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 三千六百度無死角的美

不知道是不是重逢後遺症,祁野總感覺自已這段時間也很容易患得患失。

夏玫拍戲的地方雖然就在臨江影視城,但距離市中區也是有四十公里的路程。

拍戲這段時間夏玫住在劇組安排的酒店,開機一個多月,祁野三天兩頭的見不著人,心裡實在不安。

尤其是看著網上粉絲髮的那些片場路透,他更坐不住了。

雖然這部劇感情戲不算多,但看見夏玫跟別的男人互動,他打心底裡就煩。

當初求著舅舅籤她,是因為想把她留在自已永遠都能看見的地方。

誰能想到夏玫除了舞蹈以外,演戲竟然也是天賦型選手,一部爆火的舞臺劇不夠,改的懸疑劇更讓她名氣大漲。

好不容易遇見一個還不錯的年代劇本,夏玫嘗試一下也沒覺得有什麼,他倒是先自我矛盾起來了。

這下想後悔也來不及了,夏玫現在紅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都要紅透半邊天了。

今早夏玫還給他發了幾張定妝劇照,怎麼看都是三千六百度無死角的美。

拍戲的時候手機看的少,祁野想找她聊天,也都得等她下戲之後。

祁野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能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不去想雜七雜八的事情,也能讓自已靜下來處理集團上的事情。

祁野翻看著投資的專案計劃書,漸漸分散了自已的思緒。

最近這幾年,企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資金鍊斷裂,導致一些專案技術創新不足,未能跟上行業技術發展潮流,被新技術淘汰。

再加上經濟環境的變化,很多政策調整對企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寸步難行,最終面臨倒閉。

但也有很多小型企業的人才,能憑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各自領域上進行突破,不斷創新和科研新的技術,成功出圈的也不在少數。

聖喬集團這幾年,針對小型企業的專案,也進行了專項的研究。

-

祁盛從父親去世後,祁盛從也就輟學了。

十五歲去南方打工,跟著經商人學了不少生意上的本事。

回臨江之後,就收購了自已村裡的一家小型傢俱廠,然後以批次為單位,向周邊村以及縣城,推銷自已傢俱廠生產的傢俱。

經過那麼幾年的折騰,傢俱廠越做越大,客戶也越來越多,祁盛從看中商業的前景,成立了傢俱公司,以傢俱生產和室內裝潢為主要盈利手段。

機緣巧合下遇見鄭巧曼,以合作的關係,承包了鄭氏資本旗下的地產樓盤售樓處和樣板間的裝潢,又一次把公司推向了蓬勃發展的軌道。

祁盛從覺得他跟鄭巧曼的性格相同,又是志同道合的夥伴,接觸下來,發現自已越來越喜歡這個只會一心搞事業的女人。

於是窮追猛打了一年多,兩個人才修成正果。

婚後兩口子就以多經營模式為主,開啟全領域產業通道,機器零件,加工板,新能源與環保等新興產業,只要能賺錢,兩口子豁出命也願意幹。

用了五年的時間,讓公司成了全臨江唯一一個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後來傢俱公司線上經營模式越來越完善,線下門店在全國也有幾百家,為了能有更好的發展,祁盛從和鄭巧曼也分工明確,一個負責對外合作,一個負責對內把控。

鄭巧曼一週有六天,都要親自去不同的工廠監督,必須嚴格把控質量,她才能做到無愧於心。

那段時間連軸轉,鄭巧曼也因為身體原因住了好幾次院。

吃了一時的紅利,小企業擴張成集團的第一年,效益就不斷上升,稅後利潤每年就達到了兩千多萬,還單單只是一個行業。

聖喬集團這幾年接觸了那麼多領域,效益也全都是隻增不減,一時間聖喬集團在整個商業界也小有名氣。

集團上市的日子逐漸臨近,鄭巧曼卻被確診了肺癌晚期。

祁盛從最悔不該讓鄭巧曼沒日沒夜的跑工廠,被確診那年,祁野也就才四歲,在還不明白生死的年紀,就要體會跟親媽分別的痛苦了。

那段時間,鄭巧曼甚至都不敢睡覺,生怕第二天醒不來,就再也見不到自已這麼可愛的寶貝兒子。

堅持了半年多,鄭巧曼病情惡化,還是加快了離開的時間。

鄭巧曼走了以後,祁盛從把集團所有產業重新分配管理,加之有鄭氏資本的幫助,堅持了十五年的企業,也終於熬到了上市。

集團上市後,鄭老爺子也找祁盛從談過心,勸他再找個人照顧自已跟祁野。

祁盛從根本就沒有續絃的打算,但也架不住老岳父一直催,沒辦法才勉強答應跟鄭老爺子世交的孫女見面。

兩個人倒也算聊得來,丁莉在體制內,工作安穩,相夫教子的話也算是個合適的。

祁盛從本想著先以朋友相處,但丁莉這人本就善良,也不怕吃苦,就算祁盛從工作忙到忽略她,她都可以欣然接受。

一來二去也算是有了感情,等到祁野上了小學能獨立後,兩個人才結的婚。

對於祁盛從來說,自已是二婚,總也比不過沒結過婚的好,對丁莉也一直都是很好,但丁莉不想讓他有這麼多的顧慮,直接從編制內出來,在家裡相夫教子了。

兩年後丁莉懷孕,一直到孩子出生的時候,祁盛從都沒想好給她取什麼名字。

奶奶說一兒一女算好事成雙,祁家又多了一個女兒,承得女歡喜的意思,所以就給妹妹取名祁又兒。

-

這幾年聖喬集團在祁野手底下,效益比往年更好,祁盛從剛好也能找理由摸魚,多出時間來在家裡陪丁莉了。

之前有一家專門做人工智慧義肢的科技公司,帶著公司新研發的智慧義肢,來聖喬集團找過祁野。

祁野本身就對這種基層的創業公司感興趣,雖然小,但所謀領域都是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的行業,如果做的好,投資起來也可以省心。

智慧義肢在國內也已經普遍,在國外的技術就更不用說了。

真正讓大家瞭解國產這兩個字眼,就必須要拿出具有差異化的東西,但又不能完全丟失它本來的效能。

今天智慧義肢專案的負責人約好來集團做專案闡述,祁野翻閱完檔案,把上午的茶水倒掉,準備重新沏一杯新的。

楊之一整個上午都在對接開會流程,會議室準備好,他拿著新的專案企劃書,敲了敲總裁辦的門。

祁野剛好經過門口,順手走過去把門開啟,見到是楊之,他舉著杯子問:“需不需要喝茶?”

楊之禮貌的笑了下:“先不用,我來跟您彙報一下新專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