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會盟(二)

第二日,陳燦命孟祥生持拜帖求見朱明揚。不一會,朱府中門開啟,朱明楊親自迎接陳燦。身邊還跟著一位書卷氣十足的美女。朱明楊對陳燦施禮道:“不知漢皇駕到,有失遠迎,失禮失禮”。陳燦也回禮道:“今日得見朱夫子,是燦三生有幸”。然後向陳燦介紹身邊的女子道:“此乃我的孫女朱韻”。旁邊李純驚呼道:“可是才高八斗的女夫子”。朱明楊道:“謬讚了”。來到大堂,雙方分賓主落座。朱明楊道:“世人都傳陳皇十三子燦愚鈍不堪,及冠後突然開竅乃天選之人”。陳燦道:“其實是謬傳,燦少時對經史子集是一竅不通,只是醉心於奇贏巧計和武學,因而讓父皇很是失望”。這時朱韻插嘴道:“不通經史子集,漢皇如何治理國家”。陳燦道:“範仲先生,徐佑先生,崔偉先生,李純先生,鄭經先生都是飽學之士,他們能夠很好的替朕治理國家”。朱韻又說道:“這幾位大人替陛下治理國家,那陛下做什麼呢”。朱韻咄咄逼人的問話,漢國的眾人都面露不豫之色。陳燦卻風輕雲淡的說道:“做為君主,只需要把握國家發展方向,不一定事必躬親”。朱韻又道:“漢皇覺得漢國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陳燦道:“朕曾看過一句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因此漢國的發展方向就是是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朱韻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問道:“陛下看到的這句話出自哪位先賢之手”。陳燦只能編道:“朕幼年在陳國皇宮藏書閣中偶然看到,可惜藏書閣已被一把大火燒為灰燼”。朱韻道:“陛下歸漢時,可否帶上朱韻,我想親眼看看陛下治理下的漢國”。朱明楊道:“不得無禮”。陳燦道:“無妨,既然剛才李純先生稱你為女夫子,小姐也是學識淵博之人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朱韻眼神有一亮道:“陛下這句話也是陳國皇宮藏書閣偶然看到的嗎”。陳燦訕訕道:“對,也是”。陳燦感到今日引用太多前世的名句,有點玩大發了,所以後面就很少說話,就聽朱明揚與漢國的幾人探討學問上的事情,朱韻卻一直盯著陳燦看,陳燦心想:莫不是碰上女流氓了。在陳燦臨走時,朱韻還不忘提醒一句:“陛下歸國時,莫要忘了來接朱韻”。驚得陳燦落荒而逃。回到廳中,朱明楊問朱韻道:“韻兒莫非對漢皇心有所屬”。朱韻道:“韻雖為女兒身,卻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兵書戰策無一不精,韻觀天下,導致多年動盪,民不聊生的主因就是諸國林立,相互攻伐。韻希望此生覓得一良主,統一諸國,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我曾遊歷唐,宋等諸國,都未曾發現,現觀漢皇,大智若愚,深藏不露。因此藉機想多觀察些時日,他若是明主,嫁於他又何妨”。陳燦在回去的路上也詢問李純道:“這朱韻到底是何人”。李純道:“天下第一才女,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兵書戰策無一不精,她若為男兒身,天下無出其右”。

又過了幾日,各國皇帝陸陸續續到達。陳燦每日都與各國君主相互邀請見面,商議具體盟約事宜,並寫於書中。京國早已在京都外除地為壇,作舍於除,鑿地為坎,作盟約場所。到了會盟當天。陳燦與其餘八位國君持手走向盟壇。旁邊的禮賓官員宰殺牛、羊等牲畜,取血塗於壇堆,舍室和坎上。用牛、羊的耳朵證明宣誓的真實性。然後九國的君主一起宣讀盟書,承諾彼此之間保持和平、合作和友好的關係,避免發生戰爭和內亂。並向申明宣誓,並用刀割腕將血滴入一個盛酒的大碗中,一同喝下。表明彼此之間的承諾和信任。最後將牲畜埋於坎中並把盟書埋於盟府中,以示盟誓的莊嚴和穩定。

會盟完成後,京皇大擺宴席款待其餘八國的君主。席間,京皇特意將陳燦與宋皇叫在一起說道:“漢,宋兩國曾經發生了一些摩擦,現在即以結為盟友,就要精誠團結,不要再生齷齪”。陳燦道:“只要宋皇能保證與漢國和平共處,我漢國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宋皇道:“既為盟友,宋國理當與漢國同舟共濟”。結盟結束後,陳燦特別討厭這種虛情假意的氣氛,就向京皇提出準備要回漢國。京皇假意挽留後,同意了陳燦的請求。第二日,陳燦收拾行裝準備與城外大部隊回合。命陳十一到朱府去接朱韻。不一會兒,朱韻女扮男裝,一身書生裝扮,騎在馬上,後面跟著一架裝物品的馬車來到驛館。和陳燦匯合後,一頭鑽進陳燦的馬車裡。陳燦不悅的說道:“朱小姐,男女授受不清”。朱韻道:“我都不在乎,你一個大男人在乎什麼”。一些子把陳燦噎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與曹雲所率的大部隊回合後。陳燦命令道:“立刻派人傳令,命曹騰,紀城出黑水關,韶關進逼京,宋兩國邊境,但不要引起衝突”。曹雲得令而去。朱韻在旁邊又說道:“陛下害怕宋、京兩國害你性命,京國不會動手,宋國不好說”。陳燦道:“只是做些防範,敲山震虎而已”。

五日後,還在京都的宋皇接到快報,得知漢國軍隊進逼宋國邊境,對旁邊的京皇道:“漢皇已看破咱們的伎倆,還是讓人馬撤回來吧”。京皇道:“我這面也接到急報,漢軍已駐紮在漢、京邊境上,這個漢皇還真不簡單啊”。又過了近十日,陳燦來到了漢、京邊境曹騰的大營。隨後漢軍退回到黑水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