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隨著ofo全部100輛客貨兩用排程車投入使用,加上其他單車廠家也加大了異地排程力度,開封市區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擁堵交通的現象得到有效疏解。
尤其是在開封終點的露營休息區,九天加大了宣傳力度,需要回程的可以把單車騎回到這裡,人跟單車一起隨車返回,不管是哪個品牌的車,都可以坐車走。
這幾天,劉澈也一直透過旗下在現場報道的主播,瞭解著騎行事情的進展,並不斷的在工作群裡和大家商討問題。
總之,就是出現問題,就解決問題,而不是出現問題就一刀切的禁止掉。
因為很多賬你一算就知道了,哪怕出幾百臺車解決掉運輸問題,那才花幾個錢?如果一出現問題只會想辦法封、堵、禁、止,那叫不作為,是變相的抑制需求,扼殺激情!
在劉澈的提議下,九天互助寶、ofo和中州科技大學,聯合向廣大高校學生髮起倡議,透過騎行,在生活中結識更多的夥伴。
九天互助寶繼志願者行動後,推出騎行夥伴計劃,外地大學生和當地大學生在九天互助寶上結成騎行夥伴的,可在九天互助寶上報銷憑學生證購買的半價往返火車票一次,報銷名額每天1萬個。
當然,九天互助寶依然採取的是掛賬方式,後續可以由社會愛心人士代為買單,互助寶平臺則保證所有學生資訊完全真實有效。
同時,在全國高校中發起一場辯論,如何讓騎行變得更有意義。獲得廣大學生認可的活動建議,將在九天互助寶平臺上單獨設立專門的活動專區。
這個時候,王小婭的父親由於業績突出,已由常務副市升到了市府總長,並且進入了省府常務序列。
九天集團向市府提交了在鄭開大道南側投資50億元修建專門的騎行通道的提議,被省市兩級以最快的速度給批了下來。
最終經過協商,以城市發展投資基金名義出資20億元,九天集團出資30億元,成立融城集團來作為運營主體。同時,將鄭開騎行通道兩邊各30米的綠化、經營和使用權也交給了融城投資。
劉澈大喜過望,這下,貌似賺大發了,鄭開騎行通道兩邊各30米的綠化、經營和使用權,這也太霸氣了吧。雖然現在道路兩邊沒有什麼,未來,劉澈有信心把它打造成世界聞名的騎行聖地和世界文化長廊。
不過,這時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質疑騎行活動的聲音,其中有一個人大發厥詞,說騎行的大學生是行走的造糞機器,酒囊飯袋等侮辱性言詞。
於是,劉澈在今日觀點上親自寫了一篇文章予以回應。文章的標題是——鄭青春,去開瘋!
大學生夜騎開封火了,隔著螢幕看得很多人都熱血沸騰,直想我們上學的時候咋沒有共享單車呢?
爆火之後必有噴子,這不,廈華大學一班主任,在班級群發表不當言論,已經在網上引發關注。群聊記錄顯示,涉事班主任就大學生夜騎開封一事發表評論,言語中有移動造糞機,酒囊飯袋的侮辱性文字,該言論在社交平臺傳播後遭網友舉報。
首先我們強調一點,學生們是週五晚上放學開始夜騎,週日晚間之前返校,週一正常上課,所以那些說學生們耽誤學習的就歇會兒吧。
誰沒青春過,在青春的舞臺上總有一些勇敢而充滿激情的舉動,讓人眼前一亮,夜騎開封就是這樣一場屬於大學生們的青春之一。大學生們組團深夜騎行,直奔50公里外的開封,他們懷揣的是對遠方的嚮往和對青春的熱愛。
凌晨的車隊綿延數十公里,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騎行,更是一種對自我的挑戰和對生活的熱愛。
梁啟超先生說過,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這些孩子是在告訴全世界,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活力與勇氣。
這位自稱廈華大學的湯老師,首先我懷疑你不是老師,因為你的言行根本不配做一個老師!移動造糞機,酒囊飯袋的侮辱性文字不應該從你的嘴裡噴出來,更不應該用來形容學生。
你說學生們是移動造糞機,那你嘴裡噴出來這麼汙穢的詞語你是個啥?不是有句話嗎,你是啥,你看別人就像啥。自已知道了就行了,偏偏你還把它說出來。
大學生們的積極行為,我們應該給予掌聲和鼓勵,我們的認可能讓他們在青春的道路上前行的更加自信。至於中間出現的一些問題,九天集團協同社會各界力量一直在努力解決著。
這既是對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次檢驗,也是對社會組織能力的一次考驗。
假如一個地方出現糧食蔬菜短缺,你就加快從外地調運的力度。道路擁堵,你就加快清理速度。在運力如此充足的今天,這些顯然已經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目前,我們也透過九天互助寶平臺,發起了志願者行動和騎行夥伴計劃。還有,在全國高校中發起一場辯論,如何讓騎行變得更有意義。
大學生們的夜騎活動,最開始可能是一時的熱血奔放,緊接著是年輕人對抗平庸苦悶的倔強,現在已經是對冷言蜚語的無聲吶喊了。
因為他們明白,青春不是商品,用來交易未來的人模狗樣;青春不能出賣,用來換取社會階梯的更進一步。
那些板起面孔來教訓年輕人,不懂牆壁的堅硬,不知柴米的金貴,無感奮鬥的意義,不肯艱苦進取的人,你們就真的號準了時代的病症在何處了嗎?真的不明白,年輕人血液的溫度和冰冷的規則難以相容嗎?
你們有勇氣做點什麼嗎?難道你們沒有年輕過?難道你在激情洋溢的年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書寫著苦大仇深的非凡意義嗎?
如果你讓這些風華正茂的少年們,個個都成為了你們眼中順從階梯的乖寶寶,溫良謙恭的牛馬工,諳熟潛規則低眉順眼的小弟,瘋狂自卷又卷死他人的遊戲陪玩,是不是就合你們的意了?
整整124年前,梁任公客居京華,尚且飲冰謹慎,以勉勵國人,以少年中國之名託民族之希望。怎麼到了120多年後的今天,有些人的腦袋偏偏破爛不堪,成如此老朽腐臭的樣子了呢?
青春的聲音,世俗,你還聽得懂嗎?以理性化之名批評年輕人,極有可能恰恰說明批評者,早已經被規則合理的合理化了。被碾壓成了沒有腦子的照片,被捲成了一抹沒有滋味的調料。
這樣一群人,早就已經習慣了,沒有質疑,沒有突破,習慣成為了臺階,成為了標本,一切不在他的條條框框裡的新鮮,都會令他極度的不舒服,最可怕的是這種不舒服成了一種到處擴散的病毒。
在越來越多的人眼裡,大學生活的意義被壓縮,摺疊到只有把時間用在圖書館裡,用在追逐實習的機會上,用在打磨一份完美的簡歷中。
只有把青春兩個字裝進規規矩矩的打包盒裡,才叫有意義。父母如此,教師如此,幸虧今天的騎行,那我看到還得是擁有青春的年輕人們,他們不願如此。
青春,可以是青春季,也可以是青春紀,唯獨不能成為青春祭。
鄭青春,去開瘋!
九天集團歡迎全國大學生來中原大地採風、交友、工作、生活,九天互助寶為你助力!
文章在今日觀點上發表後,立即獲得了大家的關注。
“霸氣!劉總開懟了!”
“我一個退休的老太都被他們感染了,誰沒有年輕過,什麼都是一種體驗,有了這種體驗才有奮鬥的青春!”
“讓我想起了我35歲的時候徒步16公里去上班,平時開車20分鐘,我走了3個多小時,就想走一走,感覺挺好[敬禮]”
“古香古色古城風,一人一騎一夜紅。些許心情抑太久,一朝有令就跟從。遠方有夢路太遠,不在話下是開封。”
“覺醒吧 青春不能被定義[贊]”
“講的對,年輕人如果沒有血性,未來誰來守護我們的國家,誰來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旗。”
“一路向東,讓那些太爺們看看啥叫熱血!”
“邁出青春腳步,無悔青春歲月!”
……
廈華大學在得知這一事件後高度重視,迅速做出了回應。當晚,廈華大學教師工作部發布情況通報,表示堅決反對該老師的錯誤言論,學校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依法依規啟動相應的追責問責程式,絕不姑息。
廈華大學的這個快速反應,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援,對於不當言行就應該毫不拖沓的處理,用最快的速度以正視聽。
資訊高效快速傳播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每一個人的言論都可能產生廣泛的影響,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避免使用不當言論傷害他人的感情,不僅是老師,而是我們每一個網際網路網民們應該遵守和牢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