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罷寇準

前文詳敘過,從積極抗戰到“澶淵之盟”的談成,寇準居功至偉,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古往今來,有功之臣往往招來不測之禍。

按理說,寇準對北宋王朝功重如山,趙恆對寇準寵信、敬重理所當然,但皇帝的垂青,引起了寇準政治對頭的嫉恨。

這當然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也是寇準性格剛直之必然。

“澶淵之盟”第二年,朝中宰相有兩人,畢士安和寇準,但畢士安基本臥床養病,寇準等於是獨相。

寇準選拔人才不講究門第,喜歡啟用出身貧寒且有真才的人。同朝大臣很多都有意見。

有日,朝廷需要選拔官員,中書省下屬打算按資歷慣例將備選官的履歷呈送趙恆,寇準卻阻止道:“宰相的職責是選任賢良、摒棄庸才,如果按照資歷晉升,一個屬吏就可以完成,何必要宰相呢?”

寇準所說的道理沒錯,但是這話很不給下屬面子!所以《宋史》說他“面詆同列,雖有直言之風,而少包荒之量。”也就是說,他當面指責同事,雖然有直言的風範,卻缺少寬宏的度量。這是所有性格耿直之人的通病。

御史臺是專門批評朝政得失的機構,每當御史臺官員有缺額時,他就讓平時具有批評精神的人去擔任。這樣一來,他就更成為朝中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而這些人以王欽若為首。

王欽若曾被寇準當面斥責“罪可斬首”,後又被寇準設計從趙恆身邊支開,下調到天雄軍節度使,生生擔驚受怕了好一段時間,所以對寇準恨之入骨。

趙恆從澶州回開封不久,便念及王欽若的乖巧,將王欽若從天雄軍調回朝廷中樞。王欽若雖如願回來,但是此時,寇準聖眷正隆,功勞卓著,朝廷上下有目共睹。王欽若想與寇準手腕掰,還差點份量,便以退為進,多次上表趙恆,表示要退休歸隱,趙恆捨不得他,拜他為刑部侍郎、資政殿學士。

寇準核定王欽若的朝班次序在翰林學士李宗諤之下。王欽若做過參知政事,現在卻位列翰林學士之下,又不甘心,試探地向趙恆訴苦。趙恆當時未置可否。

一日臨朝,趙恆突然問寇準,王欽若怎麼位列翰林學士之下?

寇準隨意答道:“按慣例便是如此!”

趙恆立即表態道:“王欽若曾位列兩府,地位應有所區別,如今可加他資政殿大學士,位列翰林學士之上!”

大宋官員,資政殿學士前加一個“大”字,從王欽若開始實行。可見趙恆對王欽若的重視程度。不久,趙恆又提拔王欽若為尚書左丞知樞密院事,修國史。

至此,王欽若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還是很有份量的。內心產生了扳倒寇準的強烈想法。

王欽若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一條毒計終於謀劃完畢。

一日朝會,退朝之時,趙恆目送寇準出殿,眼中流露出戀戀不捨的神情。

王欽若卻故意落在後面,乘機對趙恆道:“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澶淵之盟’時,他對國家有功嗎?”

趙恆點頭首肯。

王欽若假裝奇異地問道:“我想不到陛下竟有這樣的看法。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怎麼反而說寇準有功?”

趙恆愕然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王欽若道:“《春秋》—書有明確記載,把城下之盟當作一種恥辱。澶淵之盟實際上是城下之盟,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之盟,還有比這更恥辱的嗎?”

趙恆一聽,臉立即陰沉下來。

王欽若見趙恆不高興,知道自己的話產生了效果,趁熱打鐵接著道:“陛下聽說過賭博吧。那些賭徒在錢快要輸完時,就盡其所有押了上去,輸贏在此一舉,這叫‘孤注一擲’。陛下在澶州時,不過是寇準手中的‘孤注’罷了。現在想起來,真是危險得很啊!”

趙恆聽完,內心翻起了驚濤駭浪,心裡尋思,原來自己只不過是寇準手中的籌碼,不是王欽若提醒,自己還矇在鼓裡呢!

從此,趙恆開始對寇準冷淡起來。寇準尚不知就裡,仍然我行我素。王欽若嗾使其他大臣攻擊寇準居功自傲,趙恆聽寇準的壞話多了,對寇準的認識,更加產生偏移。

到公元1006年二月,趙恆終於忍不住,下詔罷免了寇準的宰相職務,讓他判陝州(河南三門峽)兼任刑部尚書。

同月,趙恆任命王旦為宰相。趙恆任命王旦為宰相時,特意告誡王旦道:“寇準多次向人封官許願,作為自己的恩義,你要引以為戒!”趙恆無端對王旦說這樣的話,資訊量相當大。

佐料:寇準拜相時,張詠知成都,對屬下道:“寇公奇才,可惜學術不足!”等寇準罷相判陝州,張詠從成都回京,路過陝州,寇準熱情款待。

張詠辭別時,寇準一直送他到陝州城郊外,並且問:“張公臨行,有何教我?”

張詠也不客氣,沉吟片刻後,慢慢地道:“《霍光傳》可以多讀一讀!”說完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這話讓寇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回去後取出《漢書》,挑《霍光傳》認真讀了一遍,看到書中“不學無術”這句詞時,寇準恍然大悟,自嘲地笑道:“這就是張公要對我說的啊!”

不過這純屬張詠的玩笑。因為張詠在成都經常道:“寇準才能出眾,如讓他來治蜀,未必能超過我。但是他在澶淵的表現,卻是我不敢做的啊!”

可見,張詠內心對寇準還是很佩服的。

寇準在陝州擔任主官後不久,寇準調任知天雄軍,契丹使者經過大名府,寇準作為邊帥接待使者,酒過三巡,使者不懷好意地對寇準道:“相公聲望隆重,怎麼不在中書省做宰相了?”這話問得很刻毒!

寇準從容答道:“吾皇認為朝廷無事,北方安寧,不是非要用我寇準不可了!陛下深謀遠慮,等閒之輩怎麼能夠理解透徹?”契丹使者為之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