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惡媳婦逼死婆婆,丈夫卻說她是大恩人,老漢揭秘真相

明朝末年,周陽縣有一個張員外,家中良田百畝,店鋪十間,是當地屈指可數的大財主。

張員外的妻子劉氏和他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二人的感情深厚,妻子離世之後他一直沒有續絃,和唯一的兒子張守城相依為命。

要說這張員外也是可憐之人,妻子早亡,兒子從小體弱多病,雖然家中富有,心中的苦楚也是不言而喻。

張守城常年臥病在床,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張員外看了就心疼不已,可他這身體整日泡在藥罐子裡也沒有用 ,只能聽天由命了。

張守城長到十八歲的時候,就有人給張員外提議,要他給兒子娶個媳婦沖喜,說不定病就好了呢?

死馬當作活馬醫,張員外就抱著試試的心態開始為兒子張羅婚事,可他兒子的病全城皆知,誰也不願意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張員外為了給兒子娶到媳婦,就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不但要拿出白銀百兩,還承諾給女方家裡一間店鋪。

此訊息一出,全城沸騰,這可是百年不遇的大好事啊,犧牲一個人,換來全家人的幸福,這樣的買賣不虧。

於是上門說親的就排成了排,面對這麼多的提親者,張員外就說要選個各方面最合適的女子做兒媳婦 。

女子不但要才貌雙全,還要賢良淑德,經過幾輪海選,張員外就選中了城裡劉老漢的女兒。

這劉老漢是一個賣豆腐的,他有一兒一女,家中的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本來他也不想讓女兒嫁給張守城,但他的兒子媳婦嫌棄賣豆腐太辛苦,就逼著劉老漢找人到張家提親,如果他妹妹蘭花能嫁給張守城,他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店鋪,以後就不用再辛苦賣豆腐了。

劉老漢經不起兒子兒媳的軟磨硬泡,就硬著頭皮答應了,沒想到這事還真成了。

劉蘭花聽說父親要把自已嫁給張守城,就又哭又鬧不同意,她哥哥劉三就讓妻子李氏去勸她。

“妹子,那張家家財萬貫,他家只有這一個獨子,你嫁過去就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了,以後他們父子一死,張家的財產都是你的,你是家裡的主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誰也管不了!”

劉蘭花抱起床上的枕頭就朝李氏狠狠地砸了過去,哭道:“就你見錢眼開,要嫁你嫁,我不嫁。”

李氏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變了一副嘴臉,怒道:“別給臉不要臉,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說完就關上房門走了。

劉三兩口子怕夜長夢多,就去張家催婚,正中張員外下懷,他也想讓兒子儘快完婚,於是就選定了良辰吉日,把劉蘭花娶進了張家。

因為張守城身體極度虛弱,根本下不了床,劉蘭花只能與他的衣帽拜了堂。

良辰一刻值千金,可劉蘭花的洞房之夜卻守著一個將死之人,她心中悲痛,一個人流淚到了天亮。

她想到自已今生就要獨守空房一輩子,想到兄嫂的無情無義,真想一死了之,可她又不能死,她還有一絲希望。

再說劉家,從張家那裡拿到了一百兩銀子,又得到一個茶樓,劉三兩口子就成了茶樓老闆,再也不磨豆腐了。

要說這劉三確實是個做生意的料,把茶樓經營的紅紅火火的,家中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相比之下,劉蘭花的日子並不好過,每日照顧丈夫,為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累的是腰痠背痛,可換來的就是他的昏昏欲睡,一句暖心的話都沒有,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她都是以淚洗面。

人間煉獄一樣的日子過了三個月不到,張守城就一命嗚呼了。

張守城這病都十幾年了,一直沒有出事,誰知娶了劉蘭花進門不到三個月,他就死了,眾人都紛紛議論,說這張蘭花是剋夫命。

張員外聽到大家的議論感覺到很內疚,如果不是他給兒子娶媳婦,也許兒子就不會死,不久,張員外因為兒子的死墜心,也跟著去了。

不出兩個月,張家父子都離開了人世,大家都議論劉蘭花命硬,不但剋死了丈夫,還剋死了公公,劉蘭花的一肚子委屈卻無處傾訴。

劉三兩口子一看張員外也死了,就到張家想分一些家產,卻被劉蘭花大罵一頓,趕出了家門。

劉三兩口子惹了一肚子氣,但也沒有辦法,畢竟他們沒有資格分張家的財產。

劉蘭花也不是個軟弱的,只要劉三兩口子上門,她就吩咐家丁們上去打,打得二人頭破血流,打了幾次,劉三兩口子就不敢再上門了。

現在社會,一個女人獨自支撐一個家就很不容易,何況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呢?

沒有人為劉蘭花撐腰,她只能把自已逼成一個女漢子,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張家所有的重擔。

任何一個年代,都不乏欺軟怕硬之人,如果你一再忍讓,那些人就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如果你一開始就硬起來,那些人也只能灰溜溜的作罷,甚至還會對你敬重三分,這就是人性。

一些人見劉蘭花一個柔弱女子管理這麼大的家業,就想法佔她便宜,對於一些小的便宜她視而不見,如果是要佔她大便宜,她就會竭力維護,致死也不妥協,眾人知道了她不是好欺負的,以後再想欺負她就得掂量掂量了。

半年之後,劉蘭花順利生下一個男嬰,左鄰右舍都議論紛紛,說張守城整日昏迷不醒,怎麼可能會有孩子?這孩子肯定不是張家的。

劉蘭花聽見了眾人的議論,就開始潑婦罵街 ,罵的那些人再也不敢議論了。

劉蘭花給兒子取名張天寶,這張天寶長的是唇紅齒白,聰明伶俐,人見人愛。

張天寶三歲的時候,劉蘭花就給他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來家裡專門教他讀書習字。

這個教書先生叫王金生,其實是劉家的一個遠房親戚,按照輩分,劉蘭花還應該稱呼他一聲表哥,張天寶叫他表舅。

王金生二十多歲,考試多年沒有考中,也就死了心,因為家中貧困,一直沒有娶妻,自從教張天寶讀書後,他就住在了張家。

一開始,左鄰右舍還是忍不住私下裡議論幾句,後來也就不議論了,畢竟誰也沒有看見什麼。

王金生雖然沒有考中,但他博學多識,盡心盡力地教育張天寶。

張天寶也不辜負母親和先生和期望,讀書特別用功,再加上腦子聰明,十來歲就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能寫會算。

劉蘭花看著兒子如此,心裡就樂開了花,再苦的日子也不覺得苦了。

張天寶十六歲那年,劉蘭花給他定下了一門親事,女子叫李玉粉,是大戶人家李員外的小女兒。

這李玉粉不但人美心善,還知書達禮,劉蘭花母子都十分滿意,只等著張天寶考取功名之後就成親。

次年,張天寶就去京城參加了考試,居然一舉成名,中了頭名狀元。

他從京城榮歸故里,立刻就與李家商定了婚期。

很快,吉日到來,張家上下喜氣洋洋,八抬大轎把李玉粉抬進了家門。

皇帝聽說張天寶的母親劉蘭花年少守寡,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成人,為了表彰她,就在張天寶成親當日,派人給劉蘭花送來了貞潔牌坊,並封她為三品誥命夫人。

縣裡的知縣和鄉紳們都前來祝賀,張家三喜臨門,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張天寶成親三日後,要強了一輩子的劉蘭花居然在家中懸樑自盡了。

劉三聽說妹妹自盡,就跑到縣衙報官,說妹妹的死有蹊蹺,要知縣大老爺給他討回公道。

知縣大人一聽是狀元家出了人命案,也就不敢怠慢,立刻帶著仵作去張家驗屍,劉蘭花確實是自盡而亡。

劉蘭花好不容易把兒子培養長大,如今又高中狀元,她終於可以苦盡甘來了,沒有理由要自殺啊?知縣判定這裡面一定是有貓膩的。

於是就仔細勘驗了現場,結果發現了一條白色的汗帕,他認為李氏之死與汗帕的主人有關,只要找到了汗帕的主人,就能真相大白了。

知縣就把汗帕帶回去研究,希望能從上門找出蛛絲馬跡。

當時只有李玉粉和婆婆劉蘭花在家,知縣又把李玉粉帶到大堂上進行審問,問她有沒有看見可疑之人出入劉蘭花的臥房。

李玉粉毫不遲疑地說道:“我不曾看見什麼可疑之人,那個汗帕是民女的房中之物,不小心掉在了婆婆的房裡。”

當天早上李玉粉去婆婆房裡送早點,婆婆說她做得早點不合口味,她不服氣,就與婆婆頂了嘴,並一氣之下把早點端走了,她再去婆婆房間時,婆婆已經自盡身亡了。

知縣大人一拍驚堂木說道:“這樣說來,是你逼死了你婆婆?”李玉粉心中忐忑,低頭不語。

劉三趕緊趁熱打鐵說道:“如今真相大白,是這個惡媳婦逼死了婆婆,理應當誅,懇求大人把她打入死牢!”

雖然知縣覺得這事沒有這麼簡單,但沒有找到真兇,只能暫且把李玉粉打入牢中。

張天寶看著妻子被關進大牢,也是心痛不已,如今他能做的只有到牢中見她一面。

看著妻子憔悴的樣子,他的心在滴血,只能懇求知縣大人法外開恩,饒她一死。

知縣大人說道:“如今案子還沒有弄清楚,你就要我徇私枉法。”說著就命人把張天寶請了出去。

次日,知縣再次提審李玉粉,李玉粉依然是一口咬定沒有看到陌生人,說婆婆的死是因為自已而起,懇求知縣大人定罪。

知縣大人也找不到其它證據,就定李玉粉逼死尊長之罪,打入了死牢。

張天寶心中愧疚,在此去懇求知縣看在他的面子上網開一面,只要留李玉粉一條命就行。

知縣大人說道:“我已經下達了死刑文書,正在送往京城的路上,如今已經來不及了。”

張天寶一聽就趕緊去找自已的同窗劉家俊,讓他去求他的父親,把死亡文書追回來。

劉家俊的父親劉知府為官多年,也是一個八面玲瓏之人,劉蘭花自殺一案他也是知道的,他知道這個案子一定另有隱情,於是就派人快馬加鞭把死亡文書追了回來。

張天寶得知訊息就拿了厚禮去感謝劉知府,說道:“只要能救我妻子一命,我做牛做馬也要報答你!”

其實,劉知府是無利不起早,他之所以要重申此案,不是為了救李玉粉,而是為了自已升官發財。

次日,劉知府就去了縣衙,重新提審李玉粉,李玉粉的說辭與之前沒有區別,一口咬定婆婆的死與自已有關。

她越是這樣視死如歸,劉知府就越是懷疑。

喝道:“女不教父之過!你逼死你婆婆,你父親也脫不了干係!”

劉知府就命人把把李員外帶上大堂,說他教女無方,犯下了如此大逆不道之罪,就命衙役先打他五十大板再說。

李玉粉一看父親也要受到牽連,就哭著懇求道:“這事與我父親無關 ,懇求大人放過我父親吧!我願意受刑!”

劉知府說道:“你受刑是自然的,但你父親也是罪不可赦!

來人啊!用刑!”

衙役就把李員外拉出去打板子,李玉粉聽著父親的慘叫聲是痛不欲生!

她自已可以受苦,但她不忍心讓父親也遭受無妄之災,就懇求劉知府放過她父親……

正當李玉粉要說什麼的時候,張天寶就大鬧公堂,說劉知府是強行逼供,他要上報朝廷。

劉知府冷笑一聲說道:“你還是不要拿朝廷來威脅我!”說完就退堂了。

張天寶回到家裡越想越怕,於是就拿了銀子去打點獄卒,在牢中和李玉粉見面了。

看到妻子全身傷痕累累,他也是心如刀割,可也沒有辦法。

張天寶抱住妻子痛哭流涕,說道:“都是我不好,讓你受委屈了,你就是我們張家的大恩人。

你一定要救救我,要不然我不但會身敗名裂,恐怕連性命也難保啊!”

此時的李玉粉已經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冷聲說道:“你只顧你的死活,可曾想過我的死活?”

張天寶哭著說道:“娘子為我們張家受盡了委屈,我張天寶沒齒難忘,今世不報來世也會報答你的!”

李玉粉咬緊下唇,委屈的淚水噴湧而下,止都止不住。

過了幾日,劉知府再次提審李玉粉,李玉粉依然是死不改口,劉知府就給她用大刑,要她實話實說,可她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

劉知府心想,這次的升官美夢就要破碎了,準備下令把李玉粉打入死牢,秋後問斬。

張天寶一聽結案了,也就不擔心了,也不再懇求劉知府饒他妻子一死了。

正在這時,突然一個老頭闖進大堂上,此人正是張天寶的老師,也是他的遠房表舅王金生。

他跪在地上哭訴道:“劉氏的死與李玉粉無關,她是個大孝之人啊!”

張天寶一聽就趕緊上前呵斥住王金生,說他胡說八道,自已的母親就是李玉粉逼死的。

劉知府聽王金生這麼說,就說道:“劉玉粉,你婆婆的死到底與你有沒有關係?如實招來!”

李玉粉早已經看清了張天寶自私的嘴臉,但她念及夫妻之情,不願意說出實情,劉知府問她的時候,她就保持了沉默。

王金生說道:“我知道內情……”劉知府就讓他如實招來,張天寶要去阻撓,卻被衙役按著動彈不得。

劉知府心中已經有數,說道:“這事你怎麼會知道的?如實招來!”

王金生說道:“那天早上的男子就是我!”此話一出,眾人譁然。

原來,那天早上,李玉粉去婆婆房裡送早餐,突然看見一個男子慌慌張張的從劉蘭花的房裡出來。

因為驚嚇過度,手中的托盤就掉在了地上,那個男子聽到聲音就快速離開了,她只看到了男子的背影,並不知男子是誰。

房中的劉蘭花也聽到了響聲,就走出房間來看,就看到自已的兒媳婦李玉粉慌慌張張離開的背影,她就知道自已的姦情暴露了,感覺無臉見人,回房懸樑自盡了。

李玉粉發現婆婆自盡之後就非常害怕,把自已看到的一幕對丈夫張天寶說了。

張天寶一聽大驚失色,就懇求妻子不要把這事說出去。

李玉粉說道:“相公放心吧,為了婆婆的名譽,為了你的仕途,我知道該怎麼說。”

張天寶就給李玉粉跪下了,說她是張家的大恩人,李玉粉扶起丈夫與他抱頭痛哭。

李玉粉打定主意要替婆婆背鍋,就一口咬定是自已逼死了婆婆,張家寶對妻子有愧,所以懇求知縣饒她一死。

後來又去找劉知府,只是想留妻子一條命,沒想到劉知府又重申此案。

在大堂上,李玉粉不忍心父親受刑,正要說出實情的時候,張家寶卻大鬧公堂,為的就是不讓她說 ,他怕自已丟官又丟命。

……

張天寶掙脫了衙役,走到王金生面前,抓住他的衣領就把他提了起來,怒道:“你這個人面獸心的東西!”說著就一拳打在王金生的臉上。

王金生笑著說道:“是我王金山的兒子,有血性,從小我就精心培養你,你果真沒有令我失望,如今中了狀元,也圓了我的夢!”

王金生這一番話更是讓眾人驚嚇了下巴,張天寶感覺天旋地轉,一下子癱坐在地上。

原來,劉蘭花和王金生是青梅竹馬兩無猜,在嫁到張家之前二人就私定終身,嫁到張家的時候,她已經珠胎暗結了。

後來,張守城和張員外雙雙離世之後,劉蘭花就把王金生請到家裡來,白天教兒子讀書,晚上二人就做夫妻,二人一直保持了十幾年,誰知被李玉粉發現了,劉蘭花自覺無臉見人,就送了性命。

這些天,王金生一直在痛苦和愧疚中煎熬,他想去找劉蘭花,在去之前,他要承擔起該他承擔的責任,只希望兒子兒媳能夠幸福的生活下去。

王金生懇求道:“這事與張天寶和李玉粉沒有關係,都是我一個人的錯,由我一人承擔吧!”說著就一頭撞在柱子上死了。

此時案件真相大白,劉知府就命人放了李玉粉,但把張天寶抓了起來。

母親做出如此不恥之事,張天寶知道自已的仕途也毀於一旦,就心如死灰,一把火燒了大牢,自已也化為了灰燼。

皇帝得知李玉粉為了保住夫家的名譽寧死不屈,受盡酷刑也沒有說出一句不利婆婆和丈夫的話,於是就封她為三品誥命夫人,以示她為人媳的孝順和為人妻的忠貞。

後來,李玉粉嫁了一個商人,夫妻恩愛,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