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聞言,心中皆是一震。他們知道,皇帝此次是動了真怒。
李國輝犯下如此多的罪行,如今終於迎來了他的末日。
日衛們得令,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抽出兵刃,寒光閃爍,一步步向李國輝逼近。
李國輝驚恐地看著逼近的日衛,眼中滿是絕望。
他試圖掙扎,卻被日衛牢牢控制住。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李國輝絕望地呼喊著,但他的求饒聲在周轅的憤怒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日衛們沒有絲毫猶豫,手起刀落。鮮血飛濺,李國輝瞬間倒在血泊之中。
朝堂上一片死寂,眾人都被這血腥的一幕所震懾。
周轅看著李國輝的屍體,眼神冰冷。
周轅亦是首次目睹這般場面,然而,他強自忍耐住了內心的波瀾。
只因他深知,為了百姓,為了天下蒼生,這些為非作歹之人必須受到嚴懲。
他聲音沉穩而有力,沉聲道:“朕今日誅殺李國輝,乃是為正朝綱,望爾等引以為戒,若再有違法亂紀者,朕定不輕饒。”
大臣們戰戰兢兢地跪地,齊聲高呼:“陛下聖明,臣等定當銘記陛下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
周轅依舊緊緊盯著下方。
隨後,他再度開口:“陳留,劉永恆。”
“臣……在……”兩人聲音顫抖,身軀也止不住地微微發顫。
周轅怒目圓睜,厲聲喝道:“朕對你們寄予厚望,委以重任,你們卻如此辜負朕的信任,陳留,你本應守護京城百姓,卻淪為惡勢力的幫兇,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劉永恆,工部乃國家建設之關鍵部門,你卻將其變為謀取私利的工具,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你們的所作所為,天理難容。
“朕今日若不嚴懲,何以正國法,何以安民心?”
“陛……下,臣知罪……”陳留與劉永恆面色慘白,聲音顫抖著求饒。
他們此時滿心懊悔,然而大錯已然鑄成,悔恨亦無法挽回他們的命運。
陳留伏地叩首,淚水與汗水交織而下,“陛下,臣一時糊塗,被利益矇蔽了雙眼,與李國輝同流合汙,欺壓百姓,臣罪該萬死,如今臣已知錯,求陛下開恩,給臣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劉永恆亦是渾身顫抖,“陛下,臣掌管工部,卻未能盡到職責,在京城官道修建和土木興建中貪贓枉法,與李國輝相互勾結,臣辜負了陛下的信任和重託,臣願接受任何懲罰,只求陛下饒臣一命。”
周轅看著他們,眼神中滿是失望與憤怒,“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們的罪行不可饒恕,朕不會因為你們的求饒而輕饒你們,國法如山,任何人觸犯國法都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
“將他們拖下去,嚴加看管,待查明所有罪行後,依法處置。”
周轅一聲令下,侍衛們立刻上前,將陳留和劉永恆拖離朝堂。
大臣們看著這一幕,心中無不凜然,他們深知陛下此次是鐵了心要整頓朝綱,誰也不敢再有絲毫僥倖心理。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大臣們皆噤若寒蟬。他們深知,陛下此次動了真怒,對違法亂紀之人絕不會手軟。
而陳留與劉永恆,也只能在悔恨與恐懼中被侍衛帶離朝堂,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厲的法律制裁。
“都察院左右御史何在!”周轅怒聲喝道,聲音在大殿中迴盪,威嚴十足。
“臣……在!”兩位御史連忙出列,神色緊張,躬身而立。
周轅目光如炬,緊緊盯著他們,厲聲質問:“你們二人,翫忽職守!朝廷有如此毒瘤,卻不進諫,究竟是為何?朕賦予你們監察百官之責,你們卻如此失職,該當何罪?”
兩位御史聞言,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心中惶恐不安,他們連忙跪地,顫抖著聲音道:“陛下息怒!臣等知罪,臣等雖有監察之責,但未能及時察覺此等毒瘤,實乃臣等失職,臣等願接受陛下懲處,日後定當更加勤勉,不敢有絲毫懈怠。”
周轅冷哼一聲,神色依舊嚴肅:“朕望你們能牢記今日之教訓,日後務必盡忠職守,若再有失職之舉,朕定不輕饒。”
兩位御史連連叩首:“陛下聖明,臣等定當銘記陛下教誨,不敢有違。”
周轅掃視著群臣,語氣堅定地說道:“朕希望諸位以,李國輝、陳留、劉永恆為戒,時刻牢記為官之責,廉潔奉公,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盡忠,若再有膽敢違法亂紀者,朕定當嚴懲不貸。”
群臣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定當謹遵陛下教誨,不敢有違。”
“老國公,你如今可有什麼話想說?”周轅目光緩緩轉向老國公,話語中帶著一絲威嚴與質問。
此刻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人的目光也紛紛投向老國公,等待著他的回應。老國公微微一顫,神色複雜,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陛下的質問更是讓他倍感壓力。
“陛下聖明……”老國公聲音微微顫抖。
這場朝堂上的風暴,以李國輝的死亡畫上了句號。
但皇帝的威嚴和決心,卻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大臣的心中。
“如今戶部與工部兩部已無管事之人,老丞相對此可有何看法?”
周轅微微眯起雙眸,目光落在老丞相身上,語氣中帶著幾分探尋之意。
底下的大臣們心中皆如明鏡一般,皇帝此舉分明是在任用寒門之士,有意捨棄士族,一時間,下面計程車族官員們心中皆惴惴不安,暗自打鼓。
老丞相略微沉吟片刻,而後緩緩開口道:“陛下,羅文、章化兩位大學士,德才兼備,可堪大任!”
老丞相的話語擲地有聲,在朝堂之上回蕩,然而,眾人心中卻各有思量,不知皇帝對此提議會作何回應。
周轅聽了老丞相的話,並未立刻回應,而是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看著下方。
大殿內一時寂靜無聲,氣氛凝重得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寧大人,你覺得呢?”周轅看向一旁的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寧江河心中一凜,連忙出列,恭敬地拱手道:“陛下,老丞相所言,臣亦有所考量,羅文、章化兩位大學士,確有其過人之處,羅大學士才學深厚,處事沉穩,於政務之事常有獨到見解;章大學士勤勉奉公,清正廉潔,在群臣之中頗具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