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實驗資料揭示了這一事實,某些物理常數在正常值附近波動,導致現有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但現有的科技框架依然能有效運作。\"
黃教授舉起兩根手指,\"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的世界,兩種規則體系並存,一個是我們熟知的物質規則,另一個則是心理規則。\"
\"物質規則,即四大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引力,沒有這些基礎,我們現在所知的世界就無法形成。\"
陸一鳴回應道:\"沒錯,缺少了這些,世界就會瞬間崩塌。\"
\"心理規則,意味著新出現的一種體系,它的核心概念是生命的思想能對世界執行產生變化。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新的力在起作用,這也是我們當前主要研究的方向。\"
\"這些‘金寶寶’雖然是昆蟲,但也有簡單的思維,它們僅關注生存和繁殖。隨著時間推移,心理能量累積,漸漸使它們分泌的絲具有了超自然特性,這就是心理力量的表現。\"
陸一鳴質疑地問:\"按照你的說法,如果我堅信自已能永生,並且堅定信仰,我就能真的長生不老嗎?\"
\"你想得太天真了,事情沒那麼簡單!\"
談起學術問題,黃教授立刻變得嚴肅,他擺手道:\"首先,你要清楚,在這個世界,物質規則依然生效,體內的細胞會衰老,物質間仍存在引力,原子核過於接近就會排斥,這些物理現象仍然存在,不會無緣無故消失。\"
\"你注意到沒有,完全違反物理定律的超能力其實非常罕見。也就是說,要利用心理規則創造出與既有規則完全對立的現象,極其困難。\"
說到這裡,黃教授沉思了一下,\"嗯……完全違揹物理定律的奇異現象,可能就是那個無限能源手機了,它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非常驚人。其他奇異生物的超能力,只是擦邊球,不可能徹底違揹物理定律。\"
\"可惜的是,那部手機突然失靈了,真是遺憾。\"
陸一鳴身體一僵,沒說話,顯然那個瓷制小人紅瑪瑪不簡單。
老黃沒察覺陸一鳴的表情,繼續說:\"其次,要運用心理規則創造出自已想要的規則,可能需要大量的生命和龐大的思維能量。\"
\"建立新的規則需要極長的時間,規則越複雜,時間越久。\"
\"僅憑你自已認為能永生是沒有用的,因為人口太少,對宇宙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整個地球的人都相信你永生,產生的力量或許有點可能性...甚至可能需要多元宇宙中的大量生命達成共識,你才可能真正抵消物理定律,實現真正的長生不老。\"
\"如果陽河裡真的出現了魔法或修真這類荒誕事物,我也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那代表多元宇宙中無數生命的一種共識,無數思維改變了宇宙。\"
\"原來如此...好吧。\"陸一鳴皺眉道:\"按照這個理論,雲海號只有十六萬人口,似乎沒什麼幫助。就算全體信仰可控核聚變,也無法瞬間實現這項技術。\"
黃教授嘆了口氣,\"是啊,人的思想最難改變,也無法控制。你告訴他們可控核聚變即將實現,反而會引起更多質疑,沒什麼實際意義。\"
\"我覺得,越強大的心理力量,越可能涉及多元宇宙層面,尤其是那些沒有遭受大災變、人口眾多的世界。對我們單個個體來說,確實作用有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還有什麼可以研究的...?\"
黃教授微笑道:\"我們不能創造,但這不妨礙我們利用已有的心理規則。\"
\"比如你帶回的那把青銅刀,材質本身很普通,只是一般的青銅,沒什麼特別。但它異常堅硬,切割鋼鐵如切泥,原因在於刀面上細小的紋飾,也就是蟬翼符文。你知道吧,這些紋飾帶來了超自然的力量,我們只要將它們複製到其他金屬上,也能掌握這種超自然力量。\"
\"不必追問原因,這就是心理規則的神秘之處,不一定完全符合邏輯。\"
陸一鳴點點頭,他親自帶回來的青銅小刀自然是仔細研究過的。
只要完整複製表面的紋飾,刻在其他工具上,人類就再次掌握了一種超自然力量!
蟬翼符文,目前也是重點研究的方向。
陸一鳴很快就要製作出屬於自已的符文小刀了。
黃教授似乎聊到了興頭上,自言自語道:\"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讓金屬變得更硬更鋒利的紋飾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想,可能是多元宇宙中的某些古代文明將其視為精神象徵。\"
\"或者,不同文明的文化產生了共鳴。\"
\"沒錯,我們不就有修真小說嗎?煉器、符文之類的,寫小說、看小說也是一種思考方式...也許其他文明也有類似的修真小說?這樣一來,整個多元宇宙就形成了共鳴。\"
“大多數人在閱讀小說時不過是尋找樂趣,但確實有少數人會深陷其中,幻想成真。他們日思夜想如何創造那些奇幻的符咒。”
“隨著時間推移,不同文明的文化交融,多元宇宙的某個角落,這些奇妙的紋路真的出現了。只要將它們刻在物體上,比如小刀,就能變得更硬更鋒利。”
陸一鳴輕哼一聲,不知該如何評價:“平行世界也有小說……聽起來有點合理,但也挺詭異的……”
“那麼超能力是如何產生的呢?也是文化碰撞的結果嗎?”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宇宙規則的漏洞,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哎,問題太多,有時候我也困惑。”
黃教授的想象力太過豐富,足以寫出一部奇幻小說,但這些終究只是猜想,無法輕易證實。除非人類能接觸到大量平行世界的文明,找到確鑿的證據。
陸一鳴又想到一個問題:“按照你的假設,如果某個神話傳說在多個文明中廣為流傳,那麼這個神話在某個遙遠的地方可能真的存在?”
黃教授點頭:“理論上是這樣的……比如鳳凰、神龍、貔貅、白澤這些傳說生物,遇到它們也不必驚訝。但它們可能並非想象中的生物,可能沒有意識,更像是機器人……”
“可以確定的是,違揹物理定律的超自然現象越嚴重,其出現的可能性就越低。像東皇鍾、誅仙劍、造化玉蝶這類能毀滅天地的神器,或許真的存在呢?如果能得到一件,就能橫行宇宙了……呵呵呵,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說不定在路上就能撿到一把呢?哈哈,如果真是那樣就好了!”
看到黃教授陷入幻想,陸一鳴調侃道:“黃教授,你是奇幻小說的狂熱愛好者吧……我聽說你最近一直在研究《山海經》?”
“小說只是愛好,別想太多。我最近迷上了最初永恆的作品,推薦你也看看……”黃教授似乎被戳破了秘密愛好,忙轉移話題:“對了,你的超能力能附身多小的物體,控制精度練得如何了?”
陸一鳴皺眉思考片刻:“能看到的東西都能附身,最大體積不超過一立方米。藉助顯微鏡,勉強能到0.001毫米。這段時間我一直沒放鬆練習……”
說著,手中的金屬絲飄浮起來,像蚯蚓一樣扭動。
“操控起來非常方便,甚至比手更靈活,就像我自已變成了金屬絲。用雙手是做不到這些精細動作的。”
黃教授欣喜道:“0.001毫米?有進步啊,快去製作符文小刀吧。我們可能很快就要到達新大陸了,如果真的有戰鬥,這種利器一定能派上用場!”
“嗯……沒問題。”陸一鳴點頭答應。
這把小刀是他親手製作的,當然也是他的。當初他們就約定好了這一點。
他跟隨黃教授,穿上防護服,進入無塵實驗室。裡面許多工匠正專心工作,見到陸一鳴,都抬頭微笑示意,彼此已經相當熟悉了。這些高明的工程師在自已的工位上繪製圖紙,雲海號上的許多新裝置都是他們設計並製造的。當前的重點專案是廢鋼回收的電弧爐,人類需要足夠的金屬來餵養金寶寶,讓它產生足夠的絲線。
陸一鳴在一臺實驗儀器前坐下。
這把神器小刀,剩下的工作大約只需五小時。如果要探索新大陸,陸一鳴有很大可能會參與,有了這把符文小刀,就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他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移動著極細的注射器,在刀面上緩緩雕刻著……
……
第149章 新大陸的發現!
正當陸一鳴沉浸在忙碌中,軍方的偵察準備工作已就緒,四架大型無人機從雲海號出發,向四面八方搜尋。
這些軍用無人機長達四米,機翼長達六米,續航時間可達18小時。
它們需要珍貴的燃油才能飛行,效能和偵察能力遠超民用玩具。
燃油作為戰略物資,是從石油中提煉的,無法大規模補充,用一點少一點。因此,人們對這些無人機寄予厚望。
科學家們正設法用植物油少量製造高熱值燃油,但這項技術尚未成熟。
總而言之,在沒有衛星導航的情況下,軍用無人機也不敢飛太遠,目前的最遠範圍約為600公里,一旦失去訊號就無法返回。
如果因迷路等原因損失一架無人機,雲海號的軍方會心疼半個月……因為失去了就無法補充了!
就這樣,三天過去了,偵察結果似乎很順利,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在當前航線的西南方向,大約400公里處,可以看到陽河的邊界線!
是的,海面上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分界線……
跨過這條線,是一片……正常的淺藍色海洋!幾乎與地球上的海洋相似。
再往西南方向大約10公里,是一片陸地……
真實的陸地!
一片綠樹叢生的陸地!
無人機在繁華的都市上空捕捉了一系列珍貴影像,滿載而歸地降落回基地。
這個令人振奮的訊息瞬間傳遍整個團隊,無人能眠,陸一鳴也不例外。儘管人們有所預料,但新大陸的發現依然足以讓眾人興奮好一陣子。
陸一鳴緊握拳頭,手中的符文小刀剛好製作完成,“新大陸……我們來了!”
“雲海號”避難所迅速調整航向,啟動先進的推進系統,向那片未知大陸駛去……按照當前的200公里\/小時的速度,預計三天後就能抵達目的地。
當天下午,科學家們聚集一堂,熱烈討論登陸新大陸的具體事宜。
“首要任務就是確保安全!”
“各位……無人機已帶回大氣樣本。那裡的氧氣含量比地球高出0.5%,氮氣略低,初步檢測到的大氣微生物多與地球微生物相近,因此人類有一定的抵抗力。只要這些微生物不大量侵入人體,疾病風險可控。”
“所以,這就是另一個與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吧!否則哪來如此類似的環境?”
“我認為那片土地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一位白髮科學家端詳著手中的照片,咬了一口炸雞排,又喝了一口番茄紫菜湯,滿足感油然而生。所謂的紫菜,來自“雲海號”附近的人工養殖基地。
這樣的生活其實還不錯……甚至有些讓人滿意。畢竟,大家剛從災難中恢復,對生活的期待已經降低。只要明天能過得更好,現在辛苦一些也值得。
“我還是想不通,為何透過陽河就能穿越平行宇宙。真是不可思議,莫名其妙……聽說量子波動又有變化,可能是因為兩個宇宙的物理常數略有差異。”
“好了好了,暫且不談這些,新鮮出鍋的黃粉蟲,比雞排更健康!”
“……給我來一份。”
黃粉蟲,也稱麵包蟲,是現代社會主要的蛋白質來源,繁殖速度快,營養價值高。原本用於動物飼料,現在這種環境下,人也能食用。如果烹飪得當,炸出來酥脆可口,但煮或清蒸就不太美味了,大多數人只接受炸制。
“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森林!”
“看那些樹木……像是熱帶雨林的棕櫚樹。還有那些,是大香蕉嗎?我們可以採集一些植物進行研究,引進高產作物也是好事。”
“不知道這片原始森林究竟有多大!”
另一位專家看著照片,高興地說:“對了,各位,我們對木材需求很大……僅靠種植太慢,一棵樹要長成材不知需多久。現在民眾生活水平提高,家裡添置傢俱的需求也在增長,床頭櫃、凳子、桌子都需要木材,我們可以適度伐木補充。”
“而且一些化學品提煉也需要木材。透過乾餾能製造多種化學品……雖然我們還有一些石油,但儲備可再生資源總是好的。”
說到這裡,科學家們開始構想未來。
“如果這片陸地上的問題能順利解決,我們就能以‘雲海號’為基地,利用豐富的木材資源,重啟人類文明!16萬人足夠了,冰河時代人類數量銳減到兩千,不也挺過來了嗎?”
“我相信只要幾十年,不,現在我們還在發展超自然科技,也許十幾年,我們的生產力就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這位科學家越說越激動,彷彿人類文明下一刻就能迅速崛起。
這是每個有識之士的共同願望,經歷過輝煌文明的人,誰願繼續在陽河上漂泊,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
這時,一位女性科學家咬了一口煎蛋,提醒道:“哎,你們別掉以輕心,有種說法是凡有陽河出現的平行世界,都經歷過S級災難,不適合居住。”
“千萬不能大意!可能上面的智慧生物承受不住壓力,已經離開了。”
“我們現在的人口規模還不及原來國家的千分之一。”
另一位年輕專家大聲說:“怕什麼,就算有無解的難題,砍些木材,挖些土壤也好!大不了再回到陽河……我們現在物資匱乏,連種菜的泥土都不夠!就算有天大的危險,也要弄幾千噸泥土!”
“不,至少上萬噸!”
“沒有足夠的土壤……用不了幾年,大家都會餓肚子。我們需要儲備更多的糧食,越多越好!現在我們養了這麼多金寶(代指某種生物),難道不需要更多的食物嗎?”
她越說聲音越大,似乎真有糧食危機即將發生。
“各位,各位,實在抱歉,這是我的朋友,農業學家袁桑博士,他對農業問題特別關心,而且有強烈的末日災難恐懼症。好了好了,快走吧,快走……”一位女生紅著臉向科學家們鞠躬,匆忙拉著年輕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