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仙在知道杜芳菲今天會發福利之後,早早就吃了晚飯,等在了杜芳菲家。
杜芳菲一到家,宋之仙和施天偉都湊上來看。等杜芳菲把全部東西都拿下來後,宋之仙看得都驚呆了。
“怎麼這麼多東西,果然還得是集團公司啊,大公司就是好,福利也多,還很高檔呢。”宋之仙摸摸這個,又拿拿那個。然後挑了幾個自已喜歡的就跟杜芳菲說,
“芳菲,我明天要去你外婆家,這些我先拿走了。”
杜芳菲白了她一眼,也沒當回事,反正自已以前單位發的福利,都是宋之仙拿的,她每次都是拿著杜芳菲的東西去孝順自已的娘。
想當初,杜芳菲拿回孃家的東西,宋之仙都是要檢查過的,只有她允許的才能拿去,她不許的,就算是杜芳菲自已買的,她也直接就沒收的。
後來杜芳菲大吵一架,說自已賺的錢憑什麼要她來指手畫腳。硬氣了一回後,宋之仙對於杜芳菲拿回孃家的東西就再也不敢說三道 四了。
畢竟,錢真的是杜芳菲自已賺的。而施天偉賺的只有杜芳菲的一點零頭。她終於明白,兒子賺不過媳婦,也就消停了下來。
宋之仙不再管這些了,但杜芳菲的東西,她還是每回都要拿一些自已用的,反正也拿習慣了,杜芳菲也當作是孝順婆婆了。大不了,自已孃家帶去的東西被婆婆拿走了,自已再去買一份就是了。她只想要家和萬事興。
所以雖然宋之仙不停的作妖,不停的吸食杜芳菲,但杜芳菲平時還是會給宋之仙買四季的衣物。生日也會拿錢出來辦。
總之,這幾年,相對比較安穩。雖然感情淡了,但一般的表面關係杜芳菲還是維繫著的。杜芳菲本身就是個不愛計較的,何況還是當作一家人的婆婆呢。
而施天偉的工資,自從湊著還了建房的材料款後,杜芳菲又不去管他要了。以至於建房三年後,杜芳菲手頭有了閒錢,想要買輛車的時候,施天偉居然一分錢也拿不出來。
杜芳菲想著施天偉多的沒有,估計拿個一萬到二萬應該還是有的。所以心裡是把施天偉的資金有算進預算裡的。
本來打算買輛二十多萬的車的,但因為施天偉無法支援一點,加上女兒的培訓費真的佔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杜芳菲只買了個十萬不到的小車子代步。
也是這輛車老是被現在的老闆說,每次都說要買好點的車了。不要再開這麼爛的車,反正集團對於員工代步買的車都有按職務進行補貼,平時開車有油補,還有修理補貼,更有保險補貼。
總之,如果買一輛二十來萬的車,自已只要付十一二萬的樣子,平時開車基本不太用自已花錢,油補等各種補貼足夠杜芳菲的車子費用,所以杜芳菲也有點心動,想著去買一輛好點的。
結果,施天偉不知道怎麼想的,死活不肯重新買一輛。而且自從杜芳菲進了中平集團後,施天偉就開始各種無厘頭的作妖。杜芳菲都覺得他真的是得了宋之仙的真傳了。
家裡這邊的男人使勁作妖,公司也有個一週罵半天的主,見識過陳明亮的罵人本事後,杜芳菲覺得罵人再也不是女人的專利了。
這幾天,杜芳菲才知道一個男人如果跟個女人一樣會罵人是什麼樣的。
子公司裡就幾個高層,一名總經理,一名研究院長,還有一名不管事的空降副總。杜芳菲不算高層,但每次高層開會,董事長都要求把杜芳菲叫上。
為此陳大姐自豪的說,她到這個公司以來,以前的幾任領導從沒有資格去集團開會,杜芳菲是第一個。最主要的是,杜芳菲提出的很多方案都被集團採納了,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杜芳菲其實在子公司的威望是越來越高。
有時候總經理有不敢決定的事情還是找杜芳菲商量才行。有幾次他覺得不行的東西,在杜芳菲的建議下全部被集團採納。總經理高明亮越來越依賴杜芳菲了。
但杜芳菲有些不喜歡高明亮的一點就是愛罵人,而且罵起來可以不停的罵上三四個小時,還一邊拍桌子一邊罵人,快把人家罵成孫子了。杜芳菲勸過,但沒用。
高明亮把杜芳菲定的每週一上午的周例會弄成了個人吐槽批鬥大會。而物件就是採購部的馬部長,那個跟老闆沾親帶故的,但沒有能力的空頭部長。
也因為馬成強沒有能力,被孫家成架空了。而造成了由採購部牽頭形成的一個問題鏈。
採購部每週都無法完成周任務。因為杜芳菲開周例會的初衷是讓每個部門以周為單位,把本週要做的事情做一個整理計劃,然後按部就班去完成。但其他部門都開始能以周為單位去完成目標。只有採購部一次都無法完成。
而實施周例會是因為杜芳菲看到大家工作的狀態都是問題才提出來的一項工作。為的是解決公司目前的困境,讓工作有序可循,讓責任有人可負,更是讓工作有了時效性,保證了整個管理鏈的有序轉動。也是因為這個不起眼的周例會,讓子公司的管理走上了正規化。
當時杜芳菲看到的是所有工作能拖就拖,然後平時聊天、鬥嘴、看小說、玩遊戲,甚至還能在上班時間出去逛街的。
工作完不成沒有任何關係,因為沒有規定說什麼時候要完成。說了也沒有人願意去按時完成,因為完成了就會把別人沒完成的交給完成的人去做。
總之,杜芳菲根本就看不出這是個工作環境,而制度就是一個擺設。誰也沒當回事,反而車間的員工卻在工作,但因為原材料的不到位,工作也是沒有精神頭的狀態。
這樣一個公司,杜芳菲曾一句話懟得老闆說不出話來,她讓老闆關掉吧,開的什麼玩意,有錢也不能這麼造。
老闆也因為杜芳菲的這句話,對杜芳菲抱有很大的希望,也是因為這點,對於杜芳菲提出的一些意見基本是全盤採納。
因為他看到了短短兩天,杜芳菲把最亂的綜合管理部管得人人有精神,而且相互支援和幫助的局面是他以前沒有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