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幾天,寒門和士族又為六部尚書在朝堂上在朝堂上爭的不亦樂乎,最後,不出意外,寒門大敗,最後只撈了個民部尚書的職位。最令陳燦意外的是,五舅成為工部尚書。城陽侯紀伯裕為兵部尚書。為此,紀城還專門回了趟海州城,和父親一起進宮。一到書房,紀城就對陳燦說道:“殿下,這是把我們紀家放在火上烤,現如今,我們紀家權勢過重,很容易引起猜忌,如若有人向您進讒言,我們紀家會萬劫不復,因此,希望殿下否決我父親任兵部尚書”。陳燦道:“你就這麼不相信我,你們只要站在對國家有利的一方,對百姓有利的一方,你們怕什麼,我不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我的信條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你紀城真有那個能力,漢國的所有兵馬都歸你統領又有何妨,所以,城陽侯就踏踏實實的當兵部尚書吧”。這邊剛安撫完紀氏父子,剛回到後宮,紀嫣然又找了過來,也是認為紀家權勢太重,容易引起猜忌。陳燦道:“誰說的,肯定不是你自己想的”。紀嫣然道:“我母親要人捎信給我,讓我幫父親推了兵部尚書”。陳燦道:“我要連你的家人都信不過,那就沒有可信之人了,那我真成了孤家寡人了”。紀嫣然道:“也是”。晚上 陳燦就宿在紀嫣然的寢宮中。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鄴城的皇宮也修繕完畢,五月初五,就要舉行陳燦的登基大典。禮部早早的就將陳燦登基大典的邀請函發到諸國,諸國的使臣也在路上了,就連宋國也會遣使參加陳燦登基大典。
五月初五這天,陳燦帶領眾大臣前往宛丘祭拜天地,宗祠。陳燦在宗祠裡祭告:朕成皇天之將命眷,列聖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遺綺命,屬於倫序,入奉宗祹,內外文武群臣及耆老軍民,合詞勸進,至於再三 ,辭據弗獲,謹於今時袛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託之重,實切兢業之懷。茲欲興世致治,必當嘅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 ,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良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當晚陳燦就返回鄴城。
第二日,不到三更,陳燦就要起床,沐浴更衣,穿上袞冕禮服,前往大殿,坐在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跪拜。小德子獻上玉璽。陳燦宣佈,改國號為漢,尊先皇為太祖文皇帝,自己為太宗武皇帝。這一年為大漢元年。並頒佈律法,大漢國以上書房代行丞相之職,上書房上大臣範仲,封趙國公,正一品。上書房輔政大臣徐佑,封梁國公,從一品。上書房輔政大臣崔偉,封晉國公,從一品。上書房輔政大臣李純,封宋國公,從一品。上書房輔政大臣鄭經 ,封韓國公,從一品。榮國公楊天霸為國盡忠,其長子楊傲繼承榮國公位,從一品。田沌(二舅)為開遠侯,從二品,孟祥生為文侯,正二品。其餘原陳國老臣爵位不變。封曹騰為冠軍侯,驃騎將軍,從一品。曹云為神威將軍,從二品。紀城為鎮東將軍,從二品。陳一為鎮西將軍,從二品。程斌為鎮北將軍,從二品。葉開為鎮南將軍,從二品。田文雄為撫遠將軍,從二品。紀伯裕為靖遠將軍,兵部尚書,正二品。其餘諸將皆有封賞。接著陳燦又下詔:立孟麗君為皇后,名為賢。立紀嫣然為皇貴妃,名為敏。接著又宣讀各部主官名單。然後,陳燦又頒佈詔書廢除原申國所使用的錢幣,改由漢國統一發行的漢幣,並且還將原陳,申兩國的度量衡也進行了統一。晚上,陳燦大宴群臣,及諸國觀禮使臣。
將近一個月,陳燦登基慶典才告結束。陳燦開始過起了朝六晚五的生活。每日,陳燦呆在書房,李膺坐在陳燦旁的書桌旁,替陳燦潤色旨意。趁著休息之時,陳燦對李膺說道:“這些士族門閥的勢力還是很大的,這次六部主官的爭奪,寒門是吃了一個啞巴虧,入仕的寒門士子太少了,所以,你們根本沒有辦法提出一個合適的人選”。李膺道:“是啊,寒門子弟大多在野,隨然在民間有很高的威望,但是朝堂之上知道之人甚少”。陳燦說道:“所以,你們應該把眼光放在地方上,如果漢國絕大多數縣令是寒門士子,那十年後,各府的府尹就會是寒門士族又,再過十年各州,各部的主官,官員就會是寒門子弟了,三十年後,寒門就可以在朝堂上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因此,我決定明年在漢國全境開恩科,無論身份如何,都可以參加,縣為縣試,考中為童生,府是府試,童生方可參加府試。府試考中為秀才,州是州試,秀才方可參加州試,州試考中為進士,進士可為七品以下輔官,所有進士可入都城參加由朝廷組織的會試,會試前三十名上殿參加由朕親自主持的殿試,由朕親自圈定,一,二,三名為狀元,探花,榜眼,他們的官職有我親自考量 才去,且所有考試採取糊名制”。李膺聽完,激動的語無倫次,說道:“陛下此舉,是天下讀書人的福音,只要真的有才學,就不會唄埋沒”。說完,正了正衣冠,對著陳燦深施一禮,說道:“臣代天下讀書人感謝陛下”。陳燦道:“我只希望天下讀書人,各盡所能,造福蒼生,開完恩科後我還準備要開武舉,主要考校兵書戰策,騎馬弓箭武藝,考中後可以從軍做一個百夫長”。李膺道:“臣觀陛下,不會偏居一隅”。陳燦道:“我曾經告訴過範卿,如果要能做一個逍遙王爺,朕會造福一方百姓。如果不能做個逍遙王爺,我就逐鹿天下,造福全天下百姓”。李膺道:“臣甘為陛下馬前卒”。陳燦擺擺手說道:“現在還為時尚早,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還是做好眼前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