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稻子是張二柱請同村的人幫忙收的,說是以前這家人建房子的時候張二柱去幫了忙,這次算是還人情了,鄉里人就是這樣淳樸,有點事情都是鄉里鄉親的幫忙張羅了,也不要錢,管飯就行,要不怎麼說遠親不如近鄰呢,張家人都在一個村裡,張二柱都沒有想過去找張家人幫忙。
“弟妹,我把稻穀放在院子裡啊。”張大發挑著一挑剛收割的稻穀來到了張二柱的院子,只有張二柱的媳婦和兒子在家,張大發也不方便進屋,就把稻穀倒在院子裡攤開,今天天氣好,這樣曬個兩三天就可以放在糧倉裡了。
“謝謝張大哥了,張大哥別忙活了,趕緊歇歇喝口水。”林嬌最喜歡的就是這裡有一口井,井水還是甜的,都不用挑水,茶水是她一早就燒好了的,放涼了給張大發喝的,雖然人家是還人情,但是也不能連口水都不給人家喝不是,那樣也太吝嗇了些。
“謝謝弟妹,弟妹的病可大好了?”張大發問,哎,大病一場後人還真是變了個樣,以前的林嬌他也是見過的,經常和他們一起在地裡幹活,不愛笑,話也不多,如今不僅嘴甜,還見人就笑,但是活卻是不幹了,這要是放在以前,就三塊地,她一個女人幹起來也不是事。
“大好了。”難道她還病出了名氣不成,整個張家村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少,有好幾十戶人家人呢,沒想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她生病了的事情,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沒啥秘密可言了。
“二柱是個有本事的,這才多久就修起了這麼大一棟房子,好福氣都在後頭呢。”張大發看著眼前的房子,沒有不羨慕的,不過有些事情羨慕也沒用,命該如此。
“什麼福氣不福氣的,張大哥是不知道,為了修這房子,不知道欠了多少債,還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清呢。”林嬌也是不懂,不就是一棟房子,至於大家眼紅成這樣,原來仇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呀,後代也不過是繼承了老祖宗的傳統,這已經不是第一個表現出對他們房子的羨慕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弟妹寬心,二柱是個有本事的,以後日子會越來越紅火吧。”張大發不是個會安慰人的,更不會安慰別人的媳婦。
“那就借張二哥的吉言了。”
“那弟妹,水也喝了,我就下地去了,趁著天氣好,今天把所有稻穀收割完。”張大發挑了空了的籮筐出院子,繼續去收割稻穀去了,張二柱家的三塊田就在他們家房前,倒也省了不少力氣,所以張大發打算用一天的時間就把活幹完算了,畢竟他自己家裡的稻穀都還沒有開始收割呢。
“辛苦張大哥了。”太陽那麼大,她連院子都不想出,更別說是下地幹活。
“弟妹客氣了,大家鄉里鄉親的,互相搭把手也是應該的,更別說二柱平日裡也是幫了我家不少。”本來就沒有多少的地,而且就在跟前,一天就可以幹完,談不上多辛苦,難怪張二柱要出去幹活,就這點糧食,哪裡夠一家人吃。
林嬌的廚藝本來不太好,不過經過這麼幾個月的錘鍊,總算是比張二柱做出來的東西好吃一些,前幾天的時候看到別人家用野菜攤餅吃,林嬌也摘了些野菜回來烙餅,只不過白天張二柱沒在家,她一個女人家不好留張大發在家裡吃飯,其實她是不介意的,只是張大發必然介意,入鄉隨俗嘛,她也就不打算強留張二哥在家吃飯了,給張二哥多準備些烙餅和菜,也算是他們的心意。
“大寶,把這餅子給你張大伯送去。”林嬌指使大寶幹活,他們現在住的附近只有一戶人家,在張家村的後面,只有大寶一個孩子,都沒有玩伴,整天跟在她身後,比以前更粘她了。
“娘,我也想吃。”大寶看著鍋裡的餅,吞了吞口水,眼饞得不要不要的,根本邁不開腿,更挪了不開眼睛。
“等你送完餅回來我們就開飯,快去快回。”林嬌用碗裝了餅還有飯菜遞給大寶,叮囑道:“小心不要掉了啊,要是倒了的話,今天中午你就不許吃飯。”外面太陽大,林嬌不想出門,反正小孩子不怕曬,就在家門口也不遠,就讓大寶去了。
“娘,餅要給我留著。”大寶護緊懷裡的碗,邊走邊叮囑自己的孃親。
“放心,等你回來我們再吃。”
“弄什麼好吃的呢,老遠就聞到香味了!”大李氏笑著進屋。
林嬌納悶,大李氏咋來了,自從搬家之後,大李氏是第一次來呢,不過肯定沒有好事罷了。
“吃沒有,沒吃的話一起?”那句娘,她實在是叫不出來,大李氏到這裡來肯定不是找她的。
“你們這屋真夠寬敞的,還是我兒子有出息。”大李氏摸了摸廚房的磚,就算是里正家裡的廚房也沒有這樣大的,她的兒子可算是出息了。
房子是人家兒子修的,人家高興是應該的,林嬌一個外人,無話可說。
“不知道你要來,沒有做其他菜,你要不將就一下。”林嬌端飯菜上桌,就邀請大李氏吃飯,畢竟是張二柱的親媽,雖然之前兩人有過很多的不愉快,但也不至於人家到家裡了連口飯都不給吃,更何況飯錢還是人家親兒子掙的。
“二柱修這房子,借了不少債,你不掙錢也就算了,連勤儉持家都不會,不過年不過節的,吃這麼好做什麼?”大李氏皺眉,好傢伙,就三個人吃飯竟然做了個兩菜一湯,還烙餅了,就這樣吃下去,就他們那一畝三分地能吃幾個月,別到時候到她家打秋風。
林嬌理解大李氏的勤儉持家,也覺得古代的勞動人民實在是偉大且勤勞,一輩子辛辛苦苦還不一定換得來好吃好喝,就算是張家村的富戶,也沒有頓頓吃肉的,大李氏節儉慣了,看不得別人浪費,好在大家沒有在一個屋簷下,林嬌聽聽也就算了,並不放在心上。
“二柱呢?大寶呢?”大李氏從進屋都沒有看到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該不會是這個女人一個人在家裡吃獨食吧。
“大寶出去了,馬上就回來,大寶他爹出去給人幹活了,要到晚上才回來,你若是找大寶他爹的話,最好是晚上來,或者你有什麼事,我也可以轉告大寶他爹。”在大李氏面前,叫張二柱的名字顯得不尊重,叫相公林嬌又叫不出來,還是叫大寶他爹的好,在外人面前,張二柱還不是叫她大寶他娘。
“正是農忙的時候,他出去幹什麼活?家裡的地怎麼辦?”二兒子搬家也有一段時間了,大李氏也有好長時間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子了,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最近都在忙些什麼,她從來沒聽說農忙的時候還出去找活幹的,該不會是這個女兒給挑唆的吧,大李氏越想越可疑,這個女人在家裡吃香的喝辣的,卻辛苦他兒子連家都不著了,著實可惡,早就叫兒子休了這個女人,偏偏兒大不由娘。
“家裡的地不多,根本不夠吃的,又欠了債,若是不出去找活幹,一家人也就只能餓死了。”也許是她還沒有當過母親,無法理解當母親的心情,心疼自己的兒子辛苦這點可以理解,不讓自己兒子養家卻是什麼道理,總不好啃老吧,可他們也不讓啃啊,分家的時候給他們多少東西他們心裡難道沒數,不出去幹活難不成一家子喝西北風呀。
大李氏聽到媳婦說這樣的話,能高興才怪,卻也不好跟媳婦發火,因為說的是事實,就算是頓頓喝粥,就張二柱分的三塊地肯定也不夠他們一家三口吃飯的,可媳婦這樣說,不就是變相的抱怨他們當初分家不公嗎,媳婦這樣想,兒子說不定也這樣想呢,難怪上次說要過來跟著住兒子不願意呢,這是心裡頭怨這他們當爹孃的呢。
“大寶怎麼還沒回來。”大李氏不想跟媳婦計較,好久沒看到自己的孫子了,還怪想念的。
人啊,就是經不住念,大李氏一開口,大寶就回來了。
大寶看到自己的奶奶,也挺高興的,不過沒有以前那樣粘大李氏了,也別怪大寶,小孩子都是如此,和誰呆在一起的時間長一些,就和誰親近一些,林嬌是大寶的親孃,又天天和林嬌呆在一處,自然是和自己的娘更親一些。
大李氏看著孫子和自己也不像以前一樣親近了,兒子也和自己離了心,多長時間都沒有去看她了,都是這個媳婦從中間挑唆的,能高興才怪,發火道:“好啊,林氏,你可知錯?”
剛剛還好好地,林嬌也不知道大李氏咋就突然發火了,還拍桌子,差點把桌子給掀了,莫不是到了更年期?
“你說?”林嬌還真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她倒是想聽一聽大李氏嘴裡又能說出她幾樁錯來。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三從四德不懂嗎,孝敬公婆不懂嗎,你就是這樣孝敬公婆的?”哼,他們一天吃的是什麼,這個女人一天吃的是什麼,辛苦的是她的兒子,她自己的兒子她自己心疼,偏偏這些好吃的一樣都沒有落進她兒子的肚子裡,她怎麼能不生氣。
“你也說了,出嫁從夫,丈夫的話是要聽的,你若是對我不滿,可以對大寶他爹說,大寶他爹是你的兒子,你兒子還能不聽你的。”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多少辛酸,不比在職場打拼輕鬆,也不知道這裡的媳婦都是怎麼過來的,那樣的日子,林嬌想想都覺得生無可戀,好在分了家,她也不用和大李氏待在一個屋簷下,如果天天要看大李氏的臉色過日子的話,她肯定早早就謀劃著走了。
“你還以為我不敢跟二柱說,哼。”大李氏氣得不行,就算這裡是皇宮,她也待不下去,把婆婆氣成這樣,看張二柱回來怎麼收拾這個媳婦,走到門口的時候又返回,端了桌上的烙餅就走,哼,媳婦就該孝敬婆婆,從來沒有婆婆喝粥媳婦吃烙餅的道理。
林嬌看到大李氏端了烙餅離開,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和大寶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