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章 定策

李世民聽後,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抹難以察覺的欣慰之色,他微微點頭,聲音中帶著幾分讚許:“藥師所言甚是!”

說完,他緩緩轉頭,目光落在了凌遊的身上。

凌遊站在那裡,身姿筆直如松,神色間透露出幾分從容與自信。

李世民看著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問道:“凌遊,你既然提出了只出兵二十萬的建議,那朕倒想聽聽,若我們真的只出兵二十萬,勝算又有幾何呢?”

凌遊聞言,微微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才抬起頭來說道:“啟稟陛下,臣在提出這個建議之前,其實已經反覆思量過,雖然臣沒有衛國公那般豐富的領兵經驗,對大唐各個軍隊的戰力也不算十分了解,但臣願意盡力為陛下與諸位大臣分析一二。”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我們出兵高句麗,並非師出無名,是高句麗先對我們的屬國新羅動手,我們出兵是為了幫助新羅抵禦侵略,征伐殘暴之國,所以,從大義上來說,我們是正義之師,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場的大臣們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凌遊的話確實有道理,他們大唐是禮儀之邦,師出有名是非常重要的。

凌遊見狀,繼續說道:“其次,便是人和,前隋雖然號稱有百萬雄師,但人心渙散,士兵們並沒有真正的歸屬感,所以,就算是兩百萬大軍,又有什麼用呢?反觀我們大唐,陛下聖明,百姓安居樂業,士兵們也是上下齊心、士氣高昂,有了這樣的軍隊和民心,我們何懼高句麗呢?”

這一番話讓在場的大臣們再次點頭稱是,他們大唐的軍隊確實不一樣,士兵們都是真心實意地為國家而戰、為陛下而戰,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是極強的。

凌遊說到這裡,頓了頓,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最後一點,便是棉衣和神機營的火器,棉衣可以禦寒,火器是我們的一大殺器,也是我們制勝的秘密武器,神機營的火器威力巨大、射程極遠,在戰場上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有了這樣的武器支援,我們的勝算自然又會增加幾分。”

他的話音一落,整個大殿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大臣們都在思考著凌遊的話,他們知道凌遊說得沒錯,神機營的火器確實是大唐的一大依仗,有了這樣的武器支援,他們大唐的軍隊在戰場上確實可以無懼任何敵人。

正當此時,魏徵踏前一步,神色凝重,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聲音中帶著幾分沉穩:“陛下,神機營的火器固然威力巨大,但高句麗的地勢錯綜複雜,長途跋涉運送火器,恐怕會多有不便,再者,高句麗的氣候變化無常,火器受潮等問題亦是不容忽視。”

李世民聽後,微微頷首,目光中閃過一絲深思。

他緩緩地摩挲著龍椅的扶手,沉默片刻,才開口道:“玄成所言不無道理,這些問題確實需要深思熟慮。”

房玄齡見狀,也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為,可先派遣探子深入高句麗,詳細探查地形與天氣狀況,待我們掌握了足夠的資訊後,再定奪出兵之事以及火器的運輸路線。”

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他點了點頭:“玄齡的辦法可以一試,朕意已決,先派細作前往高句麗,待一切明晰之後,再商議出兵之事。眾卿家可有異議?”

群臣們相視一眼,皆搖頭表示無異議。

他們心中清楚,陛下的決策向來英明神武,此次派遣探子前往高句麗,定能為接下來的戰爭做好充分的準備。

李世民見狀,遂下令安排得力之人前去探察高句麗詳情。

一場針對高句麗的謀劃暫時落下帷幕,大臣們有序地退出太極殿,只留下李世民一人獨坐於龍椅之上。

他眼神深邃如海,靜靜地坐在那裡,似在權衡這場戰爭的利弊得失。

出了皇宮的金春秋忍不住詢問身旁的凌遊:“凌兄,你說陛下會出兵麼?”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擔憂和期待。

凌遊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肯定會出兵的,金兄你就把心放肚子裡吧!陛下英明神武,定不會讓高句麗繼續囂張下去,也不會坐看你們新羅滅國的!”

聽到凌遊的寬慰,金春秋頓時放下心來。

他抬頭望向天空,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就好!只是希望大唐可以早點出兵,讓高句麗見識一下火器的厲害!”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又過了一段漫長的日子。

終於,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探子風塵僕僕地回到了長安,帶回了關於高句麗的詳盡情報。

李世民得知訊息後,沒有片刻遲疑,立刻在勤政殿召集了一眾重臣。

“前些日子凌遊所述關於高句麗的局勢,諸位愛卿應該都銘記在心了吧?”李世民目光如炬,掃過殿下的群臣:“如今探子已經帶回了確切的訊息,咱們今日就來議一議出兵高句麗的事宜。”

話音剛落,程咬金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他聲如洪鐘:“陛下,咱們大唐將士向來所向披靡,那高句麗的小兒豈能是我們的對手?依我看,咱們直接揮師東進,將那淵蓋蘇文一舉拿下便是!”

秦瓊聞言,眉頭微微一皺,沉聲道:“咬金,休得胡言,戰爭之事,豈能兒戲?需得從長計議。”

李世民也緩緩起身,他揹著手走到群臣面前,神色凝重:“知節,你的勇猛朕向來欣賞,但這次的事情不同以往,那高句麗雖然地小人稀,但兵士卻極為驍勇善戰。而那淵蓋蘇文更是狡詐多端,不可小覷。”

聽到李世民的話,程咬金頓時不再言語,只是默默地低下了頭。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轉向李靖:“藥師,朕想聽聽你的意見,若我大唐出兵相助新羅,你覺得需要多少兵馬才夠?”

李靖自從進殿後就一直沉默寡言,此時聽到李世民的詢問,他才微微抬起頭,沉吟片刻後回答道:“啟稟陛下,若只是為解新羅之圍,臣以為只需打一場大戰即可震懾高句麗,如此一來,十萬大軍應該綽綽有餘。”

秦瓊等武將聽後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在他們看來,大唐軍隊戰鬥力強悍無比,再加上火器的助力,十萬人打一場勝仗簡直易如反掌,而這場勝利也將成為大唐威震四方的又一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