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6章 陛下,臣沒忍住

凌遊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為,和親雖可換取短暫和平,但並非長久之計。我大唐應以自強為主,發展軍事、經濟,方可保國家長治久安。”

李世民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你所言不無道理。但吐蕃使臣咄咄逼人,聯姻之事恐怕在所難免,若是直接拒絕,恐引發兩國戰爭。”

凌遊眼神堅定:“陛下,吐蕃狼子野心,即便聯姻,也難保其不會侵犯我國。吾輩當以實力說話,令其不敢輕易犯境!”

李世民沉吟片刻,語調中添了幾分沉重:“凌遊,你可知大唐眼下的局勢?突厥之戰,幾乎耗盡了你為大唐累積的底蘊。而今,吐蕃雖遣使求和親,但松州邊境,其兵馬已蠢蠢欲動。若朕拒絕和親,松州必成烽火之地!”

凌遊聞言,心中恍然:“難怪師父與尉遲伯伯不在長安,想必陛下已遣他們前往松州佈防。”

李世民微露讚許之色:“你倒是心思敏銳。朕不得不做最壞之打算。”

凌遊眉頭緊鎖,繼續道:“然陛下,臣聞吐蕃所求乃長樂公主,朝中亦有諸多大臣力主和親。”

李世民面色一沉,怒意難掩:“松贊干布妄想!朕之愛女麗質,豈可輕許蠻荒?至於那些貪贓枉法之徒,不過是受了吐蕃賄賂,朕自會清算!”

凌遊試探性地問:“如此說來,陛下意從宗室中擇一女,冊封為公主,以和親吐蕃?”

李世民點頭,語氣中透出一絲無奈:“此事確已與眾卿商議定奪。”

凌遊心中五味雜陳,仍強自鎮定:“敢問陛下,是哪位宗室小姐,甘願擔此重任?”

“任城郡王李道宗之長女,李輕音。任城王對此亦頗為支援,此舉不僅利於大唐,亦能平息吐蕃之怒,兩國從此修好,百姓安居樂業,社稷穩固。”李世民緩緩道。

凌遊冷笑一聲,言辭間滿是諷刺:“陛下言之鑿鑿,卻未曾問過輕音郡主之意。她不過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女,正值青春年華,卻要遠離故土,遠赴萬里之外的吐蕃,孤苦無依,陛下當真覺得這是她的福祉嗎?”

李世民聞言,面色一凜:“朕自會為她準備周全,奴僕、御醫、書籍、糧種、工匠,無一不備。身為宗室之女,享受尊榮之餘,亦需承擔相應之責。”

凌遊情緒激動,跪地行了個大禮,言辭懇切:“陛下,您怎知這是她所願?和親真能平息戰火嗎?前朝大漢之例,陛下莫非已忘?臣懇請陛下三思,放棄和親之念!”

李世民望著眼前這個平時桀驁不馴,此刻卻異常恭敬的凌遊,心中湧起一絲不解。

他未曾想將長樂公主送去和親,為何凌遊反應如此激烈?

“和親之事,已塵埃落定,不可更改。你且安心訓練虎牙軍,勿再多言。”李世民語氣堅定。

凌遊抬頭,目光灼灼:“陛下,臣不解,為何您執意和親?”

李世民沉默片刻,終是嘆道:“他日你自會明白,身居此位,諸多無奈,非隨心所欲可為。朕亦有難言之隱。”

日後明白?日後明白個吉爾!

凌遊不甘心地追問:“陛下,您不能是害怕拒絕和親被吐蕃打到長安,再來一次渭水之盟吧?”

“放肆!”

李世民頓時怒不可遏,瞬間紅溫,平日裡對凌遊的縱容此刻化為怒火。

“朕豈能容你如此放肆!”

言罷,他環顧四周,隨手抓起牆上寶劍,見刃光凜冽,又擲於一旁,轉而抄起桌上硯臺,終覺不妥,最終一腳踹向跪地的凌遊。

拳腳相加,李世民猶覺不解氣,怒斥道:“朕今日就好好教訓一下你!”

話音未落,一拳已落在凌遊面門。

凌遊連忙格擋,急呼:“陛下,別打臉!”

李世民怒意更盛,拳拳到肉,直打得凌遊有些懵。

“李二,你過分了!”凌遊有些暈頭,一拳揮出,不偏不倚擊中李世民眼眶。

李世民愕然,自已竟被臣子所傷,這等大不敬之事,前所未有。

凌遊見自已竟然打了李世民,瞬間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已闖下大禍,趕忙求饒。

“陛下,微臣沒忍住,手不聽使喚!請陛下恕罪!”

李世民捂著眼睛,憤怒地指著凌遊,“你竟敢以下犯上!”

言罷,李世民復又抬足,不輕不重地落在凌遊的屁股上,每一下都伴隨著他略帶戲謔的低語:“朕讓你沒忍住!”

凌遊此刻宛如一隻溫順的鵪鶉,任憑帝王之氣肆意揮灑,只得默默承受這份突如其來的“教訓”。

待到李世民發洩完畢,略顯疲憊地停下動作,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行了,別在那兒裝模作樣了。朕只踹了你屁股幾下而已,但你屬實膽大包天,竟敢對朕動手。”

凌遊聞言,苦笑中帶著一絲無奈:“陛下明鑑,臣實屬情非得已,一時衝動,腦子一熱沒忍住!”

李世民話鋒一轉,正色道:“且說說,你為何如此堅決反對和親之策?”

凌遊挺直了腰板,目光堅定:“陛下,我大唐正值鼎盛,何須以和親換取和平?那吐蕃不過彈丸之地,給臣三年時光,臣必讓松贊干布親自踏入長安,向我大唐俯首稱臣。”

李世民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不信,笑道:“你這小子,口氣倒不小,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凌遊見狀,心中已有計較,笑道:“陛下若是不信,臣願與陛下立此賭約。若三年之內,臣未能使吐蕃歸順,甘願受罰;反之,則請陛下定下祖訓,我大唐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凝視著凌遊,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好,朕便與你賭上一賭。不過,和親之事,朝中半數重臣已表贊同,朕亦難以獨斷專行。明日朝會,便是定奪和親與否的關鍵時刻,你若真有本事,便去說服那些老臣,讓朕看看你的能耐。”

凌遊拱手一揖,信心滿滿:“陛下放心,臣定不負所望。此外,臣斗膽揣測,吐蕃此行,其目的或許遠不止求娶公主這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