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武城縣有一對夫婦,丈夫武大奎,身材魁梧,是一個樵夫,妻子何氏相貌出眾,溫柔嫻淑,她做得一手好女工,時常做一些鞋襪拿到集市上售賣,換些零錢補貼家用,莊戶人的日子就是這樣,平淡而不失溫馨。
武大奎夫婦成親十幾年了,夫妻二人很是恩愛,從來沒有紅過臉,可就是不曾生下一兒半女,這讓武大奎的母親王氏很不高興,總是指桑罵槐說媳婦是不下蛋的老母雞。
面對婆婆的百般刁難,何氏很是傷心,幸虧有丈夫私下裡安慰她,要不然她真的是活不下去了。
一日吃飯的時候,王氏說道:“你來我們武家多少年了?”
何氏知道婆婆又要拿她沒有生孩子說事,心中忐忑,說道:“十五年了。”
“你還知道十五年了,如今不曾為我家生下一兒半女,還有臉在這裡待下去?你看看你弟妹,才進武家三年,就生了三個大胖小子,真是為我武家爭光了!”
武大奎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武二強,他與妻子劉氏成親三年就生育了三個兒子,王氏總是在大兒媳面前說二兒媳的好話,目的就是要貶低大兒媳。
武大奎雖然愛護妻子,可也不敢與一向強勢的母親王氏頂嘴,低聲說道:“母親,我們一直在努力呢,一定給你生個胖孫子!您就放心吧!”
“呸,要是能生早就生了,我看她連個雞蛋也生不出來,趁著年輕,你就把她休了,再娶個能生養的,到時候我去見了你父親,也好給他有個交代。”王氏一邊斜眼看著何氏,一邊對武大奎說道。
劉氏仗著自已生了三個兒子受到婆婆的寵愛,也出來擠兌何氏,她抱著自已的小兒子說道:“哎,沒辦法,有些母雞就是二混子!”
何氏被婆婆罵,又被劉氏擠兌,她感覺自已都要崩潰了,本來自已沒有生育對丈夫就有愧疚之心,如今婆婆讓丈夫休了自已,心中就更加愧疚。
晚上睡覺的時候,何氏對丈夫王大奎說出了自已的心裡話,“大奎,這些年我沒有為你生下一兒半女,心中也是十分愧疚,我看你就把我休了吧,趁著還算年輕,找個能生養的女子,也好為你傳宗接代。”
王大奎作為一個男人不能保護自已的妻子,也是愧疚不已,如今妻子說出這樣的話,他也是很心痛,拉起妻子的手說道:“我母親就是那樣的人,你不要生她的氣,不管怎麼樣,我們一輩子都不分離。”
何氏能遇到一個對自已不離不棄的丈夫,也是很感動,他越是這樣,她就越感覺對不起他,說道:“相公對我太好了,可我對不起你呀!”何氏說著竟然傷心地哭了起來。
王氏見大兒子不休兒媳,就召集兩對夫妻說要分家,說武二強夫婦對武家有功,就把祖屋分給了老二夫婦,把家中最好的田地也給了他們,而王大奎夫婦只分得了兩間破草房,還有二畝貧瘠的田地。
武大奎覺得對母親有愧,也不爭什麼,他知道爭也爭不贏,就接受了這樣的分配,夫妻兩個就搬到了茅草屋居住。
武大奎說道:“娘子,讓你受苦了,不過你放心,我會努力幹活,將來蓋幾間大瓦房。”
何氏說道:“只要有相公在身邊,住在哪裡都不重要,我也會感到很幸福的。”
武大奎兩口子單獨住在茅草屋裡,雖然日子清苦,但不再看王氏的臉色,夫妻二人從未有過的輕鬆,自在。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天,王氏又開始來找茬,她對武大奎說道:“你又沒有孩子,不用那麼努力幹活就行,你弟弟孩子多,個個都要張嘴吃飯,你去幫他幹幾天活,別讓地荒蕪了。”
武大奎本來就是一個孝子,心眼又實誠,既然母親讓他給弟弟幹活,他也只能答應。
何氏就一個人在自家地裡幹活,可王氏又來叫她,說道:“你弟妹管著三個孩子不容易,你趕緊去她家,把衣服洗洗,缸裡的水也見底了,你趕緊去擔幾挑子,別耽誤做午飯。”
何氏本來就被婆婆看不起,婆婆說什麼她也不敢不從,於是就放下手中的活,去幫助劉氏洗衣服,她洗了兩個時辰才把一大堆衣服洗完,回去晾曬的時候劉氏居然嫌棄她洗的不乾淨,還向婆婆告狀。
王氏一聽就罵道:“你能幹什麼?孩子生不出來,連個衣服也洗不乾淨,還不趕緊去再洗一遍!”
何氏累的腰痠背痛,已經洗的很乾淨了,婆婆和劉氏二人是雞蛋裡面挑骨頭,故意與她找茬,心中委屈但也不能辯解,只能端著衣服去河邊重洗。
她剛走出大門又被王氏叫住了,說道:“等等,你先去挑一缸水,我還等著做飯呢!”
何氏只好放下衣服,拿起扁擔去挑水,她本來身體瘦弱,挑水對她來說真是一個考驗,一挑水要歇四五次才能到家,一連挑了四五挑子才把水缸倒滿,她已經累的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此時的王氏已經做好了午飯,王二強一家正在大口小口地吃著飯,對她理都不理,王氏挑著三角眼說道:“趕緊把衣服重新洗一遍,明天還等著穿呢!”
何氏想想自已的遭遇,心中很是委屈,她端著衣服一路流淚到了河邊……
話分兩頭,王氏讓武大奎把那塊地除完再回家,武大奎已經被母親罵怕了,因此他頂著酷暑把那塊地除完才敢回家。
武大奎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溼了,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朝河邊走去,他想先洗個澡再回家去,誰知走到河邊,就看見一個女子漂浮在河裡,他顧不得多想就縱身跳了下去。
武大奎游到女子身邊,一看是自已的妻子何氏,他托起她就來到了岸上,此時的何氏緊閉著雙眼,氣若游絲。
武大奎看著妻子心痛不已,一邊呼喚何氏一邊給她按壓胸部,希望能救活她。這時,王氏就罵罵咧咧地來到了河邊。
“沒有用的東西,幹啥啥不行,真是氣死我了!”王氏一邊走一邊罵著何氏,當她走到河邊時,看見眼前的一幕並沒有擔心,而是心中竊喜,對武大奎說道:“這樣沒有用的女人,死了就埋她,省的她站著茅坑不拉屎,以後娘給你物色一個大姑娘,也給你生個大胖小子。”
武大奎看著奄奄一息的妻子,又聽母親這麼說,就忍不住崩潰大哭,武大奎的哭聲引來了鄰居們,大家一看趕緊上去幫忙,把何氏搭在牛背上,拉著牛轉圈,何氏胃裡的水終於流了出來,何氏也醒了過來。
武大奎把何氏揹回家,精心地伺候她,說道:“以後可不許再做傻事了,你要是走了,我還怎麼活啊!”何氏看著丈夫憔悴的樣子,她的心在滴血,也不說話,只是默默地流淚。
王氏聽說何氏又被救活了,心中就很是鬱悶,心想著如何才能拆散這夫妻兩個。
一日,王氏破天荒地端來一碗雞肉,說是給何氏補補身體,還說自已對不住何氏,說以後再也不罵她了,也不讓兒子休她了,何氏受寵若驚,被婆婆的一番話感動得稀里嘩啦。
王氏說道:“我今天專門殺了一隻老母雞,為你補補身子,你快點好起來,和大奎好好過日子。”
何氏說道:“謝謝娘,你年紀大了,還是您吃吧,我不吃就行。”
王氏說道:“我身體好著呢,還是你吃,把身體養得棒棒的,我也放心了。”
王氏臨走時再三囑咐何氏一定要把雞湯喝完,說營養都在湯裡,武大奎對母親的變化即吃驚又感動,他把王氏送出家門,說道:“謝謝娘,等她好了讓她好好孝敬您老人家。”
王氏說道:“趕緊讓她吃了那碗雞肉,好好補補就好得快。”
送走王氏,武大奎就喂妻子吃雞肉,何氏見婆婆的態度改變,心中高興就吃了不少,她心疼丈夫,就讓他一起吃,可武大奎不吃,一定要讓妻子吃完。
何氏說:“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武大奎為了讓妻子把雞肉吃完,就說道:“營養都在湯裡呢,你把雞肉吃完,我喝湯就行。”
何氏就又吃了幾塊,剩下幾塊和碗裡的雞湯都讓武大奎解決了,夫妻二人的心情都特別好,商量著以後如何孝敬王氏。
突然,武大奎捂住肚子大喊肚子痛,何氏也感覺到有一些噁心,但肚子不痛,她抱住丈夫哭喊著,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去找郎中……”何氏放開武大奎就要走,卻被武大奎拉住,“娘子……我不行了……我死了之後……你就走吧……不要在這裡了……”他話還沒有說完就嚥氣了。
何氏抱住丈夫嚎啕大哭,左鄰右舍聽到哭聲就跑過來看,就看見武大奎已經氣絕身亡了。
王氏聽說大兒子死了,就嚎啕著來到家裡,撲在兒子屍體上大哭,她看到盛雞肉的碗乾乾淨淨的,就明白了怎麼回事,武大奎肯定是喝雞湯中毒了。
此時的何氏也是臉色蒼白,冷汗直冒,鄰居趕緊去找郎中,郎中來了一看說是中毒了,他趕緊給何氏吃了解藥。
原來王氏為了陷害何氏,在雞湯裡下了毒,她沒有想到,何氏只吃了雞肉,沒有喝湯,雞湯被武大奎喝了,何氏只是輕微的中毒,而武大奎卻毒發而死。
眾人都知道武大奎兩口子被王氏壓迫,日子過得憋屈,猜測他們是故意服毒的,何氏已經脫離的生命危險,可身體很虛,鄰居們也不好詢問。
王氏心中忐忑,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就把碗揣在懷裡拿出去扔了,她怕有人發現端倪,就立刻叫二兒子去買了一口薄棺,把武大奎草草的下葬了。
王氏本來就惱恨何氏,如今自已的兒子又死了,她更是把何氏當做眼中釘,肉中刺,以除之而後快。
“你這個喪門星,剋死我兒子,趕緊滾出我武家,這一輩子都別讓我看見你……”王氏大罵著把何氏的東西都扔出屋子。
王氏的做法在何氏的意料之中,她收拾了東西,揹著包袱就離開了,何氏沒有地方去,就漫無目的地向前走,她來到縣城邊上天已經黑了,就在一座破廟裡住下了。
夜裡,何氏看到一個鬚髮花白的老者,那老者手中拿著浮塵,浮塵在她眼前晃動了一下,何氏頓時感到神清氣爽,眼睛也明亮了,心裡通透的很,好像一下子聰明瞭很多。
次日醒來,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何氏睜開眼睛,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明亮,如此的美好,她想起昨晚的夢境,覺得不可思議。
何氏如今一無所有,她只能以要飯為生,於是就走出破廟去城裡要飯去了,剛走出廟門,就看見一個受傷的男子倒在地上,“救救我……”男子聲音微弱,說著就不省人事了。
何氏趕緊把男子扶進廟裡,讓他躺在乾草堆上,又出去拔了一些止血的野草敷在男子的傷口上。她對男子說道:“你在這裡等著,我去給你弄些吃的!”
何氏來到城裡的包子鋪門口,這裡有很多排隊買包子的人,她沒有排隊,徑直走到老闆身邊,說道:“老闆行行好吧,我已經一天沒有吃飯了……”
那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男子,一大早就遇到討飯的就很生氣,說道:“走開,你沒吃飯我還沒吃飯呢!”
何氏突然看見老闆身後有一個黑影,正張揚舞爪地衝著她笑,何氏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也不害怕。
何氏沒有要到包子,只能垂頭喪氣的走出包子鋪,剛走出來,那包子鋪就莫名其妙的突然倒塌了,包子鋪的老闆被砸在了裡面,何氏看到是一陣後怕。
何氏走在街上,看見了一處高宅大院,她就開始敲門,開門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漢,老漢說道:“你有事嗎?”
何氏趕緊說明來意,說自已想要些吃的,老漢就把她請進屋裡,指著桌子上的飯菜說道:“吃吧!”
何氏看著一桌子沒有動過的飯菜,有些疑惑,老漢說道:“我兒子去戰場上殺賊寇已經凱旋歸來,說好昨天晚上到家的,如今還沒有回來,這些飯菜原本是為他準備的……”
何氏看著老漢逐漸暗淡的眼睛,似乎有些溼潤,就說了幾句安慰的話語,然後拿了幾個點心,謝過老漢就走了。
她來到破廟裡,男子已經醒了過來,何氏趕緊拿出點心讓他吃,男子吃過點心,眼睛裡好像有了光,說道:“多謝娘子,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您願不願意幫我?”
何氏說道:“什麼事?你說,只要能幫我一定會幫助你的。”
男子說道:“我看你不是一般人,你有窺陰眼!”
何氏一聽就大吃一驚,“你怎麼知道的?”何氏半信半疑。
男子說道:“因為我是個陰魂,你居然能看見我。”
何氏看著男子,聽他這麼說就嚇了一跳,男子說道:“你放心,我不會害你的……”
原來男子叫劉嘉亮,是帶兵打仗的一名武將,他才從西域戰場上凱旋而歸,皇帝賞賜他黃金千兩和一把尚方寶劍。
劉嘉亮就帶著黃金和上方寶劍回家看望父親,誰知路上被人追殺,他就死於非命,陰魂就回來了,希望能見老父親一眼,可還沒有到家就暈倒了,幸虧何氏救了他的陰魂,要不然就魂飛魄散了。
何氏聽了劉嘉亮的話很是同情,她想起給她點心的老漢,那老漢的兒子也是去西域打仗了,也是昨天回來,難道劉嘉亮就是那個老漢的兒子?
何氏並沒有把老漢的事告訴劉嘉亮,而是說道:“你讓我怎麼幫你?”
原來劉嘉亮從小就沒有見過母親,他和父親相依為命,如今他死了,就剩下父親孤零零地留在這個世上,很是放心不下,她希望何氏去伺候劉老漢。
“黃金和尚方寶劍都在五里之外的西風山上,夠你過一輩子錦衣玉食的生活,只希望你能為我老父養老送終。”
何氏心地善良,她不忍心拒絕劉嘉亮,再說了,她如今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家,她也渴望有一個家,於是就答應了。
說道:“你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你父親的,把他當親生父親一樣照顧。”何氏停了一下說道:“你家門前是不是一條大路,房子右邊是一個池塘,左邊是菜園子?”
劉嘉亮吃驚地看著何氏,問道:“你是怎麼知道的?”何氏就把自已要點心的事對劉嘉亮說了,劉嘉亮說道:“那人正是我的老父親……”說著已經是淚如雨下。
他又說道:“我早就應該去地府報道了,所以不便久留,如今我把父親託付給你也放心了,我也該走了!”還沒有等何氏反應過來,劉嘉亮就起身走出了廟門,很快就不見了。
劉嘉亮走後,何氏就隻身去了西風山,當她走到山腳下的時候,就看見迎面走來兩個男子,那兩男子的服飾跟世人不同,都是清一色的灰色長袍,而且腳不沾地,何氏心中有些害怕,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
“恩人!”何氏聽到熟悉的聲音,心中一驚就抬頭看去,這一看她嚇得不輕,這二人一個是劉嘉亮,一個居然是自已的丈夫武大奎。
“相公。”何氏上前要去拉武大奎,可她什麼也沒有拉住,明明人就在她面前。
武大奎說道:“娘子,如今我與你陰陽兩隔,希望你早些把我忘了,好好生活……”
武大奎生前是一個好人,死得又很冤,閻王就讓他做了陰間的還陽官,若是哪個陰魂陽壽未到,他就會把那個陰魂送回人間。
何氏哭著說道:“我怎麼能忘的了呢?”
武大奎說道:“娘子一定要忘了我,要不我在那邊也不好過,知道嗎……”
劉嘉亮被震驚到了,他對武大奎說道:“你的妻子是一個好人,如果你相信我,我願意一輩子照顧她。”
武大奎說道:“那我就放心了,趕緊走吧,時辰不早了。”二人說著就繼續往前走,何氏看著丈夫的背影心如刀割,就跟在了二人後面。
他們走到一處旱渠邊上,就看見一個男子躺在渠裡面,劉嘉亮的陰魂飄到男子身邊,那個男子就站起來了,劉嘉亮居然真的活了。
當何氏再看向武大奎時,早已不見了蹤影。
劉嘉亮說道:“多謝恩人救了我的陰魂,要不然我就沒有辦法還陽了,如果你願意,我願意用一生來回報你。”
何氏並沒有立刻答應劉嘉亮,而是繼續在破廟裡生活,而劉嘉亮並沒有放棄,他對何氏很是關心,經常噓寒問暖,可何氏想到丈夫就無法接受其他男人。
一天夜裡,何氏做了一個夢,武大奎說道:“娘子,我要去重新做人了,我希望你也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何氏醒來的時候,臉上依然掛著淚珠。
後來,何氏被劉嘉亮的誠心所打動,就與他結為了夫妻,王氏聽說何氏改嫁了,而且嫁給了一個將軍,心中就很不是滋味,她要讓何氏的日子不好過,於是就扮成一個賣蘋果的老太太。
她來到劉家門口叫賣,何氏見到她衣衫破舊,就很可憐她,於是就說買下她所有的蘋果,王氏就挑了一個又紅又大的蘋果遞給何氏,說道:“這個蘋果又香又甜,娘子嘗一嘗……”
何氏接過蘋果,說道:“謝謝大娘。”說著就要吃,可不知為何,蘋果卻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裡面的蘋果肉居然是黑色的。
何氏吃驚地看向老太太,只見老太太神色慌張,趕緊跑走了,何氏看見有兩個黑影跟在她後面,當天晚上,王氏就在家裡暴斃而亡了。
一個月後,知縣大人的兒子過百日宴,劉嘉亮夫婦也去慶祝。知縣中年得子,很是高興,就抱著兒子讓客人們看,那孩子長得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可不知為何,看見人就哭。
何氏看見那個孩子感覺很是親切,就說要抱抱孩子,孩子一到她懷裡居然就不哭了,還衝著她笑,她看到懷裡的孩子就是自已的丈夫武大奎,心中很是欣慰。
武二強兩口子雖然繼承了武家所有的家產,可他們的兒子沒有一個成器的,一個是土匪,一個是二流子,好吃懶做,還有一個因為殺人被判了刑,兩口子沒過五十都鬱鬱而終了。
劉嘉亮與何氏一生恩愛幸福,他們孕育了三子一女,子女們都是非富即貴,二人活到八十多歲才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