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惡嫂嫁禍放牛娃,知縣見了差點嚇癱,說你必須娶我女兒

宋家溝有一對兄弟,老大叫宋大寶,老二叫宋二寶,這對兄弟一起生活,每天上山砍柴,下河摸魚,日子過得也算是無憂無慮。

說起來這倆孩子也很可憐,從小就沒了孃親,兩年前父親又因病離世,兄弟二人大哭一場,村民們見他們可憐,就兌錢埋葬了宋老漢。

兄弟二人都是懂事的孩子,知恩圖報,村裡誰家要是有活,他們就會去幫忙,還經常給村裡的孤寡老人打柴,挑水等。

早上,宋大寶做好早飯,兄弟二人吃了飯就拿起扁擔上山砍柴,走到半路的時候,看見李老漢佝僂著身子不停地咳嗽,他手裡還拉著牛,看樣子是準備去山上放牛。

宋二寶趕緊跑上前去,說道:“李爺爺,你生病了?”

李老漢一看是兄弟二人,就說道:“就是受了涼,沒啥大毛病,挨兩天就好了。”說著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咳得兩眼淚花。

宋大寶說道:“李爺爺,你還是回去讓郎中給看看吧,吃幾服藥準能好,小病拖成了大病就麻煩了。”

李老漢說道:“人老了,身體不行了,各種病也都找上門了!”

李老漢單身,年輕時給財主家放牛,年紀大了,人家財主就不用他了,看在他幾十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份上,財主就給他了一頭小牛犢。

李老漢沒有土地,他精心餵養小牛,如今小牛也長成了一頭健壯的老黃牛,每年農忙的時候,他就用老牛幫村民們拉糧食,耕地,播種等,換一些口糧度日,可以說,這頭牛就是他活命的本錢。

無論颳風下雨,李老漢都要去山上放牛,如今年紀越來越大,早已經力不從心,可也沒有辦法,只能硬撐著。

宋二寶說道:“李爺爺,你還是去看看吧,今天這牛就交給我們,我和哥哥去山裡砍柴,可以順便給你放牛。”

李老漢知道這兄弟二人善良,交給他們也放心,不過就是怕拖累了倆孩子,說道:“你倆砍柴那麼累,還要幫我放牛,爺爺怕累著你倆呀!”

宋二寶上前拉過李老漢手中的牛繩,說道:“沒事,你回去看看病,就歇著吧!”說著兄弟二人就朝後山而去。

晚上的時候,宋二寶把牛送到了李老漢家裡,還給他背去了一捆柴火,李老漢的家門虛掩著,但沒有看到人。

宋二寶聽見屋子裡傳出了咳嗽聲,就趕緊把牛拴在院子裡,推開門就進屋了,看見李老漢坐在床上咳嗽,臉憋得通紅。

他趕緊端來一碗水給李老漢喝,老漢喝了水才好一些,說道:“謝謝你了二寶。”、

宋二寶看見床頭有藥,就趕緊給老漢煎藥喂下,老漢喝了藥之後就睡著了,宋二寶這才回家。

次日,宋二寶一大早就去李老漢家,給他做飯熬藥,然後又拉著牛去放。過了一個多月,李老漢的病依然不見好轉,而且越來越嚴重了。

宋二寶給李老漢送牛,迎頭就看見郎中從李老漢家走出來,他趕緊上前問那郎中,“李爺爺的病怎麼樣了?”

郎中搖搖頭說道:“這病治不好了!”宋二寶聽了很傷心,就流下了眼淚。他擦乾眼淚才進屋去,看見李老漢咳出一口鮮血。

宋二寶每天都去照顧李老漢,還給他放牛,村民們都說這孩子仁義,一日,宋二寶去看望李老漢,見村長和幾個村民都在那裡。

李老漢拉著宋二寶的手說道:“好孩子,多虧了你們兄弟照顧我,要不然我這把老骨頭早就入土了!”

宋二寶看著骨瘦如柴的李老漢,忍不住淚如雨下,李老漢又看著村長說道:“我死了之後,就把我這幾間破屋和老牛留給大寶和二寶吧!”

說完就閉上了眼睛,宋二寶就撲在李老漢身上大哭,眾人也都忍不住流下淚來。

村長帶領村民們埋葬了李老漢,按照李老漢的臨終遺言,把他的三間茅草屋和一頭老牛給了宋家兄弟兩個。

有了牛,種地就方便多了,兄弟二人又開了六七畝荒地,再加上原來的土地,也有十幾畝了,每年收的糧食都吃不完,家裡的糧食越來越多,都都成了山。在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家裡有糧食就是富裕人家。

如今宋大寶已經十八歲,也到了適婚年紀,因為他家糧食多,前來提親的人家都排成排了。

村長的女兒名叫劉秀蓮,長的是柳條細腰,眉眼如畫,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村長就說把女兒嫁給宋大寶為妻,宋大寶盛情難卻,就同意了。

二人成婚之後,小夫妻如膠似漆,恩愛有加。兄弟二人每天下地幹活,農閒的時候就上山砍柴,下河摸魚,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本來兄弟二人是在一個屋簷下住著的,李老漢的幾間茅草屋一直空著,劉秀蓮就說房子不住人壞得快,就讓宋二寶去住。

宋二寶如今也十六歲了,哥哥成婚之後住在一起也不方便,就同意去李老漢的房子裡住,可大寶覺得這樣不妥,怕村民們說閒話。

劉秀蓮說道:“咱們又不是趕他走,只是分開住而已,還怕他們說?”宋大寶也只得同意。

劉秀蓮又說宋二寶一人孤單,就讓他把老牛拉過去作伴,宋二寶本來對老牛就有感情,聽嫂嫂這麼說就很感動,說道:“多謝嫂嫂了。”

分開住之後,每天宋二寶都是一邊放牛,一邊打柴,除了吃飯外,就很少到哥哥那裡去。

這樣平安無事地過了幾個月,劉秀蓮就對宋二寶說:“你每天來這裡吃飯也不方便,給你一袋子玉米你自已做飯吃,就不要來回跑了。”

宋二寶就背了一袋子玉米回家,自已磨面做飯吃,為了節省些糧食,他每天砍柴放牛時還會挖一些野菜回來吃。

再說這劉秀連,以前總是吃玉米餅子,野菜粥,自從和宋二寶分開吃飯之後,頓頓都是白麵饃饃,還隔三差五地改善伙食。

一日,宋大寶幹活回家,見妻子燉了一大鍋雞肉,就說給弟弟送去一碗,劉秀蓮的臉都拉下來了,說道:“你就知道想著你那弟弟,我辛辛苦苦養的雞,你說了不算。”說著就奪過了宋大寶手裡的碗。

宋大寶知道妻子的脾氣,也就不再堅持,只能作罷。

劉秀蓮說道:“你弟弟都十六歲了,也該分家單過了,那三間屋子歸他,再給他一畝土地,夠他一個人生活了。”

宋大寶本來想給弟弟娶妻生子,兄弟二人永遠也不分家的,可妻子這樣說了,他也就沒敢說出心中的想法,只是說道:“只給二寶一畝土地,也太少了吧!”

劉秀蓮一聽就惱了,說道:“他一個人生活,一畝地足夠他餬口了。”

劉秀蓮找到自已的父親劉村長主持分家,劉村長當然向著自已的女兒,就給宋二寶分了一畝薄地,一袋子玉米,除此之外就是李老漢留下的三間茅草屋了。

分家之後,宋大寶每天忙著幹活,也沒有時間放牛,劉秀蓮就與丈夫商量,讓宋二寶繼續放牛,說他可以用牛耕種他的一畝土地。

宋二寶知道哥哥地多,忙不過來,就答應放牛,農忙的時候還會幫助哥哥幹活。

秋天的時候,縣裡興修水利,十八歲以上的男子都要去服勞役,宋大寶就和村裡的青壯年勞力一起去了,這一去要幾個月才能迴轉。

宋大寶不放心妻子,就對弟弟宋二寶說要他照顧嫂嫂,宋二寶說道:“哥哥放心吧,家裡的重活累活我會做的。”

宋大寶走了之後,宋二寶每天除了放牛,還給劉秀蓮砍柴,有時在山上撿到鳥蛋,捉到野兔子,都會給劉秀蓮送去,劉秀蓮也心安理得的接受。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到了年底時,宋大寶就回到了家裡,宋二寶見哥哥回來,心裡很是開心,想捉一隻野兔子,讓他好好補補身體。

他在山裡候了幾個時辰,終於捉到了一隻三四斤的野兔,就興沖沖地來到哥哥家裡,秀蓮見宋二寶提著一隻兔子來了,一改往日的冷臉。

笑著說道:“二寶兄弟來了,你今天就留下吃飯,你們兄弟好好嘮嘮!”宋二寶知道嫂嫂摳門,今天說出這樣的話就很反常。

他把兔子遞給劉秀蓮,說道:“這野兔給哥哥補身子吧,我就不吃了。”

宋大寶見妻子難得留弟弟吃飯,就趕緊說道:“二寶,你就留下來吃吧,不要辜負了你嫂嫂的好意。”

劉秀蓮趕緊說道:“你兄弟倆這麼久沒見面了,你就留下來吃吧,陪你哥哥喝兩杯!”

宋二寶見哥嫂真心挽留,就留了下來,不一會兒,秀蓮就端上了飯菜,還打了一壺酒,宋二寶讓嫂嫂一起上桌吃飯,可劉秀蓮卻說:“你們兄弟說話,我就不摻合了,我在灶房裡吃就行了。”

兄弟二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彷彿又回到了從前,心中很是暢快。正吃著,突然宋大寶就捂住肚子大喊肚子痛,才叫了一聲,就暈了過去。

劉秀蓮聽到聲音,趕緊就跑進了堂屋,抱住丈夫大哭,宋二寶見哥哥這樣,就哭著去請郎中,郎中來了一看說人沒救了,讓他們準備後事。

劉秀蓮哭得暈厥了過去,宋二寶哭著問郎中哥哥得了什麼病,那郎中說好像是中毒了,就在這時,就有一群衙役闖進了院子裡,不由分說就把宋二寶抓了起來。

村民們都嚇懵了,趕緊攔住衙役問他們為啥要抓宋二寶,捕頭說道:“有人告他投毒害人!”說著就把宋二寶押走了。

話分兩頭,宋大寶沒了,劉秀蓮傷心過度暈厥,劉村長就叫來自已的遠房外甥田生財來幫忙處理宋大寶的後事,他們買了一口薄棺,就草草的下葬了。

再說宋二寶被抓到縣衙走後,縣令就開堂審理了此案,當時劉秀蓮傷心過度,沒法上堂,田生財就作為原告代理人到大堂上指控宋二寶,說他為了得到哥哥的財產,下毒害死了宋大寶。

宋二寶極力辯解也沒有用,因為田生財提供的證據齊全,縣令就判了宋二寶死刑,等待秋後問斬。

宋大寶去世之後,劉秀蓮就被接回了孃家居住,過了三個月,在劉村長的安排下,劉秀蓮就與田生財成了親,成親之後就住在宋家。

宋大寶屍骨未寒,劉秀蓮就另嫁他人,村裡人都看不慣這父女倆的做法,有人還在背地裡議論,說宋二寶是被冤枉的,宋大寶的死與秀蓮脫不了關係。

不過大家也只是在背地裡議論,沒有人為兄弟二人申冤,因為他們都不敢得罪村長。

宋二寶被打入死牢之後,想到當天劉秀蓮的反常表現,覺得這事與她脫不了干係,可他如今在大牢裡,又拿不出證據,也沒有辦法翻案,想到哥哥慘死,兇手卻逍遙法外,他心如刀割。

半夜時分,獄卒巡夜,突然看到牢房裡火光沖天,嚇得他大喊牢房走水了,眾衙役聽到叫喊聲,都跑過去救火,誰知走近一看,就看到宋二寶蜷縮在乾草堆裡,根本沒有走水。

眾人都埋怨那獄卒安的什麼心,不讓大家睡個安生覺,獄卒也覺得很委屈,明明看見牢房裡火光沖天,怎麼走進一看沒有半點火光呢?他感覺很納悶。

知縣也聽說了此事,就叫那獄卒來問話,獄卒就一五一十地交代了,知縣一聽覺得不可思議,就對那獄卒說,夜裡好好看著,如果再看見有火光,就來叫他。

獄卒不敢怠慢,晚上也不敢打盹了,遠遠地看著牢房,半夜時分,關押宋二寶的牢房又是火光沖天。

他匆忙跑去報告縣令,縣令就趕緊去看,果然看到了熊熊大火,可走到跟前,火光就沒有了,只看到宋二寶被凍得蜷縮在乾草裡。

知縣一連觀察了幾日都是如此,他差一點嚇癱,白天時就去牢中看望宋二寶,並命人給他送來被褥和酒菜,宋二寶見到知縣對自已好顏悅色,非常照顧,就很納悶。

他顧不得多想,就向知縣喊冤,說自已是冤枉的,哥哥的死和劉秀蓮脫不了關係,知縣就讓他細細說來。

宋二寶就把當天他為哥哥送兔子,嫂嫂留他吃飯,吃飯時哥哥中毒等都一五一十地與知縣說了,知縣聽了也是若有所思。

說道:“這件案子非同小可,如今已經結案,想重審只能靠你自已了!”

宋二寶不明白知縣的意思,說道:“我如今是階下囚,什麼也做不了啊!”

知縣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你必須娶我女兒!我才能幫助你。”

宋二寶萬萬沒想到,知縣竟然這樣說,他想不通,就說道:“知縣大人,我一個階下囚,怎麼能娶小姐為妻呢?”

知縣說道:“婚姻靠的是緣分,你和小女有緣分,因此要娶她為妻。”這話就等於沒說,宋二寶想,縣城裡的青年才俊那麼多,這知縣卻讓自已娶他女兒,難道是他女兒有什麼短處不成?

不過,為了替哥哥申冤,也為幫自已洗脫罪名,即便知縣的女兒有什麼短處,他也不在乎,於是就同意了娶知縣的女兒。

知縣說道:“此案已經在上級備案,要想翻案需要一個過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悄悄把你放走,捉拿真兇的事只能靠你自已了!”

宋二寶趕緊給知縣跪下謝恩,當晚就和知縣的女兒美雲成了親,洞房花燭夜,宋二寶才知道知縣的女兒沒有任何短處,而是國色天香。

次日五更,知縣對宋二寶說道:“賢婿先去投靠起義軍,等起義軍得了天下,你再回來捉拿真兇,為你哥哥報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宋二寶就按照知縣的吩咐離開了,他一邊要飯一邊趕路,一直走了一個多月,才找到了起義軍,起義軍的將士們都是窮苦人出身,見到宋二寶主動投軍,都對他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從此,宋二寶跟著起義軍南征北戰,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加上他為人寬厚仁義,聰明過人,受到了大家的擁戴,選舉他為三軍將領。

宋二寶當了將領之後,並沒有忘記自已的身份,他禮賢下士,廣納賢才,軍隊越來越壯大,他帶領千軍萬馬救百姓於水火。

三年後,推翻了暴君專政,建立了新的王朝,宋二寶也成了萬人敬仰的皇帝。

他當上皇帝之後,就衣錦還鄉了,一是為了報答知縣的救命之恩,二是捉拿真兇,為哥哥報仇。

回到縣衙之後,已經是物是人非,原來的黃縣令因為放走了死囚犯而被斬首,他的妻子黃美雲也被牙婆賣了。

宋二寶立刻派人尋找黃美雲,找到黃美雲後,夫妻二人抱頭痛哭,黃美雲向宋二寶訴說了他們父女二人的遭遇。

原來,黃知縣把宋二寶放走之後,有人上報了知府大人,他就被斬首了,黃美雲也受到牽連,被牙婆買到了花柳巷,不過她只賣藝不賣身,否則以死抵抗,那老鴇沒法,只得同意。

宋二寶立刻派人把那知府傳到縣衙,並把劉秀蓮和田生財也帶到了縣衙之上,他們看見大堂之上居然坐著宋二寶,而且被眾人稱作皇帝,都嚇得兩腿發軟,栽倒在地,差一點嚇癱。

三人磕頭如搗蒜,趕緊哭著求饒,宋二寶命令新任知縣上堂審案,他坐在一邊旁聽,這三人見皇帝在此,也不敢抵賴,全都招了。

那年,宋大寶去縣裡服勞役,一去就是幾個月,劉秀蓮就和田生財好上了,二人為了做長久夫妻,就商量著害死宋大寶。

宋大寶回來的當天,宋二寶正好來送兔子,劉秀蓮就心生一計,在宋大寶的飯碗裡放了藥,然後嫁禍給宋二寶。

宋大寶中毒的時候,田生財就在劉村長家裡,他聽說之後,知道是劉秀蓮用的計謀,就趕緊去縣衙報了官,說是宋二寶害死了宋大寶。

黃知縣其實是一個清官,但迫於知府大人的淫威,不得不判處宋二寶死刑,而那知府之所以要知縣這樣判案,是因為他與田生財有私交,又收了他的銀子。

後來,黃知縣發現宋二寶住的牢房,每天半夜火光沖天,斷定他將來必有出息,就把自已的女兒美雲嫁給了他,並冒著生命危險把他放了。

知府得知黃知縣把宋二寶放了,就治了他的罪,判處死刑,他的女兒美雲也被賣了。

幾人原本以為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宋二寶居然做了皇帝,他們的死期也就到了。此案水落石出,三人被打入死牢,秋後問斬。

罪犯被繩之以法,宋二寶就到哥哥的墳地,準備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他,當他來到墳地時,就看見一個年輕女子在那裡,宋二寶覺得奇怪,就問那女子是誰?

那女子就給宋二寶跪下了,說出了幾年前的真相。

這個女子名叫玉兒,她和父親以採藥為生,幾年前的一天,父女二人採藥,路過此地,聽到這座新墳裡有響動,二人覺得蹊蹺,就扒開了墳地,救出了宋大寶。

原來,宋大寶中毒後暈厥,並沒有死,父女二人把宋大寶弄回家中,給他解了毒,宋大寶就撿回了一條命,可他卻失憶了。

過了幾個月,記憶才慢慢恢復,他得知自已的弟弟被知縣放了,知縣因此也丟了性命,妻子劉秀蓮已經另嫁他人,他也想過去告狀,可他知道是告不贏的,於是就沒有去告,他和玉兒結婚之後就一直隱居山林。

宋大寶聽說弟弟做了皇帝,並把真兇繩之以法了,可他覺得自已當時沒有去揭發劉秀蓮的醜行,對不住弟弟,因此不願意和弟弟見面,一直在家中自責。

玉兒心疼丈夫,但她知道自已是一個普通村婦,沒有資格去見皇帝,於是就在墳地上等著宋二寶,希望他能去見見自已的丈夫,把他從痛苦中拯救出來。

宋二寶一聽自已的哥哥還活著,也是喜極而泣,趕緊把玉兒扶起來,說道:“嫂嫂快快請起,謝謝嫂嫂救了我哥哥!”

宋二寶在山間的茅草屋裡,見到了哥哥宋大寶,兄弟二人相見,悲喜交加,抱頭痛哭。

宋二寶把哥哥兩口子,還有嫂嫂的父親王老漢都接到了京城,哥嫂在京城做生意,王老漢則成了宮中的太醫。

宋二寶封黃美云為皇后,並追封黃知縣為城隍爺,名揚天下。

黃美雲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女子,她統領後宮,母儀天下,成了皇帝的賢內助。雖然後宮佳麗三千,可皇帝對黃美雲是情有獨鍾,夫妻二人恩愛有加,白頭到老。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