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散後,陳燦又把範,崔,李,鄭四人留下,進入書房後,範仲率先忍不住問道:“殿下所觀古書叫何名,仲博覽群書,從未看到製作如此多神奇之物”。陳燦說道:“此書名叫《格物》,乃一無名氏所著,只是其中內容過於離奇,因此無人重視,被束之高閣,我閒來無事,在藏書閣隨手翻翻,只記得其中十之一二內容,試著製作,還真做出來了。估計這次陳國皇宮大火這本書也被焚燬了,甚是可惜”。眾人亦覺可惜。李純問道:“土地歸國有,糧食,鹽、鐵專賣,朝廷釐定物價是否有與民爭利之嫌”。陳燦道:“歷代朝廷動盪,都是由於土地兼併,致使流民增多,流民朝不保夕,餓殍載道,只能揭竿而起,或許還有一絲活路。土地收歸國有,朝廷與農戶簽訂契約,使農戶有地可種,如遇到災荒之年,朝廷可免徵稅賦,賑濟災荒,熬過災年,就會好起來,這樣就可使農戶不至於成為流民,便於管理,發展工、商,可使一部分百姓去工坊做工,經商,賺取收入,也可以養家餬口,鹽、鐵乃是戰略物資,掌握在朝廷手中。其一,可增加朝廷收入。其二,一旦出現戰亂,方便朝廷調配。釐定物價,是北境物資匱乏,防止不法商販認為奇貨可居,囤積貨物,抬高物價,到時受苦的還是百姓”。鄭經又問道:“如何監察”。陳燦道:“鄭先生專設一部門,去各地監察,並且接受百姓舉報。崔先生根據行情制定價格,設定價格上限。如若超過,罰沒收入,再交一定罰金,如有抗拒,由刑部收監,罰沒財產,適逢亂世,可用重法,另外,對於田氏商會,崔先生負責點檢,鄭先生負責稽查,有些事我們不得不防”。諸位先生回去後可商議一個條程,我看後在北境實施。範仲問道:“北境軍隊是否還需要增加”。陳燦道:“北境地勢易守難攻,大軍力作戰難以施展,目前三個軍寨和子午谷城寨駐兵近三萬,再募兵一萬一千,補足四萬,由曹騰統領,看守北境門戶,田文雄領兵一萬駐守青山關,常備兵力足夠,另外收養的那些孤兒,我已讓曹師挑選五千,我親自訓練,只是需要招募一些讀書人叫他們識文斷字。這些人將是我以後成軍的基石,其餘孤兒一部分找一些匠人收為徒弟,收徒的匠人給予一些貼補,尤其是鐵匠。剩餘的再找些個老兵進行軍事化管理,繼續開墾荒地,農閒時進行一些軍事訓練,並保證他們不能挨凍受餓,鄭先生也可以從其中挑選一些機靈的,發展成秘諜司的人,加以訓練。而且,農戶在農閒時,十八到四十歲也可組織起來,進行軍事訓練,訓練時可以免除一部分徭役或給一些補助,若有大戰時也可徵召,還有就是流民和孤兒要繼續引入北境,諸位要多多與我的幾個舅舅商議,流民的安家費用和孤兒生活費用將有我們出,諸位一起制定一個未來五年北境發展的規劃,到時大家一起討論實施”。四人皆稱遵命。
陳燦還要在青州城待一段時間,於是就先讓曹雲回營地將五千孤兒安排好,吩咐曹雲去將作監僱傭一些匠人的家屬負責營地飯食。範仲又向陳燦推薦了幾位寒門士子,陳燦讓他們一起與曹雲回去,負責參贊軍務,文書起草,糧草核算,這樣以後自己就會省下大量精力,一心撲在訓練上。這些都安排完後,陳燦召所有人到青州府議事,將和四人一起起草的條陳詔令眾人。又將北境這五年的發展規劃交由大家討論,補充後正式實施。安排好這一切後,陳燦也準備常駐大營,政事交由範,崔,李,鄭四人處理。
回到大營後,陳燦又召來曹雲和及幾位寒門士子,說道:“諸位到此是要同我一起訓練一隻強軍,因此曹雲,將五千人分五個千人隊,設千夫長一人,副將三人,每個千人隊下設十個百人隊,設百夫長一人,副將二人,每個百人隊下下十伍,每伍任命正、副伍長,目前這些位置你先任命代理,將來有合適的再行更換。蔣全,任命你為軍正,掌管軍法,我會找田文雄將軍要一些老兵,由你帶領他們糾察軍紀。劉寧任命你為軍曹,負責錢糧軍械,史可,命你為長史,負責文書,劉威,趙振負責後,李蒙負責軍營修繕。軍法主要以我陳國實行為主,我主要說七斬,一、不尊軍令著斬。二、臨陣脫逃著斬。三、姦淫擄掠者斬”。四、貪汙腐敗者斬。五、冒領軍功者斬。六、目無上司者斬。七、洩露軍機者斬。還有就是對軍士個人要求,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這些話劉威做成標牌,分佈大營各處。史可,你與幾日後到來的先生一起教會這些孤兒認識這些字並且讓他們明白這些話的含義。趙振,今後大營一日改三餐。李蒙,在大營外找一片大些的地方修座牲口圈,劉威,趙振負責僱傭一些農戶,餵養一些彘,成年公母各幾隻配種,再買些剛出生的公的,閹割後餵養,長成後告訴我。劉寧拿我手諭找範先生定做七色軍旗,大鼓,長號。再給這些孤兒定做秋冬衣服衣各兩套,短打衣服兩套。每週送兩次牛羊,讓大營的兄弟們開葷。另外,每日所喝飲水,必須用大鍋加熱燒開後才能喝,違者受罰”。現在大家的分工已經明確,人物也告訴你們,現在就去準備,十五日後我要點校。眾人得令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