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芳菲就知道他會是這樣的。只有在自已這裡,他才會“像個男人一樣有擔當的”要求做個大男人,在施天良眼裡,他就是個屁。
保全孩子們的財產還得自已另外想辦法。
施天偉也氣不過,他打了電話舉報了施天良的小房子是違建。再後面施小海出面,再後面施天偉自已報了警方卻不願意去派出所,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杜芳菲也說過讓施天偉的名字也加上,這樣要賣施小海的房子就要經過施天偉的同意了。
施天偉也去說了,也去鬧了,但後面施天偉不知道怎麼的,再也沒有追究了。
杜芳菲也不想去管了。這些破人、這些破事,她也沒精力去管。
杜芳菲想著今天是施晚婷學跆拳道的日子,於是就把衣服事先放在了沙發上,一會要出門前再換上就是。
施晚婷的所有培訓課,杜芳菲都做了一張表,這樣什麼時候到期要續費了,杜芳菲也能自已知道。
之所以養成這個習慣,因為曾經施晚麗的英語網課杜芳菲差點被對方少了好幾節課。
後來,杜芳菲一點點把對話記錄全部拿出來核對後,對方才承認是自已記錯了。
要知道一節網課也要二百來塊錢,五節課下來就是一千多,杜芳菲想著如果對方當初只是想少算個一二節課,自已估計也不會覺得有問題。
因為對方直接少了五節課,杜芳菲才覺得好像不對,然後開始慢慢去找微信的聊天記錄和手機簡訊記錄,以及老師請假和放假的各種訊息,然後才把這筆錢算回來。
也因為這事,後來杜芳菲沒有讓施晚麗再上網課,反正也快高考了,杜芳菲就不再讓好上網課了。
杜芳菲有段日子沒記錄了,就拿著手機的聊天記錄給施晚婷把幾個培訓課的時間全部記上。
當時有聽到跆拳道的教練的語音。
誰知,施天偉不知道是哪裡發來的瘋。直接不許施晚婷去上跆拳道課。說這個沒什麼用,花拳繡腿。
杜芳菲自已知道自已為什麼要給施晚婷去報這個課程。
施晚婷當時還在讀幼兒園小班。杜芳菲去接她,剛走出校園門口,施晚婷回過頭看了一眼一個小男生,然後拉著杜芳菲的手說:“媽媽,這是我同學。”
杜芳菲笑著說好的。
然後那個小男生不知道發什麼病,直接上來就給了施晚婷左右各一個巴掌。
這一波操作直接把杜芳菲給愣住了。這是什麼情況?
然後杜芳菲直接拉住小男孩的奶奶,然後問小男孩為什麼要打人?
但小男孩說不出原因,就是很得意的看著杜芳菲。杜芳菲直接跟男孩奶奶說:
“這件事情沒完,我在的時候就這樣打她,我不在的時候,在學校裡不知道怎麼打呢?必須讓我的女兒打回來。不然我不放你們走。”
小男孩的奶奶其實在小男孩打人的時候也是懵的,所以同意了杜芳菲的要求。
結果杜芳菲讓施晚婷打回來的時候,施晚婷不願意,怯生生的躲在杜芳菲身後不敢出來。
杜芳菲覺得是不是學校裡經常被打?但這是個好機會啊,只有勇敢打回去了,以後他才不敢再打啊。
但不管杜芳菲怎麼勸說,施晚婷就是不敢打回去。
杜芳菲也沒辦法,最後只好放小男孩和他奶奶離開。
回家後,杜芳菲把姐姐也在幼兒園裡受過男生欺負,臉上還被撓出了血,把媽媽心疼壞了的事情講了一遍。
告訴她,當時媽媽讓姐姐不許主動去欺負同學,但被別人欺負了就要打回去,打不過也要咬對方一口,總要讓對方長點教訓的。
第二天,姐姐去上學的時候,那個打她的小男生又打她了,姐姐就勇敢的打回去了。後來老師讓媽媽接姐姐的時候去辦公室聊。
老師說:“晚麗今天在學校打人了,我讓她道歉,她還不肯道歉,我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她說這是媽媽教的。所以我把你叫來了。”
媽媽承認了是自已教姐姐這樣做的:“是的,是我教的,我教我的孩子不能主動打同學,但被打了一定要打回來。所以我問一下,是我女兒主動打同學的嗎?”
老師說不是的,確實是男生先打的。
“既然是人家主動打的,我們還回去沒有錯啊。我女兒昨天回家那個樣子,一臉的血,他今天還敢打,自然是要打回去的。如果不打回去,這個男孩以為打人沒事,我女兒這是幫他做人呢。”
老師還想說什麼。但杜芳菲直接打斷了老師的話:“老師,如果每個家長能像我一樣去教孩子,孩子們在學校就不會主動去打同學,老師不也省事嗎?”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誰家孩子被打不心疼?自已家孩子喜歡打人自已肯定是知道的,這樣的家長,也欠打。”
杜芳菲見老師不說話,知道老師也會為難,於是接著說:“老師,如果這個家長來找,你讓他來找我。我昨天把女兒的臉拍了照了,如果將來我女兒破相了,去美容院整容的錢還得他來負責呢。我正好找他。”
最後,這位老師還跟杜芳菲成了朋友呢。而那位家長也自知理虧,加上杜芳菲還要找他要整容費,他一次也沒找過杜芳菲。
杜芳菲把這事情跟施晚婷講了後,以為施晚婷也會像施晚麗一樣,不再受欺負。
但是好幾次施晚婷在學校被欺負了也不敢說,直到有一次,杜芳菲在給施晚婷洗頭時,隨意撩起了她的衣服才發現,身上有一些淡淡的烏青。
“這個是哪裡弄到的?”杜芳菲著急問。
“媽媽,您不要生氣,是同學打的。”晚婷小聲說。
“什麼時候?今天?”杜芳菲很生氣,她都被打成這樣了,居然還不敢說,這是發生什麼了?
“是幾天前打的。”施晚婷低下了頭。
“那你怎麼不早說?”杜芳菲快急死了。
“老師說,這是同學之間的打鬧,不作數的。”
“你告訴過老師?”杜芳菲想知道老師是什麼態度。
“老師看見的,然後老師就跟我說的。”
看來,老師是親眼看見的,但怕孩子會告訴自已,所以才這樣跟孩子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