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父親

“怎麼樣,小浪你現在還難受麼?”剛進門的中年男人有些風塵僕僕的模樣,他的手裡拿著公文包,還沒來得及換鞋,就向著坐在沙發的陳浪問道。

陳海潮長了張國字臉,眉眼周正,他身形並不算高大,據說是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營養不良導致的發育不良,身高停留在了1米7附近。

不過陳浪沒有遺傳他的身高,僅僅遺傳了他的部分五官,眉眼間依稀有些相似,還是能看出他們是一對父子。

“爸,我感覺還行,沒什麼問題。”陳浪坐在沙發上,很快回應道。

“那就好。”兩人的對話很簡短,並不矯情,是那種相對傳統的中國式父子關係。

“老陳,你可算回來了。”張琴走出廚房,一時間似乎是找到了主心骨,這會把手往圍裙上揩了揩,跟自己的丈夫訴苦道。

“小浪,你先會房間,我和你爸聊會兒。”張琴隨後招呼著。

“好。”陳浪就這麼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

......

哪怕是隔著一扇門,陳浪也能相對清晰的聽見兩人交談的聲音。

“小浪怎麼回事?怎麼你說著就要跳樓了?我看著不像,還正常的。”陳海潮的聲音有些深沉,同時也保持著一些冷靜,開始詢問道。

“那是我讓你趕緊回來,挑著誇張著說,不這樣說你能這麼趕著回來?真要跳了那還不晚了。”張琴倒是理直氣壯。

“行吧,下次不用這樣,我也會趕回來的,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向都在外奔波忙著賺錢,陳海潮對家裡情況也不算了解,電話裡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只能和自己的妻子當面溝通。

“今天我還在外面打麻將,小浪就打了個電話過來,說班主任讓我去一趟學校,我還以為他闖什麼禍了,趕緊打車過去。”

“趕過去之後,班主任就說小浪可能精神上有什麼問題,建議我們去看看。”

“你兒子自己也說他可能腦子有點問題,有點奇怪。”

“所以我馬上就帶他到了市裡的三甲掛了號,看精神科。”張琴倒是把事情經過描述得很清楚。

陳海潮則是一言不發,靜靜的聽著,現在還沒有到提問的時候。

“這個是醫生給的診斷書,他倒是說沒什麼大問題,就是可能要多休息一會兒,給他安靜的環境,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幻聽,也有可能是人格分裂的前兆。”張琴說著說著,就把診斷書遞了過去。

“說了要吃藥嗎?”陳海潮很快看完了診斷書,迅速追問了句。

“我沒開,我不讓他吃,你曉不曉得這些藥副作用好惱火,我回來的路上,拿手機搜了半天。”說起這個,張琴立刻開始抱怨。

“這些治精神病的,治抑鬱症的藥太嚇人了,看這些個副作用,我頭看起都痛了。”很快張琴便一個個開始數了起來

“你看,這個影響肝功能。”

“你看,這個影響腎功能。”

“這個可能影響生育能力。”

“要我說,是藥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如果說一開始保持冷靜,一說到吃藥,護子的雌豹,變得激動起來。

“我就單純問問,我也沒說讓吃,能不吃最好,我就隨口一問。”陳海潮也理解自己妻子有些過激的反應,因為正常人的邏輯確實是有病吃藥,一般喝個板藍根,感冒靈啥的,不會考慮副作用。

陳海潮也不知道,針對精神方面的疾病,副作用會來得這麼強烈。

多年的走南闖北,加上這麼些年的律師生涯,陳海潮還是能相對保持冷靜。

其實情況比他想象的要好。

他開車回來的時候,高速路上,一直擔驚受怕,還真以為自己兒子要尋死膩活的。

“我現在先和小浪聊聊,想想解決辦法。”陳海潮。

精神問題確實比較玄學,像是什麼普通病症,或者傷筋動骨,其實都是有治癒標準的,但是精神疾病,有時候就是主打一個自由心證。

哪天可能突然一覺醒來就好了,也有可能哪天突然惡化就“重開”了

“好好好,我先去做飯,你們爺倆聊聊。”張琴轉身便回到了廚房。

“咚咚咚。”很快,陳浪的房間門口很快傳來了敲門聲,隨後陳海潮推門而入。

“怎麼樣,好點沒。”陳海關心的問道,這是表明態度,但是沒什麼營養的問法。

“現在其實就比較正常。”陳浪一臉淡定,這時的他坐在自己的書桌旁邊,隨意的翻看著一本過期的雜誌。

“你說的那個雜音是什麼?有什麼規律麼?”陳海潮這時候的聊天,多少有點和當事人聊天的習慣了,瞭解案情一樣,想要了解得更深入一些。

“持續一段時間了,起碼有一兩個月了吧,平常上課什麼的就是偶爾有點感覺,但是一到考試或者一些做題的時候,就會嚴重干擾,思維被攪亂。”

“就很多莫名其妙的詞語,毫無關聯,還有些數字,一直在我腦子裡晃盪。”

“晚上也容易失眠,經常要到凌晨兩點過才能睡著。”

“這確實有問題。”陳海潮點了點頭,卻還是沒有找到什麼頭緒。

“喂,王姐啊,我是張琴,我想問問,村裡那個陳師傅還在不在,對對對,就是做法事的那個,很有名氣的那位。”而就在此時。父子二人同時聽到了房間外張琴打電話的聲音。

......

父子倆對視了一眼,似乎都猜到了什麼情況,事情好像開始往什麼奇怪的方向發展了,但很快父子倆又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無視。

“對了,就剛才好像又有點反應,我就找機會把我腦子裡的東西記下來了,但是我不知道這些是個什麼含義。”陳浪轉移話題,很快指了指自己桌上的一張草稿紙。

紙上工工整整的寫著一堆看似毫無關係的名詞,和一些數字組成的資料。

“蘋果,瀝青,螺紋鋼?”陳海潮馬上伏過身掃了一眼。

那緊跟在名詞之後的,是一連串看不出含義的數字,基本上都是四位陣列成,饒是陳海潮本人見多識廣,也不知道這幾者究竟有什麼關聯,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屬於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感覺,後兩者興許勉強算個基建相關的,工程建設可能要用到一些,但是中間的蘋果又是個什麼東西?實在是顯得有些突兀。

只能說隔行如隔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人看見這些個名詞,只會是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