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琢磨著,如果我們在都市裡發現新的未知區域,是不是得全副武裝,穿那種防化服?”陸一鳴在投影螢幕前提出疑問。
\"你的意思是完全隔離空氣,以防萬一?”石大勇在一旁搖頭,“不太現實。別說我們現有的技術能不能造出封閉的生活環境,就算在驅逐艦裡,也無法徹底隔絕外界空氣。”
\"更何況,穿著厚重的防化服,怎麼行動?揹著幾十公斤的氧氣罐去探索嗎?\"
\"嗯,確實有道理。\"
通常,10升醫用氧氣瓶約重18公斤,僅能供應10小時,大部分重量都在瓶體。這個負擔已經很重了,探險隊還得攜帶槍械彈藥、藥品等,這些都是重量級裝備。
而且10小時的氧氣供應,在太空中或許足以完成一次任務,畢竟太空探索不會遠離飛船太遠。但在新大陸上,這顯然是不夠的。
這時,一位生物學家發言:\"各位,我們首先從生物學角度進行了研究,採集了一些白色霧氣樣本,分析後發現其特性非常奇特,大部分是水蒸氣,小部分是各種微量元素和一種前所未見的複雜物質,我們暫且稱它為X元素。\"
\"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動物實驗。大部分小白鼠吸入霧氣後,會出現嚴重的過度進食現象。進食越多,體內結晶體也就越多。\"
\"最終,它們無法承受這種變異,開始瘋狂嘔吐,甚至吐出心臟,隨後死亡。\"
陸一鳴咽了口口水,這與他們觀察到的情況相符。
\"然後呢?\"有人忍不住問道。
科學家清了清喉嚨:\"接下來的一幕更詭異……那些暴食的同類會瘋狂爭奪心臟,吞食後,它們會發生更深層次的變異,變成更強壯的生物,也能消化更多食物……\"
\"最後,這些老鼠已經具備打破實驗箱的能力,我們不敢繼續,把這些樣本都處理掉了。\"
\"目前,這就是所有生物學上的資訊,後續研究還需繼續……\"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討論聲。
第174章 第二次都市探險計劃
面對未知的超自然力量,加上雲海號未來的去向問題,必須謹慎對待。不說城市裡遺留的鉅額財富,單是那堆積如山的木材,對於貧困的雲海號來說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沒錯,僅一兩萬噸木材就已相當可觀,能提煉大量鋼鐵,獲取多種化學原料。
因此,許多人並不願意就這麼輕易離開這片大陸……誰知道錯過這裡,雲海號又要漂泊多久。
但如果不離開,人類又束手無策。
一位負責後勤的老者率先發言:\"如果這白色霧氣就是這個星球的S級災難,那麼我們長期居住的可能性不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無法抵禦這種超級災難,以當前科技水平,建立一個完全封閉、能自我迴圈的生態系統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大陸上的超級怪物太多,我們的熱武器數量也不足。除非……符文子彈能大規模生產,那時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一戰。\"
陸一鳴面色微變,按下通訊器按鈕,說道:\"方部長,符文子彈短期內無法批次生產……就算我們得到了一臺精度不錯的蝕刻機,也還遠遠不夠。\"
符文子彈是一種假設中的超自然武器,類似符文小刀,透過在子彈上雕刻蟬翼符文,賦予子彈極高的硬度和超自然穿透力。
但小刀的雕刻是平面,最簡單,至今尚未實現量產,實驗室裡只有寥寥幾把。而子彈是圓柱形,要在圓柱體上雕刻蟬翼,難度呈幾何級數上升。
科學家們也無法將子彈設計成平面,因為一旦形狀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彈道就會偏離,直接打偏。所以短時間內,這種子彈無法制造。
討論了半天,也沒能得出具體方案。
\"難道,我們真的要放棄這片大陸嗎?\"丁原深深地吸了口氣,問道。
他知道這片大陸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說城市的遺產,地下的礦產資源,就連這幾天撿到的廢棄物都非常有用,填補了雲海號的不足。
一位老者搖頭道:\"丁先生,我們必須謹慎。就算用盡所有核彈,我們也無法征服這片大陸,這是肯定的。\"
\"是啊……怪物數量太多,打死也沒什麼好處,只是一堆肉而已,這種事做不得!我們必須儲存實力,去尋找下一片大陸。\"
黃教授的話語剛落,大廳裡瀰漫著一絲悲觀,他隨即站起來,提出了自已的觀點:“各位先別太失望,我覺得我們應該再觀察一段時間。機會還有很多,不應倉促下結論。”
“首先,我們收集的資料還未完全解讀,應該多給翻譯團隊些時間。一旦我們真正解碼這個文明的語言,就能獲取更多有用資訊。”
“其次,我們要關注那三百多例昏迷患者的腦部狀況和生理變異。‘禍兮福之所倚’,誰能斷定這種變異一定是壞事呢?”
“難不成,這種變異……是有益的?”一位軍事分析師忍不住質疑:“他們腹部腫脹得像氣球。”
黃教授並未直接回應,繼續說道:“對了,還有一個關於那頭被擊斃的怪物的調查。生物學家已經分析了它的DNA,發現與人類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認為它可能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如果人能不斷進食,甚至吞食同類心臟而不死,最終可能演變成這種狂暴醜陋的怪物。”陸一鳴皺眉,黃教授的觀點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一方面,他認為變異不一定是負面的;另一方面,他又說變異可能導致變成可怕的怪物。有誰願意變成失去自我意識、只剩下食慾的怪物呢?
黃教授無視了大家的疑惑,繼續闡述:“好吧,我知道你們在質疑什麼……它的鱗甲非常堅韌,比我們最堅固的合金裝甲還要硬,普通槍彈無法造成有效傷害,連火箭筒也只能炸掉一小塊。”
“這無疑是極好的研究素材,不是嗎?”
“最關鍵的是,那個六邊形的晶體心核,似乎帶有超自然力量,賦予怪物再生能力和對他人心臟的同化。不過很顯然,這個心核已被符文刀毀掉……這是種極好的能源,如果能利用怪物的心核製造出高效電池,效能可以媲美我們的核能電池。”
“黃教授,你想表達什麼?”丁原略帶不滿地問道,“直接說結論!為什麼你覺得這種變異不一定是壞事?”
“我的想法是,這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生物技術路徑。設想一下,從科學角度看,這種變異解決了器官排斥和肢體再生問題,讓殘障人士有了重生的可能,甚至可能延長壽命……以前,只有靠一些罕見的奇異生物才能做到這些。”
“這甚至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超能力提升系統!”
“變異能帶來更大的力量,更強壯的身體,只要我們控制變異的程度,保持人性,不就建立了一個新系統嗎?”
“這不是我空想出來的,而是根據這裡的智慧文明留下的少量記錄!”
眾人聞言皆是一怔。
黃教授越來越激動:“他們在迷霧中堅持了四五年……在不斷的戰鬥中,他們摸索出了一套新的超能力系統。利用迷霧中的X元素強化身體,如果沒有變異,只需多攝取一些食物就能增強,這樣的情況大家是否能接受呢。”
多吃點飯就能變強,當然可以接受!太可以接受了,無需思考!
“當然,隨著這類怪物增多,越來越強大,他們不得不逃到陽河。但這個文明的人類顯然是聰明且理智的,他們找到了許多新方法……”
“一些已找到的資料記錄了這些,我不是在胡說。而更多的資料,我們還在尋找。”
陸一鳴聞言,緊握拳頭。 新的超能力提升途徑!
這個訊息……讓人振奮!
如果一切屬實,這片大陸上遺留的資料將是無比寶貴的。
寶貴到……不惜任何代價也要獲取。
黃教授深吸一口氣:“當然,我們的翻譯工作還沒完成。這個新研究體系的效果如何,成功率怎樣,還需進一步驗證。總之,我認為我們來到這片大陸,不能輕易放棄!我們需要獲取更多研究資料!”
“或許需要重啟第二次探索任務。”
所有人開始熱切地討論。如果只是木材或機械,的確不必冒險,但如果關乎雲海號的未來呢?
如果黃教授所說為真,第二次探索……確實必要!
“那就……等待完整的文字解密方案吧。”
會議結束後,陸一鳴透過視訊通話找到了黃教授:“黃教授,你剛才說的都是真的?變異後的生物還能保持人類的意識?那三百多名昏迷的人還有救嗎?”
在繁華的都市中,黃教授身邊的生物學家斟酌著詞句,微笑著說:“陸隊長,根據小白鼠實驗,那種神秘白霧的作用機制是這樣的:它激發強烈的食慾,並加速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能量去哪兒了呢?一部分轉化為脂肪儲存,另一部分則形成體內特殊的晶體,這是一種高能量儲備物質。”
“這些晶體目前看來,會對人的精神狀態產生負面影響,但同時也強化了體質。本質上,它可能中性,是人體進化的一種表現。只是進化速度過快,導致了異變。”
陸一鳴皺眉,大約理解了一半:“如果進化成功,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以昏迷者為例,他們體重劇增,但體質卻大幅提升。以前跑1000米就氣喘吁吁,現在能一口氣跑3000米。以前臥推100公斤,現在200公斤不在話下,這難道不是進步嗎?”
“當然,X元素會影響精神狀態,讓人無法停止進食,這是最大的問題。當身體無法儲存更多能量時,甚至會將心臟——能量核心排出。具體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
“如果我們能剔除不利因素,只保留其有益面,那就找到了提升整體素質的新路徑!不用談超能力,單是體能的顯著增強,就能讓每個人在陽河城生活得更安全。”
陸一鳴接著問:“那些珍貴的研究資料,究竟藏在哪裡?我們不會就這麼幸運地找到吧?”
黃教授苦笑一聲,回應道:“確實,這些資訊只在某本書的隻言片語中提及。真正的研究資料尚未找到。具體情況我們還在推測,但這個假設接近真相……”
“唉,逃到陽河城的每個文明都不簡單,絕望中催生出無數天才,甚至發展出超自然力量。無論是筆記中記載的平行世界,古代帆船象徵的古代文明,還是白霧大陸的智慧,都掌握了超能力……”
“像我們這樣的文明,只能靠回收資源度日,畢竟我們遭遇的是物理災難……當然,人口眾多也有好處,研究能力和熱武器裝備更強大。別看雲海號只有不到16萬人,全國類似避難所儲存了兩千多萬人口,全球加起來數量可觀。”
“只是陽河的隨機傳送機制,讓這些避難所暫時無法聚合。討論完這些,陸一鳴想起了另一件事,再次發問:“如果我們要二次探索這片大陸,符文刀是必備武器,重型武器攜帶不便,戰鬥力不如符文刀。符文刀的產量如何解決?”
“還有,第二次探險隊的人選呢?如果實驗室位於內陸數千公里,怎麼抵達?這麼濃的霧,直升機無法使用,難道要徒步前進?”
說實話,陸一鳴內心並不想去,那些怪物的恐怖戰力,不是人數多少能解決的。
他……也怕死。
不只是他,劉許偉、鍾鵬也同樣害怕。
黃教授搖頭道:“符文小刀產能提升還早,只能靠你們多費心了,能做幾把就幾把,哎。”
“至於探險隊員……哎,再考慮吧。”
“如果實驗室真的深入內陸數千公里……也許,我們只能放棄。希望它靠近海岸線,越近越好。”
老黃心中暗歎,他知道,現在已不再是那個提倡奉獻與犧牲的時代。
雖然雲海號上的人都經歷過末日,能吃苦,但他們都經歷過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真正願意自我犧牲的人寥寥無幾……
一個死亡率高達90%,甚至99%的任務,真的很少有人願意承擔。
……
時間悄然流逝,翻譯工作穩步進行。同時,對怪物屍體的解剖和白霧的研究也在有序展開……X元素的奇特性質,足以讓生物學家們研究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