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口供走出審訊室,段仲禮將材料遞給陳明信:“明信,俞江霞也招供了,她提出一個請求,想把孩子送進洛城市育兒院。”
“想得美!市育兒院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撥款,為的是撫養對社會有貢獻的家屬子女,俞江霞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別提什麼孩子是無辜的,這孩子是何書名的後代,何家為什麼不接回去撫養?就算何家不願意接手這個來路不明的孩子,俞江霞的母親黃美榮也可以撫養。”
陳明信冰冷拒絕!無數次想把俞家送進地獄,但如今看到俞志強、黃江峰被謀殺,俞江霞即將入獄,家破人亡的慘狀讓人心裡五味雜陳。
“段大哥,你跟縣婦聯那邊打聲招呼,不要落井下石,故意難為黃美榮,但也沒必要特殊照顧,政府或者我們都不欠她的,人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唉,好吧。”
案情本身並不複雜,三個人再次整理了一遍卷宗,正要移交給法院的時候,接到了省政法委的電話,點明讓陳明信和高增金前往彙報情況,至於鹿鳴湖酒店色情案暫時停止。
難不成發生了什麼大的變故?
陳明信和高增金囑咐段仲禮繼續完善卷宗,二人坐車趕到了省公安廳。等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才見到了石聰:“石書記!”
“不好意思啊,省委那邊周書記召開緊急會議,讓你們久等了。”石聰灌了一口茶,接著說道:“大家都有工作,咱們長話短說,鹿鳴湖色情案你們查得怎麼樣了,口供落實了沒有。”
高增金急忙起身:“石書記,按照省政法委和公安廳的指示精神,我們組織警力深入調查,我、陳書記和方山縣局的段局長親自參與審訊,目前已經落實了口供,正打算移交給法院。”
石聰點頭又搖頭:“增金,陳書記,你們重新梳理案情,重新審訊,將蒼井太郎給摘出來,接上級部門通知,我們要把蒼井太郎移交給島國政府。”
“為什麼?”剛剛坐下的高增金蹭一下站了起來:“石書記,證據確鑿,蒼井太郎是主謀,販賣人口,組織賣淫,這樣的罪行難道不了了之。”
一股子憤怒直衝腦海,陳明信也站了起來:“石書記,各路媒體都盯著這件案子,我們要考慮影響啊,再說了,教員說我們推翻三座大山,從此站起來了,這樣妥協,算是站起來了嗎?”
對於二人的激烈反應,石聰好像早有預料,伸手下壓示意二人淡定:“如何應付媒體,以及案情該如何審理,你們倆商量著辦,我只要結果。這是命令,執行吧!”
草!從省廳裡出來,高增金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忿忿不平道:“據我所知石書記不是輕易妥協的人,肯定是上面有人施加壓力,石書記也頂不住,才會下達這樣離譜而又窩囊的命令。”
陳明信深呼吸,想了一會,對高增金說道:“咱倆乾生氣沒用,這樣吧,我請方山縣紀委書記蔡厚示來一趟省城,讓他去周書記家裡探探口風,然後咱們再決定怎麼辦。”
“只能先這樣了。”
陳明信給蔡厚示打過電話後,二人在省委大院不遠處找了家餐館,一邊喝悶酒。一邊等蔡厚示的訊息。
喝了一瓶白的,又上了一筐啤的,等候傍晚時分,蔡厚示撓著頭匆匆走進了小餐館:“老陳,哦,高局長也在啊。老闆來份炒麵,多加點青菜,再來一瓶白酒。”
陳明信給蔡厚示倒了一杯高碎茗茶:“老蔡,周書記知道這事嗎,他是什麼態度!”
蔡厚示回答道:“別提了,周書記說我不務正業,紀檢幹部插手政法工作屬於多管閒事,好一通訓斥。哦,對了,老陳,周書記還讓我轉告你,石書記下達的命令你們不管能不能想通,必須嚴格執行。”
“高局長我們不是不會操作,而是就這麼放小日子逍遙法外?心裡堵得難受。老蔡,你說句心裡話,你心裡憋不憋屈!”
“老陳,高局長,你們也清楚,周書記和石書記都不是那種亂來的人,既然兩位領導交待了,咱們就照著執行吧。我分析了一下,肯定是中間有什麼重大利益交換,而且這種利益超過了懲罰蒼井太郎。”
“蒼井集團投資額度不算太大,能有什麼利益交換迫使省委讓步呢?”
沒有人回答,默默地喝酒,吃菜,燥熱的風一直吹著小餐館外面的街道。
第二天高增金和蔡厚示返回方山縣,陳明信打算去一趟省紀委,一是想打聽一下張衛國夫婦的審訊情況,啥時候判處死刑,家祭的時候可以告慰母親;二是看能不能透過虞書記搞清楚鹿鳴湖色情案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來到省紀委,給虞書記的秘書打了個電話,然後坐在接待室裡候著。大約過了幾分鐘,秘書帶著陳明信走進辦公室。
沒想到蘇元誠也在。
“小陳來了,這位是蘇部長。蘇部長,這是我剛跟您提到的方山縣陳明信。”
“蘇部長好。”陳明信不得不恭敬打招呼。
“嗯!好。”蘇元誠還是那副永遠和善的樣子,天知道臉皮裡面多麼虛偽和算計。
“小陳,今天過來有什麼事情嗎?”
“虞書記,我想問一下張衛國夫婦的審訊情況,還有就是鹿鳴湖色情案為什麼突然被要求重新審理。如果違反保密規定,我收回剛才的問題。”
“你深度參與了張衛國夫婦投毒案,當然可以告訴你審訊進度,中紀委已經查明揮發性毒藥是吳翠芳配置,張衛國負責投放。目前案件已經轉交檢察院,相信很快就會轉交法院審判量刑。
至於鹿鳴湖色情案……”說到這裡,虞弘微微停頓,看了蘇元誠一眼,然後迅速收回目光:“此案上級可能有其他考慮,你們按照省公安廳的指示重新審理即可。”
虞弘剛才的動作極快,但被陳明信看在眼裡,難道此事之所以翻轉,是蘇元誠乾的?對,肯定是他,否則別人不可能影響周書記的決策!
蘇元誠率先告辭離去。陳明信又聊了一會兒,藉口回方山縣,離開省紀委急匆匆追了出來。
陳明信東張西望的時候,一個三十多歲文質彬彬的男子走了過來:“你是方山的陳書記吧,蘇部長在那邊的麵館裡等你,跟我來吧。”
將陳明信帶進麵館,男子在外面找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