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章 火了!

男孩子,小時候崇拜父親。

長大了,不曉得是想要挑戰,還是別的什麼,關係不可避免的稍生疏些。

至少嘴上是如此。

兩父子單獨聊天的次數,比小學少得多,反而與於芳慧溝通事情更暢快。

張澈將出版的事情簡略說了下。

只是對於數目略有誇大,反正只有出版社的人和自己曉得。

聞言,張南林稍有些沉默。

良久之後,方才說道:“爸書讀的不多,但也聽老師說,讀書能出人頭地。”

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

“家裡的事情不用擔心,好好讀書,既然有稿費,就好好吃飯,再買點衣裳。”

言下之意,就是他們出門打工的事情不會改變。

張澈早就有預感和準備,沒有再勸。

只是垂下的眸子,眼角還是微微紅潤起來。

這就是父親的風格,性子可能有些古板和僵硬,有時候甚至殘留足夠的控制慾。

但終究還是柔軟。

上輩子辛苦半生,除了還外債,就是把家裡的房子再裝修,之後就是供自己買房。

即便是再怎麼樣高標準,對於一個男人而言。

都是完全合格。

父子間簡單的對話結束。

沒有爭吵,但意思都表達清楚,並且達成暫時的共識。

四日後。

八月一日。

張澈拎著包,往縣城汽車站送父母上車。

往蘇省的汽車。

車票一百二,送到高速路口,還得另外想辦法到廠裡,那是屬於黑車司機的時間。

汽車站遠比火車站忙碌,這才是02年的主流出行方式。

早上出來的急,沒有在家吃飯,就在附近的早點攤子對付兩口。

倒也不用刻意找,就看著蒸騰而起的水汽一排排過去,便曉得,小販隊伍很是龐大。

張澈找了個炒麵的攤子,給於芳慧點了塑膠杯的豆漿,她愛喝這口。

至於他和張南林,則是熬得濃稠又添水的稀粥。

再上一屜小籠包,兩盤炒麵,各自一個黑黢黢的茶葉蛋,就此搞定。

吃的滿頭大汗,但渾身通透。

張澈付錢,於芳慧也沒攔住,曉得自家兒子,估摸著論現金,在村裡都是個頂個。

佔兒子的便宜,這心裡也是舒服。

吃完飯。

司機便是吆喝著上車。

沒有什麼哭唧唧的場景發生,三人的表情,至少表面上都很穩定。

互相注視著,直到發動機的聲音驟起,黑色的煙氣排出,車子慢慢出了站。

張澈這才轉身出了車站。

倒也沒有著急回家,而是走到附近的報刊亭。

隨意翻了翻,出言問道。

“老闆,怎麼沒有看到《古今傳奇》啊?”

“嗐,賣斷貨了,說是加印的還在路上。”

老闆一聽就曉得怎麼回事:“看那個鬼吹燈是吧?來本《徽州故事》,這會兒還有兩本,正好八月上刊的出來了,能看到和《古今傳奇》一個進度。”

張澈點點頭,拿起最新的《徽州故事》,掃了兩眼。

確實如此,《今古傳奇》是月刊,對於篇幅是有要求,兩期的《徽州故事》才趕得上對方一期。

嗯?

旋即他眼神一定,老闆也適時提醒。

“這書上寫了,《鬼吹燈》另外一部已經出版成書,目前在徽省的新華書店都有得賣,要是著急的話,可以去瞧瞧。”

張澈點點頭,掏錢把這本書買下。

就這付錢的間隙,又是有人來打聽《古今傳奇》的事情。

“單位裡面老有人說這什麼鬼吹燈特別有意思,老闆,什麼時候能到?”

穿著襯衫,戴著茶色眼鏡的三十歲左右男人皺眉問了句。

張澈瞥了眼,就這裝扮,味道很熟悉。

不會是縣裡哪個機關單位的吧?

老闆自然又是那個說辭,把過往難賣的《徽州故事》推銷了下,又順嘴說了句書店的事情。

“我老婆昨天去瞧了,剛上市,這會兒應該還有的賣。”

“行。”

老闆目送茶色眼鏡男朝著書店的方法匆匆而去,喜滋滋收穫十塊錢。

張澈難得摸了摸下巴,但是沒啥扎手的感覺。

主要是十七歲這鬍鬚,才剛開始剃,硬度不夠。

當即就是鬆開。

但,看起來,這《鬼吹燈》,似乎很對現在讀者的胃口。

具體情況,還得去書店親眼瞧瞧才是。

攔了一輛三蹦子,哪怕就兩公里的路。

放在過往,可能直接硬生生11路公交過去。

有了錢,身子都憊懶了些。

可重生回來的張澈明白,幾十年光陰,說是旅程也不為過,自己舒心才是最重要。

新華書店的人倒也沒有顯得特別多。

僅僅比印象中往常時候稍多出來些。

推開門,冷氣很足。

抬眼看去,工具書那邊是一個人沒有,反而是小說區,人最多,但基本上是些年歲不一的小孩子。

正抱著書,或站或蹲認真看著手裡的小說。

暑假悠長,這是城裡小孩慣常消磨時間的方法,既有小說看,又有冷氣吹,一舉兩得。

家長還放心,畢竟是新華書店,安全有保障。

但這樣的白嫖行為,還是讓店員忍不住翻起白眼。

看看看!書都舊了,還怎麼賣?

這還僅僅是上午,人少,下午小孩那真是到處都有蹲著的,還有躺地上呼呼大睡的愣種。

張澈過往在林志高家住的時候,也做過兩三次這樣的事情,見了也是會心一笑。

他繞過小孩站著的書架,一眼就看到了新印刷的出來《鬼吹燈》。

被薄薄的透明塑膠皮包裹,顯得極為嶄新。

加上封面設計,暗黃色調,書名黑紅字型,以及一盞燃著幽綠火焰的燈,古樸深邃的質感迎面襲來。

架子上擺著的就兩本。

張澈伸手拿過,左右張望,沒有看到更多的,便是又走到收銀臺問。

穿著制服的收銀小妹態度還不錯,笑著解答。

“你說這本書啊?我們這邊,第一批就進了一百本,不曉得怎麼回事,從昨天到現在,賣的很快,就剩下你手裡兩本,還有本拆的。”

她努了努嘴,方向是正在看書的小孩:“正在看呢。”

聞言,張澈心裡也是有數。

有的事情,真是摸不著頭腦。

後世,燒錢營銷的案例不計其數,但這次似乎印證著,口碑也能促進銷量。

口口相傳的力量絲毫不弱於金錢,尤其是這個媒體還不發達的年代。

“行,這兩本,給我吧。”

張澈果斷掏錢要付,一本定價二十五,還可以。

這邊正在掃書上的碼,沒想到之前那個戴著茶色眼鏡的男人也出現在此。

“麻煩問一下,《鬼吹燈》還有嗎?”

“沒有了,最後兩本被這位先生買了。”收銀小妹也是個會轉移矛盾的。

茶色眼鏡男繼續問:“下一批什麼時候到?”

“這個我們就不清楚了,書火得厲害,可能要晚點。”

“哦......”

茶色眼鏡男大失所望。

“我讓一本吧。”

見狀,張澈主動說道。

說起來都是自己的粉絲,讓一本也無所謂。

茶色眼鏡男略微驚訝,猶豫後還是接受了這份好意,連連道謝。

張澈笑著說沒關係,便是在對方和店員的注視下,走出了書店。

攔下三蹦子。

“師傅,去永寧雅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