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授課(一)

六月初,大漢講武堂修建完畢,各部推薦的學員由軍機堂稽核後,已經陸陸續續到來,六月中旬,講武堂正式開課。陳燦在開學儀式上發表了講話。陳燦拿著鐵喇叭,面對著臺下站著的一千五百名學員,說道:“諸位都是大漢國軍中的佼佼者,做為軍人,你們時刻要牢記大漢國的利益高於一切,軍人的榮譽高於一切。做為軍人,首先,我們的一切行動要聞令而動,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行必果,戰必勝。違令者斬。其次,軍人不畏死,視榮譽為生命,以身許國,鑄就鐵血軍魂。第三,身為軍人,要注重軍人風貌,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軍人就要有軍人該有的樣子。朕為什麼要舉辦講武堂?諸位都是領兵之人,豈不聞,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為將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學。一將有謀,士兵善戰,一將無謀,士兵無膽。朕不希望諸將是隻會衝鋒陷陣的猛將,朕更希望是用兵如神的智將。這就是朕舉辦這次講武堂比武的目的。諸位,不要認為進了講武堂就萬事大吉,這次進學講武堂會有嚴格的紀律和考核,違反紀律者會被退回,考核不合格者也會被退回,完成所有學業考核優秀者,朕會提拔任用,朕希望諸位加倍努力”。

開學儀式後,所有的學員都要進行水平考核,目的就是對於素質不同的軍官因材施教。最終能夠進入甲種班的不足二百人,進入乙種班的三百餘人,其餘都是丙種班。甲中班分為三個小班。軍官兵法課陳燦親自教授,而乙種、丙種兩班由王猛安排人負責教授。

在管理和課程安排上,陳燦借用了地球華國軍事院校的一些方法。比如早晚操,上午授課一個半時辰,主要是兵法戰策,排兵佈陣,軍法軍規。下午一個半時辰,主要是天氣,地形地貌,史學。晚上還有一個時辰的戰術推演。為了方便教學,陳燦還在每個教室立了一塊長方形木板,用卡槽和木方將兩張大紙壓住。方便用毛筆在上面書寫。每個教室還有兩名士兵負責換紙。

一週後,陳燦來到甲(一)班上第一節兵法課。走進教室眾將正準備大禮參拜。陳燦道:“這裡是課堂,沒有什麼皇帝,只有老師,不需要參拜,行軍禮即可”。隨後陳燦走到木板前,拿起桌上的毛筆沾滿墨汁,在紙上寫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後陳燦轉過身,對學員說道:“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國家和百姓的生死存亡,所以必須要慎重考慮。那麼,要發動一場戰爭要考慮那些方面呢。第一、全國上下是否與君主齊心,是否戰爭出現困難時百姓還一如既往支援君主。第二、就是天氣寒暑的變化。例如,如果戰爭發生在雨雪天,雨雪天導致道路泥濘難行從而影響行軍速度,使得一場戰爭變成了對峙,由於道路泥濘,導致糧草運輸困難,從而是軍中糧草短缺,影響士氣,最終之道草草收兵。白白損耗了國家資源”。第三、是戰爭所發生地點距離遠近,地勢險惡平易,開闊狹窄與高低向背等地理條件。若敵軍佔領有利地勢,易守難攻。而我軍勞軍遠途而來,士氣低落,因此衝鋒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第四、是為帥者是否具備智謀、信實、仁愛、勇敢和嚴明這五種品格。第五點、是軍隊的組織編制,職分管理,軍需物資的使用。只有將這五點搞清楚,做細緻,才能有取得勝利的可能。另外,還有一些判斷勝負的基本標準:國君是否賢能、將帥是否有才能,在軍隊中有威信、是否佔有比較有利的天時與地利條件、軍隊是否軍紀嚴明,法令能夠嚴格執行、兵力是否足夠強大、軍隊是否訓練有素、軍隊是否管理有方,賞罰分明。只有這五個方面都具備,這些標準都強於對手,我們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現今天下諸國林立,相互攻伐,天下亂世已現。大漢國與宋,京兩國接壤。兩國實力與漢相當,宋國還曾經伐漢,因此保障國家安全的安全,首先必須居安思危,防範於未然。其次,還要有遠見卓識,不要受限於眼前,要著眼於長遠。好戰必亡,忘戰必憂。戰爭的種類也分為五種。一是義兵,二是強兵,三是剛兵,四是暴兵,五是逆兵。禁除殘暴,挽救危難的為義兵。興義兵必須以禮服人,否則與殘暴之兵有何區別。強兵是人多勢眾的侵略別國,興強兵需要謙和的說服,不要造成過多的殺戮。剛兵是因為憤怒而動武,興剛兵首先要佔一個理字,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不顧禮義爭名逐利稱之為暴兵,興暴兵,沒有道義的支援,因此,需要更多的使用計謀。違背眾意謀反作亂的為逆兵。逆兵失道寡助註定失敗”。看著下面認真記錄的學員們,陳燦彷彿又回到讀博期間幫導師代課的情形。如果沒有生存危機,自己可能更希望成為一個讀書育人的老師吧。陳燦最後總結說道:“因此,要想發動一場戰爭,其先決條件是是否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缺少一樣,就會大大降低勝利的機率,我今天的課就到這裡,諸位學員有不懂之處,朕就住在講武堂裡,可以找朕,朕會為你們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