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李靖怵然一驚。
他表情突變,倒吸了一口冷氣,完全無從作答。
今日,遇到高手了!
……
在魏徵凌厲的目光之下,李靖深鎖眉頭,似在思考。
他作為大唐軍神,馳騁沙場大半生。
自然是覺得,武力越強,國家就會越有保障。
但是魏徵的話,卻是讓他當場一愣。
他突然覺得,好像哪裡有點不對。
彷彿自己堅守多年的信仰,似乎有些問題了。
卻又說不上來問題出在哪裡。
他一生廝殺,在戰場上運籌帷幄,哪裡思考過這些問題。
這些問題,別說是他當場回答不上。
便是冥思苦想,也未必能回答得上。
不過。
他有總覺得魏徵這廝在偷換概念。
李靖欲要說話。
魏徵卻嘴如連珠炮一般,完全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
“將軍之言,於國於民無益。”
“所謂儒者稱恕道,佛家倡慈悲。我華夏各朝各代,皆以孔孟之道立國,無論是孔聖人還是孟聖人,有哪個是大講殺伐之道的?”
魏徵聲色俱厲,持續追擊道:
“昔日漢文帝倡黃老,遂有文景武昭宣,煌煌前漢極盛之世,文治武功曠絕古今。”
“秦始皇和隋煬帝,倒是用法家謬說,倡導武力,以強立國,結果如何?皆是歷二世而亡其國!”
“自堯舜三代以降,有聞以禮治國而致大同者,以儒治國以致太平者,以無為治國而致盛世者,何聞以武治國而得長享國祚者?”
李靖作為朝中武勇派的代表人物。
聽到魏徵的這些話,彷彿字字如紮在肉裡。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悲涼。
作為武將,口舌機變,爭論不過文臣的那種悲涼。
此刻。
魏徵傾盡畢生所學。
夾文夾白,攻勢生猛凌厲。
讓李靖半懂不懂,無話可說。
而房玄齡和高士廉,聽到魏徵的話,也俱是悚然一驚!
他們在內心拍手驚呼…
勝利在望!!!
魏徵加油!!!
魏徵的這一番話,也是讓在一旁觀戰而不語的楚秋,頗為感到詫異。
魏徵這個老狐狸,果然名不虛傳。
他知道,連李世民都要被魏徵在朝廷上欺負的原因了。
但是話說回來。
此人咋咋呼呼的一番高論,引出孔聖人孟聖人,什麼文景之治秦始皇,可能嚇得了李靖。
但李清。
一眼就看穿了其偷換概念的本質。
一抹淡然的微笑在李清的臉頰上略過,看著遭受魏徵的攻擊,李靖言辭木訥,尷尬的無言以…
李清在一旁輕輕說道:
“那麼,依魏大人之見,前隋之亡,是亡於隋文帝還是隋煬帝之手?”
“前隋二世而亡,當然是亡於煬帝,這還用問?”
魏徵正要繼續針對李靖展開攻勢,卻聽見有人插話,當即不耐煩道。
李清呵呵一笑道:
“那麼敢問魏大人,以當今聖天子的才具文采、文治武功,比之隋煬帝如何?”
李清此話,猶如當頭一棒。
讓魏徵倍感緊張。
他雖然平素以吐槽皇帝,罵李世民沙雕為業。
但是他為官多年,智商還是線上的。
深知作為帝王最忌諱的是什麼。
作為帝王,最忌諱的是和其他朝代的帝王做比較。
哪怕自己昏庸無道,為臣者也必須說他好過其他君王。
說不如其他人,將犯了帝王的大忌諱。
歷朝歷代無論哪個皇帝,皆然。
魏徵雖然清楚當今陛下頗為聖明匈襟開闊,但他還不敢在這件事情上,進行試探。
他下意識的就是猛聲喝道:
“汝大膽!”
“竟敢以前隋亡國之無道昏君比之當今聖上,簡直狂妄悖逆已極,難道……”
魏徵邊說邊是轉身,“難道”二字剛剛出口,卻赫然發現…
當今大唐天子,正直挺挺的,站在自己身前。
魏徵神色頓時大變。
看到“李世民”竟然悄無聲息的來到了自己的身邊,魏徵口中喃喃,剛才凌厲的語氣,儼然已經像是完全洩了氣的皮球一般…
他哆嗦著,也彷彿是下意識的,把剛才沒說完的話,補充完整:
“…不…懼…一…一…死…嗎?”
李清聽完,緩緩笑道:
“呵呵!不懼一死?看來不懼一死的是魏大人吧?”
“魏大人即知如此,何以用前隋二世而亡的例子,作為論據來佐證我大唐一朝不可以武立國?以強立國?!
“你是覺得,朕,不及隋煬帝,或者秦始皇?!”
轟!!
李清此話。
彷彿天雷轟頂一般。
讓魏徵渾身直接就是一個哆嗦。
他趕緊上前施禮,躬身拱手道:“微臣惶恐,見過陛下!”
李靖、房玄齡、高士廉三人,也是看到李清來到了涼亭內。
皆是紛紛拱手施禮,異口同聲道:“臣等,見過陛下!”
李清看著剛才還爭得面紅耳赤的四人。
在見到自己之後,便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恭謙有禮。
李清感到無比欣慰。
同時。
他也親眼見證了,這些大唐名臣。
為了國家的前途,絞盡腦汁,據理力爭的樣子。
雖然文臣與武將,都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作為考慮事情的起點和方向。
但是。
李清也從中看到了,他們對於國家前途與命運的關心和擔憂。
看到了,他們為了大唐強大的拳拳之心。
李清不改淡然的微笑,緩緩說道:“眾卿平生吧…”
“謝陛下…”
四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李清緩緩走到石桌位置,看著石桌上的筆墨硯臺,以及零散鋪排著的白色紙張。
“想不到藥師,竟有如此雅興!”
他緩緩將那些上面已經寫好的幾張紙,拾起來仔細看著。
看著李清拿起那寫著字的紙張。
李靖的臉上,頓時顯現出一抹極為複雜的神色。
他感到十分慚愧不安。
因為那上面的詩句,正是李清上次寫給自己的。
今日閒來無事,練筆之際,就隨手寫了。
而李清。
已經將李靖的字,雙手攤開,並唸了出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唸完之後,李清輕輕放下。
便又拿起另外一幅字,念道: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唸完之後,李清又輕輕將那紙張放下,笑道:
“想不到藥師竟有如此遠大的志向,朕心甚慰。”
“藥師將軍,就是朕的飛將軍李廣。”
“只要有藥師在,北方胡虜,必有全部覆滅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