倒在了這裡。

就像歌曲裡面說的那樣,“你說誰,為了誰”,這種疑問在每一個看到這個影片的人心裡都一直迴盪,可能是“ 為了秋的收穫,為了春回大雁歸 ”。

影片最後結束的時候是從遠方不斷有子弟兵趕往救災前線的畫面,一輛輛車上滿載著一車車的身穿軍裝的人員,鏡頭掃過他們的臉龐,不知道等到返程時這些稚嫩而又堅毅的面孔能否全部再次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一個問號。

在人類與大自然災害這場特殊的戰爭中,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這些人民子弟兵,付出最多,犧牲最大的依然是他們。

夏天也在微博裡面釋出了號召大家一起共同抵抗洪災的宣傳語。

同時部隊和政府也對夏天和常韻做了口頭表揚,夏天的一首歌曲和常韻做的這個影片勝過十萬雄兵啊,現在社會各界都踴躍參加搶險救災,截止目前收到的捐款就已經達到了3個億,還有價值接近2個億的各種物資。

這些物資極大緩解了災區遇到的困難,還有一些周圍的群眾自發地來到災區幫助政府轉移救災人員,極大緩解了子弟兵們的壓力,他們也能騰出來一點時間稍微休息一下。

這些人員有的已經連續工作了48個小時,兩天兩夜沒有閤眼,全靠一股子信念撐著呢。

有的人看到戰友被洪水沖走了都沒有時間傷心,只想著能儘快堵住缺口。

夏天聽到常韻告訴他,他們的影片在網路上的點選量超過了2億人次,夏天創作的這首歌曲也被大家瘋狂轉發,播放量達到了驚人的1.3億人次。

還從來沒有一首紅歌在市場上這麼受歡迎的,消費者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紅歌這麼好聽,這麼勵志,很多年輕人都恨不得立刻去參軍保家衛國。

該影片和歌曲被央媽電視臺新聞聯播專門進行了報道,夏天一下子在全國人民面前更出名了,不知道誰把夏天參加抗災休息時的照片發到了網上,很多人都沒有認出來這是夏天。

滿身泥水汗水,臉上是厚厚一層乾溼混合的泥水,勉強能看到這是一個人,經過釋出者專門標註這是夏天,大家再仔細一看還真是像夏天,網友們就都去夏天微博上開始留言點贊,他們也沒想到夏天會在災區最前沿直接參與救災。

可能也只有在最前沿和那些子弟兵們共同抗洪才能寫出來這麼貼切的歌曲吧,這叫讓大家既佩服又感動。

經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這次的洪災總算是扛過去了,宜城市市區沒有被完全淹沒,最大可能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夏天也跟著明宇返回廬州了,在回去的路上,宜城市主要領導專門打電話過來,對夏天表示感謝,歡迎夏天有時間來宜城旅遊。

最近都累壞了,回到廬州以後,大家都回家好好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