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男子心善收留女乞丐,妻子不怒反喜,納她為妾吧

宋朝末年,濟寧府有一個劉知府,劉知府為官多年,一向清正廉明,他的妻子李氏也是一個大家閨秀,溫柔嫻淑,夫妻倆個郎才女貌,恩愛有加。

成婚一年後,李氏就為丈夫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劉承德,這孩子白白胖胖,很是討人喜歡,夫妻兩個對孩子也是疼愛有加,非常看重對孩子的教育,三歲就請來私塾先生教他讀書習字。

劉承德不但長相俊俏,而且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五歲就能吟詩作畫,長到十六七歲的時候已經是當地出了名的大才子,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很多大家閨秀都對他愛慕不已。

劉知府有一個至交好友楊太傅,是當朝一品大員,位高權重,楊太傅有一個小女兒,叫楊婉兒,楊婉兒十六歲,生的是花容月貌,國色天香,也到了適婚年紀,但仍然待字閨中。

楊太傅聽說好友劉知府的兒子劉承德才貌雙全,前途不可限量,就說把女兒許配給劉承德,劉知府夫婦一聽當然是求之不得,嘴上說著不敢高攀,心中卻比喝了蜜都甜。

劉知府夫婦就把這事對兒子說了,劉承德一聽就說道:“如今兒子還沒有考取功名,等到考取功名之後再考慮婚事。”

李氏說道:“楊家小姐是大家閨秀,生得貌若天仙,又知書達理,溫柔嫻淑,這樣的好女子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成了親不是一樣可以考取功名嗎?”

劉知府說道:“楊太傅位高權重,若咱們倆家結為秦晉之好,不但你的前途光明,還可以光耀門楣,若這門親事不成,恐怕對你我都沒有好處啊!”

劉承德見父母非要撮合他和楊家小姐的親事,就說自已有難言之隱,不願意這麼早就成親,劉知府就問他有什麼難言之隱?劉承德卻不願意說。

自古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儘管劉承德不願意,劉知府夫婦還是為兒子定下了這門親事。

兩家人選定了良辰吉日,劉家就把楊婉兒迎娶進了家門,洞房之夜,劉承德卻喝得爛醉如泥,倒在床上就睡。

次日醒來,看見楊婉兒還穿著嫁衣,頭上頂著紅蓋頭坐在那裡,看來是一夜未眠。劉承德掀開她的紅蓋頭,看到了貌美如花的新娘子,頓時兩眼放光,說道:“我昨晚喝多了,對不起娘子了!”

楊婉兒並沒有怪他,而是露出了甜甜的微笑,說道:“咱們梳洗一下給二老敬茶去吧!”劉知府夫婦見小夫妻一起給他們敬茶,心裡樂開了花。

洞房夜沒有圓房,這讓楊婉兒很是不解,次日晚上,楊婉兒就問道:“相公莫不是嫌棄我?”

劉承德說道:“娘子想多了,你生的國色天香,又溫柔賢惠,我怎麼會嫌棄你呢!”說著就把她攬入懷中,他們如膠似漆,順理成章地就做了夫妻。

楊婉兒對劉承德溫柔體貼,對公婆十分孝敬,對下人也是和藹可親,可以說把大家風範演繹得淋漓盡致。

為了考取功名,劉承德時常秉燭夜讀,楊婉兒就伴隨左右,為他端茶倒水,擺硯研墨,這讓劉承德很是感動,對妻子也更加疼愛。

後來,劉承德進京趕考,一舉成名高中狀元,他身穿狀元服,騎著高頭大馬被幾個侍衛護送著回濟寧府。

剛到濟寧府地界,就遇到一個衣著破爛,滿臉灰塵的女乞丐攔住去路,“大老爺可憐可憐我吧,請大老爺賞口飯吃!”女乞丐趴在地上哀求。

劉承德中了狀元,心中歡喜不已,遇到有乞丐攔路也不氣惱,但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也買不到吃的,就說道:“前面不遠就是客棧了,你跟著我們走,到那裡就有吃得了!”

女乞丐連連道謝,就跟在了他們後面,來到客棧,劉承德就給女乞丐買了飯菜讓她吃,客棧裡的客人都誇讚劉狀元是個大善人,劉承德被誇的飄飄欲仙。

女乞丐吃飽喝足之後,就跪在了劉承德面前,說道:“多謝狀元郎賞飯,小女子無以回報,願意做丫鬟伺候您……”

劉承德說道:“你是哪裡人?為何一個人出來討飯?”

原來,這個女乞丐叫蘇秀娥,南方人,因為家鄉遭受了十年以來最嚴重的洪災,一家人都被洪水沖走,只剩下她一人苟活於世,為了活命,她就出來逃難了。

眾人都說,劉狀元是個大善人,乾脆好事做到底,就把這姑娘帶回家去,也給她一條活路,將來狀元的仕途肯定蒸蒸日上的。

劉承德經不住奉承,就同意帶著蘇秀娥回家,蘇秀娥一聽趕緊跪下磕頭道謝,“小女子一輩子也不會忘了狀元郎的大恩大德的,我一定做牛做馬伺候您!”

蘇秀娥隨著劉承德回家,楊婉兒得知朱秀娥也是一個小家碧玉,如今落到這種地步,就很是可憐她,趕緊叫丫鬟帶她去洗澡,並找來乾淨衣服讓她換上。洗乾淨的蘇秀娥眉目清秀,烏髮如瀑,非常的漂亮。

劉承德在濟寧府待了幾天,就帶著妻子楊婉兒去徽州上任做了通判,蘇秀娥也跟著去了。

蘇秀娥不但長相清秀,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此劉承德夫婦對她就高看一眼,從來不把她當丫鬟看。

楊婉兒對丈夫說道:“蘇秀娥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子,知書達理,一輩子做下人也太可惜了,我看給她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咱們也算積德了。”

劉承德知道妻子心善,就同意了,說道:“這事由娘子做主吧!”

楊婉兒說道:“你的文書與秀娥年齡相仿,二人也算是郎才女貌,不知可否婚配?”

劉承德說道:“未曾婚配!”

“那敢情好,你與他說說,看他願不願意,若是願意,這也是一樁好姻緣!”

夫妻二人商量了一會才睡下,次日,劉承德就把這事與他手下的文書說了,文書也見過蘇秀娥,很是愛慕她的美貌,聽劉承德這麼一說,當然是求之不得。

另一邊,楊婉兒也對蘇秀娥說道:“秀娥妹子,你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子,才貌雙全,讓你留在我們這裡也太大材小用了!”

蘇秀娥不知楊婉兒為何說這樣的話,趕緊跪下說道:“夫人,若秀娥哪裡做得不好你就指教,秀娥一定改正,懇求夫人千萬不要趕我走啊!”

楊婉兒扶起她說道:“你想到哪裡去了,像你這樣的女子應該有自已的幸福生活,讓你留在這裡我們心裡也過意不去,我和相公商量了,準備為你物色個好人家嫁出去,以後咱們依然是姐妹!”

蘇秀娥聽楊婉兒這樣說就哭了起來,“老爺夫人對我恩重如山,我要一輩子伺候您二位,這輩子決不嫁人,請夫人以後不要再提了!”

楊婉兒沒想到蘇秀娥會這樣說,也很感動,安慰了她一陣子,就沒有再說讓她嫁人的事情,從此之後也沒有再提。

眨眼楊婉兒與劉承德已經成婚一年多了,楊婉兒的肚子卻沒有鼓起來,為了給丈夫生下孩子,她吃了不少藥,可一點效果也沒有。

蘇秀娥就說讓她去寺廟上香求子,她們就一起去了寺廟,路上遇到一個老道士,老道士說道:“夫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大富大貴的面相啊!只可惜……”

老道士說完就要走,卻被蘇秀娥叫住了,說道:“你說話也不能說一半啊,我家夫人是個有福之人,你可惜什麼?”

老道士停住腳步,看向楊婉兒,有些為難地說道:“只可惜……這句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婉兒說道:“老道長但說無妨,請講!”

“夫人一看就是大富大貴之人,有旺夫之相,只是夫人天生陰氣不足,恐怕今生沒有子嗣呀!”

老道士話剛落音,蘇秀娥就生氣地說道:“你是哪裡來的妖道?淨胡說八道,我家夫人積德行善,是一個大好人,怎能沒有子嗣呢?!”

老道士說道:“好吧,就當我什麼都沒說!”說著就要離開,楊婉兒卻叫住了他,說道:“老道長不要生氣,師傅說我一生沒有子嗣,有沒有破解方法?”

老道士擼擼白鬍子,若有所思地說道:“要說破解方法只有一個,讓你丈夫娶一房小妾,生下孩子你可以過繼過來,這樣你不就有兒子了!不過納妾一定要納屬虎的女子!”

老道士的話讓楊婉兒心亂如麻,她和丈夫如此恩愛,從內心深處是不願意讓他納妾的,但想到自已這輩子不能生育,丈夫又是幾代單傳,沒有孩子也是不可能的。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楊婉兒決定讓丈夫納妾,說道:“相公,我們夫妻成親這麼久,我也沒有為您生下一兒半女,為妻心中很是愧疚,相公就納一房妾吧,好為相公傳宗接代,為妻心裡也高興!”

其實,楊婉兒如今還沒有身孕,劉承德心裡也很著急,他早已想到要納妾,但礙於老岳父的權威,一直不敢表露心跡,如今妻子主動提出,他當然是求之不得,但嘴上卻說道:“我今生今世只愛娘子一人,決不納妾!”

楊婉兒說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相公幾代單傳,沒有孩子可是大不孝,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呢……”在楊婉兒的一番勸說下,劉承德才勉強同意。

老道士說劉承德必須要娶一個屬虎的女子做妾,楊婉兒就想到了蘇秀娥,蘇秀娥正好屬虎,也跟著他們這麼久了,彼此之間感情深厚,就對劉承德說已經為他物色了一個女子。

劉承德一聽妻子讓她納蘇秀娥為妾,也是求之不得,蘇秀娥才貌雙全,很符合他的要求,假裝推辭一番也就同意了。蘇秀娥得知劉承德要納她為妾,心裡也是說不出的歡喜。

既然二人都願意,劉承德就選定了良辰吉日,二人就拜堂入了洞房,劉承德掀開蘇秀娥的紅蓋頭,看著嬌羞的新娘子,心中也是波濤洶湧,就迫不及待的寬衣解帶。蘇秀娥猛地從懷裡掏出一把尖刀,朝劉承德的胸口刺去。

劉承德正沉浸在美好之中,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蘇秀娥刺了一刀,他大驚失色,痛得大叫一聲,倒在床上不能動彈。

外面守夜的下人聽到新房裡傳出一聲慘叫,就趕緊跑去告訴楊婉兒,楊婉兒就帶著下人來到了新房裡,看見劉承德倒在床上,胸口處有血流出,蘇秀娥手裡拿著一把帶血的尖刀。

蘇秀娥見有人來了,就要把尖刀往自已的脖子刺去,說時遲那時快,圍上來的家丁一把奪走了她手中的刀子。

“你……你為何要殺我?”劉承德痛苦地問道。

蘇秀娥冷笑一聲,從臉上揭下一張麵皮,說道:“惡有惡報……你這個負心漢……”

劉承德看到蘇秀娥的真面目,驚得瞪大了眼睛,“你……原來是你……”一段恩怨情仇由此浮出水面。

一年多前,劉知府為了讓兒子遠離那些狐朋狗友,就把他送到了蘇州府靜心讀書。

一日三更,劉承德正在挑燈夜讀,卻突然聽到隔壁的宅子裡傳出一陣悠揚的琴聲,意境優美,還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他判斷這琴聲必定出自一個妙齡少女,劉承德一時心神不寧,便匆匆放下書簡,翻越牆頭,想一睹少女芳容,再與她談論曲譜。

隔壁住著的是當地縣令,彈奏琵琶的正是縣令家的小姐王思雨,王思雨年方二八,生的唇紅齒白,很是可愛,她正坐在樓臺上彈奏琵琶,突然看到一個年輕男子翻牆而來,也是嚇了一跳,質問他是何人?

劉承德見她嚇得花容失色,趕緊作揖說道:“小姐不必驚慌,我是聽到這優美的琴聲才來的。”

丫鬟小青趕緊上前問他姓甚名誰,劉承德說道:“我叫劉承德,乃是濟寧府知府之子,我就寄居在隔壁讀書,今夜聞小姐琴音而來,又一睹小姐芳容,真是三生有幸!”

王思雨見他出身世家,又彬彬有禮,心中就放下了防備,劉承德又說道:“小生也略通音律,我想彈奏一首,請小姐指教!”

王思雨聽他也通音律,就點頭答應了,劉承德的琴聲錚錚,柔中帶剛,王思雨看著他嫻熟的樣子,心中很是敬佩,就芳心暗許。

從此之後,劉承德時常夜間來到王思雨的閨房,二人郎情妾意就私定了終身,一個月之後,劉承德對王思雨說要回濟寧府,王思雨一聽淚如雨下,說道:“早知道你要離去,當初就不該與你……”

劉承德趕緊安慰她說道:“我與小姐情投意合,決不辜負!等我回到家鄉,定會把咱們的事與父母相告,派人前來提親,結為百年之好……”二人互訴衷腸,抱頭痛哭,難分難捨。

劉承德剛走不久,王思雨就嘔吐不止,父母發現不對就請來郎中診治,沒想到郎中卻說道:“恭賀老爺夫人,小姐這是有喜了!”

王知縣夫婦聽了如五雷轟頂,一個未出閣的大閨女怎麼會有喜了,這不是敗壞門風嗎?當即王知縣就逼問女兒,到底是誰的?

王思雨死活不肯說,只等著劉承德上門提親,等了幾個月也沒有等到,可肚子裡的孩子不能等,王知縣怕事情敗露,就與妻子商量,把女兒送到她姨媽家裡住一段時間,等孩子生了寄養在那裡,把女兒接回來。

事到如今,王思雨只能同意去舅媽家裡,王知縣親自坐著馬車送王思雨去,走到半路的時候,王知縣就把馬車停下,讓女兒下車說有事交代。

王思雨就跟著父親來到江邊,王知縣說道:“你從小嬌生慣養,父母把你養這麼大,你可知恩?”

王思雨說道:“父母的恩情女兒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王知縣又說道:“既然知道父母對你有恩,為何做出如此不恥之事,讓王家蒙羞?”

王思雨用手絹捂臉哭泣,說道:“對不起父親,都是女兒不孝,讓父親為女兒的事煩心……”

“不要哭了,你如今做出這等醜事,天理難容,這滾滾江水就是你的葬身之地,趕緊去吧!”王知縣含淚說道。

王思雨一聽趕緊給父親跪下,哭道:“懇求父親饒女兒一命,女兒好好伺候爹孃,報答養育之恩!”

王知縣轉過臉去不看她,說道:“一切都晚了,自已了結了吧!若有來世,你一定不要再做出這樣得糊塗事了!”

王思雨見父親已經下定決心不留她,她就跪地磕了三個響頭,縱身一躍跳入滾滾江水之中。

沒想到她命大,被一個捕魚的老翁救下,老翁把她帶回家去,老翁夫婦得知她的遭遇後很是同情,就把她留在了家裡,隨後生下一個男孩。

滿月之後,王思雨就抱著孩子來到了濟寧府,打聽劉承德的情況,這一打聽讓她心灰意冷,劉承德已經與楊婉兒成親了。

王思雨痛不欲生,準備離開濟寧,誰知遇到了丫鬟小青,原來小青無意間聽見了王知縣夫婦的對話,得知王思雨已經投河自盡,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劉承德造成的,於是就長途跋涉來到濟寧府,準備找到劉承德質問他為何不去迎娶她家小姐,誰知就在這裡遇到了王思雨,主僕二人抱頭痛哭。

小青說道:“小姐如今生下孩子,家已經回不去了,你和孩子如何生活?我去找劉承德,讓他把小姐接回去,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思雨說道:“別傻了,劉承德就是個負心漢,他已經娶妻子了!”

“小姐,即便這樣,他也要為你們母子負責,要不就沒有活路了!”

經過打聽,小青就找到了劉承德,把王思雨的事情告訴了他,劉承德一聽是痛不欲生,就隨小青一起去了,在一座破廟裡見到了母子二人。

劉承德說自已娶楊婉兒是迫不得已,還說很快就把母子二人接到府裡,會一輩子對他們好,可就在當天晚上,劉承德來到破廟要殺害他們母子,小青抱住劉承德的腿,王思雨母子才得以逃脫,而小青被劉承德殺死了。

王思雨是徹底看透了劉承德,就抱著孩子匆匆逃走了,她沒有地方可去,就去到了救她的老漁夫家裡,在那裡住了一段時間,就聽說劉承德考上了狀元。

於是王思雨就上山找到精通易容的道姑,把她易容成另外一副面孔,取名蘇秀娥,扮成乞丐在劉承德的必經之路上攔住他,也就有了後來跟他回家的事情。

王思雨對劉承德是恨之入骨,想要與他同歸於盡,但她內心深處一直想做劉承德的新娘,因此沒有立刻動手。

為了能與劉承德拜堂成親,二人再一起去死,她就在楊婉兒的薰香裡做了手腳,楊婉兒才一直未孕。

後來,二人一起遇到的老道士,也是王思雨花錢僱傭的,老道士的一番話讓她如願以償的嫁給了劉承德。

王思雨與劉承德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就完成了她的心願,於是在洞房裡抽出尖刀刺殺劉承德,她想把劉承德殺死之後再自殺,二人一起到陰間做夫妻,誰知她還沒有來得及自殺,家丁就奪走了她手中的尖刀。

楊婉兒聽了王思雨的講述,心中是五味雜陳,想不到她深愛著的丈夫不但是一個負心漢,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殺人兇手。

楊婉兒看在夫妻一場的份上,找來郎中給劉承德治傷,她也並沒有為難王思雨,而是給了她一張銀票,說道:“這些錢你拿著,足夠你們母子生活一輩子的!”

王思雨想到自已的孩子,也放棄了自殺的念頭,跪在地上給楊婉兒磕頭,說道:“是我不好,害的你不能生育,你報官把我抓走吧,我決無半句怨言!”

楊婉兒說道:“這不怪你,這一切都是劉承德始亂終棄造成了,你放心,惡人會得到懲罰的!”王思雨謝過楊婉兒,就連夜離開了。

劉承德的刀傷並不深,經過治療抱住了一條命,他好了之後,楊婉兒就把他的所作所為告訴了父親楊太傅,讓父親秉公辦案。

楊太傅雖然心疼女兒,但對於這樣十惡不赦之人也決不姑息,於是把劉承德打入死牢,秋後問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