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三方碰頭會

我們跟隨吳鎮長一同來到鎮政府的教育科,只見科長周志方滿臉恭敬地向吳鎮長問好,寒暄之間顯得十分親切。教育科雖然規模不算大,但它在鎮上的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個部門共有六名工作人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管理鎮教育分局以及下屬的兩所高中、四所初中、八所小學以及十餘所幼兒園。目前,在校的中小學生大約有六萬人,然而,隨著本地經濟的蓬勃發展,外來務工人員數量不斷增加,學生人數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然而,當前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學位嚴重不足。這導致許多外來務工人員不得不支付昂貴的借讀費用,對於那些收入本來就不高的家庭來說,無疑加重了經濟負擔。這些現實問題需要政府部門予以關注和解決。雖然無法一蹴而就地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當前的困境。建立私立學校就是其中的一個嘗試,旨在滿足更多孩子接受教育的需求。

在這個背景下,私立學校的設立不僅可以減輕公立學校的招生壓力,還能為更多的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高當地的教育水平,也有助於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私立學校的支援力度,為其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扶持,以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教育科其實一直有一個副職的空缺,只是原先的六位科員都不夠資格勝任。其中,科長周志方是唯一一位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員工,而其他人則是透過各種關係進入教育科的。

吳鎮長滿臉笑容地說道:“各位同事,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位得力助手,他是由人事科剛剛任命為教育科副科長的莫偉。我相信,有了他的加入,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教育科的事務,讓上級領導對我們更加放心。當然了,莫科長此次前來,主要是代表政府去協調在袁山村設立我們鎮,乃至我們市的第一所私立學校的事宜。這所學校是一所合資學校,與我們鎮上中外合資公司的性質類似。考慮到莫科長曾經處理過類似事務,我們鎮才決定引進他,希望他能順利推動學校的建設工作。”

在場的同事們紛紛向我表示歡迎,並期待著我在新的職位上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同時,大家也都深知這個任務的重大意義,希望能共同努力,讓這所學校順利建成,為鎮上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吳鎮長把我引見給教育科後,就轉身忙其他事務去了。我則是有禮貌地向他們介紹了我自己的一些背景,並表達了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能多多關照我,並幫助我在周科長的領導下,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以取悅上級領導。周科長隨即表示:“莫副科長,以後你就跟著羅小菲吧,如果需要人手,儘管告訴我。”這番話暗示我,我這個副科長只有權在教育科使用張小菲一人,若要用其他人,還需經過他的同意。對此,我並未感到不滿,畢竟我剛上任副科長,深知要與科裡的每一位同事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樣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這位羅小菲是連安鎮的本地人,去年從北莞市理工學院的城市管理專業畢業。一般來說,學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會被分配到各個鎮的城管分局工作。但她的一個親戚在鎮裡擔任副鎮長,認為在城管部門沒有多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將她安排到了教育科工作。如果她表現出色,將來還有可能轉到教育分局或下面的各個學校做管理工作。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這小女孩今年才二十一歲,家住連安鎮附近的羅屋村,家庭條件相當優越。聽說她父親是村幹部,而她的大哥也是南山大學本科畢業生,現在市委辦秘書科擔任副科長,是某位副市長的專職秘書。

羅小菲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我手下工作時,內心充滿了喜悅。畢竟,科裡的其他同事,包括科長周志方,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甚至五十多歲的長者,而她與自己年齡相仿,或許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教育科的辦公室是一個開放式的工作環境,科長擁有一間小巧的獨立辦公室,面積約莫四十平米,裡面還設有一個小會客廳。而其他的科員則是在外面的大辦公室,總面積約六十平米。我特意將我的辦公桌安排在羅小菲的對面,這樣方便我們交流工作。

我告訴羅小菲:“下午我們要去袁山村一趟,你提前和那裡的書記和村長聯絡一下,讓他們把外資企業的老闆也召集過來。我們要召開一個三方會議,將學校的專案具體落實下來。政府這邊已經透過了常委會的決議,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審批流程了。”羅小菲聽從了我的指示,迅速地聯絡了村委會的相關人員,並安排了下午出行的車輛。

在中午用餐時,我偶然遇見了白姐。她已打完飯菜,坐在飯堂的一角。她熱情地邀請我坐在她旁邊,讓我交流一下剛上班的感覺。在用餐過程中,她詢問我一些關於工作的問題,我深知這是她對我的關心。然而,由於我的工作尚未正式展開,我無法給予她太多工作上的反饋。儘管如此,白姐還是與我約定,下班後一同返回市區。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些後悔當初的決定。為何那麼倉促地在市區租下住所呢?如今我已升任教育科的副科長,若是每天還與白姐一同進出,或許對她的形象造成負面的影響。但轉念一想,我曾擔任過她的司機,或許這並不是不可以的。在與白姐的交談中,我表達了我的擔憂,她認同這是一個問題,卻也表示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只能任由他人評說。

儘管如此,我仍決定申請單位宿舍。白姐作為主要領導,她的時間安排與普通公務員不同,不可能按時下班。有了宿舍的便利,我可以更好地與她溝通交流,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轉眼間,午後的時光已經悄悄溜走,臨近下午的工作時間,我和小菲一同走進了小車班。小車班的班長非常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就像對待久別重逢的老友。他指著旁邊一輛八成新的日系車,詢問我是否需要安排一位司機。這並非無稽之談,畢竟我曾經是他們班的一員,他們對我駕駛技術的信任是有根據的。

我微微一笑,回應道:“班長,您不必麻煩了,我自己來。這樣也能讓班裡的兄弟們多休息一會兒。”班長聽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車鑰匙遞給我,然後悠然地走開,可能是去享受他的下午茶時間了。

我讓小菲坐在副駕駛位置上,啟動汽車後,我們便踏上了前往袁山村的路程。這輛車彷彿是我們的私人座駕,帶著我們穿越鎮區的喧囂,向著目的地進發。

很快,我和小菲一同抵達了袁山村委會。一進門,我們便看到村長盧小滿已經在門口等候我們。他熱情地迎接我們,並指引我們把車停好。我立刻走上前去,與村長打招呼,表示我們並不需要特殊的待遇。我告訴他,我們與村裡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並不是上級領導。村長聽後哈哈大笑,對我說:“莫科,聽說你最近高升了,今天正好來到我們這裡,等會兒開完會後,我們得好好慶祝一下你的升遷。”

聽到村長的話,我有些驚訝。我意識到村裡的幹部們訊息靈通,常委會和鎮政府碰頭會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村一級。我立刻回應道:“村長大人,您別這樣客氣。我現在作為政府的代表來協調學校專案,以後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您的幫助。我們共同的目標是為村民服務,所以我們需要通力合作。”

小菲在一旁觀察著我和村長的交流,她感到十分佩服。她心裡想,自己和莫科的年齡相仿,為什麼他能夠空降到副科長的位置,而科裡的“老人”們卻一直未能得到這個職位。

寒暄過後,我們一同前往村委會的會客廳。走進會客廳,我們發現已經有幾位客人坐在那裡等待我們。村長為我們一一介紹:一位是中國香港地區得仕利電子微元件公司的董事長霍英發,另一位是該公司的執行董事李一雄。此外,還有他們公司從中國香港地區聘請的學校專案負責人、原中國香港地區英皇樹仁英文中學副校長蔡家偉。村委會方面則有村書記盧智邦和村企業辦主任盧秀英。

在大家互相介紹之後,我們正式拉開了會議的序幕。首先,由我作為代表發言。今天,我將向在座各位詳細傳達昨天鎮常委會的核心精神。根據鎮黨委的決策,我們計劃在袁山村建立一所高品質的中外合資完全中學。這一決策不僅是我們鎮的一次大膽嘗試,更是北莞市前所未有的舉措。因此,鎮黨委對此事極為重視,特別指派教育科的副科長專職負責此專案的後續跟進工作,包括所有與專案相關的審批手續,都將由我們政府方面負責辦理。

下面,我將闡述我的幾點想法。首先,為了確保專案的順利進行,應成立學校專案籌建委員會,由資方和村委會各出一至兩名代表負責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其次,村委會需向全體村民解釋這一專案帶來的益處以及土地出讓後的相關事宜。此外,按照之前的約定,外資方應與村委會正式簽署合作合同,並交由鎮政府備案與審批。

在資金方面,我要求資本方在本次會議結束後的十日內,籌集前期投資資金,這筆資金將用作土地出讓金及“三平一整”的費用。關於學校的命名,我建議命名為北莞市南方國際明珠英文學校,既彰顯了學校的地理位置,又突出了其國際化的特色。此外,學校成立後,應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名額專門針對本村招生,為本村的村民子弟提供學習的機會。而學校周邊的配套設施建設,應優先考慮由本村提供。

交通部門需確保學校與東部快速路的連線線暢通無阻,為學校師生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關於學校的管理工作,合作雙方應遵循外資方的管理方案,但前提是不得違反我國的法律法規。至於學校的分紅方案,則應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同時學校的賬目應接受雙方的定期稽核。

我全面地闡述了政府的要求後,再與村委和外資公司老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未雨綢繆,確保學校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遵循我們的指導。此後,村委和資方將進行更細緻的討論,而我和小菲則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協助,解答他們可能遇到的疑問。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討論,所有的細節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一個由我、村長和資方的蔡校長組成的籌備小組正式成立。此外,為了便於前期證件辦理,資方還為我們提供了一輛工作用車,為期一年。

會議結束後,資方人員先行離開,而村裡的幹部則邀請我和小菲留下共進晚餐。我們不便推辭,便答應了他們的邀請。我們來到附近的一家農莊,看來這裡已經成了村長他們的固定聚餐地點。我們選擇了一間包間,並點了幾道海鮮。酒菜上桌後,我發現竟是茅臺酒,便提議換一種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但村長並不在意,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考慮到日後還需與村裡經常打交道,我只好作罷。

這頓飯我們共飲了四瓶酒,氣氛頗為熱烈。小菲始終保持著清醒,沒有喝酒。這讓村長他們有些不悅,他們還特意叫了兩名女幹部過來陪小菲,這兩位女士都非常能喝,不停地向我勸酒。但我始終控制著自己的酒量,沒有過量。村長和書記看我們似乎不太習慣這樣的場合,便沒有過分勸酒。

我知道初次交流不能一蹴而就,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後續的溝通與協調。不過這一餐飯也為我們日後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