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國的衛兵們已經將芭堤雅完全封死,羅摩羅自然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安南滅國就是因那朱雀印所起,如今白虎印在暹羅丟了,若是找不回來,不管是不是他的原因,大明皇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鄭和留下了話,與鬼推道士扶著靜遠匆匆上船離開了芭堤雅。
靜遠其實並無大礙,才一上船,他就急切的問鬼推道士:“先生如何知道一定有人搶印?”
前幾日鬼推道士就跟靜遠說過,開壇當日定有人來搶印,原本靜遠還以為暹羅國有人想圖謀白虎印,他們要當場抓住賊人,從而問罪羅摩羅,誰料今日那賊人如此厲害,才和眾人打個照面,就搶了白虎印消失的無影無蹤。
“那個陣勢誰敢來搶印?”鬼推道士指著隨行上船的一個侍衛說:“你看看他是誰。”
老六脫下了頭盔,從懷裡掏出一個木盒,盒子裡裝的還是那方白虎印。
……
這麼明顯的監守自盜之計,其實靜遠不是想不到,只是他沒想到堂堂大國使臣竟然也會用這麼下三濫的手段去對付羅摩羅。
“這是不是太……”
其實鄭和也是被逼無奈,本來他想找個藉口給羅摩羅點顏色看看,不想羅摩羅先發制人,讓他們陷入被動。
不過也正是此時,鬼推道士才察覺這個羅摩羅肯定沒有說真話,若是他真不知道陳安的下落,就沒必要想方設法的敢他們走。
當日鬼推道士去騎象,其實也就是想順水推舟看看情況,不料好好的象群卻突然失去了控制。雖然他還不能確定這就是羅摩羅的陰謀,但是至少有這個可能,所以他覺得還是要給羅摩羅施加點壓力。
於是就有了獻印謝罪之說,不料羅摩羅很聰明,知道這白虎印是塊燙手山芋,一口就否決了。
鬼推道士也是聰明絕頂,當下就想到這個開壇授法的辦法,他知道佛教是暹羅國的國教,羅摩羅絕對難以拒絕這個機會。
當然羅摩羅也不笨,自然知道此事不能出半點岔子,於是就調集了重軍來芭堤雅,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大明使臣中會有老六這樣的高手。
……
弄明白事情來龍去脈後,靜遠道:“萬一羅摩羅之前說的都是真的呢?”
“他最好說的是假的。”鄭和麵無表情的道:“不然,蕩平暹羅肯定用不了十日。”
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結果,就要踏平一個國家,靜遠這時才明白,這個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強弱。
鬼推道士似乎知道靜遠的想法,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等三天吧,我覺得羅摩羅沒那麼簡單。”
……
三日後,羅摩羅天還沒亮就登上可蘭島。
這一次鄭和並沒有深情款待,羅摩羅也沒有繞圈子,他說:“搶印之人並沒有抓到。”
鄭和自然也不意外。
同樣,羅摩羅看見鄭和不驚不怒,也沒有感到意外。
因為在鄭和當日離開芭堤雅之後,他就知道這是一場陰謀。
欲加之罪,自然要找些說辭。羅摩羅覺得低估鄭和,或者說他對佛法的追求衝昏了他的頭腦。
事到如今,他完全相信大明會因此蕩平暹羅,他已經年過花甲,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不過大城王朝還要延續。
“想必白虎印還在鄭大人手中吧。”羅摩羅平淡的道。
“不錯。”鄭和也毫無保留。
其實鄭和並沒有打算能瞞住羅摩羅,不然他也不會一直默默的等在可蘭島。白虎印若是真丟了,他早就帶人把暹羅掀個底朝天。
“既然是技不如人,那我只能願賭服輸。”
羅摩羅說願賭服輸也不無道理,最開始他就是在賭,他賭的是鬼推道士沒有識別他的意圖,然後用芭堤雅的一場大火,送走鄭和眾人。
羅摩羅望著遠方,像似再回憶,他說:“我確實知道陳安的下落。”
鄭和沒有催促,只是讓羅摩羅自己慢慢道來。
“我與陳安的父親陳確實交好,當年胡季滅了陳朝,陳安走頭無路也確實是來尋求我的庇護。”羅摩羅閉上眼睛,默唸了聲佛號,然後繼續說:“我罪孽深重,起了貪念,打起了他身上朱雀印的念頭。”
“不過隨陳安一起來暹羅的是陳朝大將軍杜敏啟,此人忠肝義膽、足智多謀,他看破了我的邪念,在我搶印之前,他就帶陳安逃出了大城府。”
羅摩羅說出了心裡的秘密,整個人如釋重負。
“杜敏啟帶著陳安逃到了何處?”鄭和問道。
“杜敏啟帶著陳安一路南下,我便一路窮追不捨。最終二人逃到了海上,我一路追出了暹羅灣,這才將他們圍住。”
“然後呢?”
“他們自然不願束手就擒,直接將船駛入暹羅灣以南的那片海霧當中。”
“蜃氣海!”鄭和驚呼道。
“不錯,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打聽到陳安的訊息。”羅摩羅說完之後就閉口不言。
之前羅摩羅不願說出陳安的下落,其實就是對朱雀印還心存幻想。
雖然得知陳安的下落,鄭和此時依舊愁眉不展,這蜃氣海是什麼地方,他不是不知道。當日下西洋,二百餘艘船隻、兩萬餘名將士,即便不去抓陳祖義,也會繞道南洋返回大明,為的就是避開蜃氣海之險。
“這蜃氣海可是出了名的有去無回之地。”鄭和意味深長的說。
“我願對諸天神佛立誓,今日之言並無半句虛假。”羅摩羅聽出鄭和的意思,他擔心這是個詭計。
“即便你說的是真的,那陳安進了蜃氣海,如今估計也是屍骨無存了。至今都沒有進蜃氣海後還能活著出來的人。”
鄭和不知該不該相信羅摩羅,就算羅摩羅說的全是實話,如今取朱雀印也是希望渺茫。
鬼推道士聽到這裡突然笑出了聲。
“鬼推先生笑什麼?”鄭和問道。
“忘了告訴你了,貧道就是活著走出蜃氣海的第一人,哈哈。”
“當真?”鄭和欣喜的問。
就連羅摩羅聽到後都投來難以置信的目光。
“我之前在昭獄中聽先生說過,他為了救陳祖義,就橫穿了蜃氣海趕在鄭大人之前回的大明。”靜遠補充道。
“即便先生有入蜃氣海之法,恐怕如今卻朱雀印早已石沉大海。”
“這陳安懷揣朱雀印,有多少人日夜在尋他的下落,可是他卻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是為什麼?”鬼推道士自問自答:“他自然是找到了一個所有人都不敢去的位置躲了起來,這南洋四大凶地,蜃氣海最近,而且也最適合他藏身。其實貧道早就懷疑陳安入了蜃氣海。”
“那為何你們還要前來暹羅尋問陳安的下落?”羅摩羅問道。
“貧道也只是揣測,畢竟蜃氣海是絕地,若是不能確定也沒有必要以身犯險。”鬼推道士解釋道。
“如今先生既已確定了陳安確是進了蜃氣海,不知下一步作何打算?”鄭和毫不忌諱的問道,他也不在意一旁的羅摩羅,在他看來,大明要取四靈印,暹羅就算有覬覦之心,也沒有膽子虎口奪食。
“下一步?下一步自然是進蜃氣海,將陳安揪出來。”
“鬼推先生的意思……陳安還活著?”
鄭和臉色有些緩和,對他們來說,陳安活著肯定要勝過他死了。因為他如果活著,肯定會將朱雀印藏在身邊,那他們只需要尋到陳安既能尋到朱雀印,可是萬一陳安死了,朱雀印萬一跌落海底,那恐怕任憑他們有天大本事,也無法尋回靈印。
“既然貧道能活著出蜃氣海,他陳安定也能入蜃氣海不死。”鬼推道士笑道。
“何以見得?”
“別忘了我送給陛下的那份大禮。”
“白虎印?”
“不錯,貧道自南洋而來,隨身帶著白虎印,所以才敢橫穿蜃氣海,我有白虎印的庇護,他陳安也有朱雀印的庇護,這就是四靈印的妙用之一它們能夠抵禦蜃氣的蠱惑。”
“所以先生要找陛下借白虎印,就是為了入蜃氣海尋陳安?”鄭和恍然大悟。
“正是如此!”
羅摩羅已經無意在摻合靈印之爭,見他們說完,就又對鄭和道:“我已經年邁,而且罪孽深重,我決定退位,餘生虔心向佛,以恕自己的罪過。”(次年大城王朝羅摩羅王退位)
鄭和明白羅摩羅的意思,他是想用自己的退位,換取鄭和或者說是大明的寬恕,鄭和也不是得理不饒人之人,他道:“既然這暹羅之行目的已經達到,你之前的欺瞞之言我也不再追究,若是暹羅日後不犯我大明,你我兩國定還是鄰友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