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肖秉義躺衛生院病床。瞥一眼窗外,灰白色天空正飄灑著陣雨。
護士一聲驚喜,進來一人。
肖秉義朦朧中,認出朱大明正注視著自已。
明白新貴人又救了斯人一命,心中一熱。喉嚨被一股熱流堵住,湧出淚水。
朱大明感慨一句:“肖秉義同志,你受驚了。”
又拉下臉數落:“不是俺說你,你明知道要參加表彰大會,招呼不打一聲就溜了。”
“俺被領導尅得一頭的包。不過,你也萬幸,耿畢崇同志領獎時遭人暗算。”
“俺估計這一槍是衝你來的,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領獎會上有人要殺你?”
肖秉義苦著臉,搖頭道:“這是明擺的事,你們是好心,公開宣傳、授獎。保密局特務豈能饒過小人?”
“朱局長,我要宣告。耿畢崇胡說八道,褚鷹在哪兒,連小人都不知道。說我讓他去報告,沒影子的事。”
“另外。小人父母還是被特務抓了。現在生死未卜,求求你,快救救他們吧。”
朱大明不置可否的安慰道。
“不要急,我有數。你是本地人,能否給我書面介紹一下當地情況?下午三點前給我。”
肖秉義疑惑他為何要了解本地情況,正欲問一下,他已經離開。
下午,陣雨過後,天空放晴。大地經過天露沐浴,雲蒸霞蔚,熱氣騰騰。
天空如水洗般的藍,陽光灑在佇立鎮南石橋的朱大明和肖秉義身上,火辣辣的。
二人佇立橋上,看向相反的方向。朱大明趴欄杆透過中橋,凝視著黛青色橫山。
肖秉義背靠欄杆朝南望去,天際邊石臼湖波光粼粼。
朱大明遠眺一會,感嘆到:“這兒是個好地方啊!有山有水,風景秀麗。俺開始喜歡這兒了。”
“肖秉義,你是本地人。請你給俺介紹一下鎮裡情況。材料呢?”
肖秉義掏出寫好的材料,遞過去說:“古鎮歷史和概貌等情況,都在材料上。”
朱大明展開厚厚一沓紙,看看肖秉義,低頭看起來。字跡工整、俊秀……
橫山,是南京城的綠色屏障。縱橫百里,峰巒疊起,三十五峰依次環立。
登頂眺望,吳山越水盡收眼底。千年以來,橫山以它獨特的人文魅力,自然奇觀,深深吸引人們的目光。
以“石門”為代表的歷代摩崖石刻,遍佈山岩。現存約四、五十處,述說著此山前世今生。
商周之交,泰伯奔吳,在此築城,繁衍生息。 500多年後,吳越之爭由此拉開序幕。
公元前570年“橫山之戰”,奠定吳楚疆域基本格局。
橫山素有江東地區“吳頭楚尾”之稱,因此屢見典籍。
“壺中別有日月天,夢中往往遊仙山。”這是詩仙對它的讚美!
小鎮距北邊橫山約四公里,距南邊石臼湖約七公里。俗稱橫山腳下,石臼湖畔。
如在湖邊眺望橫山,可謂“湖光山色似爭輝,兩眼韶華更駘蕩。”
小鎮漢代已有雛形,是江南一帶著名古鎮。
一條三里多長,東西走向,J型長條青石街,被三條河流由北向南橫穿而過。
既承接橫山之洪,又連石臼湖之水。分東、中、西三座青石橋。
中河由東到西,分別稱東橋,中橋和西橋,水面呈雞爪型。
中、西橋均為拱形,兩岸長條青石駁岸。兩岸住戶均為大戶,能直接泊船。
東橋是平橋,是條分洪溝。因上游有個黃泥塘,又稱黃橋。
過橋之水四通八達,連線著小鎮對外的世界。抗戰前,無論大船小船,都能直達街邊碼頭。
日本人進駐小鎮,在鎮南修築一條卵石公路。建一座單孔石橋,只有小船能到碼頭……。
朱大明看後面還有不少,乾脆不看了。將材料裝進褲袋,疑惑得問。
“肖秉義,你說話,俺能懂。聽街上人說話,俺聽不懂,咋回事啊?”
肖秉義笑道:“材料後面有介紹,本地語系屬吳方言,也稱水方言。”
“本地人跟外地人,能說官話。本地人之間談家常,外地人很難聽得懂。”
朱大明點點頭,又問:”你說的水方言,是不是指特指石臼湖?湖周邊的居民。也說這樣的話嗎?”
肖秉義對他問的情況不瞭解,只好說:“差不多吧,湖對面的高城縣,以及湖東的林水縣,話音都差不多。”
“但也有不同,比如說,古鎮人稱天下雨,林水縣稱天下水。但都屬水方言。”
朱大明若有所思一會,問:“你父親在本縣高中畢業,你為何要去南京上高中呢?哪年去的南京?”
肖秉義臉上悲愴起來。從實道來。
小人父親原是鎮上警所所長。1943年上半年為救人,被駐鎮日軍小隊長毒打一頓。
關了一月有餘,最後半條命回家。還限制家人出鎮,除非有正當理由。
父親怕他們還要找麻煩,藉口送小人去南京有名無實的外婆家。日本人調查後,沒批。
小人看到報上有南京高中招考,以此為由。參加了南京高中考試,僥倖考中。
抗戰勝利那年,小人瞞著家裡,考上中央警官學校正科。
學期屆滿。小人除射擊不過關,其餘各門功課,名列前茅。
父母在家掰著指頭算,期盼小人畢業參加工作,拿薪水還債。
沒想到領畢業證前一天,學校宋中堅主任喊小人去談話。
稱小人射擊科目不及格,按新規定,拿不到畢業證。
只要小人在申請書上簽字,立刻帶走畢業證,還能分到中央重要部門。
小人抱定父親無黨無派、憑本事吃飯之原則。沒有明確表態。
哪曉得他來陰的,唆使手下,誣陷我私藏紅色書刊。打一頓,關小人幾天。
後來有人要將此事捅報上,宋主任才不得不釋放。扣發了畢業證,勒令小人當天離校。
小人自恃有本事,不信偌大城市,沒有立足之地。滾就滾。
當然,小人也不願讓父母知道真相,讓他們失望,不敢回去。
就地找工作,均被宋主任暗中控制。熟悉小人的都知道,小人從小就是犟脾氣。
走投無路之際,患難之交邱小秋,動員小人去街上撿破爛。
幹了幾個月,被褚鷹發現,跟他去了南區警署。
先讓小人當組長,後又當探長。還送一處房產,讓小人接父母去南京。
小人也沒讓他失望。日諜、綁票、盜竊、強姦、走私案件到手就破。
這要歸功於小人撿垃圾的朋友,為小人提供了不少線索。
朱大明愣愣聽著,又提出問鍾正榮同樣的問題。
“肖秉義,坦白的說,俺對你拒絕加入保密局的理由,持懷疑態度。”
“南京是國統區,你又身在中央警官學校,聽得反動宣傳也多。”
“還等著畢業拿薪水,還債養家。一句無黨無派原則之解釋,無法使人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