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倪老相助

羅威國全家在為禹天的事業奔波的時候,他自已也沒閒著。

如果說開發三亞是因為情懷,那讓華夏的高新電子產業立足世界之巔,就是他的心願。

“大海航行靠舵手!”

他首先要找一個懂技術、有威望,有前瞻視野的領軍人物;

禹天不覺得自已有這個能力。

人選其實他早就有了,只是不確定對方願不願意來幫他。

這些天他冥思苦想,做著說服的準備工作,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以及應對的策略,目的就是要做到萬無一失;

說了半天,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瞭解華夏計算機發展歷史的人對這個人都不陌生,倪GN,倪老。

倪老是聯想公司科技的奠基人之一,曾經是聯想公司的總工,第一批華夏工程院院士,90年代,他堅持企業應該走“技工貿”的發展路線,和“貿工技”路線發生碰撞,最後以倪老離開結束了這場持續了幾年的路線爭論,是非功敗,自有後人評論。

隨便列舉幾條倪老當時的觀點:

企業走“技工貿”的發展道路,不動搖;

一向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化,並順應計算機和通訊融合的趨勢及早作出部署;

堅持立項自主研發程控交換機;

自主研發晶片,堅持建立晶片設計中心;

呼籲國家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晶片設計能力;

......

這些在後世被證明無比正確的思路,在當時看來很瘋狂。

倪老的思路和禹天的目標高度一致,自已和倪老簡直是天作之合。

(呸!臭不要臉!給自已臉上貼金!那叫一脈相承,是你承襲人家的。)

......

二十年後,一個訪談節目中,華夏雙料院士倪老回憶道,“91年春天,禹天找到了我。當時他還在燕大讀書,我那時的工作地點就在中關村,大家直線距離不超過1000米;

不聊不知道,一聊嚇我一跳,那個時代的華夏,知道計算機的人可能有一些,但是能夠對計算機應用軟體、網際網路的前景看得那麼清晰和透徹的就太少了,絕對地鳳毛麟角,當時給我的震動非常大,他實在是太瞭解這個行業了。”

“包括您在內嗎?”

“當然包括我在內,說實話,我當時都聽傻了。我從事電子和計算機研究二十多年,在加*大工作過三年,自認為對這個行業還是精通的,聽了禹天的論斷和對前景的展望,你可能想象不到,我當時什麼都顧不得了,掏出筆和紙,把他說的一些要點記了下來,生怕忘了。那一天,禹天在我面前開啟了一道門......”

“倪院士,網上傳言說,禹天是您的弟子,看來這不是事實了?”

“當然不是了,我們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互為良師益友。”

“網上還有一種說法,您當時離開聯想公司加入研究院,是被禹總拿錢砸過去的,是這樣的嗎?”

“哈哈哈!這話是我跟朋友開玩笑時說的,那天......”倪老笑得很開心。

“倪老,當年研究院的決策機構是院長委員會,院長委員會透過的決議,是可以直接執行,是吧?”

“是的,沒錯。”倪老笑眯眯的點頭。

“網上傳說,在院長委員會上面,禹總有一票否決權,和一票透過權,是有這種事情嗎?”

“有的,禹天不僅是研究院的投資人和受益人,他還是研究院的創始人,如果把研究院比作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禹天相當於是船長,只不過他大部分時候放棄了領導權,只有在船偏離航線了,才會動用船長的權利,指引船駛向正確的方向。”

“哇,禹總好厲害!不愧是我們的偶像!二十多年時間裡,禹總有過失誤嗎?”

“有過,他又不是神仙,怎麼會沒有出錯的時候呢,只不過比較少而已,他自我糾錯能力很強,善於分析和總結,也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高新科技研發過程是充滿未知風險的,就像航行在未知的海域,大家只能預測前進的方向,至於前方有沒有風暴、暗礁,什麼時候會遇到突發情況,前路還有多遠,誰也不知道,到了盡頭是否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也不清楚,這些時候,禹天往往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

功夫不負有心人,禹天最終獲得了倪老的認同,答應牽頭組建華夏天衍電子技術研究院,並擔任院長一職。

在倪老點頭的那一刻,禹天身上的壓力陡然一鬆,心中歡喜無限。

簡單說說禹天給出的條件:

1、研究院執行院長負責制。倪老作為院長,對於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專案、資金使用有自主權;

2、研發方向包括但不侷限於計算機軟硬體及周邊應用裝置、網際網路絡裝置及內容服務、行動通訊網路裝置、行動電話終端等;

3、每年不低於2億美元的資金注入,不設盈利指標,研究院技術成果轉化產生的利潤由研究院自行支配;研究院資金如果當年沒有花完,第二年的資金投入相應減少。

(禹天怕倪老不捨得花錢,專門加了這一點。好笑的是前兩年倪老為怎麼把錢花出去費心,後期就變成了禹天整天躲著倪老走路了。)

4、研究院可以自行設立研發專案組,人員招聘由倪老(研究院)負責;也可以(禹天建議)將研發專案分解到國內國外的各大研究所和大學,由研究院提供研發資金,雙方共享研發成果(專利)和技術轉化帶來的利潤。

5、建議研究院將資金的一部分以天使投資基金的模式,扶持國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包括在技術方面給以支援;

6、在南方電子科技大學的科研機構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南方電子科研院的研究專案、資金使用由倪老代管,研究方向主要是半導體材料研究、矽晶圓的製備技術、半導體晶片、積體電路、計算機語言、通訊協議等更底層、更基礎的學科研究,沒有任何盈利要求,研發技術力量建議參考第四項。

7、南方電子科技大學的教職工隊伍的組建也需要天衍研究院的支援。

......

看看這些條件,倪老還有啥好說的。

飽受有志難酬之困的倪老碰到了禹天,那還真有點姜尚遇上週文王的感覺(雖然禹天這個周文王是個水貨),禹天對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無線通訊領域的理解和重視已經得到了倪老的共鳴;

禹天給出的資金量和信任度更是遠遠超出了倪老的認知,華夏自古就有“士為知已者死”的說法,倪老雖然還不至於,但是此刻也有一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激情在胸中盪漾。

當天,兩人在各自回家的路上,都哼著歡快的小曲。

......

三亞地產開發在籌備、新的大學在籌備、天衍研究院在籌備,都需要禹天的高屋建瓴,這把他忙的,快飛起來了。

手上剩下的資金也需要安排。

禹天找來歐美日韓國家的上市公司清單,仔細研究,一個個勾選,敲定了上百家公司,包括但不限於米國的微軟、戴爾、惠普、IBM等幾十家公司,RB的索尼、佳能等十多家,HAN國的現代、LG、大宇、三星等多家,還有瑞*的愛立信、芬*的諾基亞、法*的阿爾卡特、德*的西門子等等,分出輕重層次,檢查過沒有問題後,交給了羅威國。

米國的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像雅虎這些公司現在都還沒影呢,再等兩年,他才會開始米國的投資“天使”之旅。

羅威國在加勒比海島國家註冊了十幾家離岸公司,把資金分散,透過幾十個隱匿賬戶,買入禹天選定的股票。

禹天又在港島註冊成立天鵬投資公司,做好對國內國外實體產業的投資準備。

從“天域”、“天海”,到“天衍”、“天鵬”,再往前數,還有“天華”、“天夭”,禹天笑著直搖頭,自已的事業成了“天”字系列;

他還在關注歐洲的金融動向,尤其是英鎊。

只記得索羅斯狙擊過英鎊,並且大獲全勝,從此蜚聲國際,但不記得發生在哪一年。

有印象的國際金融大事,還有幾年後的墨國金融危機,97、98年之間的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的米國納斯達克崩盤、06年米國房債引發的金融危機和歐洲的債務危機這些。

上一世,他不懂金融,弄不清楚索羅斯們是怎麼掙錢的,現在他多少算是摸到了門道。

借索羅斯們的勢,牽歐洲這隻羊,只要不貪,掙點小錢錢還是不難的。

更何況,掙錢的同時他還有一些深遠的考慮,暫時先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