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月仙庵——
一片清幽之地,四周古木參天,枝葉繁茂,彷彿一道綠色的屏障,將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如夢如幻。
這庵堂幾乎沒什麼人來,在這山林之中顯的清雅寧靜。
月仙庵的建築古樸典雅,青瓦白牆,飛簷斗拱,透露著歲月的沉澱和寧靜的氣息。
庵門上方的牌匾上,“月仙庵”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庵內,香菸嫋嫋,佛音繚繞,給人一種心靈的慰藉和安寧。
庭院中,一名老嫗靜靜地席地盤坐在蒲團之上。
她雙目微閉,神態安詳,周身散發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
“凝兒,回來了。”老嫗緩緩睜開雙眼,目光中滿是慈愛。
“師父,徒兒回來了。”裴婉凝一襲白裙,身姿綽約,宛如掉落凡塵的仙子。
那白色的裙襬隨風輕輕飄動,彷彿一朵盛開的百合花。
她的面容清麗脫俗,眉如遠黛,目若秋水,肌膚如雪,一頭烏黑的長髮如瀑布般垂落在肩頭。
她的眼神中透著純淨與溫柔,讓人一見便心生歡喜。
但是老姬還是看出來她眼神中充滿了一股不知名的悸動。
“凝兒,這次出去一趟,你心怎會如此不靜?”老嫗望著自已最為滿意的徒兒,眼中帶著一絲疑惑與關切。
“師父,凝兒沒有……”裴婉凝微微低下頭,欲言又止,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
“難道是我的錯覺?”老嫗微微蹙起眉頭,自言自語道。
她的目光在裴婉凝身上停留片刻,思索著自已方才的感受是否有誤。
片刻後,老嫗微微擺了擺手,說道:“既然沒事,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師父。”
裴婉凝輕聲應道,微微欠身行禮後,轉身離去,她腳步輕盈地回到自已的房間,輕輕關上房門。
空曠的房間裡,寂靜無聲。
裴婉凝坐在床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她緩緩拿出周轅的頭髮,那一縷髮絲在她的指尖輕輕纏繞。
她的眼神漸漸迷離起來,思緒也飄回到了與周轅相處的時光。
那些美好的回憶在她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讓她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無賴小賊……”裴婉凝輕聲呢喃著,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柔又帶著些許嗔怪的笑容。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彷彿在回憶著與那個“無賴小賊”相處的點點滴滴。
片刻之後,她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彷彿暗自下了什麼重大的決心。
她小心翼翼地把周轅的頭髮拿在手中,輕輕地將它連線在自已的髮梢上。
那一縷髮絲與她的長髮交織在一起,彷彿在訴說著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
她靜靜地看著髮梢上的那縷頭髮,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期待。
在這空曠的房間裡,她彷彿找到了一種心靈的寄託,一種與那個遠方的人緊密相連的感覺。
————
今日文武百官早早便來到殿前,靜靜等候著周轅的第一次朝政。
群臣面色肅然,個個身姿挺拔如松,皆拱手佇立在御道兩旁。
他們神色莊重,卻又難掩心中的疑惑,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
“陛下今日怎麼突然上朝了?”
一位官員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詫異。旁邊的官員微微搖了搖頭,同樣面露疑惑之色。
“是啊,陛下平日裡甚少如此突然地上朝,不知今日有何要事。”
眾人紛紛猜測著,心中充滿了好奇與不安。
在這莊嚴的朝堂之上,那輕微的私語聲彷彿是平靜湖面泛起的漣漪,雖細微卻也透露出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周轅面帶微笑,走到龍椅前,而後穩穩坐下。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深邃而威嚴,雖年少卻自有一股帝王之氣散發開來。
“百官跪拜!”
“吾皇萬福!”百官整齊劃一的在這聲音中跪下了。
咚——
隨著一聲悠揚的鐘鳴,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下來。
周轅微微抬眸,目光掃過群臣,臉上的笑容從開始就沒有變過。
“眾卿平身。”周宣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群臣齊聲高呼:“謝陛下。”而後紛紛站直身子,神色恭敬地等待著周轅發話。
“眾愛卿,最近可有何事發生呀?”周轅臉都笑僵了,他笑容中帶著一股殺氣。
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皆垂首思索。突然,京兆尹陳留站了出來。
“陛下,我大夏自先帝仁德治國以來,百姓皆安居樂業,軍隊更是勢不可擋,此等盛世之景,皆是陛下之功勞啊。”
周轅微微頷首,目光平靜,靜靜地落在陳留身上。
“哦,陳留,朕記得你,很好,百姓安居樂業,乃國之幸事。”
周轅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宛如洪鐘一般,在莊嚴的朝堂之上久久迴盪。
陳留微微躬身,神色恭敬,臉上露出虔誠之色。
“陛下聖明,微臣等必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為大夏百姓謀福祉。”
就在這時,丞相陳以清突然站了出來,聲音洪亮而堅定。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哦,老丞相,有何要事。”周轅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奇異的光芒。
“陛下,臣要參戶部尚書令李國輝,工部尚書令劉永恆。”
陳以清的話語擲地有聲,彷彿一道驚雷在朝堂之上炸響。
什麼?
瞬間,朝堂之上一片嘈雜。
眾人面面相覷,眼神中充滿了震驚與疑惑。
“怎麼回事,丞相怎麼突然對兩位尚書發難了?”
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周轅面無表情。
“丞相,為何要參這兩位尚書?且說來聽聽。”
陳以清神色凝重,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李國輝任戶部尚書令以來,戶部賬目多有不清之處,且有挪用公款之嫌。”
“劉永恆主掌工部,近來諸多工程進展緩慢,且質量堪憂,臣懷疑其中必有貪腐之弊。”
此言一出,朝堂上眾人更是一片譁然。一些官員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此事的嚴重性。
李國輝和劉永恆兩人神色驟然大變,忙不迭地出列,而後跪地高呼:“陛下明察,臣等實在是冤枉啊!”
他們的聲音中帶著急切與惶恐,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
周轅的目光在陳以清、李國輝和劉永恆三人之間來回掃視,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思索。
沉默片刻後,他緩緩說道:“恩,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李愛卿,劉愛卿,你們兩個可有辯解?”
他的聲音沉穩而威嚴,在莊嚴的朝堂之上回蕩。
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皆屏息凝神,心中各有盤算。
有的官員憂心忡忡,擔心此事會牽連到自已;有的則暗自竊喜,期望藉此機會打擊政敵;還有的保持中立,靜觀其變。
此時,一名身穿黑色瑞獸衣服的老人,站在大臣前面,微微皺了皺眉。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憂慮與沉思,彷彿在思考著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那黑色瑞獸衣服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更增添了他的威嚴與莊重。
老人的身姿挺拔,雖年事已高,卻依然散發著一種沉穩的氣場,讓人不敢小覷。
老人輕咳一聲,打破了這緊張的沉默。“陛下,此事不可草率定論,老臣以為,當派遣公正之臣仔細查證,不可僅憑一面之詞便定兩位尚書之罪。”
周轅微微點頭,目光轉向老人。
“老國公所言極是,朕自會派人詳查此事,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李國輝和劉永恆聽完急忙喊道。
“陛下,臣等都是證清白的啊。”
陳以清卻神色不變,再次拱手道:“陛下,臣參奏並非無憑無據,還望陛下重視。”
周轅緩緩站起身來,手臂輕輕一擺。
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下面趴在地上的兩人。
周轅開始在朝堂之上緩緩踱步,來回走動,卻始終一言不發。
他的每一步彷彿都踏在李國輝和劉永恆的心尖上,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他們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滾落,心中充滿了忐忑與不安。
周轅的沉默如同沉重的烏雲籠罩在整個朝堂之上,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種壓抑的氣氛。
大臣們也都噤若寒蟬,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緊張地注視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猜測著他的心思。
周轅緩緩轉過身去,負手而立,背對著眾大臣。
他的身姿挺拔,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場。
片刻後,周轅微微側頭,目光投向李國輝,語氣平淡地問道:“李愛卿,聽說你府上失火了,沒事吧?”
他的聲音雖不高,卻在寂靜的朝堂上清晰可聞。
這句話看似關切,卻又彷彿別有深意,讓人捉摸不透皇帝的真實意圖。
李國輝心中一緊,連忙磕頭回應:“陛下關懷,臣感激涕零,府上只是小災,並無大礙。”
周轅沉默片刻,沒有立刻回應,氣氛再度變得緊張起來,眾人都在揣測皇帝接下來的舉動。
“聽說,這大火燒了不少家當?”周轅的話語悠悠傳出,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審視意味。
李國輝平時上朝都穿著打補丁的朝服,此刻他誠惶誠恐地回應道:“臣,平時縮衣節食,哪裡有什麼家產。”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臉上露出謙卑恭順的神色。
那身打補丁的朝服在此時顯得格外惹眼,彷彿在印證著他的清廉節儉。
然而,他的言辭雖懇切,卻難以消除眾人心中的疑慮。
朝堂之上,氣氛愈發凝重,大臣們的目光在皇帝與李國輝之間來回遊移,揣測著這場對話背後的深意。
“那可不行,李愛卿乃國之棟樑。”周轅微微揚起下巴,神色間帶著一抹關切之意。
“這樣吧,朕叫人去你府上看看,看燒壞了些什麼,然後朕給你補上。”
他的話語雖平和,卻似有千鈞之重。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李國輝身上。
李國輝面色瞬間變得蒼白,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他慌忙跪地磕頭,聲音顫抖著說道:“陛下隆恩,臣萬死難報,只是臣府上並無貴重之物被燒壞,不敢勞煩陛下。”
然而,他的推脫之詞在此時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周轅靜靜地看著李國輝,眼神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彷彿在等待著他進一步的反應。
整個朝堂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周轅不再理會李國輝,神色冷峻。“日衛!”他的聲音不大,卻極具威嚴。
突然,從暗處迅速走出幾個身穿錦袍的人。
他們身姿挺拔,行動敏捷,身上的錦袍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澤。
這些人個個面容冷峻,眼神犀利,散發著一種令人膽寒的氣勢。
“你們去李大人府上看看,看仔細咯。”
周轅的話語簡潔明瞭,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這些人,彷彿在向他們傳遞著一種堅定的信念。
那幾個身穿錦袍的人微微頷首,隨後一言不發地轉身離去,他們的腳步聲在寂靜的朝堂上顯得格外清晰。
朝堂之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國輝身上。
李國輝臉色慘白,身體微微顫抖著,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麼,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彷彿一場巨大的風暴即將降臨在他的頭上。
劉永恆同樣神色緊張,他偷偷瞥了一眼李國輝,眼神中流露出擔憂與焦慮。
他深知,如果李國輝出事,自已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
朝堂上的大臣們面面相覷,私下裡竊竊私語。
一些人暗自慶幸自已沒有被捲入這場風波,而另一些人則在思索著如何在這場危機中明哲保身。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固了,眾人都在等待著日衛們從李國輝府上帶回的訊息。
而周轅則靜靜地站在那裡,神色高深莫測,讓人無法揣測他的心思。
“陛下,此事略有不妥!”黑袍老人緩緩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朝堂之上回蕩。
“哦,老國公,有什麼不妥?”周轅微微揚起下巴,目光中帶著一絲好奇,細細打量著下面的黑袍老人。
這位老國公,名為張靖遠。
他身姿挺拔,雖已年邁,卻依然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場。
那黑色的瑞獸衣服在他身上更顯莊重,彷彿在訴說著他歷經的歲月與榮耀。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睿智與深思。
“陛下,派人貿然前往李大人府上,恐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且若此事並無實據,也會讓李大人心寒,老臣以為,當從長計議,謹慎處理此事。”
張靖遠的話語擲地有聲,句句在理。
朝堂之上的眾人紛紛點頭,對老國公的見解表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