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菲後面只把晚婷在家做的試卷發了圖片給各課老師,便於參加學校的統一考試。
在晚婷在家考試的時間裡,杜芳菲讓晚麗一切按照正常考試的來,主要還是要了解晚婷考得怎麼樣。甚至比在學校還要嚴格一點。
後來,杜芳菲為了迎合老師的遊戲,答應了時間去看監控影片。但快到約定時間的時候,沈燕老師突然被其他班的學生撞到腳趾頭,骨折了,休息在家。這看影片的事情總算過去了。
為了表示老師們對晚婷還是一視同仁的,沈燕把晚婷在學校參加活動的照片發了過來,並表示得了個鼓勵獎。
杜芳菲也沒放在心上。在杜芳菲的心裡,有些獎並不是太在意,而且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杜芳菲早就打定主意,孩子能不能得什麼獎都無所謂。她只想把轉學的事情搞好。
但杜芳菲想著孩子還有幾天才期末考,在學校還要幾天的。所以什麼事情都沒有晚婷的安全重要。
知道沈燕老師受傷後,杜芳菲還是在微信裡進行了問候。這是常識,杜芳菲不會忘記的。
後面杜芳菲一心都在怎麼給孩子轉校的事情上。
杜芳菲去網上查了一下關於轉校的相關事情。然後開始按部就班的流程操作。
等在網上操作好相關手續後,杜芳菲就等接收學校的回覆了。
杜芳菲為晚婷的事情終於告一個段落。終於可以著手做自已的事情。
目前最要緊的是把安置房裝修好,然後自已抽時間把小說寫完稿。最近杜芳菲的小說參加了網站的一個活動。所以時間會比較緊。
等這一篇寫完後,杜芳菲的另一篇小說也將面世。最主要的是,杜芳菲心裡想的還是怎麼在現實中賺到錢。網上寫小說現在對杜芳菲來說還不是最大的賺錢來路。
她想給孩子們留下一點實體的東西。
當然晚麗的變化雖然讓杜芳菲心情不好,但畢竟是自已的女兒,變化再大,杜芳菲還是覺得平時只要不是兩人對上,晚麗還是可以的。
但不管怎麼說,杜芳菲是不會像以前一樣,把自已的所有東西都打算留給孩子了。她也要為自已打算了。
以前的她,想把所有最好的東西,自已所有的東西都給孩子們。
但是現實讓她明白,其實不管是老公,還是子女,或者是父母,只要對得起自已的良心,不要去虧待了她們,那麼最愛的還得是自已。
如果自已都不愛自已,更沒想讓其他人來愛你,就算親人想來愛你,也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及時愛你,或者無法給到你想要的愛。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已愛自已,這不是自私,這是自愛,也是為子女減輕負擔的一種。
當杜芳菲明白了這些道理後。杜芳菲整個人都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她決定賣房了,是的,把安置房賣掉一套後,手上再也沒有債務了,杜芳菲也能安心的開始自已想做的事業了。
杜芳菲把安置房的資訊給到各大中介公司掛著,以前她也去掛過,只是價格因為不想賣所以就掛得有點虛高,如今她要全部去按真實的價格去掛,然後就是靜等佳音。
這段時間杜芳菲一邊忙著裝修的事宜,一邊留意著房子出售的資訊,然後還要抽空寫小說。時間過得充裕而真實。
也因為杜芳菲對事情有了重新的認知,有很多事情,杜芳菲也理清了頭緒。
去年,陳大華父親死後,作為姑父加乾爹,施天偉和杜芳菲一直是盡心盡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而陳大華在最近幾年事業做得比較穩當了。只生了一個女兒,如今女兒也找了個稱心的男朋友。陳大華對生意上的事情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有很大的幹勁。
畢竟女兒不想去繼承家業,而女婿家也有自已的事業在做。所以他比較想得通。也慢慢地變成了自已父親的樣子。
而這些,杜芳菲雖然明白,也能想清楚。作為兒子越老越像父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有錢人的世界跟平頭百姓不一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不管變成啥樣,杜芳菲雖然覺得近幾年,陳大華似乎有意跟自已家疏遠了許多,自已也是能理解的。
但有一次回家,喝醉酒的施天偉說的一句話,讓杜芳菲開始細細想這幾年的變化,不免有點細思極恐。
施天偉喝醉了說了一句:“大華說,讓我不要聽你的話。”
對於施天偉後來再次變壞後,有一次也是喝醉酒說過一句話:“這輩子最不應該就是聽女人的話,誰聽女人的話就是晦氣。”
杜芳菲當時聽這名話的時候,還覺得比較鬱悶,自已的主張,施天偉在聽的幾年裡,家裡的經濟也是飛速發展,條件也是三年大變。
連婆婆宋之仙都說那幾年自已家就像是著了火了一樣的飛速發展,三年一變樣,十年內完全超過了村裡的人家,基本是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誰不說自已家發得有點狠,主要是還很穩。
而反觀這幾年,施天偉又開始不聽勸,一味地和杜芳菲唱反調後,自已家似乎再也沒有多少起色,拆遷後賺的錢也在這幾年裡慢慢地花沒了,而拆遷後的幾年裡,杜芳菲想做什麼,施天偉就是一副莫名其妙的反對。
杜芳菲想起來了。
剛拆遷那會兒,陳大華還經常約自已家一起吃飯啥的,也會打聽自已家的經濟情況。
杜芳菲當時把他夫妻當作是自已的知音人,什麼都說。還希望他們能勸施天偉一把,只要施天偉聽她的,她保證一年至少能淨賺個五十萬。而那個時候,陳大華的個體企業一年淨賺也就是這個數多點。
而在施天偉一直拖後腿的情況下,杜芳菲的錢越賺越少,好幾筆大錢也都被施天偉拖沒了。
再後來,杜芳菲想做什麼,施天偉不問原由直接拒絕或反對,如果杜芳菲要去做,他就是發脾氣,家暴,再不能阻止就以打孩子,不讓孩子上補習班為由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