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章 華夏外星第一站

嫦娥號飛船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

全體隊員們,沉浸在巨大的喜悅與自豪之中。

短暫的慶祝之後,他們開始為出艙做準備。

王嶽艦長和隊員們仔細檢查著航天服的各項系統,確保萬無一失。

一切準備就緒後,王嶽艦長作為第一個出艙的人,緩緩開啟艙門。

他踏出艙門的那一刻,彷彿時間都靜止了。

為什麼是他? 因為他有空間站太空行走的經驗。

第一次登陸月球,一切都是嚴謹的。

絕不會為了什麼女士優先這樣的炎龍,讓女宇航員去第一個冒險。

“這是華夏星辰大海的第一站!卻不是最後一站!”

王嶽艦長的聲音,透過通訊裝置傳回藍星,堅定而有力。

在藍星的直播間中,網友們早已激動得不能自已。

彈幕如潮水般湧過:

“太厲害了!華夏航天,牛!”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為航天英雄們點贊!”

“華夏邁向星辰大海,我們一起見證!”

王嶽艦長站在月球表面,望著廣袤而神秘的月球大地,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他們的任務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他們將在月球上,進行一系列的科學探測和實驗。

為華夏的航天事業,以及人類對月球的認識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已成功出艙,感覺良好!”

“你們可以出艙!”

“收到”

然後李楠楠、胡小琳和李文晨也慢慢走出了飛船。

然後飛船艙門關閉了,張力自然是留了下來看守飛船。

“02,釋放艙外拍攝機器人!”

“收到隊長!”

飛船的側面突然開啟了一個艙門,一隻機械狗從裡面走了出來。

而且出艙速度很快,完全不受引力變化的影響。

隨後又走出了兩隻機械狗。

指揮中心的人看到後,讚不絕口。

“給技術員加雞腿,自適應系統很成功!”

何偉總師看到機械狗的表現,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出艙的四人,先在月球表面插上華夏國旗,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月球的灰色背景下顯得格外耀眼。

他們開始安裝各種探測裝置,收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樣本,進行地質勘測和天文觀測。

而其中兩隻機械狗就像盡職盡責的攝影師,把王嶽四人的一舉一動都轉播到了藍星直播裡。

在遙遠的藍星上,人們透過直播間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為他們加油助威。

華夏的航天事業,在這一刻,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天啊,這是我們能看的畫面?”

“哈哈,航天局牛逼,啥都敢播!”

“希望這次可以全程直播!”

隨著要求全程直播的粉絲越來越多,直播間突然切換了鏡頭。

切換到了星空市指揮中心何偉總師的鏡頭。

鏡頭中,一個工作人員在何總師耳邊說了幾句。

就看到,何偉總師看向了鏡頭。

“大家好啊!”說完還向直播間觀眾揮了揮手。

“啊,要死要死啊!大佬他看我們了。”

“啊啊啊,天啊,驚喜不已的我,趕緊拿出了物理試卷做了起來,平時不會的題,竟然茅塞頓開!”

“臥槽!真的假的?”

何偉總師微微一笑,整理了一下衣服。

“大家放心,我們的直播會一直開啟,直到嫦娥號飛船歸來!”

“明天十一點左右,宇航員們,將會前往鷹醬著陸點,致敬鷹醬在太空探索方面做出的貢獻!”

等何偉總師說完,鏡頭再次切換到了宇航員這邊。

而然直播間的彈幕卻炸鍋了。

“哈哈哈,何偉總師好幽默啊!”

“對對對,我們是致敬,絕對不是證實某件事。”

“什麼事?”

“聽說鷹醬登上了另一顆月球,懂得都懂!”

“嘶,牛啊,這要是證實了咋辦?”

“涼拌,把榮耀還給咱們唄,不然對宇航員不公平。”

“就是,要是鷹子作假,那麼大榮耀落在一個演員身上,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有道理!坐看下午探索結果!”

當然也有那些崇洋媚外的人,極力吹捧的。

“呵呵,自已做不到,就懷疑這懷疑那的?”

“鷹醬只是不想登陸而已,承認自已落後很難嗎?”

“兩個傻叉,懶得說你們,我們只是去致敬歷史,你們急什麼?”

很多網友,話不敢說的太滿,畢竟誰也不知道鷹醬在登月中造假沒有。

而在月球上,王嶽正在苦哈哈的挖月壤。

只見王嶽身邊一臺一米多高的機械,正在伸出一個30厘米大小的挖鬥,挖了下去。

很快挖到了月壤,旋轉半圈後,倒進了一個皮箱大小的密封箱中。

等裝滿後,王嶽操控著機械裝置開始繼續向下挖。

等挖下去50多厘米後,李文晨又帶過來了一個密封箱。

王嶽又開始往這個箱子裝底層月壤,直到裝滿。

然後兩人開始抬著箱子走向了飛船。

進入飛船後,鏡頭切換到了飛船內建的攝像頭。

兩個箱子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消殺工作。

最後被傳送帶,傳送到了封閉式倉庫。

“好細節啊,這是咱們能看的?”

“放心,別人看了也學不會,首先登月用飛船這一步就卡死他們了。”

“說的也是,他們估計最多就是火箭運載登月艙,返回艙的方式了。”

“對頭!所以沒法複製,安心看就是了。”

很快,艙外的胡小琳和李楠楠開始返回飛船。

不多時,替換的張力走出了飛船。

與王嶽他們兩人,開始帶著機械狗,到處探測,收集資料。

“嫦娥號,準備投放小型基地。”

“嫦娥號收到!”

隨著李楠楠和胡小琳的操作。

嫦娥號最大的艙門開啟,一輛集裝箱式的履帶車慢慢了下來。

一直來到了王嶽挖的一個坑前面,基地車的重量在30噸左右,如同坦克一樣,緩緩前進。

而王嶽已經提前挖好了一個長四米,寬兩米,深60厘米的坑。

基地車沿著坡度,直接開進了這個凹坑中。

然後感覺一股輕微的震動,基地車地部四角和中間分別伸出了一根,垂直向下的固定金屬棒。

在液壓帶動下,開始向下釘入地下。

1.2米的金屬棒完全釘入了月表,然後基地車自動續接了一根金屬棒。

與釘入地下的金屬棒透過擰螺絲的方式,連結在了一起,又開始往下釘。

最終五個固定點,都續接了兩次,釘入月表的深度足足有3米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