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章 美婦留郎中過夜,他裝睡發現美婦真面目,悄悄拿出虎撐

明朝荊州府有一個張郎中,張郎中家世代行醫,醫術高明,方圓百里的患者都會找張郎中診治,無論是常見的頭痛腦熱,還是其他的疑難雜症,只要吃了張郎中的藥,總能藥到病除,人們都親切的稱他為張神醫。

張郎中不但醫術高明,而且心地特別善良,遇到看不起病的人,他都會免除診療費,他的這一舉動得到了當地百姓的讚揚,都說他是個大善人。

一日,張郎中外出看診,回來的時候遇到一個小男孩暈倒在路邊,這個小男孩有十歲左右,身上的衣服破舊不堪,他滿臉通紅,嘴唇乾裂,閉著眼睛,渾身在瑟瑟發抖,好像很冷的樣子。

張郎中一看就知道他是生病了,趕緊上前用手去摸他的額頭,這一摸把他嚇了一大跳,小男孩的額頭就像是火炭一樣,張郎中不由分說就從藥箱子裡拿出一粒自制的藥丸子給他吃下,然後就把他揹回家去了。

尤氏見丈夫揹著一個衣著破爛的孩子回來,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趕緊鋪好床讓孩子躺下,然後又給他灌溫水,孩子迷迷糊糊的睡了半天才醒過來,臉沒有那麼紅了,也有了精神。

小男孩發現自已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就一骨碌坐了起來,尤氏臉上露出喜色,說道:“孩子,你可醒了!”說著就端來一碗大米粥給他喝。

小男孩看看尤氏,一口氣喝完了一大碗米湯,他抹了一把嘴,就一下子跪在床上,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張郎中說道:“趕緊躺下歇歇,你的身體還很虛弱呢!”

“我好了,沒事了,你們救了我,我以後要做牛做馬報答你們!你們就收下我吧,劈柴,打水,放牛……我什麼活都會幹。”

張郎中看著乖巧懂事的孩子,就問他家住在哪裡?叫什麼名字?為啥會病倒在路邊?

原來,這孩子是個孤兒,從小被賣到王財主家裡放牛,他不知道自已叫什麼,大家都叫他牛娃。

就在前幾天,牛娃放牛時淋了雨,就發熱了,但王財主特別的摳門,不願意請郎中給他看,就讓他去找張郎中診病,說張郎中不會收他的錢,於是牛娃就來找張郎中,他感覺渾身很冷,走起路來輕飄飄的,突然眼前一黑就倒在了地上。

張郎中夫妻二人都是心地善良之人,聽了牛娃的遭遇很心疼他,張郎中就說要把牛娃留下,牛娃一聽高興壞了,連連作揖道謝。

張郎中夫婦成親多年無子,二人就留下牛娃做兒子,並給他取名張仁義,希望他是一個寬厚善良的人。

再說王財主見牛娃幾天沒有回家,就叫家丁去張郎中家裡尋找,家丁來到張郎中家裡,看到牛娃正在院子裡幫張郎中搗藥材,不由分說拉著他就走。

牛娃掙扎著不走,說道:“放開我,我現在有爹孃了,再也不去王家了……”

張郎中和尤氏聽到外面的聲音,就從屋裡走了出來,尤氏見兒子被人硬拉著,就趕緊上前扯那人的手,說道:“你這是幹什麼?放開我兒子!”

張郎中也說道:“是王財主派你來的吧?你回去告訴他,牛娃就住在我家了。”

來人看著二人,就像是白天見了鬼一樣,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撓撓頭說道:“他出來看病,如今病好了,怎麼還要住下?”

尤氏說道:“我們已經收養他做兒子了,你回去對王財主說一聲,就說牛娃如今叫張仁義,以後與他家沒有關係了!”

那人就回家告訴了王財主,王財主一聽大發雷霆,怒道:“他是我出五兩銀子買的,就是王家的人,他們說收養就收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說著就帶著幾個家丁,怒氣衝衝地去找張郎中。

他們一夥人來到張郎中家裡,王財主說明來意,就要帶張仁義離開,張郎中說道:“這孩子既然是你王家的,他生病你為啥不給他醫治?他差一點喪命,你現在還好意思來要人!”

王財主不甘示弱,怒道:“他是我花五兩銀子買的,他剛來的時候才五歲,什麼活都不會幹,我養他了五年,花費了多少錢你知道嗎?你要是真心想留下他,那把五兩本錢給我,還有這幾年他吃喝拉撒的花銷,一共十五兩。”

張郎中懶得與他爭辯,就叫妻子尤氏拿出十五兩銀子給了王財主,這讓王財主有些不敢相信,生怕人家會反悔,就趕緊拿著銀子走了。

張郎中收養了張仁義之後,就開始教他認識草藥,給他講解一些診病的基本知識,後來又教他把脈給人診病,眨眼七八年過去了,張仁義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也成了一個真正的郎中。

張郎中在家坐診,張仁義出診,尤氏在家做飯洗衣,幫助丈夫整理藥材,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平靜而幸福。

張仁義被善良的張郎中夫婦收養,他才有了一個溫暖的家,在張郎中的言傳身教下,張仁義也成為了一個心地善良之人,他出外坐診,遇到家裡貧困的就不要診療費,路上遇到病人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一日,張仁義出診回家,走到朱家村的時候,看見一個老婦人趴在路邊的一座新墳上哭泣,說道:“我的兒啊!你死得好慘啊……”

這個老婦人張仁義前幾天還給她診過病,對她的情況有一些瞭解,老婦人姓劉,人稱劉氏,劉氏早年喪夫,只有一個獨子朱明順。

朱明順有二十多歲,身體強健,就在前幾天還好好的,怎麼說沒就沒了呢?這讓張仁義疑惑不解,就上前去安慰劉氏,把她送回了家。

劉氏哭著說道:“他晚上睡覺時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我叫他去打水,誰知來到房裡一看,人已經沒了……我兒子原本身體強健,可死的時候身體消瘦,皮包骨頭,一夜之間就變了另外一個人……”

張仁義聽了感覺不可思議,劉氏還告訴他,朱家村已經有三個年輕人患同樣的病離世了。

張仁義問道:“最近村子裡有沒有什麼可疑之人?”

劉氏說道:“大家都說這事是妖怪所為,村長已經找來老道士捉妖了,道壇剛擺好,老道士正要做法,卻刮起來大風,老道士也被嚇跑了……”

張仁義嫉惡如仇,可他只是一個郎中,只會診病而不能對付妖怪,只能對劉氏勸慰一番,拿出一些錢給她當生活費,然後就告辭離開了。

他剛走出門,就聽到一陣哭喪的聲音,從村民們的議論聲中,他得知朱家村又有人去世了,去世的還是一個年輕人,昨日晚上還好好的,今天家人發現他已經死了。

近日,整個朱家村都籠罩在恐怖的氛圍之中,鬧得人心惶惶,可誰也沒有辦法,只能聽天由命了。

張仁義懷著沉痛的心情離開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還一直想著朱家村發生的怪事,他決定要弄清楚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次日,張仁義特意來到朱家村,想尋找一些蛛絲馬跡,可村民們面對他的詢問是三緘其口,這讓張仁義很疑惑,於是又去找劉氏。

原來村裡人怕妖怪報復才不願意多說的,劉氏說道:“我一個老婆子什麼都不怕,那妖怪要報復就儘管來吧,把我老婆子帶走算了……”說著又哭了起來。

張仁義從劉氏家裡出來,迎面就看見一個貌美女子,那女子年方二八,正挎著一隻菜籃子往村裡走。

女子走到張仁義身邊停住了腳步,她媚眼如絲地看著他,說道:“請問公子是哪裡人?我怎麼沒有見過你?”

張仁義本不想與女子答話,可人家問了他也只能禮貌性地回答,說道:“我不是本村人,所以姑娘不認識我。”

“嘻嘻……”女子發出銀鈴般的笑聲,隨後說道:“怪不得呢?請問公子尊享大名?今日能與公子相見,也是緣分!”

張仁義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熱情大方的女子,況且長得又如花朵般嬌豔,心裡就泛起了漣漪,說道:“小生叫張仁義,是一個郎中。”

“哦!原來是一個郎中啊!那太好了,我這幾日夜間心痛難忍,張郎中幫我診治一下好嗎?”

救死扶傷是郎中的天職,張仁義聽說女子要診病,當然不會拒絕,就爽快地答應了,他隨著女子來到家裡,女子住的屋子是兩間茅草房,雖然破敗,但也收拾的乾乾淨淨。

張郎中要給女子把脈診病,女子卻說道:“我這病每日三更才發作,現在把脈恐怕沒有用,還是等到三更再診治吧……”

原來,這個年輕女子叫李悠悠,是從南方逃難而來,她沒有地方住,就住在了這兩間破草房裡,她的心痛病從小就有,也看過不少郎中,一直沒有治好,每天夜裡都是痛苦不堪……

張仁義聽了李悠悠的話,想到她從小就遭受病痛的折磨,心裡也不是滋味,就同意三更診病。

二人聊了一會兒,天就暗了下來,李悠悠就說道:“張郎中,天不早了,你等一下,我去準備飯菜!”她說著就去了灶房。

張仁義無意間往灶房瞄了一眼,看到了一幕讓他腦門直冒冷汗,張仁義想到朱家村的怪事,又見女子這樣做飯,不由自主地將這些事都聯絡了起來。

他悄悄起身,就順著牆根溜走了,他一路奔跑著回到家裡,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溼了,張郎中夫婦見他這樣,就問他是怎麼回事?

張仁義就把最近朱家村發生的事情對父母說了,還說那個叫李悠悠的女子怪異的行為,尤氏聽了一陣後怕,趕緊讓丈夫想想辦法。

張郎中把兒子帶進屋裡,從櫃子裡拿出一個東西遞給她,說道:“這是祖師爺留下的東西,你拿著,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把他拿出來……”

次日傍晚,張仁義來到朱家村,直接去了李悠悠的家裡,李悠悠正在苦惱,看到張仁義前來,就急忙迎接了上去。

嗔怪道:“昨晚我做了一桌子的飯菜,本想著好好招待張郎中的,誰知您卻不辭而別了?”她一邊說一邊向張仁義拋媚眼。

張仁義一臉歉意地說道:“實在是對不起李姑娘了,昨天我沒有對父母交代,天晚了不回去怕他們擔心,所以沒有來得及向姑娘告別就走了。

今日來的時候,我已經對父母說了今晚不回家……”

李悠悠一聽喜上眉梢,說道:“好啊,那今日三更給我診病,你只要治好我的心痛病,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的,若公子不嫌棄,我願意嫁你為妻,一輩子伺候您……”

張仁義說道:“我是個郎中,給人治病是我的職責,姑娘不要客氣……”

李悠悠做了一桌子菜,有葷有素,還有一壺美酒,二人對面而坐,邊吃邊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仁義有些醉意,李悠悠站起身,把搖搖晃晃的張仁義拉到了一個房間裡,說道:“張公子休息一會兒,等到三更的時候幫我診病。”

張仁義倒在床上裝睡,嘴裡說著胡話,李悠悠眼裡滿是精光,臉上掠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神情,輕輕關上房門就出去了。

半夜三更,一個身影就溜進了張仁義睡覺的房內,溜進房間的不是別人,正是李悠悠,她輕輕地走到床前,一雙泛著綠光的眼睛盯著床上熟睡的人,嘴裡伸出長長的蛇信子。

李悠悠把手放在張仁義的臉上,然後慢慢下滑,張仁義說著夢話,一隻手就抓住了李悠悠的一隻手,另一隻手卻悄悄從衣服裡摸出一個虎撐。

“叮鈴鈴……”一陣刺耳的鈴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只聽見一聲慘叫,李悠悠就倒在地上,並變成了一條大蛇。

張仁義不停的搖著手裡的虎撐,地上的大蛇痛苦的扭曲著身子,一直到大蛇不再動彈,張仁義才停手,並拿出事先準本好的茅草纏在大蛇身上。

睡夢中的村民們被一陣刺耳的鈴聲吵醒,他們聽見鈴聲來自李悠悠所住的房子,就跑過來看,當他們看到房間裡的大蛇時,都嚇得倒吸涼氣。

張仁義看著眾人說道:“朱家村近日多人喪命,就是這蛇妖所為,大家看怎麼處置它?”

那大蛇聽到這話,卻突然開口說道:“可惡的人類,你們殺了我無數子孫,我這樣做是為子孫報仇,讓你們也嚐嚐斷子絕孫的滋味……”

原來,這條大蛇是附近山上的蛇王,朱家村的人世代以捕蛇為生,山上的蛇都快被他們捕殺絕了,這就惹怒了蛇王,於是它就幻化成一個美少女,假裝是逃難而來,就住在了朱家村,專門殘害年輕男子。

本來這事與張仁義沒有關係,但蛇王得知他在調查這些人的死亡真相,就決定除掉他,也就有了昨日的偶遇和今日之事。

村民們得知這條大蛇就是殺人兇手時,紛紛拿起棍棒就要打,卻被張仁義攔住了,說道:“大蛇害人性命的確可惡,現在大家要報仇的心我也能夠理解,可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它的錯,什麼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

朱家村的人世代以捕蛇為生,殺害的蛇也不計其數,雖然他們不同於人類,但也是生命,它們也是有父母親人的,也有愛恨情仇,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它放了,否則冤冤相報何時才能了?

我們人類不能把自已的私慾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人和動物要和平相處,不要再有殺戮……”

眾人聽了張仁義的話,都羞愧地低下了頭,保證以後不再捕蛇,張仁義對大蛇說道:“從此之後,你們蛇類將與人類和平相處,你可願意?”

大蛇也認識到了自已的錯誤,說道:“只要人類不再殺害我的子孫,我願意與他們和平相處,互不干涉!”

張仁義就解去了大蛇身上的茅草,說道:“這裡不是你該呆的地方,你趕緊走了!”大蛇一躍而起,對著張仁義鞠了一躬,就消失不見了。

從那以後,朱家村的人們不再捕蛇,整個村子平安和諧,再也沒有出現怪事,當地風調雨順,村民們靠種地一樣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