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徹底打臉鷹醬

華夏網友:“快看,嫦娥號又要降落了!”

嫦娥號抵達登陸點後,開始下降高度。

有了第一次的登陸經驗,這次自然是安然無恙的登入成功了。

“注意,準備穿戴宇航服,我們出艙!”

“03,你留守飛船!”

“好的,隊長”李楠楠乾脆利落的應答道。

很快王嶽其餘四人穿戴好了宇航服,開啟艙門,走了出去。

“03,開啟貨艙,投放機械狗,投放工程基地車!”

“03收到,正在執行!”

“咔咔咔”

嫦娥號開啟了側面艙門,先走出了四隻機械狗,只不過不是直播探索型別的機械狗。

而是守衛者機械狗,其兩眼之間有一個鐳射發射器。

緊跟著一輛基地車慢慢行駛了出來,跟之前的基地車很類似,但是功能不同。

它的作用是工程性質的基地,可以為智慧工程機械更換電池,充電,控制等等。

很快工程基地車像之前那輛一樣,開始了自動完善。

慢慢的展開,智慧工程機械開始加固,安裝各種防護層。

本來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但是網友們看的津津有味。

隨著工程基地車有條不紊地運作,月球表面的臨時基地逐漸成形。

王嶽和隊友們在一旁仔細地觀察著各項資料,確保一切都在正常的軌道上進行。

“隊長,這次的基地建設速度比上次快多了。”一名隊員透過通訊器說道。

王嶽微微點頭,回應道:“這都得益於我們不斷積累的經驗和技術的進步。”

此時,四隻守衛者機械狗在基地周圍巡邏,時刻警惕著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它們的鐳射發射器,在月球微弱的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網友們在地球上透過直播畫面,興奮地討論著這次的月球探索行動。

“太厲害了!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真是越來越先進。”

“看著這個基地一點點建起來,真的好有成就感。”

“期待他們能帶來更多的驚喜。”

而在月球上,王嶽他們並沒有因為初步的成功而放鬆警惕。

他們開始對周圍的地形,進行進一步的勘測,為後續的科學實驗和資源探索做準備。

“大家注意,我們分成兩組,一組繼續監測基地的建設情況,另一組去周邊採集樣本。”王嶽下達著指令。

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各自奔赴自已的任務地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地的建設越來越完善。

月壤也跟之前一樣,裝了兩大箱!

採集回來的樣本,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在遙遠的月球上,華夏的宇航員們勤勤懇懇的完成各項任務。

很快第二天下午,廣寒宮預選地址,一座工程基地拔地而起。

“投放工程機械、智慧工程機器人!”

很快五輛十五噸左右的挖掘機、三輛貨運車和各種外形的機器人被投放了出來。

“大家好,我們在此座標的任務完成,下一登陸點是月球背面。”

“在那裡,我們同樣會建設一個工程基地,為未來建設月球城做準備!”

“準備返回飛船”

很快王嶽和張力就開始返回了飛船,今天外出的只有他們兩個。

隨著艙門開啟、關閉,月球上只留下了工程基地和各種工程機械。

這些機械開始慢慢的開始按照方案工作,它們會挖掘月球表面,與下方溶洞聯通。

然後不斷向四周擴大範圍,最終的目標是挖掘一個長1公里,寬800米,深25米的超大長方體深坑。

這將是未來廣寒宮的建設地基坑,廣寒宮的設計是半埋式的設計。

後期也會繼續登月,運載更多分工程機械過來。

隨著夜晚時間到了,藍星上華夏的觀眾們都進入了夢鄉,月球的宇航員也開始了休息。

只不過他們是在太陽的光輝下,入眠而已。

月球背面和正面的交界線線,基本是白晝多於夜晚。

跟藍星的南北極非常類似。

第二天,王嶽帶著隊員們,開始仔細的檢查著飛船的各項資料和裝置。

確保飛船的安全性,三個小時後,嫦娥號再次升空,目標月球背面。

嫦娥號飛船在太空中平穩飛行,向著神秘的月球背面進發。

艙內的宇航員們神情專注,時刻關注著飛船的各項引數。

經過一段時間的飛行,嫦娥號逐漸接近月球背面。

這裡的地形與正面有著很大的不同,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大家注意,準備進入著陸程式。”王嶽沉穩地發出指令。

隊員們迅速調整狀態,做好著陸的準備。

嫦娥號緩緩下降高度。

憑藉著先進的導航系統和宇航員們豐富的經驗,成功降落在預定地點。

“安全著陸,開始執行任務。”

隊員們再次忙碌起來,重複著之前的步驟,投放機械狗和工程基地車。

新的基地開始建設,守衛者機械狗在周圍巡邏,為基地的安全保駕護航。

宇航員們則繼續對周圍的地形進行勘測,收集更多的樣本。

“隊長,這裡的月壤成分似乎與正面有些差別。”

一名隊員,拿著分析儀不停的掃描著。

王嶽接過分析儀,仔細檢視資料。

“確實有差異,把樣本儲存好,回去後交給科學家們研究。”

然後兩人又開始了挖月壤的環境,還是滿滿兩大箱。

隨著基地的建設不斷推進,網友們再次被這壯觀的景象所吸引。

“月球背面的探索,太令人激動了!”

“期待宇航員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在月球背面,王嶽和隊員們不畏困難,努力為未來的月球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他們肩負著華夏文明的期望和使命,每一個決策和行動,都關係著華夏航天事業和對宇宙的探索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背面的工程基地也逐漸成形,為下一步的建設做好了準備。

而王嶽和隊員們,開始休息,為返回做準備。

當嫦娥號飛船再次升空後,開始檢視地軌衛星鏈的資料。

“大家好,這裡是嫦娥號,我們的月球衛星鏈經過四天的掃描,沒有發現當年載人登月的痕跡。”

“這張圖,是阿三過探測器的墜毀地點。”

“這裡的痕跡是鷹醬2017年探測器著陸點。”

“這個痕跡是大毛...”

隨著王嶽的講解,大家都知道了,根本沒有人在華夏之前登陸過月球。

月球正面的痕跡都是最近20年,各國的探測器的著陸點。

而藍星華夏的航母艦隊,也抵達了蝦尾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