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個多月,前方急報,宋皇率兵五十餘萬打著復仇的旗號攻打陳國湧塘關。按照陳、申兩國的簽訂盟約,陳國急忙向申國求救,申皇親率四十五萬大軍救援陳國。抵達大散關後,申軍出其不意突襲大散關,幸好,大散關守將曹騰早有準備,守住了大散關。第二次宋,申伐陳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接到前方急報後,荊城立刻開展了戰時動員,荊城全城戒嚴,沒有令牌不允許出城,城陽侯紀伯裕緊急募兵三十萬,鄭經將前期布控的那些官員一網打盡,在家中搜出與李渾往來的書信,全家都先押入大牢,崔偉,鄭經前往鄴城負責軍械糧草調撥。陳燦也準備帶領山地軍團穿越大青山。孟令偉也終於見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積極要求和陳燦一起穿越大青山去申國,陳燦告訴他說:“現在北境的穩定至關重要,北境要源源不斷向前方提供馬匹、軍械、牛羊、糧草,因此我必須要有一個信得過的幹臣坐鎮北境,所以你必須留下,替我鎮守北境,調配物資,我會任命你為北境鎮守使”。孟令偉這才欣然領命。
陳燦帶領著五萬山地軍團,帶著陳燦研製的飛爪鉤,繩索等登山裝備,每人攜帶一把蒙古彎刀,一柄斧頭、一個圓盾,一張弓,三十支箭,十天的水和乾糧。翻山涉水的朝著申國走去。
宋國攻打湧塘關的攻勢極為猛烈,四門同時進攻,打退一波又來一波,程斌也將士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守城,一部分休息,第二天在輪換。宋軍的攻勢也使陳軍損失慘重,不出三天,陳軍傷亡近萬,雖然宋軍損失更大。十五天後,陳軍已經傷亡三分之一。陳一率白虎軍團趕到,讓玄武軍團先下去休整。陳一還率領輕騎兵反擊宋軍,這使得宋軍攻勢放緩。申國軍隊攻擊大散關與宋軍截然不同,他們只是圍住大散關,只有零星的攻城。曹騰按照紀城的安排,消耗申軍,於是趁著夜色,領兵劫營,連續幾次後,申軍氣急,於是引軍大舉進攻大散關。戰況也極為慘烈。雙方也都損失慘重。二十日後,葉開率領朱雀軍團馳援大散關。戰爭進行了一個月,宋國傷亡近二十萬,申國也傷亡十五萬,陳國傷亡也近十萬,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湧塘關,大散關城下佈滿了殘肢斷臂,血流成河。情況再危急,紀城都沒有動用禁衛軍團及青龍軍團,這是他留下反擊的後手。
陳燦經歷了千辛萬苦,靠著吃打來的獵物,野菜,樹皮,草根損失了上百人,才翻越大青山,到達申國境內。整個軍團都餓的脫相了,陳燦也瘦了一圈,來到大青山申國境內的一個小山村。山地軍團的軍團長陳五認為為了保守行軍的隱秘性,應該屠了這個村子,陳燦雖然於心不忍,但也認為陳五說的沒錯。陳燦率軍在小村子休息了三日後,晚上又率軍攻佔了靠近大青山的申國的一座縣城。又將縣城屠戮一空後,總算有了足夠的糧食。又連續屠戮了申國七座城池後,前方就是申國的國都庸城。陳燦的兇名自此也傳遍了整個申境。利用申國後方防守的鬆懈,陳燦輕而易舉的攻入申國國都,在清理了申國國都的抵抗後,陳燦命陳五率軍三萬士兵急襲上庸城,並防守之。上庸城現在只有守軍一萬。三日後,收到陳五急報,上庸城已攻下,陳燦留下五千人監視申都,自己率領一萬餘名山地軍團計程車兵來到上庸城。來到上庸城後,陳燦命令封死四門,將城中申國軍械庫裡守城的器械,城中民房房屋的房梁,磚石,都拆下運往城牆上,大鍋,柴火也搬到城牆上,並命人挨家挨戶去收集糧食。如遇反抗,一刀砍死,並且派了幾路人馬喬裝前往大散關。
再說申皇正緊鑼密鼓的攻擊著大散關,幾次都已攻上城牆,但又被頑強的陳軍趕了下來,現在,申軍損兵折將,欲罷不能。忽然,快馬急報,陳軍從天而降,已經佔領庸城,上庸城。申皇聽罷如遭雷殛,一屁股跌坐椅中。大聲喊道:“陳軍從何而來,難道他們會飛嗎,命令全軍,整軍,準備回軍”。這邊申軍剛有動作,曹騰就注意到了,連忙遣人快馬稟告紀城。紀城一刻也沒有耽誤,立即率領羽林軍,狼騎軍,禁衛軍團,青龍軍團趕赴大散關。趕到後,紀城並沒有讓軍馬進城,自己帶著曹雲以及護衛來到大散關城牆上,仔細觀察著申軍軍營的情況。然後說道:“今晚曹騰將軍引本部騎兵劫營,看一下申軍反應,算一下日子,殿下也該殺到申國境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