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醫都出動了,肯定有人生病了。”
而且還很嚴重。
後面這句話葉蓁蓁沒有說出口,畢竟不吉利。
慕和暄緊繃著臉,快速走到兩人跟前,攔住兩人去路。
“趙師長,何軍醫,你們去哪?”
“邊走邊說,葉蓁蓁同志也在,正好,你們都趕緊跟我走。”
趙毅沒做何解釋,拉著慕和暄就往家屬院而去,葉蓁蓁和何潔跟在後面。
“何軍醫,是什麼人生病了?”
何潔剛想開口,前面的趙毅回答了。
“是我的小孫子,突然高燒嘔吐,剛才還抽搐不止,吐白沫,整個人就像休克了,臉色青紫,很是嚇人。”
“下午還好好的,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就發燒了。”
聽到這個描述,葉蓁蓁大概預估了一下病情,“應該是高燒驚厥了,處理不當的話……”
“大概多長時間了?”
“有五分鐘了吧,不知道現在怎麼樣!”
“趙師長快一些帶路。”
一聽已經過去五分鐘,葉蓁蓁跟著著急起來。
搶救的黃金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如果他自己沒有緩過來,恐怕會缺氧傷到大腦。
趙毅聽這話,急得跑了起來,葉蓁蓁三人跟著他一起跑。
“快快快進屋,大門沒關。”
樓梯口,趙毅主動讓葉蓁蓁和何潔先上樓。
葉蓁蓁一步跨兩節臺階,很快上了二樓,迅速鑽進屋內。
“蓁蓁丫頭,何軍醫,你們終於來了,快,快救我孫子啊,嗚嗚嗚~”
一進門,葉蓁蓁和何潔就被驚慌大哭的許梅拉進臥室,小孩就側躺在床上,他父母不停給他拍著背和掐人中。
孩子已經緩過來了,正在小聲嗚咽著。
還好沒有窒息。
“你們都讓開,把窗子開啟,多餘的人都出去,必須保持屋內空氣暢通。”
高燒驚厥必須通風,讓孩子自己緩過來。
剛進來的趙師長和慕和暄一聽,又聽話的退了出去。
葉蓁蓁摸了摸小孩的額頭,果然滾燙。
又檢查了小孩的口腔,沒有被東西堵塞,沒有受傷。
雖說三個月小孩沒有長牙,但作為醫生,該有的步驟是要做完的。
“去打一盆溫水來,有酒精嗎?”
“我這兒有。”
何潔將醫療箱放在床上,拿出酒精,葉蓁蓁迅速接過去,用棉球沾上酒精。
“你要給他擦身子降溫?”
葉蓁蓁脫掉孩子的襪子和外套,用酒精擦腳板心和手心。
“沒錯,他剛才的確是高燒驚厥了,必須物理降溫。”
何潔拿出退燒藥,“給他吃退燒藥吧?”
“他太小了,大人的退燒藥有可能會傷及內臟,我認為先物理降溫。”
部隊裡沒有兒童用藥,家屬的孩子生了病,都用大人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藥量治療疾病,但風險太大了。
葉蓁蓁暫時不考慮。
“用體溫計給他量體溫。”
何潔拿出體溫計,夾在孩子嘎吱窩。
孩子母親哽咽道:“剛才量過了,39度。”
“我剛才摸的時候感覺沒有這麼高,應該降了一些,差不多在38度左右。”
葉蓁蓁又摸了下孩子的額頭,確定自己的判斷沒錯。
“把他棉襖脫掉降溫。”
“不會著涼嗎?”
許梅對葉蓁蓁的做法心存疑惑,孫子的外套已經脫了,再脫去棉襖,就只剩下一件裡衣了。
“小孩子不像大人發燒只要捂著睡一覺就能好,他的汗腺沒有發育成熟,不能自行散熱,如果捂得太嚴實,體溫只會更高。”
孩子母親深受脫掉孩子的棉襖,“我相信醫生。”
只要孩子能退燒,她什麼都願意聽。
五分鐘很快過去,葉蓁蓁拿出體溫計一看,“上面顯示37.8度,果然降了一些,沒有超過38.5度,只需物理降溫就可以了。”
然後把酒精和棉球給了孩子父親,“照我說的做,用酒精和溫水擦全身,每隔半小時量一次體溫,如果體溫超過38.5,就用退燒藥,記住了嗎?”
“記住了。”
何潔拿出兩顆退燒藥,“一次只能喂一顆藥的三分之一,磨成粉和水吞服。”
孩子母親小心接過,“謝謝何軍醫,謝謝……”
面前的女子看著要生,她沒有見過。
許梅趕緊介紹,“葉蓁蓁,葉醫生。”
孩子母親感激地看向葉蓁蓁,“謝謝葉醫生。”
葉蓁蓁輕輕吐出三個字,“應該的。”
由於是梅姨的家屬,說話的語氣自然親切了一些。
孩子體徵平穩,被母親抱在懷裡,漸漸睡著了。
大家見狀,都暗暗鬆了口氣。
“我們出去說吧,別打擾到他。”許梅率先走了出去,孩子父親緊隨其後。
葉蓁蓁幫著何潔收拾好醫療箱,一起出了臥室。
“孩子怎麼樣?”
見三人出來,趙毅猛地站起來,焦急詢問。
慕和暄直直看向葉蓁蓁,葉蓁蓁朝他笑了笑,他會意點頭。
許梅刻意降低聲音,“已經退燒睡著了,都說話小聲點,別吵醒他了。”
趙毅坐回椅子,“降溫了就好,剛才真是嚇到我了。”
“誰也不知道病情來得這樣快,一點兒準備都沒有,我還以為這孩子……”
許梅擦去眼角的淚水,雙眼微紅。
她還以為孩子生了重病,就要扛不過去了。
還好,還好。
見妻子還在難過,趙毅忍不住安慰,“邦兒一看就是有福的孩子,不會有事。”
許梅點了點頭,陡然看到空蕩蕩的桌子,她懊惱著進入廚房,聲音也從廚房裡飄出來。
“瞧我,都忘了給你們沏茶,等我會兒啊,都別走。”
葉蓁蓁坐在慕和暄身邊,何潔坐在她旁邊,五人靜靜坐著,誰也沒再說話。
慕和暄看向趙師長,欲言又止。
他沒忘記今晚葉蓁蓁的話,但現在問多少有些不合適。
趙毅眼神落在慕和暄臉上,看出他想說話,“和暄,你有話跟我說?”
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慕和暄身上。
慕和暄一頓,看向葉蓁蓁。
葉蓁蓁沒有覺得不合適,現在問明天就不用特意再跑一趟了。
“他是想問年底,部隊是否還有任務需要完成,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想請假回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