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嬌兩口子每日早出晚歸,大寶除了上學外,還要跟著張二柱學手藝,家裡也就只剩下大丫和林嬌娘兩個人,林嬌也不像之前那般,待她十分客氣和友善,反正是不管吃不管喝,也不理會,大有任她在家裡待多少天都可以的架勢。
林嬌娘也是頭疼,她這個閨女等脾氣哦,是真倔啊,是一次都不能得罪,一旦得罪一次,那是要在心裡記恨個千八百年的。
“嬌嬌,吃完飯沒?”林嬌娘來到林嬌他們的傢俱店,店裡這會兒也沒啥客人,林嬌正在擦拭傢俱。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本來就是各取所需的關係,如今林嬌是沒得什麼需要親孃出面解決的事情了,所以也不稀罕搭理親孃了。
估計之前林嬌親孃也是這樣想的,覺得閨女就算是再怎麼孝順也是指望不上的,養老送終什麼,還得指望她的兩個兒子,所以對林嬌就是愛搭理就搭理,不愛搭理就懶得管了。
林嬌娘自己也理虧,並不計較林嬌的態度,反正林嬌這樣對她也不是一天兩天的,老死不相往來的話也說了不是一遍兩遍了,林嬌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你也累了大半天了,你歇一歇,我來擦。”林嬌娘想要拿過林嬌手裡的帕子。
“已經擦完了。”
林嬌娘這樣能屈能伸,自然是有所求的,但是她不開口,林嬌絕不會主動問,就看誰最後會忍不住。
“娘知道你還在生孃的氣,上次你給我捎信我之所以沒有來,娘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林嬌娘委委屈屈等解釋道。
“原就是我的錯,不該給你捎信,你的苦衷你自個兒知道就行,沒必要告訴我,我也不想知道。”林嬌才懶得知道她有什麼苦衷呢,不過是找的藉口罷了。
對上次沒來這件事情,林嬌娘還真是覺得自己挺委屈的,當時林嬌給她送信過去的時候就猜到了十有八九是林嬌等公公婆婆又來刁難林嬌了,依著她自己的意思,她自己是肯定要來的,不說是給閨女撐腰,就算是看在林嬌給的東西等份上,她也是要來的,沒想到被林嬌給給阻止了,在家拍這桌子跟她吼,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林嬌不孝敬公婆的名聲都已經傳到他們桃花村了,他們當爹孃的臉上也無光,人家就是差戳著他們林家的脊樑骨罵了,偏偏家裡等女人還要去給林嬌撐腰,那不是助長林嬌等囂張氣焰嘛。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林嬌嫁人後就是張家的人,生是張家人,死是張家鬼,他們林家生死都不管,還說如若林嬌娘去了,就再也不要回林家,雖然閨女重要,但林嬌娘說要在林家過一輩子的,林嬌娘這才作罷。
只是這些話,林嬌娘不好跟林嬌說,她也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聽說你們店又要僱人?”林嬌娘小心翼翼的問道。
雖然女婿是好說話一些,不過這些話她也不好直接跟張二柱開口,再說了,林嬌娘還是知道的,張家就是林嬌當家做主,只要林嬌點頭同意,這件事情也就妥了。
“咋地,你們林家也想摻和一腳?”林嬌沒好氣道,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相求的時候跑得比鬼都快。
“你二哥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與其僱外人,還不如僱你哥哥呢,還可以幫你看著其他人。”林嬌娘覥著臉說道。
唉,得罪人的事情要她來做,求人的事情也是她來做,他們林家人也是有本事,如果不是為了自己兒子,林嬌娘才不能受這個氣呢,偏偏這個時候家裡等老頭子是聲都不吭一下,也不說什麼女兒名聲不好了。
“我們家廟小,容不下你們家的大佛。”既然他們好意思開口,她就好意思拒絕,他們做初一,她就做十五,沒啥的,因果迴圈嘛。
“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照應一下也是應該的嘛,算來算去,你們也就只有四兄妹,娘是盼著你們都好的。”林嬌娘打感情牌。
“你來之前就應該想到結果的,我就不浪費口水了。”
林嬌不答應她的要求,更是懶得搭理她,林嬌娘待在閨女家也不自在,果真,第三天,林嬌娘就說要回去了。
雖然嘴上說是自己女婿家,可親閨女都不待見自己,女婿心裡能舒坦,林嬌娘自己待著也不自在,她雖生了個命好的閨女,但是閨女不待見孃家也是沒法子的事。
哎,她就該聽大兒子的話,既然人家落魄的時候沒有上門幫村,現在人家富貴了也就別想著上門佔便宜,好在女婿還是好的,送她回去的時候買了不少的東西,哪個不說她福氣好,找了這樣的一個好女婿。
張二柱把要僱人的訊息放出去後,前來打聽的人不少,有張家村的,也有旁的村子的,不過還是張家村的人居多,張家村的人也曉得,張二柱是發了,在縣城裡開了個大鋪子,還買了房子,這不,又要僱人了。
不過奇怪的是,這次要僱的竟是男女不限的,說是幫著照看一下生意,張二柱是個什麼樣的人,張家村的人都曉得,從不拖欠工錢,伙食又開得好,大家都願意給張二柱幹活,私下裡打聽的人不少,不過還是沒有定下人家。
“三叔、三嬸,您們怎麼來了?”張二柱正在後院忙活,聽說有人來找他,還是張家村的,張二柱趕忙出來看,哪想到是三叔、三嬸。
這可真是驚喜了,張二柱也是有段時間沒有看到張三叔、三嬸了,也是,村裡人如果沒什麼事情一般是輕易不到縣城的。
“我們到縣裡買點東西,順便到你這裡來看看。”張三叔看著人來人往的鋪子,聽著村裡人的話,知道張二柱這回是真發了。
張三叔的日子雖然沒有張二柱好,不過在張家村來說還算是不錯的,人啊,要想舒坦,就不能去比,老話說得好,知足常樂,張三叔這輩子的唯一遺憾就是沒有一個兒子,不過卻並不後悔,他的閨女也是頂頂好的,過段時間他們再從族裡過繼一個孩子,也有人給他們養老送終,這輩子也就圓滿了。
“大寶他娘還跟我念叨說,等有空了要回去看您們呢,大寶他娘知道三叔、三嬸來了,不知道該多高興。”
林嬌哪怕說看到張家村等阿貓阿狗都比看到他爹孃來高興得多,他媳婦是巴不得他爹孃一輩子不上門的,他也是兩頭難。
也不怪林嬌,張家人每次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每次來他們家就沒有一次不惹事的,更讓人生氣的是,他們不僅要拿,態度還強硬,是個人都受不了。
“我就說二柱有出息了吧,這話說得任誰聽了都高興。”三嬸笑道,以前那個木訥的張二柱也是能說會道了,說的話也是讓人中聽。
不然老話怎麼有叫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樣的瓜子呢,在張家村人的眼裡,張二柱如今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畢竟,還沒有張家村的人在縣城安家落戶的呢,張二柱算是第一人。
林嬌看到三叔、三嬸果真很高興,當初他們在張家村的時候,三叔、三嬸可沒少幫襯他們呢,他們兩口子都不是忘恩的人,這份恩情都記著呢。
“我就說你是個有福的。”三嬸在灶前一邊燒火一邊和林嬌說道。
“嗯,他對我還可以,整個張家村,我最羨慕的就是三嬸了,要是張二柱能像三叔對三嬸一樣,我也就不求旁的了。”要知道對於古人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若是沒有生下兒子,那就是大罪過,整個張家村就只有三叔家沒有兒子,用他們的話說,死後連一個摔盆的人都沒有,還要從別人家過繼一個孩子,一輩子的辛苦都便宜了別人,可三叔就守著三嬸過了一輩子,誰的話都不聽,這份情誼,只能有敬佩兩字形容了。
“嫁給你三叔,是我的福氣。”人生的際遇誰說的清楚呢,想當初她還沒有嫁人的時候,繼母怎麼都看她不順眼,在她的婚事上百般阻撓,後來聽說她家那口子家裡窮得叮噹響,上面也有個繼母,日子十分不好過,才鬆了口把她嫁過來,哪想到她會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再看看繼母生的幾個閨女,沒一個日子有她過得舒坦的,這日子啊,都是自己過出來的。
“我看茵茵也是個有福氣的,成親不到一年就給生了個大胖小子,都說養兒防老,我看倒不如生閨女貼心,茵茵多孝順啊。”茵茵孩子滿月的時候她和張二柱都去了,看得出來日子過得不錯,當初在給茵茵挑婆家的時候是用了心的。
“嗯,上個月給家裡帶信說又懷上了,我既盼著她多子多福,又擔心她的身子。”當孃的恨不得把子女要遭的罪都給受了,二丫生頭胎的時候她在屋外守了整整一晚上,也是擔驚受怕了一晚上,好在最後母子平安。
“兒孫自有兒孫福,三嬸就等著享福吧。”這裡的醫療條件不好,本來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鬼門關前走一趟,三嬸的擔心倒也在理,只是這裡也是講究多子多福,只要能生都是儘管生的,生的越多,再婆家地位也就越高,風氣如此,這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我現在可不就是享福嗎。”半截身子入土的人,除了閨女,她現在也沒什麼好操心的了。
“三嬸這樣想就對了,別看張家村有些人厲害,可要說起來,沒有哪個不羨慕三嬸的,人活一輩子不就盼著相公好、子女好。”就算是在現代,要找到一個像三叔這樣一心一意的人都難呢,更何況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不知道從哪方磕頭能磕出這樣好的歸宿。
“嗯。”三嬸往灶裡丟了幾根柴,三嬸活了這麼大歲數,哪裡還不曉得這些道理,別看她沒有生兒子,日子過得不比村裡的任何人差,她和當家的都是吃過苦、受過罪的,最是懂得知足常樂。
三叔、三嬸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到家裡來,正是為了他們僱人的事,村裡現在哪個不曉得張二柱又要僱人,而且最好還是僱女的,三嬸就想著他們兩個老的年紀大了,家裡雖然有十幾畝田,但比不得年輕的時候,閨女每次回來都跟他們唸叨,讓他們不要種田了,租給別人家種也是一樣的,兩個老的也享享清福,可他們都是幹了一輩子活的人,哪裡閒得下來。
這不,聽到張二柱說要僱人,他們就來打聽一下,反正張家村就他們老兩口,也沒什麼牽掛,住在縣裡離閨女家還近些呢,到也不在乎工錢的多少,只要夠他們老兩口在城裡生活就成。
晚上吃完飯後,三嬸跟林嬌提了提,三嬸知道他們家雖然是張二柱當,不過林嬌的話才是管用的,也跟林嬌說了,他們也就過來問問,沒有旁的意思,他們雖然年紀大了,不過幹活還是利索,若是他們有別的打算,就當她沒有說過那番話。
林嬌沒有想到三叔、三嬸竟然想著到外面做事,不過林嬌想了想,三嬸倒也是個合適的,林嬌信得過三嬸的人品,不過當時沒有立馬答應下來,只說回頭跟張二柱商量一下再給答覆。
睡覺的時候,林嬌跟張二柱通了氣,張二柱也記三叔、三嬸的恩,覺得既然三嬸都開口了,定下來也就是了,主要是他是真放心三叔、三嬸的。
“那就三嬸了,不說先前我們困難的時候他們對我們的幫襯,就說張家村也找不出來幾個比三嬸更能幹的了,鋪子交給三嬸打理我們也放心。”張二柱舉雙手贊成,有自己人在他媳婦身邊,他是放心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難得我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我看,三叔要是願意的話也是可以到鋪子裡做事的,反正租的房子也夠寬敞,夠三叔、三嬸住了。”林嬌說道,現在想想,不管生意好壞,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怎麼也得有個人搭把手,反正現在也沒有合適的人,若是三嬸兩口子倒也放心,不怕生出什麼事端來。
“嗯,那就這樣定下來,想當初我們家困難那會兒,就連爹孃都不肯借給我銀子,我跟三叔開口,三叔二話不說的給我借了,這份恩情,我們要記一輩子呢。”老人家常說,吃水不忘挖井人,當初幫過他的人,如今若是他能幫得上忙的地方他絕不推脫。
“那工錢就按店裡夥計的工錢一樣,你看成不?”林嬌商量道,畢竟是對他們有恩的人,在待遇方面也不想虧待了他們,省得讓人寒了心。
“反正是你管賬,你做主就成。”他們家的夥計的工錢可不低呢,至少比起其他鋪子裡的夥計的工錢要高些,用他媳婦的話說,既要牛耕地又不給牛吃草哪行,工錢給足了,別人幹活的時候才會盡心。
“行,我明天就跟三嬸說,讓他們回張家村把家裡的事情給安排好後,等店裡開張了就沒得空閒了。”解決了一件大事,林嬌終於可以睡一個踏實覺了。
“都聽媳婦的。”反正在這些事情上他是不擅長的,還是媳婦做主的好。
他們也沒有想到僱人的事情竟然這樣就容易定下來了,人在搞事順利的時候,是一切都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