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章 窮小子高價買母豬,母豬說別與妻子同房,三年後可富貴

王長貴他爹死得早,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過日子,日子雖然過得清苦,母子二人倒也平安順遂。

他每天去地裡幹活,母親李氏在家裡縫縫補補,洗洗涮涮,每次回家都有可口的飯菜吃,王長貴感覺很幸福。

李氏看著別人家的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心中很是著急,她想給兒子物色一門親事,無奈家中一貧如洗,親事也是一直沒有著落。

這天,村子裡的劉媒婆來到家中,說要給王長貴說親,是隔壁村張家的女兒,名叫張秀蓮。

李氏一聽很是開心,問人家姑娘有什麼條件,劉媒婆說:“人家老張家都是善良之人,不要求什麼條件,只要人忠實可靠就行!”

王長貴說道:“我家裡貧困,也拿不出彩禮,我看還是算了吧!”

劉媒婆說道:“人家張家說了,不要彩禮,還要陪送嫁妝呢!”

事出無常必有妖,人若無常必藏刀,李氏母子覺得其中有蹊蹺,就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劉媒婆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說出了原因,李氏聽了就有些猶豫。

可劉媒婆卻說道:“張家姑娘長得水靈清秀,能說會道,除了這點事沒有一點短處,娶回來就是個寶貝,人家父母還要陪送嫁妝呢!”

李氏就與兒子商量這事,詢問王長貴的意見,王長貴心地善良,聽到張秀蓮的遭遇,也很是同情,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張家聽說王長貴答應娶秀蓮就很高興,為秀蓮準備了衣櫃,春凳等嫁妝。

李氏母子雖然貧困,但娶媳婦是一生中的大事,也不能太寒酸了。

李氏拿出多年的積蓄,找來泥瓦匠把房子翻修了一遍,新房裡都貼上了大紅喜子。

她拿出剩下的錢給王長貴,說讓他買一頭豬回來宰殺,成親當日好招待客人。

離他們家二十里之外的朱樓村有一個養豬專業戶,戶主叫劉金生,王長貴就拿著錢去了朱樓村,找到了劉金生。

他看到豬圈裡有十來頭大白豬,個個長的是膘肥體壯,王長貴就問這豬多少錢一頭?他想買一頭回家待客。

劉金生說:“進入秋季,辦喜事的越來越多,這豬是供不應求,每頭沒有700錢不賣!”

王長貴一聽就失望了,他兜裡只有300錢,還差400錢呢,家裡已經沒有分文了,怎麼買豬?

其實,按照當時的豬價,每頭豬也就值500錢左右,劉金生之所以說出這麼大的虛頭是有原因的。

他見王長貴穿著破舊,心想要貴點他肯定買不起,自已就實施下一步計劃。

王長貴說道:“我今天沒帶這麼多錢,就算了吧!”說著就要離開。

劉金生本想著王長貴會與他討價還價,他就順勢給他推銷那頭母豬,誰知這王長貴太實在,也不還價就要走。

“唉唉,小哥哥,你先不要急著走!”

他走到王長貴身邊說道:“我看你是個忠厚老實之人,我這人心地也善良,見不得別人有難處,你既然來了,我也不忍心不賣給你豬。”

王長貴說道:“謝謝你的好意,我是真買不起。”

劉金生神秘地說道:“我這裡還有一頭豬,很多人都想買,我就是不賣,本想著過年時自已殺了來吃,今日見你作難,就忍痛割愛賣給你。”

還沒等王長貴反應過來,劉金生就拉他到了後院,指著一頭瘦骨嶙峋的黑豬說道:“這頭便宜,別人要我都不給,見你是實在人,才捨得賣給你的!”

王長貴看了一眼,就知道這頭豬是老母豬,老母豬的肉質粗糙,咬不動,口味也不好,他是辦喜事,怎麼能買這樣的豬待客呢?

劉金生見王長貴遲疑,就說道:“我實話告訴你吧,這頭豬是母豬,不過只生了一窩豬仔,肉質沒有問題,只是瘦了一點,不過它便宜呀!”

王長貴聽他這麼說,就問他這頭豬要多少錢?

劉金生一聽有戲,就說道:“別人出500錢我都沒賣,400錢給你,咱倆也算交個朋友!”

王長貴一聽又失望了,說兜裡只有300錢,劉金生見他確實想買,就說 400錢一分不少。

王長貴見他這樣說,就又要走,劉金生趕緊說道:“你先把兜裡的錢留下,剩下的100錢年底還我就行。”

王長貴雖然實在, 但他也看得出這劉金生這是在忽悠他,再說了100錢也不好掙,叫他拿什麼還?

就說道:“我兜裡只有300錢,如果你願意賣,我就把豬趕走,如果不願意就算了!”說著抬腿就要走。

這頭老母豬下了四窩豬仔,就再也不拉窩了,養著也是浪費糧食,劉金生每天只給它喝一些泔水,所以越來越瘦,如果再賣不掉真的就剩下一把骨頭了,遇到像王長貴這樣的買家確實不容易,他怎麼會放過呢?

劉金生一咬牙一跺腳,說道:“行,300錢成交!”

王長貴從兜裡掏出一個布包遞給劉金生,劉金生數了數里面的錢,正好300,一分不少。

王長貴趕著老母豬就離開了,看著瘦骨嶙峋的老母豬,王長貴就有些後悔了,覺得這300錢花的不值,他被那劉金生給忽悠了,可已經買了,後悔也沒有用。

他趕著豬走了二十里路,感覺有些累,就把豬拴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上,他就坐在樹根處,背靠在大樹上休息。

王長貴感覺眼皮沉重,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王長貴。”王長貴聽見有人叫他,就吃了一驚,這荒郊野外的怎麼會有人叫他呢?他四處張望也沒有看見一個人影。

“王長貴,是我在給你說話。”他正在疑惑,那聲音就在他身邊響起。

他身邊只有一頭瘦豬,哪裡有人?王長貴突然感到後背發涼,頭皮子發麻,因為他看見那頭豬的豬一張一合,聲音是從豬嘴裡發出來的。

王長貴一個機靈,問道:“你是豬精?”

那頭豬說道:“我不是豬精,我是一頭老母豬,我有一事相求,請你務必答應我!”老母豬說著,眼中似乎有了淚花。

王長貴心善,見老母豬傷心,趕緊就問它什麼事,說能幫他一定會幫的。

老母豬說道:“劉金生把我賣給你,他要400錢,你只給了他300錢,我想讓你再送100錢給他。”

100錢也不是個小數目,再說了,他現在兜裡連一個錢都沒有了,就說道:“你這麼瘦,也就值300錢,你怎麼還讓我送錢給他!這又是何道理?”

老母豬長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個說來話長了……”

在三世之前,老母豬是一個男子,名叫王大壯,這王大壯好吃懶做,沒錢花就找弟弟王小壯借錢。

王小壯看在同胞兄弟的份上就借給他一些錢,可他借的錢就從來沒有還過 ,王小壯夫婦厚道,也就沒提過讓他還錢的事。

三年之後,王小壯家裡蓋房子,王小壯的妻子就向王大壯要錢,王大壯夫婦不但不還錢,還說王小壯夫婦不講兄弟情面,就那一點錢也要,太不厚道了。

王小壯夫婦見哥嫂耍賴不還錢也就只能作罷,吃個啞巴虧。

眨眼二十年過去了,王大壯臨死時欠弟弟的1000錢也沒有還上。

王大壯死了之後 ,閻王就把他打入了牲畜道,他就投胎成了王小壯家的一隻老母雞,來還他前世欠下的債。

這隻老母雞特別的勤奮,每天都下蛋,春夏秋冬從不間斷,兩年之後,王小壯的兒媳婦生產,他兒子就把老母雞殺了為妻子補身子。

他欠王小壯家的錢沒有還完就被殺死了,閻王說上輩子的欠債一定要還完,否則就無法投胎做人。

這次,他又投胎成了王小壯家的一頭母羊,母羊長大後也特別勤奮,每年至少下兩窩小羊羔。

他發誓這一世一定要把錢還完,可母羊卻被一個賊人偷走殺了,買了100錢。

王大壯又去閻王殿報道,懇求閻王讓他投胎做人,可閻王一看賬目薄,發現他還欠王小壯600錢沒還,就說道:“這次你投胎成一頭老母豬,一定要把剩下的欠債還完,否則下世還要託生成畜牲去還債!”

他就來到王小壯家裡,發現王小壯已經去世了,並投胎到了一家養豬的人家,王小壯就成了劉金生,他本來想著立刻投胎還債的,誰知鬼差告訴他,要等到劉金生當家之後才能投胎。

他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劉金生的父親去世的劉金生當家做主之後,王大壯才投胎成了一頭母豬,這頭母豬身體強健,它產下了兩窩豬仔,這兩窩豬仔買了200錢,王大壯算著,再下4窩豬仔自已就可以無債一身輕了。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倆窩之後它就再也不拉窩了,如今還欠下400錢沒還,王大壯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買主身上,如果買主能掏400錢買下它,下輩子他就可以投胎做人了。

今天王長貴只出了300錢,這樣他還要受輪迴之苦還債,於是就讓王長貴再給劉金生送去100錢。

王長貴聽了它的訴說,十分同情,可他實在是沒有錢啊,想幫忙卻無能為力。

母豬見王長貴猶豫,就說道:“你上輩子就是那偷羊的賊人,這100錢是你欠我的,如果現在不還,下輩子做牛做馬也是要還的,所以你最好還是給劉金生送去100錢,下輩子你就不用做牲畜還債了。”

王長貴聽母豬這麼說,就有些害怕,問它說的可是真的嗎?

母豬說道:“句句屬實,我之所以被你買走,就是因為你欠我100錢,無論任何人,欠債總是要還的,今生不還來世也躲不掉!”

母豬又說道:“其實你上輩子是一個大孝子,你偷盜母羊賣錢是為了給母親看病,只要你還了這債,以後就可以富貴了!”

王長貴心想,這100錢看來是躲不過去了,可到哪裡去弄錢呢?他心中著急,這一急就醒了過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場夢。

醒來後看見那頭母豬就臥在他旁邊,剛才的夢景還歷歷在目,王長貴覺得蹊蹺,就趕著母豬回家去了。

回到家裡,王長貴就把自已的夢告訴了母親李氏,李氏一聽也覺得這夢有蹊蹺,說道:“這100錢必須要出!”於是王長貴就去親戚家借了100錢給劉金生送去了。

劉金生見王長貴來到家裡,還以為他是來找後賬的,誰知王長貴卻從兜裡掏出100錢,說道:“你不是要400錢嗎?這100錢我就給你送來了。”

劉金生是個精明的生意人,見過的傻人多了,可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傻到家的人,明明已經把豬賣給他了,怎麼還要多給錢呢?

王長貴見劉金生不解,就說了自已的夢,劉金生聽了不可思議,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錢。

回到家裡,王長貴就找來屠夫把那頭母豬殺了,夜裡,王長貴做了一個夢,那頭母豬站在他的床前說道:“我前世欠下的債已經還完了,我也該去投胎做人了,謝謝你。

不過,有件事我要提醒你,不要與你妻子同房,三年後可富貴!”說完就不見了。

王長貴從夢中驚醒,對母豬的話百思不得其解,他娶個妻子不容易,為啥不能同房呢?這也太沒有天理了吧!

很快,吉日到來,王長貴就把張秀蓮迎娶到了家裡,洞房花燭夜,王長貴掀開蓋頭的一剎那簡直驚呆了,這張秀蓮貌若天仙,美的不可方物。

良辰一刻值千金,王長貴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妻子,心中是波濤洶湧,拉著她就要圓房,可張秀蓮卻突然給他跪下了。

說道:“王大哥,求你放過我吧!我不能與你圓房。”說著淚如雨下。

其實這張秀蓮之所以倒貼嫁給王長貴,是因為她已經身懷有孕,一個沒出閣的大姑娘懷孕,在那個年代就是大逆不道,會被人戳脊梁骨的,因此張家父母就想讓女兒快點嫁出去,可家庭條件好的男子誰也不願意當這個冤大頭,於是他們就選中了條件不好的王長貴。

其實劉媒婆也沒有隱瞞這事,李氏和王長貴都知道張秀蓮已經有了身孕,一方面母子二人同情秀蓮,一方面是因為找媳婦不易,所以就同意了。

王長貴想,只要秀蓮與他踏實過日子,他會把她肚子裡的孩子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的,以後再與秀蓮生個屬於他們的孩子,這樣就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可他沒有想到秀蓮居然說不能與他圓房。

“今日我倆拜堂成親了,你我就成了夫妻,你以前做過的事我都不會介意的,新婚夜哪有不圓房的道理?”王長貴伸手要扶起秀蓮,可秀蓮不願意起來。

三個月之前,張秀蓮去山上採藥救了一個受傷的男子,她就悄悄的把那個男子藏在了一個破窯洞裡,每天給男子熬藥,送吃送喝,一個月之後,男子的傷好了,二人也產生了感情,於是就偷吃了禁果。

一天夜裡,男子告訴張秀蓮他要回家去了,讓張秀蓮等著他,他一定會來娶她的,男子走後不久,秀蓮一個多月沒來月事,她還以為自已生病了,於是就告訴了母親劉氏,劉氏一聽大驚,盤問她是不是和男子有那種事情?

她一個未經世事的大姑娘聽母親這樣問,就嚇壞了,於是就向母親全盤托出了她和男子的事情。

劉氏知道後把她打罵一頓,並質問她男子是誰,秀蓮只說姓黃,她也不知道男子名字,劉氏一聽就更加生氣,自已的傻女兒是被人騙了。

張秀蓮已經懷孕,劉氏覺得家醜不可外揚,於是就與丈夫商量把女兒趕緊嫁出去,這樣就可以不被外人發現了,就這樣,張秀蓮就嫁給了王長貴。

張秀蓮覺得那個黃公子一定會回來找她的,她嫁給王長貴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她懇求王長貴不要與她圓房,因為她一直愛著那個黃公子。

此時,王長貴覺得自已連個接盤俠都不是,頂多是一個冤大頭,心中就很鬱悶,不過他心地善良,既然人家張秀蓮不喜歡他,他也就不會勉強,他又想到老母豬在夢裡說的話,心想,這也許就是天意吧。

村裡的男子們都特別羨慕王長貴娶到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還得到了那麼多的陪嫁,其實,心中的苦楚只有王長貴自已知道。

白天,王長貴和張秀蓮是一對恩愛夫妻,可晚上的時候卻各睡各的,完全是一對陌生人,他們的秘密連李氏也不知道。

眨眼八個月過去了,張秀蓮生下一個大胖小子,雖然李氏母子喜得合不攏嘴,但細心的村民都在議論,說這孩子不夠月份就生了,肯定不是王長貴的,這張秀蓮和王長貴成親之前已經懷孕,村民們終於明白,張秀蓮為何要倒貼嫁給王長貴了。

有一些多舌的村婦就在王長貴面前半真半假地說閒話,說孩子不是他的,王長貴說道:“你怎麼知道孩子不是我的,以後誰要是再胡說,我就給她急!”從此之後,就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說這事了。

三年後的一天,王長貴正在地裡幹活,就有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英俊男子從他身邊路過,那男子看見他就下馬說道:“這位哥哥,我向你打聽個人?”

王長貴是個熱心腸,就問他打聽什麼人,那男子就說道:“這村裡有沒有叫王長貴的?”王長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根本不認識這人啊!

男子說道:“王長貴是我的恩人,我是來報恩的,”王長貴聽他這麼說就更懵了,說道:“王長貴就是一個粗人,沒學問,怎麼就是你的恩人呢?”

男子說道:“他替我養了兒子!”王長貴看著男子驚呆了,好一會才說道:“你,你就是黃公子?”

男子一愣,說道:“是的,我就是黃子明啊!你怎麼知道的?”王長貴就把自已的身份對那男子說了,男子握住王長貴的手錶示感謝。

原來,面前的男子叫黃子明,是一個將軍,當年被人追殺受了傷,幸虧秀蓮相救,要不然他就沒命了。

傷好了之後,他有要事就離開了,本想著辦完事就回來娶張秀蓮,沒想到外域進犯中原,這仗就打了三年,把外域賊寇趕走之後,黃子明凱旋而歸,他保衛邊疆有功,官升二品。

他就馬不停蹄地來找秀蓮,經過打聽,黃子明得知,他剛走秀蓮就嫁給了鄰村的王長貴,而且秀蓮成親後八個月就生下一個孩子,黃子明掐指一算,知道那孩子就是他的,於是就來找孩子。

黃子明說道:“多謝恩人替我養了孩子,既然秀蓮已經嫁給了你,那你們就好好過日子,我只希望你能讓我把孩子帶走!”

王長貴得知面前之人就是秀蓮等的人,也就是孩子的親生父親時,心中一下子就亮堂了,說道:“你誤會了,我和秀蓮雖然已經成親,但沒有夫妻之實,她一直等你回來,如今你終於回來了,你們一家三口也可以團聚了。”

黃子明聽了王長貴的話,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世上居然有如此的真男人?黃子明就激動地跪在王長貴面前,千恩萬謝。

王長貴把黃子明帶回家中和張秀蓮相見,二人抱頭痛哭,李氏這才知道真相,雖然委屈了自已的兒子,但也為他們一家三口感到高興。

為了表示對李氏母子的感謝,黃子明花錢在京城裡買了幾間鋪子,讓王長貴在那裡做生意,又給他買了一處大宅子居住,並把自已的妹妹嫁給了王長貴,二人成了郎舅關係,從此經常往來。

王長貴成親之後,夫妻倆如膠似漆,恩愛有加,對李氏也非常孝順,二人孕育了一子一女,兒子長大成了商人,女兒嫁到了富貴之家。

王長貴一直記住母豬的話,一輩子都不曾欠別人一針一線,而是行善積德,做了很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