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站在勤政殿內,內心波瀾起伏。
他深知自已的功勳已然輝煌,若再添上滅高句麗這一筆,恐怕連李世民都會感到為難。
功高震主,這是每個臣子都必須避免的忌諱,他瞥了一眼龍椅上的李世民,皇帝的眼神深邃,讓人捉摸不透。
在場眾人心中明白,李靖無疑是最適合領兵東征的人選。
他的軍事才能在大唐武將中堪稱翹楚,無論是戰略佈局還是臨陣指揮,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就在杜如晦、魏徵等人猶豫不決,不知是否該出聲舉薦時,殿內已經有人按捺不住了。
侯君集因為上次的過失,一直未能得到皇上的重用,此刻他覺得領兵東征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願意領兵東征!”侯君集聲音洪亮,語氣堅定:“臣保證絕不辜負陛下的厚望,不破高句麗,臣提頭來見陛下!”
侯君集的話音剛落,程咬金就忍不住跳了出來:“憑什麼你侯君集領兵?是你不洗澡,還是你臉大啊?陛下,俺老程願意領兵東征,保證拿下高句麗!”
程咬金的話引得在場眾人一陣鬨笑,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尉遲恭、秦瓊、李孝恭等人也紛紛站了出來,主動請命出征。
一時間,勤政殿內熱鬧非凡,只有李靖和凌遊兩個人依舊站在原地,沒有動彈。
李靖面色沉穩如水,彷彿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自從覆滅東突厥、擊潰吐蕃之後,他就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除了上朝之外,幾乎不與外界接觸。
他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功高震主的嫌疑,他知道,自古以來能夠善終的功臣寥寥無幾,他不想成為那個例外。
而且這次東征高句麗對於大唐來說幾乎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只要領兵之人稍微有些頭腦就不會輸掉這場戰爭,畢竟如今的大唐兵強馬壯、糧草充足更有禦寒的棉衣和火炮這等攻城利器相助,但是李靖也清楚功高震主的後果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那可是會九族消消樂的!
所以李靖決定保持沉默讓其他人去爭這個領兵的職責。
他並不想再為自已增添更多的榮耀和功勳他只希望能夠安安穩穩地度過餘生。
凌遊默不作聲,他深知自已並非領兵的料。
更何況,他心中早已洞悉李世民的意圖——御駕親征。
前世的電視劇裡,李世民御駕親征遼東,遇到了自已的應夢賢臣,這一幕凌遊記憶猶新。
因此,他此刻選擇做一個安靜的看客,線上吃瓜靜觀其變。
孔穎達卻是個直腸子,沒有凌遊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他見陛下有意東征,便覺得必須選出一個最合適的領兵人選。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朗聲道:“陛下,盧國公、涼國公等人都是英勇善戰的猛將,讓他們衝鋒陷陣自然不在話下,但要說領兵東征,臣還是推薦衛國公李靖,他經驗豐富,智勇雙全,只有他才能擔此重任!”
李靖聞言,心頭猛地一跳,他下意識地想要反駁,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畢竟,孔穎達所言非虛,他的確是個合適的領兵人選,然而,李靖也有自已的苦衷,他低下頭,沉默不語。
李世民聽了孔穎達的話,笑著點了點頭:“藥師的才能朕自然是信得過的,那麼,藥師可願意領兵東征?”
李靖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他緩緩說道:“陛下聖明,但臣年老體衰,舊傷眾多,恐怕難以勝任此職,還請陛下另選賢能。”
李世民一聽李靖拒絕,心中頓時有些欣喜。
他正愁找不到合適的藉口提出御駕親征呢,於是,他一臉關切地說道:“藥師怎麼不早說呢?凌遊,你等會隨藥師回府,給他好好瞧瞧,需要什麼藥材直接從宮裡拿!”
李靖感激涕零地謝恩道:“多謝陛下體恤,臣感激不盡!”
而凌遊則懶洋洋地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早就看穿了李世民的把戲,知道這是在給自已找臺階下呢。
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看到凌游出列,不由得有些吃驚,凌遊該不會也想請命出征吧?
高句麗可不是什麼小國啊!凌遊雖然鬼點子多、武力也不俗,但領兵打仗這種事可不是兒戲啊!他的資歷和經驗都遠遠不夠啊!眾人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程咬金看到凌游出列,眼睛頓時一亮。
他以為凌遊是要舉薦自已出征呢!畢竟凌遊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可是不低的,他連忙給凌遊使眼色,示意他趕緊說話。
然而凌遊卻並沒有如他所願地舉薦他出徵,而是恭恭敬敬地對李世民說道:“啟稟陛下,出征之事既然已經定好,那領兵人選自然是至關重要的,臣覺得衛國公雖然身體有恙不能擔任主帥之職,但他可以作為副帥出征,這樣既可以分擔主帥的壓力也可以讓他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李世民聽了凌遊的話不由得點了點頭:“嗯!凌遊此話有理!但這個主帥人選你可有建議?”
“主帥人選,臣倒是真有一個,而且此人的軍事才能,臣敢說,絕不比衛國公差!”凌遊的聲音在勤政殿內迴盪,語氣堅定而自信。
“哦?凌遊,你且說說,此人是誰?”李世民眉頭微挑,好奇地問道,目光如炬地盯著凌遊。
凌遊微微一笑,深吸一口氣,朗聲道:“陛下,臣要舉薦之人,便是陛下您自已!陛下身為秦王時,便官拜天策上將,領兵征戰四方,所向披靡,如今,東征高句麗對於陛下來說,那還不是易如反掌?”
李世民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他揮了揮手,假意道:“凌遊啊凌遊,你這不是在說笑嗎?朕如今已是天子,又怎能輕易離朝出征呢?”
勤政殿內,以孔穎達為首的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表示贊同李世民的觀點。
然而,凌遊卻是不慌不忙,他神色自若地繼續說道:“陛下,臣所言非虛,陛下親征高句麗,乃是一舉多得之舉,一來可以鼓舞士氣,讓我大唐將士看到陛下的英勇與決心,從而奮勇殺敵;二來,陛下御駕親征,周邊諸國定會心生忌憚,不敢輕舉妄動;三來,陛下之軍事才華卓絕,定能以最快速度平定高句麗之亂,待陛下凱旋歸來,大唐威名必將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