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隨著小太監來到立政殿,首先向李世民深深一揖,其聲清朗:“老朽參見陛下。”
李世民微露笑意,溫言道:“孫神醫快快免禮。自皇后服藥以來,已過一日光景,朕心甚急,欲請神醫再為皇后診脈,以安朕心。”
“老朽遵旨。”孫思邈應聲,隨即緩步至長孫皇后榻前,輕掀錦簾,輕輕搭上了長孫皇后的皓腕。
一時間,殿內靜謐無聲,只餘孫思邈指尖下那細微而複雜的脈象跳動,如同潺潺溪流,又似波瀾壯闊之海,訴說著皇后體內正發生的微妙變化。
孫思邈的眉頭微蹙,旋即又舒展開來,眼中閃過一抹訝異之色——不過一日之隔,皇后的脈象竟有如此顯著的改善。
他心中暗忖,此番好轉,定是與凌遊那精妙絕倫的針灸之術密不可分。
念及此,孫思邈緩緩站起身,面向李世民,語調中帶著幾分欣喜與釋然:“啟稟陛下,皇后娘娘脈象已趨平穩,邪氣漸退,正氣復生,實乃大幸。只需繼續服用老朽所開之藥,輔以時日,定能徹底康復,重煥鳳儀。”
李世民聞言,龍顏大悅,眼中閃爍著欣慰與感激的光芒,對孫思邈的醫術更是讚歎不已。
“孫神醫真乃華佗再世!”李世民激動地說道,“朕一定要重重賞賜神醫。”
孫思邈連忙謝恩,“陛下謬讚,此乃老朽等分內之事。皇后娘娘這病還是多虧了凌公子的針灸之術。”
李世民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他轉身對身旁的王德說道:“擬旨意,賜孫神醫府邸一座,黃金百兩,綢緞百匹。”
孫思邈見狀只能領旨謝恩。
待王德離開後,李世民看向孫思邈,問道:“不知孫神醫以後有何打算?”
孫思邈略一思索,回答道:“回陛下,老朽打算聽從凌公子的建議,留在長安授徒,此事還需要陛下的幫助。”
李世民欣然應允,“如此甚好。朕會命人在城內為神醫尋覓一處合適的場所,作為醫館。”
數日後,醫館落成,孫思邈正式開門收徒。
他將自已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醫者,這都是後話。
夕陽西下,餘暉溫柔地灑進屋內,為李承乾那略顯蒼白的面龐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輝。
他終於在昏沉中緩緩睜開眼,眼前的世界逐漸清晰。
凌遊見狀,急忙趨步上前,關切地詢問:
“殿下,此刻感覺如何?”
李承乾輕輕搖頭,嘴角勉強扯出一抹微笑:“還好,只是頭部尚有暈眩之感,右腿有些疼痛。”
“這都是正常的,殿下安心靜養,時日一長,自會痊癒。”凌遊寬慰道,隨後話鋒一轉,試探性地問,“殿下以為,此番遭遇,是偶然之禍,還是有人暗中圖謀?”
李承乾沉吟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應是意外吧。聞母后病重,心急如焚,隨意牽馬便往長安疾馳,誰人能預知我所乘之馬?又怎能在無人知曉中做下手腳。”
凌遊聞言,心中大石稍落,面上也露出了輕鬆之色:“如此便好,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李承乾嘗試著動了動身體,感覺力氣正慢慢迴歸。
“凌遊,此番多虧有你,待我身體恢復後,定要好好酬謝你。”
凌遊連忙擺手,笑容溫暖如春日暖陽:“殿下言重了,此乃臣子分內之事。既然殿下已醒,我便不多打擾了,御醫會在此照料,若有需要,但請召喚孫神醫便是。”
“好,你且去吧,我這副模樣,也不便相送。”李承乾語氣中帶著幾分歉意。
凌遊拱手告退,步伐輕快地離開了東宮。
回到家中,只見父親凌長卿正眉飛色舞地向母親凌夫人講述著什麼,臉上洋溢著難掩的自豪與喜悅。
“夫人,你可知,咱家那丫頭,如今可是成了咱們家身份最尊貴的人了!”凌長卿的聲音裡滿是興奮。
凌夫人聞言,不禁疑惑:“咱們閨女還那麼小,怎就成了身份最尊貴的人了?”
凌長卿見狀,更是來了興致,繪聲繪色地將李世民因何緣由,如何破例封自家女兒為公主的經過細細道來。
凌夫人聽後,又驚又喜,眼眶漸漸溼潤:“這對遊兒不公平吧,功勞全是他掙得,獎勵全被小丫頭拿了。”
凌遊輕步上前,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解與堅決,輕聲對凌夫人言道:“娘什麼不公平,孩兒當初不是說了要給妹妹掙一個公主封號麼,而且孩兒現在還小,已經位居侯爵,在封就是國公了,也不合適啊!”
凌夫人聞言,眸中閃過一絲恍然,輕嘆道:“原來如此,是娘多慮了。”
凌遊在家中靜守一日,心中卻念著軍營之事,次日清晨,他重返軍營之中。
軍營之內,夜色正濃,萬物沉睡之時,凌遊所言的“魔鬼訓練”悄然降臨。
程處默等一眾將士,在夢迴之時被驟然喚醒,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嚴苛訓練與種種意想不到的懲罰。
起初,他們或驚或懼,但在這日復一日、夜以繼日的磨礪下,半月時光轉瞬即逝,他們的意志與體魄皆悄然蛻變,漸漸適應了這份殘酷而激烈的訓練。
與此同時,皇宮之內,李世民望著長孫皇后日漸康健的容顏,心中大石終得落地。
忽而憶起科舉之事,那金榜題名的才俊們雖已選出,但至關重要的殿試尚未舉行。
於是,他即刻吩咐房玄齡,傳令下去,明日即行殿試,欽點貞觀朝的第一個狀元。
第二日一早,馬周與眾位士子便早早來到皇宮門口等待。
辰時一到,宮門開啟,馬周隨著士子們有序進入宮殿。
殿試的內容是策論,由李世民親自出題。眾士子拿到試題後,皆埋頭苦思,奮筆疾書。
而馬周則是想到凌遊平時所講的話,慢慢的對李世民出的題有了新想法,開始動筆。
時間一點點過去,眾士子陸續交卷。李世民翻閱著考卷,不時露出滿意之色。當他看到馬周的卷子時,眼中閃過一絲驚豔。馬周的策論觀點獨到,條理清晰,論據充分,令李世民大為讚賞。
“此人真是難得的人才!”李世民心中暗歎。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下方的眾士子,朗聲道:“此次殿試,朕已有所定論。”眾人皆屏住呼吸,期待著皇帝的宣判。
“狀元,馬周!”李世民高聲宣佈。馬周聞聲,心中一陣激動,他趕忙跪地謝恩。
“朕觀你之策論,頗具見解。此後,你便留於朝中,為朕效力。”李世民接著說道。
馬周再次叩首,“臣必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厚望!”
殿試結束後,馬周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才華得到了廣泛認可,不少官員紛紛前來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