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章 談話

全場鴉雀無聲。

陳川的這些話有多大膽,在場所有人都明白。

尤其是那些個體戶標兵,眼中帶著幾分驚恐,低著頭儘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坐在會議桌最上方中間位置的人目光深邃的看著陳川,雖然沒有言語,卻隱隱透出一股氣勢,壓得人喘不過氣。

陳川知道他是誰,也瞭解過他對這事的態度,要不然的話,陳川也不可能說出這些話。

雖然心裡緊張,陳川依然坐得筆直,神態自然,好像沒說什麼危險言論。

那領導看了陳川半響後收回目光,說道:“好了,下一個繼續講.”

有了陳川的講話,後面的人就算有準備腹稿,說起來也是畏首畏尾,聲音都不敢太大。

所有人講完話後,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獎狀”,現在還不太流行那種證書模樣的東西,主要成本也貴,都是一張獎狀上寫著“某某標兵”之類。

大會結束後,陳川正想要離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跑了過來:“陳老闆,劉領導請你過去.”

陳川認識這男子,是劉領導的秘書,叫曾光磊。

“好的,曾秘書.”

陳川問道:“曾秘書,領導沒有生氣吧?”

曾光磊說道:“陳老闆,你在大會上說的那些話,確實太激進了,記者也在場呢.”

“現在記者都去吃飯了,劉領導想讓他們把你說的話暫時別發表出去.”

“你也是的,有話可以私下說嘛.”

“你舉例的那些地方,確實發展得好.”

曾光磊說的其實全是事實。

全國上下,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援現在這種發展的,爭議其實一直很大。

別說個人,農曆1983年末,公曆1984年初巡查的時候,深圳的一些領導,就為了得到一句肯定的答覆,陳川自然明白這些,故作無奈:“曾秘書,我這也沒機會私下說啊.”

曾光磊意味深長的看了陳川一眼:“你不是沒機會”“沒有,我哪敢呀!”

陳川趕忙否認,跟著又說道:“曾秘書,等會我去跟領導談完,要是有機會,咱們改天一起吃個飯.”

陳川特意說是談完以後,而且是有機會。

就是告訴曾秘書,我也不給你惹麻煩,領導同意我的看法,咱們就吃飯。

不同意,我也不厚著臉皮給你添麻煩。

曾光磊“呵呵”笑著:“可以啊,看情況嘛,有機會就一起吃個便飯.”

兩人很快到了領導辦公室,曾光磊給陳川倒了杯茶後,很自覺退了出來。

劉領導看著陳川,說道:“你對個體經濟發展是有很多看法啊?”

“在大會說你挺能說,現在沒人,再詳細說說吧.”

陳川故作矜持:“領導想聽哪方面?”

劉領導“哦”了一聲:“聽你這話,你看法還挺多,那就都說說.”

陳川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那我們就先從要不要發展個體經濟說好了.”

“個體經濟發不發展,其實不是必須的.”

“不管個體經濟也好,集體經濟也好,最終目的就是讓大家有錢有工作,把日子過好.”

“但現在集體的路子快要走不通了,只能走個體的.”

“尤其這兩年,很多知青返鄉,加上之前沒有工作,等著分配的人,我們縣城至少也有幾千萬把人吧?”

“如果加上沒到年輕也沒有上學的十四五歲少年,恐怕數量更多.”

“這些人沒有工作要幹嘛?三五成群玩啊.”

“單子小一點的,玩的不會過分.”

“膽子大又想要錢的,難免會動歪心思,走上歧途.”

“現在處理辦法就是嚴懲,效果並不大.”

“如果他們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家庭,其實也沒有什麼效果,犯錯成本太低.”

“但兩者相結合,再配合適當的教育宣傳,90%以上的人都不會再入歧途,剩下的人,那就只能依靠打擊嚴懲了.”

“現在集體經濟、公有經濟已經不能給他們提供穩定的工作、收入,那就只能讓個體經濟上.”

劉領導心裡頗為認同,現在社會上確實有那麼一部分人亂來:“你說得簡單,現在的工作基本都是國營廠和集體企業提供的,我們要是放開個體戶,把他們擠得難以生存怎麼辦?”

這其實就是兩難的選擇。

如果縣城是一萬個人,六千人有工作,全在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上班,四千人沒工作,這四千人就是不穩定份子。

為了解決這四千人的工作,放開個體經濟,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競爭不下去,最後導致那六千人也失去工作,個體經濟又承接不了一萬人的工作,那怎麼辦?陳川有上一世記憶,他知道肯定會成功,沒有心裡負擔。

但現在的人不知道結局,要做決定是很艱難的。

陳川上一世其實不太瞭解八十年代,他說的這些都是他這一年看報紙、跟人聊天自己慢慢總結出來的。

甚至有些觀點並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其他人說了,他覺得有道理,自己再深入琢磨一下。

陳川說道:“如果怕影響的話,我們可以從影響不大的方面著手.”

“農業、柴米油鹽醬醋茶、服務行業、還有不起眼的小商品.”

“有太多的東西可以做了.”

“經濟是一個迴圈,民眾手裡有錢,就會買更多的東西,工廠就能生產更多的東西,創造更好的效益,工人就能拿更多的工資,然後又拿去消費.”

“這個迴圈只要做好了,是能越做越大的.”

陳川說的這個迴圈,也是他最近才學到的,道理雖然簡單,但你不去了解不去想,還真就不知道。

劉領導有些驚訝:“你還懂經濟?”

“不懂,前些日子看書學到的,覺得有道理,就拿出來說了.”

陳川實話實說。

這些東西你裝不了,你只懂這一點,別人多問幾句,你要麼只能胡扯,要麼就答不上來了。

跟領導胡扯,那還是算了。

劉領導問道:“你經常看書麼?”

陳川說道:“以前不看,做生意以後會看,報紙可以讓我瞭解當下的一些實際情況,還有官方新出的各種條例;看書能讓我知其所以然.”

“最近在看什麼書?”

劉領導又問。

陳川說道:“除了一些養殖技術和禽類科普類的書,主要是一本國外關於管理的,因為是英文版,沒有中文版,半年前我英語水平基本就停留在yes、no、ok這種簡單單詞階段,看起來非常費勁,對著英語學習資料和英漢詞典,加上語法問題,我只能連猜帶蒙,一開始可能幾天都看不了一頁.”

“還好我未婚妻學習成績好,她幫了我不小的忙,現在一個小時大概能看一頁,因為裡面知識點多,所以堅持了下來,要不然真堅持不了.”

這讓劉領導更吃驚:“你還自學英語?”

“勉強算自學,其實也是被迫的,進度很慢,經常被我未婚妻嫌棄笨.”

陳川說著忍不住微微揚起嘴角。

劉領導“嗯”了一聲:“聽你這麼說,我對你這未婚妻倒是也有點好奇,應該是個奇女子.”

“繼續說說你對個體經濟的看法.”

陳川繼續侃侃而談,也讓劉領導越來越驚訝陳川的知識面廣泛。

現在的教學質量普遍偏低,高中畢業的水準,大概也就相當於後來的初二、初三。

劉領導聽完後,忽然問道:“你有沒有興趣來縣裡工作?”

換作一般人,肯定毫不猶豫答應了。

陳川卻毫不猶豫拒絕了:“我還是想在生意上努努力,對於體制內的一些事,我不太懂,可能也做不好.”

劉領導覺得有些可惜:“只要我還在這,你什麼時候改變主意了,隨時可以來找我.”

“如果放開手讓你做,一年之內,你能提供多少工作崗位?”

陳川忍不住有些激動:“一百個工作崗位,絕對沒問題.”

“一百?”

劉領導笑了笑:“不止吧?我瞭解到的,加上你目前新建雞舍的工人,那就有近百人了,又給你一年時間,還是一百?”

陳川解釋道:“我雞舍的工程做完以後,那幾十個工人就沒活可幹了,我的意思是,我可以確保一百人的穩定工作.”

“那也少了.”

劉領導說道:“你一個人一百,十個你這樣的人才一千.”

“縣裡的工作缺口可不止這點.”

陳川說道:“這不一樣的,我提供一百人的穩定就業,還能帶動就業.”

“比如我養殖,如果有人做肥料,把我雞糞拉走發酵成肥料,就算只有一個人,那也帶動了一個就業崗位.”

“還有我養的雞,羽毛可以做點什麼,銷售也要人,工人要吃飯,有人給我提供大米,有人提供肉,有人提供菜.”

“另外就是員工有錢了,他們出去買東西,也能帶動一些個體戶.”

“一百個人穩定工作,就算一個月三十,他們花二十塊錢,一個月就是兩千.”

“這兩千的消費,又能養活至少二十人左右的小商販.”

“也就是說,我如果有一百個工人,帶動的就業,可能有一百三十人,甚至一百五十人.”

劉領導說道:“你說這些我知道,如果我給你一年時代,帶動兩百人就業,行不行?”

“行!”

陳川咬咬牙,還是答應。

一年之內帶動兩百人,就算一個人每月30元,工資就是6000元,另外還有生產材料什麼的,陳川生意一個月週轉少說也要兩萬。

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陳川原以為劉領導會給自己一個特權,可以放手去幹。

誰知道,劉領導意味深長笑了笑:“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時間也不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