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屯有一個男子,名叫劉寶林,劉寶林從小就沒有見過父母,是姑姑把他拉扯大的。
劉寶林的姑姑劉氏與丈夫生育了一個兒子,取名牛大壯。
劉氏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人拉扯著兩個孩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但她一直樂觀向上,從來都沒有抱怨過。
孩子們小的時候,家裡的糧食都留給孩子們吃,劉氏也只是偶爾吃點黑的,她平時就靠吃野菜度日。
劉寶林特別懂事,他見姑姑不吃玉米餅子,就故意留下大半個,說自已吃不完,就讓姑姑替他吃。
劉氏當然知道侄子的心思,也不說破,就咬兩口餅子,劉寶林見姑姑吃餅子就會很開心。
劉氏去地裡幹活,兩個孩子也一起去幫忙,回家還幫助做家務,尤其是劉寶林,什麼活都搶著幹,劉氏看著孩子們如此懂事,臉上樂開了花,苦日子也不苦了。
一年天氣乾旱,地裡的莊稼都旱死了,莊戶人的日子不好過,糧食不夠吃只能吃野菜,很多人都出去要飯了。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何況是兩個半大小子呢?為了活命,劉氏帶著兩個孩子出去討飯,在討飯的路上差點沒有餓死。
母子三人在外討飯一年後又回到了家鄉,才結束了四處流浪的生活,如今兩個孩子都長大成人,劉氏也老了。
劉氏家貧困,只有三間破舊的茅草屋,倆個孩子都到了適婚年紀,也沒有人上門說親。
劉氏就把兩個孩子召集到跟前,說道:“如今你們都長大成人了,我也老了,以後的路還要靠你們自已,你們兩個都出去自已謀生吧,攢些錢娶個媳婦好好過日子。”
牛大壯二十歲了,他早就想娶媳婦了,聽母親這麼說就收拾行囊去了城裡,在一個雜貨鋪裡做夥計。
劉寶林見姑媽年紀大了,就說要留在家裡種地,還能照顧姑媽。
劉氏說道:“你也十八歲了,也該娶媳婦了,還是去城裡找個活做吧,家裡我自已就行。”
劉寶林說道:“姑媽,你年紀大了,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再說了,家裡的地也需要人種啊!我留在家裡既能種地又能照顧您,農閒時還可以砍柴,採草藥增加收入,這樣不比城裡做工差。”劉氏見侄子固執,也不再說什麼。
家裡本來就有十來畝土地了,劉寶林為了多種糧食,又在荒坡上開了幾畝荒地,這樣家裡的地有十幾畝,一年下來收的糧食也不少,除了吃還有多餘的可以拿去賣。
家裡的地太多,只有劉寶林自已幹,收莊稼的時候他總是起早貪黑地忙碌,遇到連陰天,莊稼收不到家裡,一年就白忙活了,因此劉寶林決定攢錢買一頭牛,無論是拉車碾麥子,還是犁地播種都會比較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劉氏聽了也很贊成,說道:“賣糧食的錢和賣柴的錢我都攢著呢,攢夠了咱就買頭牛回來,有了老牛,你也可以省些力氣。”
劉寶林說道:“姑媽,不要為了買牛舍不得花錢,我多砍幾捆柴就有了!”
兩年之後,劉氏省吃儉用終於攢下了買牛錢,她把錢裝在一個布包裡,準備給劉寶林讓他去買牛,可事情總是那麼巧合,她還沒有把錢給劉寶林,牛大壯就回來了,身邊還跟著一個漂亮姑娘。
劉氏趕緊讓姑娘坐下,又端茶給她喝,說道:“這是誰家的女子,這麼漂亮?”
牛大壯說道:“娘,她是小翠,是您兒媳婦……”
這個女子就是雜貨鋪王老闆的女兒小翠,小翠平時經常來店鋪裡,二人就日久生情了。
王老闆只是一個小商販,沒有本錢,生意做得也不大,他就想著為女兒物色一門好親事,他也可以靠著大樹乘涼,可自已的女兒居然喜歡上了店裡的小夥計,他惱羞成怒,就不同意二人的事情。
可王小翠說道:“我這輩子就認定牛大壯了,除了他我誰也不嫁。”
王老闆為了棒打鴛鴦,就把王小翠關了起來,把牛大壯也辭退了,王小翠是鐵了心要跟著牛大壯過日子,為了反抗父親,她就不吃不喝,王老闆心疼女兒,沒辦法只能又把牛大壯找回去,說同意二人的事情,只是要答應他一個條件。
牛大壯說道:“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事,我一定答應。”王老闆就讓他拿五十兩銀子作為聘禮,只要能拿出,他就把王小翠嫁給他。
牛大壯在城裡做夥計,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五十兩銀子對他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他和王小翠都知道,王老闆是故意的,就是為了讓他知難而退,可兩個年輕人愛的熱烈,難分難捨。
王小翠就把自已的私房錢拿了出來,再加上牛大壯這兩年攢下的工錢,也只有十來兩銀子,差五十兩遠著呢!
牛大壯想到劉寶林在家種地,砍柴,應該攢了一些錢,就帶著小翠回家來了,目的就是為了籌錢給王老闆。
劉氏見有女子喜歡兒子,心裡很高興,可她得知二人是來要錢時,心中就很為難。
劉寶林比牛大壯小兩歲,也到了娶妻的年紀,用錢的地方多著呢,再說了,她手裡的錢都是劉寶林辛苦賺來的,還要去買牛呢,如果給了兒子,她這個當姑的也沒法對侄子交代呀!可自已兒子娶媳婦,她這個做母親的不幫忙也說不過去呀!
劉氏說道:“咱家裡的條件你也知道,我只能去找親戚們借借看,借多少是多少!”
牛大壯就把劉氏拉到一邊說道:“我聽說寶林這兩年沒少掙錢,你就拿出來給我先救急,以後我還給他。”
劉氏一聽就搖頭說道:“寶林在家裡種地,本來就掙不到錢,我平時身體又不好,給我看病也沒少花錢,哪裡還有錢?”
牛大壯說道:“娘,你這胳膊肘咋往外拐呢?我可是你親兒子呀,將來是要為你養老送終的,你可不能向著外人!”
其實,劉寶林在外面已經聽見了他們的對話,就走進了屋子,說道:“姑媽,就把買牲口的錢給大壯吧,婚姻大事比買牛更重要,牛可以以後買,可姻緣錯過就沒有了。”
劉氏看著劉寶林,說道:“家裡十幾畝土地,沒有牲口怎麼行?再說了,你也要娶媳婦,姑媽不能給你幫忙,怎麼能拖你後腿呢?”
“姑媽,咱們都是一家人,大壯的事情緊急,就把錢讓他用,其他的事可以再緩緩。”
牛大壯聽劉寶林這樣說,就趕緊上去握住他的手說道:“寶林,太謝謝你了,我以後有錢了一定還你,等你成親我也會幫助你的。”
劉寶林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那些錢也不多,不知道夠不夠?”
牛大壯說道:“有少聚多,不夠我再朋友藉藉,一定能湊夠的。”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氏只能把買牲口的錢拿出來給了牛大壯,牛大壯拿到錢喜出望外,也不說感激的話了,領著王小翠就去了城裡,不就後就成婚了。
牛大壯與王小翠成婚之後不久,王老闆就去世了,王小翠的哥嫂就把二人趕出了王家。
牛大壯這些年在店裡幫忙,岳父說以後幫他開個店,可如今店也沒開成,工錢也沒有拿到,又被人掃地出門,心情就很沮喪。
如今他們夫妻兩個身無分文,又沒有地方去,無奈只能回到鄉下。
劉氏見兒子兒媳回來,就問他原因,牛大壯就一五一十地說了自已的遭遇,劉氏聽了也很心疼兒子,說道:“你就在家裡種地吧!至少餓不住,讓寶林去城裡做工去!”
劉氏之所以這樣說,她是不想連累劉寶林,她想讓他去城裡掙錢娶媳婦。
劉氏對劉寶林說道:“你也不小了,婚事不能再拖了,如今大壯回來了,你就出去做工掙些錢,以後娶個媳婦好好過日子。”
劉寶林見牛大壯不願意出去,兩個勞力都在家裡種地確實有些浪費,於是就收拾行李,告別劉氏去了城裡。
劉寶林能吃苦,很快就找到了活,在碼頭上裝卸貨物,雖然累些,但掙得較多,工錢也是每天一結,如果家裡有事,他還可以回去幫忙。
劉寶林在城裡幹活,經常回家看望劉氏,每次回去都會給劉氏帶上禮物,劉氏嘴上說他亂花錢,可心中卻很感動,這個侄子比親兒子都強,自已的兒子連一根線頭都沒有給她買過。
王小翠雖然不是千金大小姐,但也是小家碧玉,她哪裡過得了鄉下的苦日子?來到牛家之後,她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說,稍不如意就摔盤子打碗。
牛大壯知道王小翠不習慣現在的生活,就處處讓著她,哄著她,劉氏這麼大年紀了,還要每天做飯洗衣照顧兒媳婦,周圍的鄰居都看不下去了,說讓牛大壯說說王小翠,要入鄉隨俗。
可牛大壯卻說道:“她從小嬌生慣養,一時間適應不了,發發脾氣也是正常的。”眾人聽了都罵牛大壯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真是個不孝子。
劉氏不但要洗衣做飯,農忙的時候還會到地裡割麥子,麥子收完後就病倒了,她這一病就沒有人做飯洗衣了,王小翠見劉氏躺在床上就指桑罵槐,說她是裝病。
牛大壯見妻子鬧騰,就對劉氏說道:“娘,你都在床上躺一天了,起來做飯吧,小翠她心裡煩,你就體諒一下吧。”
劉氏說道:“你這個不孝子,你也以為我是在裝病嗎?”說著就劇烈地咳嗽起來。
王小翠聽見劉氏的話就站在院裡叫牛大壯出來,牛大壯趕緊把她拉到房裡給她說好話,說別讓鄰居們聽見笑話。
王小翠說道:“你娘又不是養你自已,不是還有劉寶林嗎?你現在就去把他叫回來,看他們管不管?”牛大壯不敢耽誤,就去找碼頭上找到劉寶林。
劉寶林得知他的來意後,二話不說就回家去了,他看到姑媽病得這麼嚴重居然沒有看郎中,就很生氣,但也沒有說什麼,立刻叫來郎中給劉氏看病。
郎中把劉寶林叫到外面說道:“怎麼不早治呢?如今病得這麼嚴重,一時半會也好不了,你姑媽這病主要是氣的,以後別讓她生氣了!”
劉寶林知道姑媽是被牛大壯兩口子氣的,既然他們不願意養劉氏,他就找了村子裡的一間空房子,和姑媽一起搬了出去,王小翠見到心中歡喜,說道:“搬出去就不要再回來了。”
劉寶林每天給劉氏熬藥,做飯,還陪她聊天,劉氏心情好了,病很快就好了起來。
病好了之後,劉寶林什麼活都不讓她做,對她十分孝順。
劉寶林又在村頭蓋了三間新房,又開了幾畝荒地。他勤勞能幹,除了種地,還砍柴採藥,姑侄倆的日子過得很富足,一年下來也能攢下不少錢。
劉氏看著侄子這麼大了,還沒有成親,就拿著點心去找媒婆說媒,媒婆給他介紹過幾個姑娘,可哪些姑娘都一聽說他要養活自已的姑媽就不同意了。
劉氏知道原因後,心中就很難受,說道:“寶林,是姑媽連累了你!”
劉寶林趕緊安慰姑媽,說道:“姑媽別這樣說,你養我小,我就該養你老,她們不願意就算了,我還不樂意娶不孝之人呢!姑媽放心吧,你侄子給你娶個孝順的侄媳婦。”
劉氏握住劉寶林的手,眼淚就流了出來,說道:“牛大壯是個白眼狼,只有你是個孝順的孩子……”
這年冬天,劉氏感染了風寒,劉寶林趕緊請郎中醫治,一直治療了好幾個月,劉氏的病也沒有治好,就撒手人寰了。
劉寶林痛不欲生,可人死不能復生,他痛哭之後就厚葬了劉氏。
眨眼到了收麥的季節,一天傍晚,劉寶林剛從地裡回來,村裡的李玉蘭就來到了他家裡,說道:“寶林哥,請你幫我收一下麥子好嗎?”
李玉蘭是一個寡婦,她的丈夫牛二在一年前因病離世了,留下他的妻子李玉蘭一人生活,當時李玉蘭才十八歲,長相又漂亮,劉三去世之後,很多人都對她想入非非,但沒有人真心實意想娶她,因為她有一個孩子要養。
其實,這個孩子並不是李玉蘭所生,一次她上山砍柴時,聽見草叢裡有嬰兒啼哭,她撥開草叢就看見一個剛出生的男嬰躺在那裡,李玉蘭心善,雖然自已日子過得辛苦,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把孩子抱回了家,給孩子取名牛根。
有了孩子之後,她還要照顧孩子,還要下地幹活,日子過得就更辛苦了,可她並不覺得苦,她覺得自已的生活有了盼頭,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牛根才一歲多,李玉蘭把他一個人放在家裡不放心,就把他綁在背上,帶著他來地裡割麥子,這孩子好像知道母親的不易,在李玉蘭的背上不哭不鬧,很是聽話。
收莊稼的時候最害怕下雨,如果遇到連陰天,地裡的麥子就會發芽,這一年就白忙活了,因此大家都起早貪黑地搶收麥子。
劉寶林見李玉蘭帶著一個孩子割麥,十分辛苦,就想去給他幫忙,但又怕別人說閒話,影響李玉蘭的名譽,也就沒有去。
如今李玉蘭來找他幫忙收麥子,劉寶林二話沒說就跟著李玉蘭去了,來到李玉蘭家裡,劉寶林拉起架子車就要去地裡拉麥子,李玉蘭卻說道:“寶林哥,不要著急,你還沒吃飯吧?先吃飯再去拉麥子。”
劉寶林剛割麥回家,還沒有來到及做飯就被李玉蘭叫走了,這會兒肚子確實餓了,他就接過李玉蘭端來的面,吃了一碗。
吃過麵,李玉蘭就去灶房洗碗,劉寶林說道:“我去拉麥子了。”說著就要走。
李玉蘭趕緊攔住他說道:“寶林哥,其實……其實我不是讓你來拉麥子的,我家的麥子已經拉到打穀場了,是我弟弟幫忙拉的。”
劉寶林就不明白了,麥子都拉完了了,為啥要對他說拉麥子,李玉蘭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說話間,李玉蘭已經把碗洗刷完了,她把劉寶林拉到房裡說道:“寶林哥,其實我是害怕…不知道為啥,這幾天老是半夜做噩夢……我……一個人真的很害怕……”
劉寶林已經聽明白了李玉蘭的意思,他毫不猶豫地說道:“你不要怕,我留下來給你壯膽!”
李玉蘭面露喜色,“好,那你就睡在我的床上吧!”
劉寶林說道:“那怎麼行?我睡床上你和孩子睡呢?我就睡在門口,你和孩子在屋裡安心睡吧!”
李玉蘭說道:“寶林哥,你睡屋裡才能給我壯膽,你就睡在屋裡吧!”劉寶林連連搖頭說不行,非要堅持睡在門外。
李玉蘭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說道:“你是怕別人知道了說閒話吧?”
劉寶林說道:“人言可畏,我一個大男人倒不怕,就怕對你影響不好。”
李玉蘭說道:“嘴在別人身上長著,他們想說什麼就說去吧,只要咱們問心無愧就行,寶林哥,今晚上你就和我一個屋睡……”
劉寶林見她這樣,就說道:“好吧,我去抱點麥秸,鋪在地上。”
“你睡床上,我和孩子打地鋪。”李玉蘭說道,劉寶林聽她這麼說,心才放進肚裡。
說道:“我一個大男人,睡地上就行,你和孩子到床上睡去。”
李玉蘭就不再勸他,她在地上鋪一個草氈子,又鋪上被褥,說道:“好了,讓你睡地上,委屈你了。”
李玉蘭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她並沒有去睡,而是坐在了劉寶林的身邊,低聲說道:“寶林哥,我有話對你說!”
劉寶林說道:“有什麼話就說吧!”
李玉蘭就湊近他的耳邊,壓低聲音說了一番,劉寶林聽了大吃一驚,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李玉蘭說道:“我也是無意之間聽到的,所以就把你叫來了。”
“謝謝你,玉蘭,原來你是在救我。”
李玉蘭說道:“不用謝,你是一個好人,我這告訴你是應該的。”二人說了一會話,就熄燈各自睡下了。
為了不被村裡人看見,次日天不亮,劉寶林就起來回家去了。
當天三更,有兩個黑影鬼鬼祟祟地來到劉寶林屋子旁,用手推房門,房門是從裡面插上的,他們知道人就在屋子裡,於是就捅破窗戶紙跳了進去。
二人剛一進屋,屋裡的燈就點亮了,屋內埋伏的五六個男子就把牛大壯和張三抓住了,並奪走了他們手中的刀子,二人想要掙扎著逃跑,可已經被人用繩子捆住。
劉寶林走到二人身邊,質問牛大壯:“咱們從小一起長大,我把你當親兄弟一樣看待,你為何要害我?”
牛大壯見情況不妙,就趕緊說軟話:“我也是一時糊塗,你就看在你姑媽的面子上放了我吧!以後咱們還是好兄弟……”
原來,劉氏去世的時候給劉寶林一個金元寶,說是她丈夫當年給人家賣命掙下的,日子再艱難,她都沒有拿出來用,就是為了留個念想,如今牛大壯不孝,她就要把這個金元寶留給侄子。
劉寶林不是貪財之人,說道:“姑媽,這金元寶是姑父用命換來的,你就給大壯吧,我不能要!”
劉氏說道:“好孩子,我和你姑父都把你當成親生兒子一樣看待,大壯不孝,你為我養老送終,這個應該給你,如果你不要,姑媽死不瞑目……”
劉寶林聽劉氏這麼說,就收下了,誰知這一幕被村裡的二流子張三看見,他就告訴了牛大壯,牛大壯和王小翠就找劉寶林要,劉寶林想到二人對姑媽的所作所為很生氣,就不承認有金元寶。
牛大壯兩口子哪裡肯善罷甘休,於是就和張三商量,夜裡用刀威脅劉寶林,讓他拿出金元寶,到時候二人平分。
前一天晚上,二人來了,沒有找到劉寶林,次日他們看見劉寶林在地裡割麥,就知道他在家,所以三更時就又拿著刀子來了。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密謀被李玉蘭聽見了,就告訴了劉寶林,劉寶林就找來村裡幾個年輕人埋伏在房間裡,等著牛大壯和張三上門,好一舉拿下。
村裡的人都知道牛大壯不孝,對他非常反感,想著他總有一天會受到懲罰的,如今他竟然還要害劉寶林,眾人哪裡肯放過他。
一個年輕人說道:“牛大壯,自作孽不可活,這都是你自找的!\"
另一個年輕人對劉寶林說道:“寶林,對這樣的人就不能心慈手軟,把他送到縣衙去,讓知縣大人處置他。”
劉寶林幾人就把牛大壯和張三送到了縣衙,次日就開庭審理了,按照當時的法律,持刀入室搶劫是要判死刑的。
但劉寶林卻為牛大壯求情,懇求知縣輕判,知縣見劉寶林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就說道:“那就判他十年監禁,讓他好好反省反省!”牛大壯被判刑之後,王小翠自覺沒臉見人,就悄悄離開了。
劉寶林非常感激李玉蘭,於是就拿了禮品去她家感謝她,李玉蘭就留他在家裡吃飯,劉寶林毫不猶豫就留下了。
劉寶林問李玉蘭有沒有想著再往前走一步,李玉蘭說道:“我帶著個孩子,沒有人會願意的。”說完就低下了頭。
“你是個善良的女子,怎麼會沒有人願意呢?玉蘭,如果你不嫌棄我,我願意照顧你們母子一輩子!”劉寶林含倩脈脈地看著李玉蘭說道。
李玉蘭嬌羞的低下頭,說道:“我是一個寡婦,還帶著個孩子,寶林哥不嫌棄我就不錯了,我怎麼有資格嫌棄你呢!”
劉寶林聽她這麼說,知道了她的心意,就一把握住她的手說道:“玉蘭,你放心,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把孩子當成親生的一樣看待……”
李玉蘭聽著劉寶林熱情的告白,流下了幸福的淚水,說道:“只要寶林哥不嫌棄,我願意伺候你一輩子……\"二人郎情妾意,緊緊相擁在一起。
劉寶林與李玉蘭成親之後,二人就去城裡做起了小買賣,次年生下一個女兒,兒女雙全,人生也算圓滿了。
劉寶林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成了當地有名的富商,夫妻兩個心地善良,經常救濟貧困,又收養了幾個無家可歸的孩子,這些孩子長大之後都勤勞善良,對二老也很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