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獲勝後,氣勢愈盛,頻頻攻掠大宋西北邊地,宋被迫採取守勢。
公元1041十月,知諫院張方平上疏指責夏竦在西北三年,喪師辱國,不宜再擔任統帥職務,趙禎將夏竦撤了,改判河中。
為了增強西北防禦,趙禎將西北分為四路,在原來涇原路、鄜延路的基礎上增加了秦鳳路、環慶路。分別任命韓琦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兼知秦州;范仲淹為環慶路經略安撫使,兼知慶州;龐籍為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兼知延州;王沿為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知渭州。
韓琦帥秦鳳路,號令嚴明,愛撫士卒,深得兵略,名重一時,人心歸附,西夏兵不敢輕易犯邊,邊境有童謠:“軍中有一韓,西賊為之膽寒!”
范仲淹帥環慶路,認為慶州西北後橋當口,深入敵人腹地,是戰略要地,便設計在此修築大順城,其後寇盜不敢進犯。
范仲淹任將得當,朝廷深為倚重,邊民也有童謠:“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范仲淹還認為環慶的羌人反覆無常,曾經為李元昊做過嚮導,范仲淹到環慶後,召集羌人酋長,用皇帝詔書犒賞他們,並和他們訂立互助條約,各酋長踴躍受命,從此為大宋所用,羌人對范仲淹很敬愛,稱他為“龍圖老子”。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現象,以前的少數民族真的很謙虛啊。党項族稱范仲淹“小范老子”,稱範雍“大範老子”,羌族稱范仲淹“龍圖老子”,後來的女真族稱宗澤為“宗爺爺”,稱岳飛為“嶽爺爺”。
龐籍帥鄜延路,命部將狄青築招安寨,使周美襲取承平寨,用王信築龍安寨,鄜延路的失地基本收復回來了,鄜延路也很平安。
涇原路統帥王沿,和其他三人一樣,也是進士出身,典型的書生。可是王沿領兵就相對孱弱一些。當時朝廷任命時,張方平就提出異議認為:“涇原當敵要衝,王沿無人望,不應該和韓琦、范仲淹、龐籍同列!”事後證明,張方平是有眼光的。
大宋朝廷內部有人持這樣觀點,西夏當然也有高人。
公元1042年,謀臣張元獻計:宋朝的精兵良將全部都聚集在宋夏邊境地區,無暇顧及關中地區,而防守關中的涇原路相對薄弱西夏派軍牽制宋朝邊境兵力,然後再派一支勁旅乘機直搗關中平原,便可直抵長安(陝西西安)。
李元昊採納了張元的建議,派遣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大規模進攻宋朝。一路出擊劉璠堡(寧夏固原),一路出擊彭陽城(寧夏彭陽),兵匯渭州(甘肅平涼)城下。意圖佔領渭州後,東下直插長安。
閏九月初一,涇原路統帥王沿獲知西夏軍來攻,命安撫副使葛懷敏率軍從瓦亭寨(寧夏涇原)阻擊劉璠堡,景泰率軍阻擊彭陽城。
初九,葛懷敏進抵瓦亭寨,會會合部將許思純、劉賀、張貴、向進、劉湛、趙瑜、曹英、李知和、王保、王文、李嶽、趙璘、趙珣、李良臣等商議作戰方案,計劃第二天出兵襲擊西夏軍駐地新壕(寧夏固原西北),分四路奔赴定川寨(新壕不遠處)。
李知和、曹英一路當晚先出發。第二天,劉湛、向進一路在中途遭遇西夏軍,戰不利,退保向家峽,其他三路仍然進軍定川寨。
不久哨騎報西夏軍拔柵欄出新壕,向宋中軍進逼。葛懷敏等人守定川寨。近午,夏軍先毀新壕板橋,截斷宋軍退路,又封鎖定川寨水源,接著大軍圍困定川寨。
葛懷敏率軍出寨列陣迎擊。劉賀率蕃兵在河西出戰,部眾被夏軍擊潰;葛懷敏率中軍屯寨門東偏,曹英等列陣西北,李元昊用勁旅四面衝擊葛懷敏的中軍,宋軍堅不可摧,李元昊又回擊曹英部。曹英頑強阻擊,雙方打得難捨難分,不分高下。
突然黑風從東北宋軍後面突起,飛沙彌漫,宋軍指揮失靈,營陣大亂,爭相奔入定川寨城內。混亂之中,曹英被流矢射中面頰,跌在溝壕裡。葛懷敏部見曹軍混亂失敗,也跟著驚駭奔走,葛懷敏為部眾所裹挾跌倒,幾乎被踐踏致死。被抬進甕城,很久才甦醒過來。真是天不佑大宋啊!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出,葛懷敏威信不高,魄力不足!
趙珣見狀,率刀斧手和勇士據門橋奮擊,夏軍稍退。但是宋軍無鬥志了。當晚,夏軍圍城。葛懷敏與諸將商計,決定突圍走鎮戎軍。
第二天黎明,葛懷敏以曹英、趙珣為先鋒,劉賀、許思純為左右翼,李知和、王保、王文等殿後,結陣東進。葛懷敏策馬向東南先行,馳行二里許,長城壕橋已斷,不能再前行。西夏軍乘宋軍混亂之際,以逸待勞,從四面衝殺過來。
葛懷敏與部將曹英,李知和、趙珣、葉芝春、王保、王文、劉賀等十四位將領戰死,宋軍九千四百餘人近全軍覆滅。馬六百匹被西夏軍繳獲。好在葛懷敏讓步軍守在定川寨,不準步軍跟從,這些步兵得以倖免,另有韓質、郝從政等在蓮花堡、劉湛、向進在向家峽共計七千多人也得以保全。
李元昊獲勝後,揮師南下,直抵渭州,涇原路統帥王沿在渭州,率全州人上城,多樹旗幟以為疑兵,環慶路統帥范仲淹自慶州引兵救援,加上西夏的另一路軍被宋軍擊敗,不能按期到渭州匯合,李元昊因此不敢久留,只得撤兵回去。
佐料:葛懷敏是葛霸的兒子,因父親蔭功授官,西北用兵,葛懷敏歷任涇原路副總管,秦鳳路經略安撫副使,鄜延路副總管,環慶路經略安撫副使,可以說西北四路,他都呆過,可謂閱歷豐富,應該有軍事才能吧?。
可惜的是,范仲淹主持環慶路時,認為葛懷敏狡猾、懦弱,不知兵法,不欣賞他,也不要他,他又返回涇原路,在王沿手下做經略安撫副使。可見范仲淹的眼光多毒辣。
王沿卻十分看重葛懷敏。定川寨之戰,葛懷敏出兵前,王沿也是有囑託的。王沿要他率兵拒守瓦亭寨以逸待勞,葛懷敏不聽,偏要率軍進兵鎮戎。王沿又派人寫信告誡,不要深入,只要據鎮戎城,用孱弱的軍隊誘敵,敵軍來,發伏兵就有功勞,葛懷敏又不聽,非要領軍到定川寨,想依託定川寨主動出擊新壕,結果在定川寨大敗。
王沿因為定川寨之戰失敗,受牽連被降職知虢州(河南靈寶),兩年後卒,享年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