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說話,小弟自然會有眼力見。
尤其是受到學長學姐傳授經驗的鄧菲。
離開辦公室沒一會兒。
鄧菲就悄悄把自己買的那本《鬼吹燈》送到了楚安妮的桌上。
“你發個郵件過來,我給你審批報銷,這個就算是公司買的,到時候大家研究一下。”
楚安妮瞥了眼,沒有拒絕,但也是公事公辦。
正版定價二十五,不少了,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
實在沒有必要佔這個便宜。
鄧菲見對方不似作偽,心裡亦是覺得驚喜,不管怎麼算,都是省了筆開銷。
這才是好領導,加班從來都是自己,沒怎麼折騰下面的人,不過極少兩次生氣還是蠻唬人。
早上最多的事情就是在郵件裡面檢視前一天的公司資料。
總之,還是沒有特別大的驚喜。
楚安妮隨手否決了幾個策劃案,伸出嫩白的手指,敲了敲桌面,像是在彈鋼琴。
短期內還是看不到增長的點,錢花了,效果一般。
德國總部不愧是世界五百強,粗大氣粗,可怎麼打廣告,還是要有技巧。
畢竟,看正版書籍,對眼下絕大多數國人來說,還是比較奢侈的事情。
在電視臺上搞廣告,高射炮打蚊子,還不定有效果。
片刻後,她的視線落在桌面那本土黃色的書籍上。
很有古樸的味道,設計上看著是用了點心,一眼便是能感受到幽深,但又似乎不那麼恐怖。
摸著封面,材質還可以。
這是職業習慣,最近一個多月,摸過的書,要比前面二十幾年還要多。
北派五叔?
呵,故弄什麼玄虛......
她搖了搖頭,翻開到正文的第一頁,字型是尋常的宋體字,沒有搞什麼花裡胡哨。
楚安妮滿意的微微頷首,開始看起來。
只是看了兩頁,整個人的心神,便是不由自主的沉浸到故事裡面。
根本就無暇按照過往的習慣,去品鑑其間的文筆,描寫。
在故事面前,所有的要素都得靠邊站。
可不曉得為什麼,讀著讀著,字裡行間卻有著熟悉的感覺。
文字單獨看,沒有什麼特殊,但等到遣詞造句,就會不可避免的沾染上個人風格。
很明顯。
比如她比較喜歡的作家汪曾祺,哪怕僅僅讀上一段節選,就能輕易區分。
旁人想要模仿,是千難萬難,得其味不容易。
叮鈴鈴!
這時,電話鈴響起,是內部的短號。
楚安妮接了,是臨時的會議通知。
如此也只能暫時把書放下,等回頭再看。
會議上發些簡訊可以,真要是把書拿過去,那可就是有些不尊重人。
......
灕水。
半山村。
接到秦思偉電話的張澈,哪怕心中早有預料,但還是忍不住站在自家門口使勁揮了揮拳頭。
心潮澎湃,唯有動作可以釋放。
要不是怕影響到村裡的鄰居,以及冒出來什麼怪話,他還真想仰天長嘯。
首印的十二萬,按照目前的趨勢,但凡能供上貨,肯定是能在一個月內搶光。
第二批印刷的數字,徽州文藝出版社也沒有保守,直接定下了二十萬冊的驚人數字。
得到了市場驗證,就算張澈是新人作家,他們也敢賭上一把。
眼前青山嫵媚,白雲悠悠,舒展隨意。
松濤在耳畔不時湧動,恍若天地之間只我一人。
張澈胸中頓時生出來些豪情。
一本書定價二十五,版稅收入一塊多,如今印了三十多萬冊。
總的收入,絕對百分百超過二十五萬這個數字。
從此便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很多計劃都可以提上日程,更別說還有印鈔機一樣的整個《鬼吹燈》系列。
放在後世,簡直就可以說是一書退休。
zongzong~
這時,門口的小路上,傳來一陣摩托車的引擎聲。
凝神聽著,似乎還是朝著這邊來。
張澈下意識朝著外面走了一步,想看看是來了哪位客人。
總不能是來要債的吧?
不過,等到黑皮陳朝陽瀟灑的把車停在爛尾樓前的空地上,張澈的嘴角不由得勾起一絲篤定的笑容。
嗯?
看來這理髮店,是大機率要開了。
陳朝陽停好自己的大運摩托,倒也沒有直接說明來意,而是站在爛尾樓前,忍不住搖頭咋舌。
房子挺好,沒裝修可惜了。
閒扯淡了幾句話。
陳朝陽終究是沒有忍住,拉住正準備泡茶的張澈:“哎呀,不喝了,這次是準備找你取經,鋪面我已經租了,就開理髮店,想請你過去看看。”
“行。”
張澈笑著點頭,正好他也想瞧瞧那條街最開始的模樣。
摩托車這年頭是農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能在田間地頭肆意穿梭。
唯一的劣勢,就是怕下雨,要說尋常時候,實用性並不比四個輪子的小轎車差。
單缸機還省油呢!
陳朝陽騎車很穩,山間彎彎曲曲的道路沒有刻意炫技,經過接近一個小時的路程,兩人趕到了灕水一中的新校門。
嶄新威武,門前用白漆畫了有幾個停車位,以及一大片可供掉頭的區域。
也算是與時俱進。
找書法家寫的燙金字型,在烈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如此,倒也能展示全縣第一升學率高中的威風。
兩側的街道上,全是裝修物料,一眼就能看見七八個腳手架,至於油漆桶,更是扔的滿地都是。
噪音也不少,刺啦刺啦的電鋸聲,砰砰砰的錘子敲擊聲。
總之,各路人馬都在此處彙集,就等著開學,大賺特賺。
陳朝陽姑父家的鋪面位置不錯,不遠不近,門口還種了兩棵桂花樹,修剪的像是繡球。
走進去,空蕩蕩的只有白牆,看樣子,是搬得乾乾淨淨。
“你主意足,又是一中的學生,想問問你的想法。”
陳朝陽不曉得為什麼,就十分信服這個比自己小几歲的親戚。
大概是當初的娃娃魚實在驚人。
當即也是不藏著掖著,虛心請教起來。
“面積合適,不大不小。”張澈直接就說了自己的想法,關鍵是門口那兩棵桂花,還真說不定是招財旺鋪的。
開飯店不合適,按照現在的衛生習慣,難免有汙水倒在前面,樹再好,也難逃發臭甚至被淹死的結果。
理髮店,反而乾淨些。
“按照學生規模,你這裡可以設定四個位置,最裡面弄個洗頭的池子,別像學校裡面那個老阿姨,弄個鐵桶,還燒蜂窩煤,即便不弄個熱水器,也要安裝個太陽能。”
張澈走一步一個想法。
“要是預算充足的話,空調裝一個。”
張澈繼續補充,後世可都是拼的服務,憑什麼吸引學生,以及陪讀的家長,甚至周邊的居民,這就是基礎。
陳朝陽掏出本子記著,心裡肉疼不已,又是好大一筆開銷。
轉了一圈,張澈按照後世的理髮店模版,絲毫沒有保留的說了個乾淨。
但站在門口,視線卻是頓住。
“還有一件......”
張澈有些不好意思,真按照他的來,要花不少錢。
“你說。”
陳朝陽咬了咬牙。
“這個不急,要是可以,靠近門口的地方留出來,放個吧檯,用來收錢,最重要的是,放臺電腦,得聯上網。”
張澈這是憑藉著前世的記憶給的建議。
那時候兩側街道沒有人開理髮店,倒是一公里外有家。
但生意火爆,吸引不少學生去。
特別的原因就是放了臺聯網的電腦,放流行的音樂不說,最關鍵的是,能讓熟人掛QQ時長刷等級。
但去了總不能白嫖,這時候的學生還要點臉,不剪頭,洗一下,吹一下,問題不大。
當然,這是屬於富哥。
能上網就有八卦新聞,一時間,小小理髮店,還成了潮流之所。
聞言,陳朝陽愣了。
剪頭髮還得要電腦?
見狀,張澈沒有多解釋,畢竟是真金白銀花出去,多勸了反而顯得尷尬。
中午吃飯,是在陳朝陽姑父家,就在附近,七扯八扯都是親戚。
張澈也沒有故作客氣。
陳朝陽的姑父名叫隋友,表現得很是熱情,搞了幾個好菜。
他的想法是,就是不找對方幫忙,上了門,也該是這個待遇。
張澈吃的慢,視線瞥向一中大門口。
從這裡看過去,隔著一條街,約莫七八百米的樣子。
周圍也有人在裝修,不過,寥寥無幾。
幾十米距離,對於做生意來說,就是天差地別。
忽然,張澈頓住筷子,隨口問道。
“我看街口的那個位置還不錯,距離遠是遠了些,比這裡要好點,沒人租嗎?”
......
四章一萬字。
今日更新結束。
後面的話,日萬有點難,儘量堅持,至少日六日八。
謝謝各位書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