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李慕仙看了眼素絹上的血跡無奈地搖搖頭。
李氏身為這小壺山有名的望族,上有陰神境的法師老祖坐鎮,下有數十羽士奔走,而李慕仙身為族中嫡子卻先天不足,無緣仙道,實在是說不出的諷刺。
李慕仙將染血的素絹收好,邁步在山中閒逛著,耳邊不時傳來佃戶們與妻兒的談笑聲,知道今年又是個好收成。
“父親想必會開心些吧。”李慕仙想起從發現自已無緣仙道後便再未見過的男人,上次見他是七歲?還是八歲?
李慕仙搖了搖頭,慢悠悠地回到了家,家中冷清,去年檢測出幼弟資質頗佳,母親便和弟弟一起被接走了,當時說會安排人來照顧李慕仙,後也沒了音訊。
屋子旁種著幾株青竹,襯得此地愈發清幽,與外面熙熙攘攘的小壺山格格不入,彷彿被被遺忘了一般,同時被遺忘的還有屋子裡的人。
“呵呵呵,我倒想看看,這仙道是何等模樣!”李慕仙半張臉在陰影下顯得格外幽深。他手中攥著兩張布絹,是他從族中的藏經閣中千辛萬苦搜尋出來的可助他改易根基,入道求仙的妙法:
《盜命奪壽法》
《三靈化血丹》
“老爺,大公子求見。”一處精巧的宅院中,老管家湊到正在教授小兒子的李家族長耳邊說道。
“大公子?哦,是李慕仙啊。”李家族長語氣冷淡道,“他來幹什麼?”
“說是偶然發現了幾枚靈果,釀成了果汁送來給小公子補身體。”管家說道。
“慕仙對他弟弟很好,往日也會來看看的。”李慕仙的母親看了看李家族長臉色,輕聲說道。
“嗯,那就讓他過來吧。”
李慕仙捧著一個玉壺恭恭敬敬地走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孩兒見過父親、母親。”
“嗯,有心了。”
李慕仙倒了三杯果汁,高高舉過頭頂:“孩兒一片孝心,請父親、母親品嚐。”
李慕仙的弟弟年紀尚小,第一個跑過來把其中一杯喝掉了,李母有些心疼地把李慕仙扶起來:“我兒孝順。”
李家族長也隨手將自已那杯飲下,問道:“你還有什麼事嗎?”語氣中已下了逐客令。
“還有件事。”李慕仙豁然抬頭,“請父母助我成仙!”
話音剛落,面前三人體內精血逆走,李家族長和李母眼中全是不可置信,李慕仙含笑將手依次置於三人頭頂,眼睜睜看著自家父母、幼弟化作一道血光沒入自已體內,同根同源的血脈之力讓他從一個先天不足的凡人一舉變為鑄就道基的羽士!
血光如火在李慕仙身旁搖曳,李慕仙似哭似笑道:“原來這就是修仙,也不過如此!”
“孽障,拿命來!”
突然出現的魔修氣息瞬間驚動了山中潛修的李氏法師,陰神御空,駕馭著靈器衝來。
李慕仙面色淡然,腳下血光升騰遊走於小壺山上下,所過之處人畜盡數化作血光滋養已身,氣勢一路高漲,同時數門血道法術無師自通,竟與李家法師不分伯仲。
而隨著李慕仙吞噬的精血越來越多,終於凝聚陰神轉過頭來將李家法師壓制住,最後硬生生化作血食。
此事一出引得方圓數百里震動,原本算得上風景秀麗的小壺山已是一片血河,而李慕仙早已失去了蹤影,時人驚懼,皆稱其為:血妖。
此後十多年,血妖肆虐,所過之處盡是一片血雨腥風,而李慕仙的修為也是水漲船高,一路飆升至顯聖境,距離高功僅有一步之遙。
“我是…李慕仙?”一處深山老林中,紅袍血眉的李慕仙盯著溪水中的自已喃喃道。
“不,我是血妖!”李慕仙眼中紅光一閃隨即又被一縷清明壓過,“不對,都不是…我是…我是誰?!”
“血妖,終於找到你了!”一位鶴髮童顏、飄然出塵的老道士自天邊而來,手中浮塵化作三千銀絲攻向李慕仙。
“我是血妖?”李慕仙面上有些呆愣,但身體已經本能般做出反應,濤濤血河席捲而出,老道士浮沉用力揮舞打散血河,但面前已經失去了李慕仙的蹤影。
“我是誰?”李慕仙不斷呢喃重複著,一路漫無目的地到了土丘村前。
正坐在巨石上發呆的少年見狀笑道:“你這麼大的人了都不知道自已叫什麼?不會是傻了吧。”
“嗯?”李慕仙雙目一抬便要將這少年吞下,但對上那宛若點漆一般的眸子突然身形一震,不自覺問道,“你是誰?”
“俺叫李富貴,以後我要大富大貴!”少年一臉自信地說道。
“李富貴?我好像也是李富貴…不對,我是李慕仙…我是李無恙…不對,都不對。”李慕仙眼中迷離之色越來越重。
李富貴見他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素來大膽的他一巴掌打在李慕仙肩膀上:“嗨,你咋了?”
李慕仙豁然抬頭,突然咧嘴一笑,周身五色流霞憑空出現將滿身的血腥味沖刷的乾乾淨淨,轉眼間變成了一位風光霽月、羽衣星冠的翩翩道者。
“我也叫李富貴。”
“啊?”李富貴看著眼前神仙般的道者直勾勾地發愣。
“不過我現在叫馮衡了。”道者含笑說道。話音未落,眼前的巨石、少年、村子皆如泡沫一般消散,留下一幅長長的畫卷。
其上有農家少年慘死刀下,有豪俠離家縱匪行兇,有仙族子弟一念入魔,馮衡靜靜地瀏覽著,神色怡然閒適。
終是一揮手,此間種種,如塵散去,恍然如夢。
這正是:
農家少年想做官,做了官的想成仙。
世人都道神仙好,父母親族都沒了。
青石縣外貪心熾,小壺山上血光濃。
仙途道業轉頭空,不勝閒來一場夢。
…… ……
馮衡在許芙大腿上幽幽轉醒,眼中朦朧之色盡數化作清明,恰似一番秋雨淨碧空。
腦海中黃梁玉枕的聲音無端響起:“渡輪回而破迷障,歷三世方悟琉璃。洞徹破妄、明真見性,謂之:隔垣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