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日,陳燦要回到講武堂給學員繼續上課,朱韻一身書生打扮騎馬跟在陳燦後面。來到營門前,值星官道:“請出示腰牌”。陳燦拿出腰牌,又對指著朱韻對值星官道:“此人沒有腰牌,我據押作保”。執星官拿來紙筆,陳燦寫完後押上手印。將馬放在營門外,陳燦與朱韻,侍衛步行進入大營內。朱韻問道:“陛下進大營也需要腰牌”。陳燦道:“既然規矩是朕定的,朕就要帶頭遵守,要不然何以服眾”。朱韻一進入大營,就看到大營的建築錯落有致,整個大營整潔乾淨。陳燦並沒有帶朱韻參觀大營,只是召來一名軍士,說道:“在朕的營房旁邊安排一間屋子給她住”。軍士帶著朱韻來到居住的地方,很簡單,一床,一幾,一凳,還有一個書架。朱韻好奇的問道:“陛下住的地方也如此嗎”。軍士道:“一樣,陛下說要一視同仁,還有正午聽號到飯廳吃飯”。說完軍士就走了出去。朱韻也跟了出去,在營區轉了起來。看到營區大約有二十多個講堂,都有學員正在上課。又在外面偷偷看了一眼學員住宿的地方,看到裡面東西擺放整齊。轉了一圈後,朱韻來到陳燦住的地方。門口的侍衛認識朱韻,因此也沒有阻攔。走進屋中,看到陳燦屋裡擺設和自己屋中一樣。陳燦正趴在几上寫東西。朱韻咳嗽一聲,陳燦看了她一眼,說道:“稍等,馬上就寫完了”。朱韻看著這個認真寫寫畫畫的男人,第一次有了心動的感覺。
陳燦寫完後,對朱韻說道:“沒去轉轉看”。朱韻道:“看了,只是有一事不明,兵營到處為何都是如此整潔”。陳燦道:“一支軍隊有沒有戰鬥力,要看這支軍隊的精氣神,精,代表精神,就是一種勇往直前,不怕死的精神。氣,就是氣質,就是軍人由內到外所體現的特質,內包括鐵血,頑強,堅韌,狡猾等,神就是儀表風度,乾淨整潔的軍容體現了一支軍隊積極向上的態度”。朱韻道:“聽嫣然妹妹說,陛下很會練兵”。陳燦道:“生逢亂世,要是沒有一支強兵,用不了多久估計連骨頭都被人嚼碎了”。朱韻還準備問,這時聽到一聲號響。陳燦站起身,說道:“帶你嚐嚐軍營的飯菜”。來到飯堂,朱韻看到陳燦拿起一個大陶碗,將菜盛進去,又拿了兩個大餅。坐在旁邊的小凳上津津有味的吃起來。還對朱韻說道:“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費”。朱韻也學著陳燦盛好菜,拿了一個大餅。一嘗味道還可以。一會看到外面又走進兩個人,朱韻一看是陪同陳燦會盟的孫軍,王猛。兩人先向陳燦抱拳行禮,然後打飯吃了起來。來的這一天,朱韻對講武堂的一切都感到新鮮。這裡的一切都和自己曾經看過的不一樣。
晚上朱韻和衣而臥,輾轉半晚才睡去。第二日天剛亮,朱韻就聽到號角的響聲。朱韻一翻身爬起來開啟門站在門口。遠遠看到陳燦站在高臺上,面前燃著三柱香。下面的學員快速站好。接著陳燦從高臺上下來,和學員們一起打拳,跑步,舉石鎖。大約一個時辰後,陳燦回到自己的營房,看到朱韻還在門口看著。陳燦對朱韻說道:“梳洗一下,一會去吃早餐”。朱韻道:“我不餓,就不去吃了,今日陛下授課嗎”。陳燦道:“有,一會我會讓軍士帶你去講堂”。
朱韻來到講堂,找了一個位子坐好。不一會,陳燦走進講堂。提起筆在紙上寫下“瞞天過海、圍宋救申”。陳燦道:“今日,我為大家講講戰場上的計謀。戰場上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不能在敵人指定的戰場上與之決戰,這樣我們就很被動,因為這裡敵人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此仗打下來,我們很大可能戰敗,就是勝利也是慘勝。打仗是要動腦子而不是蠻幹。因此今日我來說說這兩個計策,瞞天過海:字面意思就是瞞著上天,偷渡大海,就是用謊言、偽裝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在背地裡偷偷行動。此次滅申之戰,宋,申兩國出兵百萬圍攻湧塘關,大散關。而漢國總兵力只有六十餘萬。所以我們做出了死守湧塘關,大散關的假象,漢國的所有軍隊都集中在這兩處關隘。宋,申兩國也以為朕在海州城坐鎮,其實朕已偷偷來到北州草原,率領五萬步軍,花了一個月穿越八百里大青山來到申國後背,申國的主力軍隊都在大散關,自以為後面比較安全,防守薄弱,朕領兵連克數城,佔領了申都庸城,並在上庸城做好防守,等待申皇帶兵回救申都庸城,最後在上庸城頑強防守七日,與紀城將軍前後夾擊,在上庸城大敗申軍。這一仗,漢軍沒有在申軍預設的大散關與之決戰,而是在我們漢軍所設的戰場與之決戰。瞞過了宋,申兩國的所有人,最終取得了與宋申聯軍決戰的勝利。圍宋救申:這是我們漢國立國的一戰,當年,宋、申聯合覆滅陳國,兩年後,由於對於陳國的土地分配不均,宋皇領兵六十萬攻申,申皇毫無準備,節節敗退,宋軍大軍圍困上庸城。當時,朕與申皇約定,朕起兵救申,申皇將佔領陳所有土地歸還。但是,如果直接救申,就要攻克許多關隘,當時,朕只有二十萬大軍。如果這麼做,無疑以卵擊石,因此朕令紀城將軍領兵突襲宋境,連下九城宋皇擔心宋國有失,只能回兵救宋,朕在任丘設伏,大敗疲憊之宋軍。既解了申國之圍,又打敗了宋軍。因此戰爭的智慧就是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