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章 男子請道長為妻子治病,道長說:你根本沒有妻子

明朝洪武年間,西峽縣有個朱志明,他家世代為農,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到了他這一代依然是沒有什麼起色。

朱明志雖說是貧苦出身,但長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即使穿著破衣爛衫也無法遮擋住他俊朗的外表。

他不但長得俊美,而且心氣高,不想再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想透過自已的努力過上富裕的生活。

朱志明的父母是普通的農夫,靠家中的二畝薄田為生,僅夠餬口,朱志明過夠了這樣的苦日子,於是也不下地幹活,就天天和一群小混混練練拳腳,順便琢磨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

父母見他這樣,就說他好高騖遠,勸她踏踏實實地過日子才是正道,可他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根本不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

朱家夫婦沒辦法,只能長吁短嘆,如今朱志明已經十八歲了,如果繼續做白日夢,恐怕連媳婦也找不到。

一日,朱志明的表哥週三來他家做客,朱老爹就與他說起了朱志明的事情,說他不幹活,整日就知道做白日夢,讓他好好勸勸表弟。

週三聽了舅舅的話說道:“如今我在城裡劉財主家做事,每月都按時發工錢,如果表弟願意去,我可以問問還要不要人。”

朱老爹一聽很是高興,說道:“你倆年紀相仿,他有啥事願意給你說,你先問問他的想法,看他願不願意去再說。”

晚上,週三和朱志明同床而眠,週三就問朱志明對未來有啥打算,朱志明說道:“我以後要做大老闆,掙大錢。”

週三說道:“你的想法不錯,可要付諸行動才行啊!”

週三比朱志明大兩歲,而且在城裡做工,也是見過世面的人,因此他的話朱志明還是能聽進去幾句的。

朱志明說道:“表哥說說怎樣付諸行動?”

週三說道:“應該從最基礎的做起,比如你要想做生意,就要先到店裡做學徒,掌握了做生意的門道再出來幹,成功率也會高一些。

如果什麼都不懂,就憑著一腔熱血去幹事情,多半會失敗的……”

朱志明見週三說得頭頭是道,就對他更加佩服,也願意聽他的建議,說道:“表哥才進城兩年,就能說出這樣的話,弟弟佩服。

哥哥,你在城裡做工,幫我問問那家店鋪要招人,我想去做學徒。”

過了十來天,週三就從城裡捎信給朱志明,說劉財主家的綢緞莊裡需要夥計,讓他過去。

朱志明聽了很是開心,就打點行李去了城裡,從此就和表哥週三成了同事,一起在劉財主家的綢緞莊裡做學徒。

朱志明不願意乾地裡活,不過在店裡幹活倒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受到了掌櫃的誇獎,週三見表弟如此,覺得自已臉上也有光。

再說這劉財主,是城裡屈指可數的富商,家裡的店鋪就有十來間,可劉財主家的人丁不旺,妻妾成群卻只有一個獨生女兒。

劉財主的女兒叫劉玉蘭,劉玉蘭知書達禮,溫柔賢淑,而且貌美如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劉玉蘭芳齡一十六歲,城裡的青年才俊個個愛慕她的美貌,紛紛上門提親,可劉玉蘭覺得這些人都是花花公子,不可託付終身,所以婚事一直沒有定下。

因為年紀還不大,劉財主夫婦也就沒有催女兒,想著等等再定親也不遲。

一日,劉玉蘭和丫鬟小翠去自家的店裡選布料,朱志明得知是劉家大小姐,再加上劉玉蘭長的是貌若天仙,他的心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朱志明對劉玉蘭是一見鍾情,他想,如果自已娶了劉玉蘭,不就一步登天了嗎?自已的富貴夢也可以實現了。

有了想法之後,他就問表哥劉玉蘭的有沒有婚配,週三雖然進城時間長些,但具體情況並不瞭解,他勸朱志明好好幹活,不要異想天開。

朱志明嘴上答應,可心裡卻想著劉玉蘭是他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他怎麼可以錯過呢?

劉玉蘭是縣城裡第一美女,因此上門提親的人絡繹不絕,這些人都是非富即貴,閉著眼睛隨便挑一家都是一樁好姻緣。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劉財主就與妻子李氏商量,從眾多提親者當中選一個最優秀的作為女婿。

李氏也很贊同,就去對女兒說這事,劉玉蘭說她不喜歡那些花花公子,她要嫁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李氏說道:“那些來提親的都是縣裡名流,不乏一些紈絝子弟,但也有忠誠可靠之人,我和你爹都打聽了,溫家的公子溫子文就不錯。他出身書香世家,飽讀詩書,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你也可以夫貴妻榮。”

劉玉蘭聽母親這麼說,就有些心動,可她沒有見過那溫家公子,也不能貿然同意啊!

劉玉蘭就說道:“母親說得這麼好,我想看看他長得如何?”

李氏說道:“你一個沒出閣的大姑娘,是不能見面的!

你爹爹見過那溫家公子,他不但人品好,而且長的也是一表人才,你倆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你爹爹那麼疼你,他的話你還不信嗎?”

劉玉蘭當然相信父親的話,就同意了這門親事。溫家很快就下了聘禮,把二人的婚事就定下來了。

再說那朱志明,自從見了劉玉蘭一面,心中就有了目標,發誓一定要娶劉玉蘭為妻,不僅是因為劉玉蘭長得漂亮,最重要的是娶了劉玉蘭就可以一步登天了。

朱志明聽店裡的夥計議論,說劉玉蘭和溫家公子定了親,心中就很不是滋味。

劉玉蘭和溫子文定親之後,兩家人商議把婚期定在三月之後,可就在成親前的一個月出事了。

溫子文居然睡在了翠香樓頭牌的床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快這件事就傳得滿城風雨,溫子文溫文爾雅的人設一下子就崩塌了。

劉玉蘭最痛恨這種人,她聽說之後就堅決要與溫子文退親。

在古代,一般都是男子退親,女子要退親很難,不過,男子犯了“姦淫”,女子是可以提出退親的。

朱志明聽說劉玉蘭與溫子文退了親,心中被暫時壓制的小火苗又竄了起來。其他的富家公子哥又開始去劉家提親。

經歷了這次退婚事件之後,劉玉蘭自覺已經看透了那些富家公子,就沒有同意任何人的提親。

秋天的時候,天氣轉涼,劉玉蘭就想做幾套秋裝,於是就去店裡選布料,朱志明見劉玉蘭來了就特別的殷勤,又是端茶倒水,又是介紹布料。

劉玉蘭選了一些布料,就讓朱志明跟著送到裁縫鋪裡去,朱志明就給她送過去了。

劉玉蘭見他不但幹活麻利,頭腦機靈,而且長得唇紅齒白,對他的印象就很好。

“你叫什麼名字?”臨走的時候劉玉蘭問道。

朱志明見小姐問話,趕緊回答,劉玉蘭就讓丫鬟小翠給他賞錢。

“這都是小的應該做的,能為小姐服務,這是小的榮幸!”朱志明說什麼也不要賞錢。

劉玉蘭見他這樣也就不勉強,從那以後,劉玉蘭需要布料都點名要朱志明送,劉玉蘭也沒有小姐架子,倆人就逐漸熟悉起來,像朋友一樣。

劉玉蘭的婚事一直沒有著落,三月三的時候,李氏就讓她去廟裡上“春香”,劉玉蘭覺得朱志明機靈能幹,就說讓他也跟著去,路上有個照應,小翠就去叫朱志明,說明日小姐去廟裡上香,讓他跟著去。

朱志明聽了喜不自勝,次日就跟著劉玉蘭去了,上完香回來的時候,天已經擦黑了,走到一片林子的時候,突然就竄出來兩個蒙面黑衣人攔住了劉玉蘭。

說道:“你留下陪哥們玩玩……”一人指著朱志明和小翠說道:“你們兩個快滾,別耽誤勞資好事!”說著就去拉劉玉蘭。

劉玉蘭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嚇得渾身顫抖,臉色發白,小翠見那人要對小姐動粗,立刻就要上去保護劉玉蘭。

還沒有等她上去,就聽見“咔咔……”一陣拳打腳踢的聲音,朱志明手腳並用,幾拳就把二人打得抱頭鼠竄。

小翠緊緊拉著劉玉蘭的手,看著朱志明大顯身手,主僕二人一下子就驚呆了,朱志明一人打跑了兩個男子,簡直是太厲害了,小翠不由的鼓起掌來。

驚喜道:“你會武功?”

朱志明走到劉玉蘭身邊,關切地問道:“小姐沒事吧?”

劉玉蘭看著朱志明,眼裡滿是感激和崇拜,“你的身手真不錯,今天真是太感謝你了。”

“小姐是慧眼識珠,要不是叫他來,後果不堪設想。”小翠說著感到後怕。

“小姐過獎了,我哪裡有什麼身手,只是在家的時候喜歡練幾拳,沒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場。”

回到家後,劉玉蘭就把今天的事告訴了父母,劉財主夫婦聽了一陣後怕,劉玉蘭說道:“要不是店裡那個小夥計會點拳腳,後果真不敢想。”

李氏說道:“下次出門一定要小心,不能回來太晚了。”

劉財主說道:“明天我就叫人去找兩個有功夫的,請來保護玉蘭。”

劉玉蘭聽父親這樣說,就說道:“那個叫朱志明的小夥計機靈能幹,會些拳腳,不如就把他調到家裡來,以後我去哪裡,有他跟著就行了。”夫婦二人聽女兒這麼說,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就這樣,朱志明順利地來到了劉玉蘭身邊,劉玉蘭只要出門,小翠和朱志明就伴隨左右,劉財主夫婦也放心了很多。

二人最發愁的還是劉玉蘭的婚事,自從與溫家退婚之後,劉玉蘭就不願意提自已的婚事,李氏認為她還沒有從前一段親事中走出來,也就不再說什麼。如今已經過去一年了,劉財主夫婦就開始舊事重提。

劉玉蘭說自已看透了那些富家子弟,不想提這事,後來被父母逼得沒辦法,就說自已有喜歡的人了,劉財主夫婦聽了又驚又喜,趕緊問女兒是喜歡上了那家公子?

劉玉蘭就說出了她與朱志明的事情,劉財主夫婦一聽,驚喜全都變成了驚嚇。

常言道:“日久生情。”,一開始,劉玉蘭只是覺得朱志明看著養眼,人也聰明,而且還會拳腳,並沒有其他想法,只是時間久了,心中便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而朱志明自從第一次見到劉玉蘭,他就絞盡腦汁如何接近她,自從跟隨劉玉蘭之後,他的機會就多了,每次出去,都把劉玉蘭照顧的很好,而且淨挑她喜歡的話說,他發現劉玉蘭對他也有好感,就大膽的向劉玉蘭表達愛意。

劉玉蘭覺得那些富家子弟都是花花公子,像朱志明這樣貧苦家庭出來的才最可靠,再說了,她確實對他有了不一樣的情感,於是就與朱志明相戀了。

劉財主聽了女兒的話,好一會才緩過神來,說道:“他就是一個窮小子,各方面都配不上你,這怎麼行,我不同意!”

劉玉蘭早已有了心裡準備,她知道父親會反對的,就把自已提前準備好的臺詞都說了出來,劉財主還是不同意,父女倆就一拍兩散。

李氏見二人誰也不肯退讓,只能兩邊周旋,勸勸丈夫,再勸勸女兒,她對丈夫說道:“玉蘭這孩子脾氣倔,你就不要與她較真了,再說了,婚姻是她自已的事,只要她喜歡就行,咱們做父母的不也是為了讓女兒過得好,過得開心嗎?

咱家又不差錢,沒必要嫁個門當戶對的。那些大家公子有幾個不風流的?如果女兒嫁過去受氣,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這朱志明雖然是貧苦出身,但小夥子聰明能幹,只要他對玉蘭好,比什麼都強。人窮點沒關係,只要心不窮就好。

咱就這一個女兒,以後家產都是她的,你還怕她會受苦嗎?”

劉財主疼愛女兒,本來就要妥協了,聽妻子這樣說,他心中也就豁然開朗,於是就同意了劉玉蘭和朱志明的婚事。

很快,二人就風風光光的成親了,成親之後,朱志明真正是土雞變鳳凰了,他對劉玉蘭非常的疼愛,小夫妻如膠似漆,恩愛有加,劉財主夫婦見女兒幸福,心中自然是很歡喜。

劉財主親自教朱志明做生意,做客的時候也帶著他,朱志明聰明好學,不到一年,就熟練地掌握了經商之道,他開始從掌櫃做起,後來劉財主就把家中一半的店鋪都交給他管理。

朱志明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一個有錢人,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娶了劉玉蘭,因此對劉玉蘭是言聽計從,不敢有一點怠慢。

眨眼幾年過去了,劉玉蘭沒有為朱志明生下一男半女,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很不是滋味,劉玉蘭也不傻,自然能猜透丈夫的心。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玉蘭覺得自已對不住丈夫,就勸說讓他納一房小妾,也好為他生下一兒半女。

她的話說到了朱志明的心坎上,但他嘴上卻說:“我愛的是你這個人,有沒有孩子都無所謂,只要有你陪我白頭到老,這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劉玉蘭聽了很是感動,就更加堅定了給朱志明找小妾的決心。

為了丈夫能後繼有人,劉玉蘭就向父母說了自已的想法,劉財主一聽就不同意,他們說決不會讓自已的寶貝女兒受委屈的。

劉玉蘭說道:“這事是我願意的,我不會受委屈的,二老就放心吧,以後有了孩子,我還開心呢!”

劉財主說道:“納小妾堅決不行,你要是想要孩子,咱們可以過繼一個,長大後和親生的一樣。”劉財主的話傳到了朱志明的耳朵裡,他心裡不舒服但也沒有說什麼,一如既往地對妻子好。

天有不測風雲,還沒有等到劉玉蘭夫婦過繼孩子,劉財主就在一次做客的途中被人搶劫,還丟了性命。

李氏母女哭得死去活來,劉財主這一走,天就塌下來了,幸虧有朱志明撐著,要不然剩下她們孤兒寡母可怎麼辦啊!

朱志明把劉財主厚葬之後,他就成了劉家的當家人,真正走上了人生巔峰。劉財主不在了,李氏每天都鬱鬱寡歡,很快也駕鶴西去了。

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兩位親人接連去世,劉玉蘭承受不住如此重大的打擊,精神開始變得恍惚,整天躲在房裡不出門,好像痴傻了一樣。

小翠見劉玉蘭這樣,也非常傷心,沒少流眼淚,時常開導她,“人死不能復生,小姐一定要節哀啊,你這個樣子,老爺夫人在那邊也會很傷心的……”說著就淚如雨下。

一開始,朱志明對妻子還是很關心的,請來郎中給她醫治,一有空就會來房裡陪她,晚上也一直陪著劉玉蘭,可時間一長,也就沒有了耐心。

朱志明總是藉口生意太忙,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即便偶爾回來也不再去劉玉蘭的房裡,小翠看在眼裡,心裡就泛起了嘀咕。

小翠覺得朱志明不正常,就悄悄地跟著他,經過多次的跟蹤之後,她發現了一個重大秘密,朱志明居然在外面養了一個女人,小翠就特別的氣氛,但她不敢告訴了劉玉蘭。

她承受著失去父母的痛苦,如果她知道朱志明背叛她,就會更加傷心,小翠就把這事藏在了心裡,而是去找朱志明的表哥週三。

如今的週三被朱志明提拔成了店裡的掌櫃,也娶妻生子了,他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劉玉蘭的下嫁,因此他從內心深處是很感激劉玉蘭的。

週三聽小翠說朱志明在外面養了女人,心中也是為劉玉蘭抱不平,可如今劉家是他表弟當家,他也不好說什麼,只能軟聲軟語,拐彎抹角的勸說朱志明,意思是讓他對劉玉蘭好一些,人不能忘恩。

朱志明見表哥勸說,就假裝答應,可依然是我行我素,後來週三再勸,他就說道:“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與劉玉蘭成親幾年,她也沒有為我生下一兒半女,難道要我朱家絕後嗎?”

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週三覺得朱志明說的也有道理,就說道:“你養外宅也可以,不過你要對劉小姐好一些,畢竟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劉家給的,不要讓外人說閒話才是。”

如今的朱志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以說是春分得意,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硬傷,最忌諱別人說他的一切都是劉家給的,聽週三這麼說,就很生氣,說道:“我這些年在劉家付出了這麼多,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得的!”

週三見他生氣,也就不再說什麼,只是說道:“做人要憑良心,事情不要做得太絕了。”說完就走了。

再說劉玉蘭只是傷心過度才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說話的,朱志明的變化她心裡明鏡似的,過了幾個月,劉玉蘭逐漸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正常的生活了。

朱志明見劉玉蘭好了,就把自已在外納妾的事告訴了她,劉玉蘭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不過聽到自已深愛的丈夫親口出來,心中依然不是滋味。

不過劉玉蘭是個通情達理,大度的女人,她也曾經勸過丈夫納妾,就說道:“你做的對,到時候她給你生個一男半女的,我也安心了。”

朱志明見劉玉蘭這麼說,就說道:“我就知道你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你放心吧,雖說我有了小妾,你還是我這一輩子最愛的女人。”他嘴上這樣說,心裡卻不是這麼想的。

劉玉蘭說道:“既然這樣,你就應該把妹妹接回來,一家人住在一起也熱鬧些,我們姐妹倆也可以說說話。”

朱志明納的小妾名叫劉水兒,一十六歲,她父親是一個屠夫,不過這劉水兒並沒有遺傳父親的粗狂基因,雖然沒有劉玉蘭漂亮,但長得柳條細腰,柔情似水,而且特別的會撒嬌。

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朱志明對她非常的疼愛,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對她是百依百順,她說什麼他都會照做。

其實,劉水兒早就想去劉家老宅了,她要在劉玉蘭面前顯擺自已的本事,要劉玉蘭知道,朱志明愛的人是她劉水兒,讓劉玉蘭知難而退。

朱志明把劉水兒接到劉家老宅之後,劉玉蘭就把她當成親妹妹一樣看待,二人姐妹相稱,劉水兒表面上姐長姐短地叫著劉玉蘭,心裡卻對她不屑一顧。

朱志明每天晚上都在劉水兒房裡過夜,這讓她很是得意,白天的時候就在劉玉蘭面前顯擺,劉玉蘭並不與她計較,可小翠卻看不慣她那囂張的樣子,就說道:“有些人不要太囂張了,小心閃著腰!”

劉水兒聽了小翠的話,就裝無辜說道:“你怎麼能這樣說話呢?我一直勸相公去姐姐房裡歇息,可相公他不聽,我也沒有辦法啊!”說著偷偷地看向劉玉蘭,眼裡滿是得意之色。

等到晚上的時候,劉水兒就在朱志明跟前哭訴,說劉玉蘭的丫鬟小翠欺負她,說欺負她就是看不起朱志明,說要把小翠趕走。

小翠從小就跟著劉玉蘭,二人親如姐妹,朱志明知道趕走小翠並不容易,就哄劉水兒,說有機會一定把她趕走。

劉水兒在劉家作威作福,對下人很是苛刻,這些下人本來都是劉家的老人,對劉水兒的所作所為就很看不慣,有時候就不聽她的指使,她就向朱志明告狀,說要給這些下人立規矩,一朝皇帝一朝臣,朱志明也早有此意。

一日,一個丫鬟給劉水兒端洗臉水,劉水兒故意把水盆子打翻,然後哭著向朱志明告狀,說這些下人根本不把她看在眼裡,要造反了,朱志明就趁機把那個丫鬟趕走了,還給其他人立下了規矩,叫所有人都小心的伺候劉水兒。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儘管下人們都兢兢業業地做事,但還是被劉水兒雞蛋裡頭挑骨頭,只要劉水兒說哪個下人不好,朱志明就會把人趕走,劉玉蘭看不下去,就去找朱志明說,朱志明如今翅膀硬了,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裡。

劉家的老人都被朱志明和劉水兒逼走了,從管家到丫鬟都換成了劉水兒的人,從此之後她在劉家就是老大了,誰也不放在眼裡,對劉玉蘭也開始說三道四起來。

小翠見她欺負自家小姐,就氣不過,與劉水兒理論,朱志明回到家裡,不顧忌與劉玉蘭的夫妻情面,把小翠也趕走了,從此之後,劉家就剩下劉玉蘭這個孤家寡人了。

週三聽說朱志明和劉水兒的所作所為後就去勸朱志明,朱志明早就煩他了,說道:“你做好自已的事情得了,不要管那麼多,人輕言微的道理你都不懂?”

週三聽朱志明這樣說,也就不客氣了,說道:“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憑良心,壞良心的人是沒有好結果的!”說完就辭職不幹了。

劉水兒看著劉玉蘭不順眼,就天天地擠兌她,連家裡的下人們都不把劉玉蘭放在眼裡,劉玉蘭想到離世的父母,想到被趕走的小翠和其他人,就萬分悲痛,可也無能為力,於是就出家做了尼姑。

即便這樣,朱志明和劉水兒還是不肯放過她,於是就把她騙出寺廟,然後推下懸崖,從此之後,朱志明和劉水兒就沒有了後患,日子過得舒暢極了。

過了幾個月,劉水兒懷孕了,這讓朱志明興奮不已,心想,自已終於要喜當爹了,真是老天有眼啊!

自從劉水兒懷孕之後,朱志明更是把她當成無價之寶一樣疼愛,對她是千依千順,儘管如此,劉水兒還是生病了,身上起了很多膿瘡,請了好多郎中都看不好,最後只能去峨眉山請淨虛道長,說讓他去給自已的妻子看病。

淨虛道長聽了大吃一驚,說道:“你根本沒有妻子,你這不是來騙我嗎?”

朱志明聽了很是不解,就說道:“我妻子不知去向,可我還有一個小妾呀,如今已經扶正,你怎麼說我沒有妻子呢?”

“聽不懂人話是吧?還不趕緊滾!”一個小道士端了一盆水潑過來,濺了朱志明一身,氣的他直罵娘,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朱志明沒有請到淨虛道長,郎中對劉水兒的病也是束手無策,她只能忍受著膿瘡的折磨,因為她全身膿瘡潰爛,就天天躲在屋裡不敢出門,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一不順心就打罵下人,砸東西。

朱志明見她全身膿瘡,也感到噁心,對她不聞不問,要不是見她有孕在身,早就把她趕走了,如今把她關在柴房裡,吃喝拉撒都在裡面,而他找了一個通房丫鬟。

一日,朱志明正在房中與丫鬟纏綿,縣衙裡的捕頭就帶人闖進了屋子,不由分說就把朱志明綁了。

朱志明做了虧心事,心中很是害怕,但故作鎮定的問道:“你們這是幹什麼?”

捕頭說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說著就要帶他走,朱志明心想,現在自已有的是錢,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他懂,也就不害怕了,準備跟著衙役們走。

鋪頭又說道:“你妻子劉水兒在哪裡?把她也帶走!”說著就示意人去搜,就在柴房裡找到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劉水兒,一併帶到了縣衙。

來到縣衙之後,朱志明就看見自已的表哥週三和另外幾個男子,頓時就嚇得兩腿發軟,知縣一聲大喝,二人都嚇得跪在了地上。

知縣大人命人把他們拉出去先打二十大板再說,原來是週三和這幾個男子把朱志明告了,告他犯了搶劫罪,殺人罪。

當初朱志明為了獲得劉玉蘭的芳心,就讓這兩個同鄉扮演成的強盜攔截劉玉蘭,他再來個英雄救美,這一招很管用,他就順利的來到了劉玉蘭的身邊,為他後來成為劉家的女婿奠定了基礎。

與劉玉蘭成婚之後,他想擺脫劉員外的束縛,就在劉員外做客的路上,又讓這幾個同鄉去殺死了劉員外。

原本這些人是打算把這些事隱瞞一輩子的,可看到朱志明做得太過分了,他們就有了良心發現,於是就去找到週三,把朱志明所做的虧心事說了。

週三一聽簡直不敢相信,他這個表弟簡直就是個畜生,當初要不是他介紹朱志明來到劉家做事,劉家也不會這樣慘,週三感覺十分愧疚,於是就勸說這幾人來投案自首,把幕後黑手朱志明供出來。

大堂的一邊還站著一個男子,他是來狀告自已的妻子劉水兒的,原來這個男子叫王大奎,是劉水兒的丈夫,當初劉水兒對他說,她是為了騙朱志明的錢,把錢弄到手之後就會回來與他過日子,誰知劉水兒卻不回來了,他沒有得到錢,妻子也不回來了,一氣之下就把劉水兒告了。

朱明志和劉水兒被打得皮開肉綻的,然後被衙役拖進堂上,如今人證都在,二人也不敢抵賴,就招認了,其實劉水兒並沒有懷孕,只是想牢牢抓住朱志明才說自已懷孕了。

知縣正要給二人定罪,突然一個年輕女子來到大堂上,說要為小姐申冤,這個女子就是小翠,小翠說劉玉蘭的失蹤也是他們二人所為,二人見是小翠,恨得牙根癢癢,他們根本不承認與劉玉蘭的失蹤有關,說小翠是誣告。

這時,外面的侍衛來報,說是知府大人到了,知縣一聽趕緊出去迎接,來人正是溫家公子溫子文。

溫子文考上了頭名狀元,如今是知府大人,知縣趕緊把他請到堂上坐下,溫子文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女子,朱志明和劉水兒看到女子都嚇得臉色蒼白。

這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被他們推下懸崖的劉玉蘭,她被推下懸崖後並沒有死,而是被雲遊的淨虛道長救了。

淨虛道長和溫子文有交集,知道溫子文鍾情於劉玉蘭,就給劉玉蘭說了當年的真相,當年溫子文與劉玉蘭定了親,遭到了其他富家公子的嫉妒,於是他們就請溫子文喝酒,在酒裡下了藥,然後又把他弄到了花柳巷裡,他就在那裡睡了一夜,其實什麼都沒有做。

劉玉蘭與他退親之後,他一直對她念念不忘,至今沒有娶妻,劉玉蘭知道真相後就非常的愧疚,可自已已經是殘花敗柳了,哪裡配得上知府大人,可溫子文並不嫌棄她,把她接到了府上居住。

劉玉蘭的傷養好之後,溫子文就帶著她來縣衙告狀,巧的是朱志明和劉水兒已經被抓進了縣衙。

劉玉蘭向知縣大人控訴了二人的罪行,這二人真是作惡多端,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天理難容。

朱志明從一開始就在預謀得到劉家的財產,得到財產之後又害得劉家家破人亡,其險惡程度令人髮指,由於他罪孽深重,知縣判處他凌遲處死,然後五馬分屍。

劉水兒已經嫁為人妻,為了錢又與朱志明勾搭在一起,同時參加了陷害劉玉蘭的犯罪,也被判處死刑,秋後問斬。

王大奎為了錢,和劉水兒狼狽為奸,間接的害了劉玉蘭,被打五十大板,然後再坐一年大牢。

朱志明的那幾個同鄉為了錢做了朱志明的幫兇,殺死劉財主,理應當斬,不過他們能認識到自已的錯誤,主動投案自首,而且供出幕後指使,知縣就判除幾人十年有期徒刑,讓他們好好反省。

壞人都被繩之以法,劉玉蘭和小翠又回到了劉家老宅,劉玉蘭感激週三替她家申冤,就讓週三做了店鋪的總管。

溫子文重新向劉玉蘭提親,二人成婚之後,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夫唱婦隨,日子過得甜甜蜜蜜。

二人一生孕育四子一女,兒子非富即貴,女兒貴為娘娘,孩子們非常孝順,二人活到九十多歲無疾而終。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