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出使(一)

又過了兩天,孟老夫子和徐佑又來到陳燦府邸,陳燦將兩位讓入大堂,孟老夫子拿出一份摺子,說道:“這是我和徐大人擬的合適的人選,並把北境的的規矩也告知他們,他們也願意出仕”。陳燦命人召範仲等四人議事,然後對著孟老夫子和徐佑說道:“不知二位大人何時上任”。徐佑說道:“老夫隨時都可”。孟老夫子說道:“現今北境沒有校舍,沒有教習,沒有士子,何來國子監”。陳燦說道:“校舍好辦,你老選中地方,我立即僱人開始施工,至於教習、士子北境這方面底蘊不足,只能藉助你老的影響力,來引天下俊彥來投,我會專門撥一筆款項,做為這些人的安家費用”。孟老夫子也只有嘆口氣。不一會,範仲四人到來,陳燦對孟老夫子說:“夫子,你也看看北境如何決策的”。陳燦又接著說道:“徐佑大人已入上書房,今日,上書房五位大人議事,我與夫子列席”。崔偉率先發言道:“由於宋、申交戰商道閉塞,目前北境的糧食儲備只有半年用度”。徐佑問道:“何為糧食儲備”。範仲解釋道:“就是北境官倉中囤積的糧食,糧食儲備就是北境即使顆粒無收,這些糧食也夠北境百姓吃半年”。然後又接著說道:“近幾年,北境風調雨順,又沒有經歷災害,百姓家中還存有餘糧,因此不會發生饑荒,只是鄭大人的物價司要嚴查囤積糧食,哄抬糧價,防止糧價上漲,激起民變”。李純說道:“殿下剛剛給我一份名單,是遷移到北境的陳國一些官員的安排”。範仲道:“先有吏部進行初步稽核,將這些備選官員建檔,報於上書房,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由上書房批示,三品以下吏部任命,三品以上報於殿下,殿下批示後任命,現在殿下正在整軍,因此也由上書房直接批示任命”。議事完畢後,陳燦對著徐佑說道:“我欲派遣一個德高望重的大臣出使申國,與申國商談共同抗擊宋國,若擊敗宋國,申國必須歸還我陳國土地,包括荊國,兩國簽訂盟約,並將安國公一族遣返陳國,這位使臣,徐佑大人是不二人選,不知徐大人一下如何”。徐佑答道:“敢不從命”。隨後定下徐佑為正使,鄭經為副使。喬裝成商人,由陳燦三舅帶領商隊,將二人護送到申國都城,上庸城。

三日後,徐佑,鄭經裝扮成商賈跟隨著陳燦三舅率領的商隊出發了。送走二人後,陳燦與範仲,崔偉,李純坐在安北大將軍府的大堂上,範仲說道:“如果此次事成,北境的實力會暴露出來,使得毗鄰的宋、申兩國有了忌憚”。陳燦說道:“有得必有失,此次攻宋,必使宋國大傷元氣,將來我們可以聯合申國滅掉宋國,接下來我們只面對申國壓力會小許多”。崔偉道:“如果是這樣,申國也會強大許多,我們該如何面對”。陳燦道:“如果只面對一個申國我們獲勝的把握會大些,如若兩線作戰,我們自顧不暇,首尾不能兼顧。另外,當年出關據說還有第三條路,這條路現在已經無人知曉,但是有一個採藥人與我說過,他祖上曾經走過,走了七天七夜,翻越崇山峻嶺,一路毒蛇猛獸,能夠抵達申國境內,我已派出多路人去尋找這條路,這次事了,我會訓練一批擅長山地作戰的軍隊,出其不意繞到申國後方”。三人這才放下心來。

再說,徐佑,鄭經。經歷了千辛萬苦才抵達庸城,由於兩國交戰,道路封閉就再也不能往前走了。三舅知道幾戶獵戶,獵戶告訴他們,爬上山頂,用繩子墜下懸崖,可以繞過庸城,就是太危險了,基本上是九死一生,徐佑決定冒險繞過庸城。三舅使了大量的銀錢,才有幾個獵戶願意去。用了一天爬到山頂後,第二天,一個獵戶先綁上繩索下到山底,放出一隻飛鳥確認安全後,再用兩條繩索綁一籮筐,山底的繩索綁在籮筐下部,徐佑坐入籮筐,將他墜下谷底,然後將筐拉上來,再將鄭經墜下。再將筐拉上來藏好,山底獵戶和徐佑鄭經一起去上庸城,回來時拉預留的繩索,上面的人將筐放下。到了山底,在獵戶的帶領下,徐佑,鄭經走小道繞過庸城抵達了上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