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殿試

三日後,鄴城皇宮大殿,陳燦端坐在龍椅上,範仲,崔偉,李純,鄭經,孟祥生,李膺在大殿上作陪,三十名學子魚貫進入大殿,向陳燦行跪拜大禮後,由大殿內太監領著坐在各自的案几後。陳燦說道:“這次殿試題目是朕親自出的,希望諸位學子好生作答”。於是,小太監將殿試的第一題發給諸學子。第一題的題目是:民之於官何位。就是百姓在當官的心裡是什麼地位。第二題,陳燦借用地球華國曆史上宋仁宗的一道殿試題目:戊不學兵法,丁詰之,曰顧方略如何爾。這句話有一個典故,漢武帝當初讓霍去病學習吳起,孫武兵法,結果霍去病認為,打仗看的是隨機應變的謀略,而不是生搬硬套古代兵法。第三題:何為捭闔。捭闔,指事物的開合,收縮與擴張,包括政治,軍事。第四題:應受復除而不給,不應受而給者,及其小徭役者,各當何罪。此題也是地球華國曆史上宋仁宗的一道殿試題目,意思是;對應該免除徭役的農戶而沒有免除,卻將需要服徭役的農戶免除徭役,或者讓其充當較小的徭役該怎麼辦。第五題:死罪囚,家無周親,上請,敕許充侍。若逢恩赦,何免死否?這道題的意思是,犯了死罪的囚犯,家中尚有老人無人贍養,是否可以請求赦免死刑,回家照顧親人,如果遇到大赦天下,是否可以免除刑罰?第六題策論題:宋、申滅陳論。大殿上的幾位大臣也是第一次看到殿試的題。看完最後一道題後。幾位大臣整個人都不好了,陳燦只好出來解釋,陳國之所以會被宋,申所滅,是有各方面的問題。漢國是由陳國延續而來,因此才要鼎新革故,變革老做法,創造新思路。諸位放心些,無論如何朕都不會治你們大不敬之罪。在各位學子答題時,諸大臣與陳燦來到後堂,徐佑道:“陛下最後一道策論題太過驚世駭俗,會給陛下帶來不利的風評”。陳燦道:“徐大人也是老臣了,陳國當日朝堂上的弊端,徐大人也是歷歷在目,朕就是要自揭傷疤,讓眾人牢記陳國滅國之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才能吐故納新,唯有如此,漢國才能崛起”。

午時,答題時間已到,眾學子起身拜別陳燦,走出大殿。陳燦與諸位大臣一同對眾學子答卷進行審閱。前五道題目都是地球華國曆朝殿試問題,在陳燦大學學習時,早已熟知當時殿試前三甲的答案,最後一題,陳燦與諸人探討良久,最終,陳燦圈點的三人不負眾望,答出了令眾人滿意的答案。接下來陳燦與上書房諸大臣討論為這些學子安排什麼樣的職務。陳燦認為高遠、鄭桐、袁朗應該到基層先鍛鍊幾年,再根據其能力調整。而眾人也一致認為魏徵在律法方面要強於其他學子,鄭經也希望魏徵先去大理寺為官。於是當堂決定,高遠到北州新立的草原府做府尹,鄭桐去忻州最偏僻的陰山府做府尹,袁朗潮州南平府做府尹。陳燦又命鄭經派秘諜司的探子先去這三個安頓下來,每月交一份三位新任府尹的報告。透過了解,陳燦對這三人抱有很大的期望,其餘學子也做了相應的安排,命李純要求吏部對這些學子重點考核。

幾日後,陳燦下旨在皇宮賜宴,高遠、鄭桐、袁朗,魏徵,還有一個叫王猛的學子參加。透過了解,王猛文武全才,陳燦準備帶在身邊培養。紀嫣然與這幾位學子都見過面,因此嚷嚷的也要參加。陳燦沒有那麼多講究,再說也是家宴,就答應下來。午時,小德子回稟說五位學子已帶到。紀嫣然依舊女扮男裝跟著陳燦去參加宴會。到了大殿,五位學子已經等候,見罷禮後,陳燦道:“今日是家宴,諸位不要太過拘謹”。此時,袁朗看到紀嫣然,問道:“田盛賢弟因何在此”。這時,高遠已明白其中緣由,急忙起身跪拜,說道:“小臣有眼無珠,不知皇上、娘娘當面,罪該萬死”陳燦道:“起來吧,不知者不怪,這是朕的貴妃紀嫣然,性格比較頑劣”。眾人起身後,陳燦說道:“列位已收到吏部的告身了吧,高遠、鄭桐、袁朗的任命是朕親自選定的,高遠,草原府雖是新設立,此地是朕龍興之地,朕也在此地練兵多年,此地也是漢國馬匹,牛,羊,煤炭,鐵礦的最大產地,朕希望你將此地建成為漢國最大的後勤基地,為漢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保障。鄭桐你要就任的陰山府由於戰亂,土地荒蕪,你去後,要儘量多的遷移人口,開墾荒地。現今,忻州許多地方實行軍屯,但是陰山府由於偏僻,還未開始,朕希望幾年後,陰山府可做到自給自足,豐衣足食。袁朗,南平府多為鹽鹼地,廣種薄收。南平府靠海,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朕希望你能依靠大海,利用商貿,讓你一府之民生活富足,爾等三人就職之地是大漢三個困難最大的府,朕對你們寄予厚望,你們每年新年前將這一年的取得的成績與困難奏報於朕,朕會御覽硃批”。三人急忙謝恩。陳燦又說道:“鄭大人非常看好魏徵,你去大理寺做一侍郎,要多看多學,至於王猛,你暫且跟隨朕身邊,先在軍機堂做一執筆郎,將來也會在軍中發展”。二人也急忙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